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四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第三节 多样的世界文化(分层作业)使用导航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1)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 ;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速度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 增长。1950年至1987年,世界人口从25亿增加到50亿,增长了一倍。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 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 亿;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 亿。(2) 年,联合国决定将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其设立旨在警示我们高度关注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 、 、 、 协调发展。2、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通常用 来表示。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经济发展水平 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一般人口增长较 ,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 增长的情况;少数极端贫穷的国家人口增长也较慢,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状况差,医疗卫生水平低,人口 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 和人口 决定的( =人口 -人口 )。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 人口 增长,表示人口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 人口 增长,表示人口处于 状态,既不 ,也不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 人口 增长,表示人口3、世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是 的,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烟稀少。 、 以及 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 和 地区则人口稀少。(2)北半球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其中北纬20°至北纬60°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世界约80% 的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 、低山和丘陵地区。(3)一般而言,距离河流、海洋越 人口越稠密;距离河流、海洋越 ,人口越稀疏。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人口比较 。(4)除自然因素外, 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例如,多数人愿意在 、 、 、 的地方居住。(5)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① 、② 、③ 、④ 。(6)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① 地区、② 地区、③ 地区、④ 地区。 知识点二: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1、城镇与乡村(1)概念及分类:人们按照 的需要而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 和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2)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乡村的规模比较 ,人口较为 ,人们主要从事 生产活动;城镇的规模比较 ,人口较为 ,人们主要从事 、 等非农业生产活动,城镇通常是其周围地区的 、 、 中心。(3)联系:城镇的出现 于乡村,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 的基础上产生的。2、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1)乡村景观:乡村的建筑物比较 、 ,道路 ,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较少,周边往往分布有成片的 、 、 等。(2)乡村的类型:①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可分为 、 、 等类型。②从空间形态上看,乡村可以分为 型与 型。集聚型乡村的房屋和院落多集聚在一起,又可分为 村和 村等,其中团块状村多分布在 的地区,带状村多沿 、 、 形成。分散型乡村的房屋和院落则多零散分布。3、城镇景观(1)城镇往往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 等生产性设施,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均较 。(2)在城镇中,有的偏重 ,有的偏重 ,有的偏重 ,有的大城市则具备多种职能。4、城镇景观的空间布局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1)城镇景观的空间布局深受地域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的城镇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多讲究 。(2)欧洲很多城镇受宗教等思想影响,常以 或 为中心。(3)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城镇的布局较为 。5、城镇景观与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与 的协调。西方建筑较多使用规则的 。6、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1)乡村的景观变化①有些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其景观经过统一规划,农田由 分布逐渐变得更具规模化,房屋由 分布变为集中成片,乡间的小路逐渐被宽阔的 替代。②有些乡村会发展为城镇,景观发生较大改变,如农田变为 、 等城镇建设用地,建筑物高度 、密度 ,基础设施日益 。(2)城镇的景观变化①有些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范围不断 ,建筑物进一步增高变密,建筑样式逐渐变得 。②还有一些城镇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景观也随之变化,如工业所占比重逐渐 ,部分工业景观被其他类型的景观替代。(3)乡村景观的保护①随着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以及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对原有的乡村景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世界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 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乡村景观纳入保护范畴。②我国提出全面实施 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其中保护 和乡村风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7、聚落更替: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人们放弃,或者因灾难而毁灭、消失。8、协调发展: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既有景观与规划景观之间的关系,对具有 和的景观予以保护;此外,也要注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相 。 知识点三:多样的世界文化1、世界的三大人种(1)形成过程: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了不同的 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种。(2)三大人种:人种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 ,主要按照肤色差异,可以将世界人口分为三大人种: 人种、 人种和 人种。(3)三大人种的区别体貌特征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肤色眼睛头发鼻子嘴唇(4)三大人种的分布①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和 部,美洲的原住民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也是黄色人种。②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5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 、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分布扩展到 和 等地。③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地区,历史上因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美洲也分布有大量黑色人种。(5)混血人种:在三大人种分布的交界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地区,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 人种。人种的不同,只表现为人的 方面的差异,人种没有优劣之分。2、世界的主要语言(1)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最主要的工具。世界上的语言有数千种,使用人数各不相同。(2)联合国工作语言: 、 、西班牙语、 、 和 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3)六大语言的特点及分布语言 特点及分布汉语 是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 的语言,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 的语言,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和国际交往中,除英国外,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把英语作为母语, 、南非等国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西班牙语 主要在西班牙和 的许多国家使用俄语 主要在 及与其邻近的几个国家使用阿拉伯语 主要在 和 使用法语 主要在法国及与其相邻的国家使用,在非洲的西部和中部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使用。3、世界的三大宗教(1)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古至今世界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宗教。(2)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广、影响深刻、信仰人数众多的主要有三大宗教,即 教、 教和 教。(3)世界三大宗教①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 ,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 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人主要分布在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②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初的 ,信仰该教的人被称为 ,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③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信仰佛教的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创始人创始地经典著作建筑节日教徒主要分布地标志性建筑4、多样的习俗(1)概念:习俗即习惯和风俗,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并世代相传,在某一范围内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文化现象,包括 、 、 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2)饮食习俗①饮食习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以及 等方面。②中国饮食以粮、谷、豆、蔬、果等 食材为主,辅以肉类、海鲜和河鲜,以热食、熟食为主,烹饪方式多样,进餐方式多为 ,使用 进餐。③西方饮食以肉、奶、禽、蛋等 食材为基础,膳食结构中主食和副食界限不明显,牛肉在肉类食品中的比例较高,烹饪方式较为简单,进餐方式多为 ,使用 和 进餐。(3)节日习俗①节日习俗是在节日期间人们遵循的风俗和习惯。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②春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期间人们会 、 、贴“ ”字、 、 、 等。③圣诞节是欧美国家的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一般会 、 、 等。(4)社交习俗①社交习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礼仪规范。②中国传统的见面礼仪是 ;在一些盛行佛教的国家,如泰国,人们见面通常会行 ;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 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仪;在现代社会, 是许多国家最为常见的一种见面礼仪。5、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1)文化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2)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 差异, 个性,既要认同、传承、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 ,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新情境命题练(新情境·《黄帝内经》)我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对体质特征的描述:“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黄帝内经》中描述的“土形之人”最可能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人种2.“土形之人”最可能分布在( )A.欧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非洲北部 D.北美洲中部3.“土形之人”( )A.居住地气温高,头发卷曲形成隔热层 B.多分布于寒冷地区,皮肤可以防寒C.体毛相对较多,身材比较高大 D.皮肤淡黄色,头发黑直(新情境·“世界非遗版”春节)2025年1月29日,全球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英国伦敦举行多种活动,庆祝中国农历蛇年春节,在特拉法加广场,传统舞狮表演吸引超过5万人次参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在英国伦敦举行舞狮表演活动有助于( )A.展现英国的文化底蕴 B.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C.加强两国的经贸往来 D.丰富伦敦的首都职能5.观看此次舞狮表演的当地居民大多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种人6.该日伦敦正午时分,石家庄却已万家灯火。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两地纬度位置不同 B.两地距海远近不同C.两地经度位置不同 D.两地海拔高低不同(新情境·马丁·路德·金纪念日)2023年1月16日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马丁·路德·金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领袖,其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对美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图是马丁·路德·金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马丁·路德·金所属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8.马丁·路德·金所属的人种主要分布在( )A.非洲中南部 B.东南亚 C.欧洲西部 D.大洋洲(新情境·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4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坦桑尼亚作为非洲唯一的主宾国,向世界展现了坦桑尼亚独特魅力。下图为11月5日,坦桑尼亚馆推介员(右一)向志愿者(左一、二)介绍展出的工艺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为了迎接本届进口博览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C.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本届博览会唯一指定的外语10.坦桑尼亚馆推介员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新情境·巴黎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为了解各国文化,某校进行了知识竞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想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志愿者,需要了解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人讲多种语言,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B.亚洲东南部人主要讲俄语,以信奉佛教为主C.非洲北部人主要讲法语,以信奉基督教为主D.北美洲人主要讲英语,以信基督教为主12.参赛的运动员中,有的能说着流利的两种语言,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它们分别是( )A.汉语;英语 B.法语;汉语 C.汉语;俄语 D.汉语;西班牙语(新情境·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曾在2019年的火灾中严重受损。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并运用了数字技术进行修复。2024年12月16日,巴黎圣母院重新对外开放。下图为巴黎圣母院修复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文化遗产保护主题】13.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宗教风格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14.在利用数字技术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修复时,要做到( )A.修旧如新 B.修旧如旧 C.建新如旧 D.拆旧建新(新情境·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下图为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5.取经终点所在地区,现在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A.法语 B.英语 C.俄语 D.汉语16.玄奘在天竺见到的宗教建筑可能是( )A. B.C. D.(新情境·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现已走向世界,很多国家开展了包括划龙舟的活动。有些国家已组织多年,如英国2025年5月25日在曼彻斯特举办了第十一届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而有的国家也开始兴起,如阿根廷2025年5月24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埃斯科瓦尔市举办端午节龙舟大赛。下图为这两个举办地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材料中两个举办龙舟节的地方都靠近(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8.国外开展端午节龙舟大赛的主要意义是( )A.促进文化交流 B.增强人们体质 C.便于后期捕鱼 D.学习划龙舟(新情境·春节申遗)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政府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第44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图为我国某地四大传统节日景观及习俗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景观及习俗,与下列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中秋节 B.②-清明节 C.③-端午节 D.④-春节20.春节期间,假如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天气符号,那么明天早上出门应该( )A.添衣保暖防寒 B.带雨伞防下雨 C.戴口罩防沙尘 D.戴太阳帽防晒重难探究练一、单选题(新情境·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大运村为每一个代表团都配备了随团志愿者,协助处理代表团的日常事务,并提供多种语言类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成都大运会期间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英语、西班牙语 B.英语、汉语 C.英语、俄语 D.英语、法语2.志愿者田田看到来自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代表团的队员大多鼻梁高挺、眼色和发色都比较浅,据此推测该国代表团的队员主要属于(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3.沙特阿拉伯人的宗教活动多在______建筑中举行( )A.教堂 B.寺庙C.清真寺 D.佛塔(新情境·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地区位于西亚,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枢纽,主要居民有阿拉伯人、犹太人。当地时间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在加沙地带爆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巴勒斯坦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5.宗教冲突是巴以冲突持续爆发的根源之一,下列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6.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联合国积极与各方接触,争取让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进入加沙地带。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阿拉伯语 B.汉语 C.德语 D.俄语(新情境·杭州亚运会)巴林王国是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南部的岛国,介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下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伊朗、泰国、巴林、朝鲜这几个参赛国奖牌榜排行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排名 参赛队伍/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7 伊朗 13 21 20 548 泰国 12 14 32 589 巴林 12 3 5 2010 朝鲜 11 18 10 397.巴林堡是巴林王国典型的台形人工土墩遗址,建筑多为平顶、厚墙,充分适应当地的( )A.炎热干旱 B.炎热多雨 C.寒冷干燥 D.酷风严寒8.巴林的人种和宗教信仰是( )A.黄种人、伊斯兰教 B.白种人、基督教C.白种人、伊斯兰教 D.黑种人、基督教9.图中四国传统体育项目对应不正确的是( )A.伊朗——摔跤 B.泰国——藤球C.巴林——赛马 D.朝鲜——相扑(新情境·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于2024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广交会上的指示牌主要采用中英文双语构成,此外为了服务好广交会,志愿者们还学习了多种外语的欢迎词。图为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广交会上的指示牌除了有中文还附上了英文,这是因为英语( )A.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C.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使用人数减少,语言难以传承11.很多外国参展商会说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B.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汉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12.外国友人到中国后可以参加与“中国风”有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活动可能有( )①表演中国功夫②朗诵唐诗宋词③制作和品尝披萨饼④涂画京剧险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新情境·卡塔尔世界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民俗风情,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拉伊卜”的设计体现了( )A.因纽特人的毛皮衣 B.阿拉伯男子的服饰C.苏格兰男子的裙装 D.中国妇女的旗袍14.观赛的各国球迷看到当地居民多为(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15.卡塔尔世界杯志愿者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 B.法语 C.意大利语 D.英语(新情境·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全球多所孔子学院进一步推动了“中文教育热”。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16.汉语( )A.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C.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17.位于东南亚的泰国有多所孔子学院,到学院中学习的当地学生最可能信仰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C.犹太教 D.基督教二、解答题18.(新情境·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读“第26-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第33届夏季奥运动会举办地居民以 人种为主,大多信仰 教。(2)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原著居民是 人,属于黄色人种。(3)从东西半球看,夏季奥运动会举办地大部分位于 半球,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居民与游客交流时常用 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4)夏季奥运会举办地都是世界人口分布较 的地区,其人口分布的原因是 。19.(新情境·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临沂市某中学学生小明准备在去年暑假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软件来考察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网络模拟旅游线路和民居图”、图2“世界三大宗教建筑景观图”。材料二、我国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学习主题1——探究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1)图1中,B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 教;C地区居民以 人种为主,语言以本民族的语言为主,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D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 语为主,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图2中 (a/b/c)。学习主题2——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2)图1中,F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民居可能是甲、乙、丙中的 ;D地区传统的民居是图片乙,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该聚落形成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据材料二,分析影响皖南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学习主题3——探究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4)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A国多火山地震,请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5)小明发现,在同一时间A和B两地的人们衣着差异较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四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第三节 多样的世界文化(分层作业)使用导航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1)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1950年至1987年,世界人口从25亿增加到50亿,增长了一倍。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2)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其设立旨在警示我们高度关注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一般人口增长较慢,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少数极端贫穷的国家人口增长也较慢,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状况差,医疗卫生水平低,人口死亡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 人口正增长,表示人口增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 人口零增长,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 人口负增长,表示人口减少3、世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烟稀少。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2)北半球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其中北纬20°至北纬60°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世界约80% 的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区。(3)一般而言,距离河流、海洋越近人口越稠密;距离河流、海洋越远,人口越稀疏。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人口比较稀少。(4)除自然因素外,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例如,多数人愿意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居住。(5)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②亚洲南部、③欧洲西部、④美洲东部。(6)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①干旱的沙漠地区、②寒冷的极地地区、③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④高海拔的高山高原地区。 知识点二: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1、城镇与乡村(1)概念及分类: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城镇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2)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乡村的规模比较小,人口较为分散,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的规模比较大,人口较为密集,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城镇通常是其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联系:城镇的出现晚于乡村,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2、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1)乡村景观:乡村的建筑物比较低矮、分散,道路稀疏,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较少,周边往往分布有成片的农田、草场、林场等。(2)乡村的类型:①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可分为农村、牧村、渔村等类型。②从空间形态上看,乡村可以分为集聚型与分散型。集聚型乡村的房屋和院落多集聚在一起,又可分为团块状村和带状村等,其中团块状村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带状村多沿河流、山谷、交通线形成。分散型乡村的房屋和院落则多零散分布。3、城镇景观(1)城镇往往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2)在城镇中,有的偏重工业,有的偏重文化教育,有的偏重贸易,有的大城市则具备多种职能。4、城镇景观的空间布局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1)城镇景观的空间布局深受地域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的城镇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多讲究左右对称。(2)欧洲很多城镇受宗教等思想影响,常以教堂或城堡为中心。(3)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城镇的布局较为活泼。5、城镇景观与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与自然的协调。西方建筑较多使用规则的几何形体。6、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1)乡村的景观变化①有些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其景观经过统一规划,农田由零散分布逐渐变得更具规模化,房屋由零星分布变为集中成片,乡间的小路逐渐被宽阔的硬化道路替代。②有些乡村会发展为城镇,景观发生较大改变,如农田变为工厂、商店等城镇建设用地,建筑物高度增加、密度增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城镇的景观变化①有些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范围不断扩大,建筑物进一步增高变密,建筑样式逐渐变得多样化。②还有一些城镇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景观也随之变化,如工业所占比重逐渐降低,部分工业景观被其他类型的景观替代。(3)乡村景观的保护①随着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以及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对原有的乡村景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世界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乡村景观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乡村景观纳入保护范畴。②我国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其中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7、聚落更替: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人们放弃,或者因灾难而毁灭、消失。8、协调发展: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既有景观与规划景观之间的关系,对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景观予以保护;此外,也要注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知识点三:多样的世界文化1、世界的三大人种(1)形成过程: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体貌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种。(2)三大人种:人种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肤色,主要按照肤色差异,可以将世界人口分为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3)三大人种的区别体貌特征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肤色 黄色 浅白 黝黑眼睛 褐色、黑褐色 碧蓝色或灰褐色 黑褐色头发 黑且直 金黄色或棕色,波状或直发 黑且多卷曲鼻子 鼻梁高度适中 鼻梁较高,鼻尖突出 鼻宽且鼻梁较低嘴唇 稍凸且厚度中等 较薄 厚且凸(4)三大人种的分布①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是黄色人种。②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5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分布扩展到美洲和大洋洲等地。③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历史上因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美洲也分布有大量黑色人种。(5)混血人种:在三大人种分布的交界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地区,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人种的不同,只表现为人的生理特征方面的差异,人种没有优劣之分。2、世界的主要语言(1)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最主要的工具。世界上的语言有数千种,使用人数各不相同。(2)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法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3)六大语言的特点及分布语言 特点及分布汉语 是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和国际交往中,除英国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把英语作为母语,印度、南非等国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西班牙语 主要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俄语 主要在俄罗斯及与其邻近的几个国家使用阿拉伯语 主要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使用法语 主要在法国及与其相邻的国家使用,在非洲的西部和中部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使用。3、世界的三大宗教(1)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古至今世界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宗教。(2)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广、影响深刻、信仰人数众多的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3)世界三大宗教①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亚洲西部,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②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信仰该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③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信仰佛教的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创始人 耶稣 穆罕默德 释迦牟尼创始地 亚洲西部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经典著作 《圣经》 《古兰经》 《佛经》建筑 教堂 清真寺 佛塔、寺庙节日 圣诞节、复活节 开斋节、古尔邦节 佛诞节教徒 修士、修女 穆斯林 和尚、尼姑主要分布地 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东亚、东南亚标志性建筑 教堂 清真寺 寺庙4、多样的习俗(1)概念:习俗即习惯和风俗,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并世代相传,在某一范围内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文化现象,包括饮食习俗、节日习俗、社交习俗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2)饮食习俗①饮食习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食材、烹饪方式以及用餐方式等方面。②中国饮食以粮、谷、豆、蔬、果等植物性食材为主,辅以肉类、海鲜和河鲜,以热食、熟食为主,烹饪方式多样,进餐方式多为聚餐制,使用筷子进餐。③西方饮食以肉、奶、禽、蛋等动物性食材为基础,膳食结构中主食和副食界限不明显,牛肉在肉类食品中的比例较高,烹饪方式较为简单,进餐方式多为分餐制,使用刀和叉进餐。(3)节日习俗①节日习俗是在节日期间人们遵循的风俗和习惯。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②春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期间人们会放鞭炮、贴对联、贴“福”字、包饺子、吃年夜饭、相互拜年等。③圣诞节是欧美国家的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一般会装饰圣诞树、唱圣诞歌、吃火鸡等。(4)社交习俗①社交习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礼仪规范。②中国传统的见面礼仪是拱手礼;在一些盛行佛教的国家,如泰国,人们见面通常会行双手合十礼;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仪;在现代社会,握手礼是许多国家最为常见的一种见面礼仪。5、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1)文化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2)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传承、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新情境命题练(新情境·《黄帝内经》)我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对体质特征的描述:“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黄帝内经》中描述的“土形之人”最可能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人种2.“土形之人”最可能分布在( )A.欧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非洲北部 D.北美洲中部3.“土形之人”( )A.居住地气温高,头发卷曲形成隔热层 B.多分布于寒冷地区,皮肤可以防寒C.体毛相对较多,身材比较高大 D.皮肤淡黄色,头发黑直【答案】1.C 2.B 3.D【解析】1.根据材料描述“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可知“土形之人”为黄色人种,C正确;白种人肤色浅,黑种人肤色深,排除AB;混血人种 主要分布在美洲,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2.联系已学可知,亚洲东部是黄种人主要分布区,B正确;欧洲西部、非洲北部以白种人为主,而北美洲中部主要是白色人种,ACD错误。故选B。3.由第1小题分析可知,“土形之人”为黄种人。头发卷曲是黑种人特征,A错误;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为寒冷地区,他们皮肤白,体毛较多,利于防寒,B错误;体毛多、身材高大为白种人特征,C错误;黄种人皮肤淡黄色、头发黑直,D正确。故选D。(新情境·“世界非遗版”春节)2025年1月29日,全球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英国伦敦举行多种活动,庆祝中国农历蛇年春节,在特拉法加广场,传统舞狮表演吸引超过5万人次参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在英国伦敦举行舞狮表演活动有助于( )A.展现英国的文化底蕴 B.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C.加强两国的经贸往来 D.丰富伦敦的首都职能5.观看此次舞狮表演的当地居民大多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种人6.该日伦敦正午时分,石家庄却已万家灯火。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两地纬度位置不同 B.两地距海远近不同C.两地经度位置不同 D.两地海拔高低不同【答案】4.B 5.A 6.C【解析】4.庆祝中国农历蛇年春节,在英国伦敦举行舞狮表演活动,舞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英国进行表演,主要是促进了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与英国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不是展现英国文化底蕴,也与加强两国经贸往来和丰富伦敦首都职能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5.英国伦敦当地居民大多为白色人种,所以观看此次大游行的当地居民大多属于白色人种,A正确;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等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会产生地方时差异,伦敦和石家庄经度不同,所以当伦敦正午时,石家庄可能已处于夜晚,出现万家灯火的景象,C正确;时间差异与纬度不同、海拔不同、南北半球不同无关,且伦敦和石家庄都位于北半球,ABD错误。故选C。(新情境·马丁·路德·金纪念日)2023年1月16日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马丁·路德·金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领袖,其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对美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图是马丁·路德·金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马丁·路德·金所属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8.马丁·路德·金所属的人种主要分布在( )A.非洲中南部 B.东南亚 C.欧洲西部 D.大洋洲【答案】7.B 8.A【解析】7.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质特征可以将人种划分为三类,即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从图中可以看出,马丁·路德·金所属的人种是黑色人种,B正确,故选B。8. 马丁·路德·金所属的人种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A正确;东南亚主要是黄色人种,B错误;欧洲西部、大洋洲主要是白色人种,CD错误;故选A。(新情境·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4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坦桑尼亚作为非洲唯一的主宾国,向世界展现了坦桑尼亚独特魅力。下图为11月5日,坦桑尼亚馆推介员(右一)向志愿者(左一、二)介绍展出的工艺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为了迎接本届进口博览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C.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本届博览会唯一指定的外语10.坦桑尼亚馆推介员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答案】9.C 10.B【解析】9.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向社会招募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工作语言有六种,分别是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汉语、法语;博览会没有把英语作为唯一指定的外语;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坦桑尼亚馆推介员的特征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这些特征符合黑色人种的典型特征,因此推介员属于黑色人种。B正确,排除ACD,故选B。(新情境·巴黎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为了解各国文化,某校进行了知识竞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想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志愿者,需要了解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人讲多种语言,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B.亚洲东南部人主要讲俄语,以信奉佛教为主C.非洲北部人主要讲法语,以信奉基督教为主D.北美洲人主要讲英语,以信基督教为主12.参赛的运动员中,有的能说着流利的两种语言,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它们分别是( )A.汉语;英语 B.法语;汉语 C.汉语;俄语 D.汉语;西班牙语【答案】11.D 12.A【解析】11.欧洲语言众多,比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基督教在欧洲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A错误;亚洲东南部人主要讲马来语、泰语、印尼语等,以信奉佛教为主,B错误;非洲北部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C错误;北美洲人主要讲英语,以信奉基督教为主,D正确。故选D。12.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所以能说着流利的两种语言,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另一种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英语,A正确,BCD错误。故选A。(新情境·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曾在2019年的火灾中严重受损。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并运用了数字技术进行修复。2024年12月16日,巴黎圣母院重新对外开放。下图为巴黎圣母院修复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文化遗产保护主题】13.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宗教风格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14.在利用数字技术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修复时,要做到( )A.修旧如新 B.修旧如旧 C.建新如旧 D.拆旧建新【答案】13.A 14.B【解析】13.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基督教分支)教堂建筑,是基督教宗教风格的典型代表,A正确;伊斯兰教建筑多为清真寺,佛教建筑多为寺庙、佛塔,道教建筑多为道观,BCD错误。故选A。14.对于文化遗产(如巴黎圣母院)的修复,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即尽可能恢复建筑原来的风貌、工艺和材料,保留历史文化价值 ,B正确;“修旧如新”会破坏原有历史痕迹,A错误;“建新如旧”“拆旧建新”不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文化遗产强调保护、传承原有价值,CD错误。故选B。(新情境·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下图为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5.取经终点所在地区,现在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A.法语 B.英语 C.俄语 D.汉语16.玄奘在天竺见到的宗教建筑可能是( )A. B.C. D.【答案】15.B 16.C【解析】15.取经终点所在的地区是印度,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故A错误。英语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故B正确。俄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故C错误。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故D错误。故选B。16.法显“西行求法”在天竺(古印度)游历主要接触的是佛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的代表建筑是C图所示的佛塔,C正确。A图所示的教堂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B图所示的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D图所示的夫子庙是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建筑,ABD错误。故选C。(新情境·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现已走向世界,很多国家开展了包括划龙舟的活动。有些国家已组织多年,如英国2025年5月25日在曼彻斯特举办了第十一届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而有的国家也开始兴起,如阿根廷2025年5月24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埃斯科瓦尔市举办端午节龙舟大赛。下图为这两个举办地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材料中两个举办龙舟节的地方都靠近(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8.国外开展端午节龙舟大赛的主要意义是( )A.促进文化交流 B.增强人们体质 C.便于后期捕鱼 D.学习划龙舟【答案】17.B 18.A【解析】17.根据材料可知,两个举办龙舟节的地方分别位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读图可知,曼彻斯特西临大西洋,布宜诺斯艾利斯东临大西洋,因此两地都靠近大西洋,B正确,排除ACD。故选B。18.根据材料可知,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龙舟赛是其标志性习俗之一。国外举办龙舟大赛,核心意义在于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引入当地,通过活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搭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理解,A正确。 而 “增强人们体质”“学习划龙舟” 是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附带效果,并不是最主要的意义,BD错误;“便于后期捕鱼” 与龙舟赛的起源和现代意义均无关,C错误。故选A。(新情境·春节申遗)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政府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第44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图为我国某地四大传统节日景观及习俗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景观及习俗,与下列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中秋节 B.②-清明节 C.③-端午节 D.④-春节20.春节期间,假如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天气符号,那么明天早上出门应该( )A.添衣保暖防寒 B.带雨伞防下雨 C.戴口罩防沙尘 D.戴太阳帽防晒【答案】19.D 20.A【解析】19.读图可知,①是清明节的景观,A错误;②是端午节的景观,B错误;③是中秋节的景观,C错误;④是春节的景观,D正确。故选D。20.“”天气符号指的是霜冻,不需要防下雨和沙尘,霜冻气温较低,且正值春节,不需防晒,应注意添衣保暖防寒,A正确,BCD错误。故选A。重难探究练一、单选题(新情境·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大运村为每一个代表团都配备了随团志愿者,协助处理代表团的日常事务,并提供多种语言类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成都大运会期间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英语、西班牙语 B.英语、汉语 C.英语、俄语 D.英语、法语2.志愿者田田看到来自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代表团的队员大多鼻梁高挺、眼色和发色都比较浅,据此推测该国代表团的队员主要属于(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3.沙特阿拉伯人的宗教活动多在______建筑中举行( )A.教堂 B.寺庙C.清真寺 D.佛塔【答案】1.B 2.A 3.C【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成都大运会期间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和汉语,B正确;西班牙语、俄语、法语属于小语种,ACD错误。故选B。2.根据所学知识,西亚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有“阿拉伯世界”之称,沙特阿拉伯属于白色人种,A正确。BCD错误。故选A。3.根据所学知识,沙特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使用阿拉伯语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的宗教活动多在清真寺举行,C正确;A是教堂,是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地,A错误;B寺庙和D佛塔,是佛教的宗教活动地,BD错误。故选C。(新情境·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地区位于西亚,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枢纽,主要居民有阿拉伯人、犹太人。当地时间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在加沙地带爆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巴勒斯坦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5.宗教冲突是巴以冲突持续爆发的根源之一,下列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6.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联合国积极与各方接触,争取让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进入加沙地带。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阿拉伯语 B.汉语 C.德语 D.俄语【答案】4.A 5.B 6.C【解析】4.世界上的居民根据人的体质特征主要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巴勒斯坦位于西亚,主要是白色人种,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世界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是世界三大宗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根据题意,C选项符合,故选C。(新情境·杭州亚运会)巴林王国是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南部的岛国,介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下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伊朗、泰国、巴林、朝鲜这几个参赛国奖牌榜排行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排名 参赛队伍/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7 伊朗 13 21 20 548 泰国 12 14 32 589 巴林 12 3 5 2010 朝鲜 11 18 10 397.巴林堡是巴林王国典型的台形人工土墩遗址,建筑多为平顶、厚墙,充分适应当地的( )A.炎热干旱 B.炎热多雨 C.寒冷干燥 D.酷风严寒8.巴林的人种和宗教信仰是( )A.黄种人、伊斯兰教 B.白种人、基督教C.白种人、伊斯兰教 D.黑种人、基督教9.图中四国传统体育项目对应不正确的是( )A.伊朗——摔跤 B.泰国——藤球C.巴林——赛马 D.朝鲜——相扑【答案】7.A 8.C 9.D【解析】7.由材料巴林王国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巴林堡是巴林王国典型的台形人工土墩遗址,建筑多为平顶、厚墙,充分适应当地的炎热干旱的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黄种人主要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由材料巴林王国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主要为白色人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C正确;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ABD错误,故选C。9.伊朗是亚洲的传统体育强国,摔跤在伊朗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泰国人喜爱藤球,藤球是泰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赛马是巴林的传统体育项目,相扑一种流行于日本的摔跤运动,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新情境·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于2024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广交会上的指示牌主要采用中英文双语构成,此外为了服务好广交会,志愿者们还学习了多种外语的欢迎词。图为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广交会上的指示牌除了有中文还附上了英文,这是因为英语( )A.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C.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使用人数减少,语言难以传承11.很多外国参展商会说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B.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汉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12.外国友人到中国后可以参加与“中国风”有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活动可能有( )①表演中国功夫②朗诵唐诗宋词③制作和品尝披萨饼④涂画京剧险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0.C 11.D 12.B【解析】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而不是英语,A错误;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不是英语,B错误;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应用广泛;广交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商贸活动,使用英文附上中文指示牌,便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人员理解,C正确;英语是使用广泛且重要的语言,其使用人数并没有减少,也不存在难以传承的问题,D错误;故选C。1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汉语能够帮助外国参展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等方面,A正确;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在联合国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正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同时在海外也有大量华人使用汉语,C正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汉语虽然使用人数多,但使用范围不如英语广泛,D不正确;故选D。12.中国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外国友人表演中国功夫属于参与“中国风”文化表演活动,①符合题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朗诵唐诗宋词能够让外国友人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属于“中国风”文化体验活动,②符合题意;披萨饼是意大利的特色食品,制作和品尝披萨饼不属于“中国风”的文化活动,③不符合题意;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涂画京剧脸谱可以让外国友人体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属于“中国风”文化体验活动,④符合题意。综上,B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选B。(新情境·卡塔尔世界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民俗风情,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拉伊卜”的设计体现了( )A.因纽特人的毛皮衣 B.阿拉伯男子的服饰C.苏格兰男子的裙装 D.中国妇女的旗袍14.观赛的各国球迷看到当地居民多为(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15.卡塔尔世界杯志愿者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 B.法语 C.意大利语 D.英语【答案】13.B 14.C 15.D【解析】13.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有“阿拉伯世界”之称,“拉伊卜”的设计体现了阿拉伯男子的服饰,B符合题意;不能体现因纽特人的毛皮衣、 苏格兰男子的裙装、 中国妇女的旗袍,排除ACD。故选B。14.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高鼻梁、颜色和发色都比较浅是白色人种的特征,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15.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为了方便沟通卡塔尔世界杯志愿者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英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新情境·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全球多所孔子学院进一步推动了“中文教育热”。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16.汉语( )A.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C.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17.位于东南亚的泰国有多所孔子学院,到学院中学习的当地学生最可能信仰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C.犹太教 D.基督教【答案】16.C 17.B【解析】16.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东南亚地区受佛教影响较大,佛教也是泰国的国教。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18.(新情境·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读“第26-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第33届夏季奥运动会举办地居民以 人种为主,大多信仰 教。(2)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原著居民是 人,属于黄色人种。(3)从东西半球看,夏季奥运动会举办地大部分位于 半球,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居民与游客交流时常用 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4)夏季奥运会举办地都是世界人口分布较 的地区,其人口分布的原因是 。【答案】18.(1)白色 基督(2)印第安(3)东 英(4)稠密 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等(任答一点)【解析】18.本题以第26-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三大人种、宗教、语言、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第33届夏季奥运动会的举办地在法国的巴黎,位于欧洲西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大多信仰基督教。(2)读图可知,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在南美洲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美洲的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3)读图可知,从东西半球看,夏季奥运动会举办地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4)读图可知,夏季奥运会举办地都是世界人口分布较稠密的地区,这些地区都位于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19.(新情境·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临沂市某中学学生小明准备在去年暑假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软件来考察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网络模拟旅游线路和民居图”、图2“世界三大宗教建筑景观图”。材料二、我国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学习主题1——探究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1)图1中,B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 教;C地区居民以 人种为主,语言以本民族的语言为主,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D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 语为主,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图2中 (a/b/c)。学习主题2——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2)图1中,F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民居可能是甲、乙、丙中的 ;D地区传统的民居是图片乙,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该聚落形成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据材料二,分析影响皖南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学习主题3——探究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4)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A国多火山地震,请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5)小明发现,在同一时间A和B两地的人们衣着差异较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答案】19.(1)基督 黑色 阿拉伯 b(2)甲 西亚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降水稀少所以民居都是平顶的,还可以有蓄水的作用;而且窗户较小、墙体较厚,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沙漠里巨大的昼夜温差对室内的影响,也有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3)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地形多山,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村庄依山傍水而建,主要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意思相近即可)(4)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5)A地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解析】19.本题以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为背景,涉及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澳大利亚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经济发达;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经济落后;D西亚地区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是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言,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图2中b-清真寺,a是基督教的教堂,c是佛教的建筑。(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F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传统民居可能是甲,甲图中民居为高脚屋,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分上、下两层,人住在上层,下层架高,反映了该地气候湿热,该民居的有点主要有通风透气,既凉爽又干燥;防毒蛇野兽。丙是非洲地区的传统民居。乙是D西亚地区的传统民居,D区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沙漠广布,建筑墙体较厚,开窗小,可以避免沙漠里巨大的昼夜温差对室内的影响,也有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降水稀少所以民居都是平顶的,还可以有蓄水的作用。(3)根据“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可知,皖南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地形和气候。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地形多山,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村庄依山傍水而建,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4)A国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5)由于地球不断公转,南北半球季节相反,A地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南半球,因此两地的人们衣着差异较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 多样的世界文化(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4.3 多样的世界文化(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