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G5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G5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G5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请你参与班级开展的“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一:集诗文见自强志】
1.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代代传承。同学们分组梳理了诗文中含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句子,制成下面表格。
作者 内容
李白 凭自强不息的信念,坚信能乘风破浪、实现抱负。李白在人生困境中,依然发出(1)“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借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行路难》(其一))
刘禹锡 不被挫折打倒,坚守心中理想。刘禹锡虽长期被贬,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2)“_________,_________”暗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苏轼 接纳人生缺憾,以乐观自强心态面对生活。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之夜,思念亲人,将对人生的哲思融入词中,(3)“_________,_________”,明白人生总有遗憾,仍以乐观旷达,肩负起对生活的热爱与担当。
范仲淹 将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4)“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强不息的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参与了朗诵富有自强不息精神诗歌活动,下面是有关资料,请完成下列题目。
导读
朗诵这些诗篇,我们就会沉醉其中,为诗人那宽广的胸襟和zhāng显自强不息的情感所打动。虽然那段艰难的岁月已然远去,但诗中 yùn含的精神力量,依然能激励我们奋进——请大声诵读,我们每个人都是传承者。
(1)请根据导读部分的加点字写出相应的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①胸襟( ) ②沉( )醉 ③zhāng( )显 ④yùn( )含
(2)请结合诗歌朗诵资料,仿照【活动一】的句式,为【活动二】拟写名称。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读经典悟自强情】
3. 在分享朗诵时,同学们觉得《艾青诗选》里有许多体现自强不息的诗歌,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下图是艾青诗歌发展的时间轴,请根据你的阅读,完成下面的题目。
(1)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时间轴中的A处是艾青的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在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有同学在读完《艾青诗选》提出:“真正的坚强,是在逆境中依然能坚守自己的信念。”请结合艾青诗歌发展时间轴,并结合所给名著内容,简要论述这一观点。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选自《艾青诗选》
【活动四:写讲稿绘自强梦】
4. 同学们参与了“青年当自强”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选段。请完成下列题目。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②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自强不息为帆,目的是为了在人生的航程中劈波斩浪,方能不辜负这份时代厚望!科研工作者小陈带领年轻团队大胆创新,终于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③许多快递小哥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靠自己的勤劳风雨无阻地奔波在路上,提升了千家万户的生活。边防战士小陈十年如一日守卫祖国边疆,做忠诚的戍边卫士……
(1)选段中第①句标点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2)第②③句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指出语病并修改。
第②句语病是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
第③句语病是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演讲以“青年当自强”为主题,以同学们为听众。选段中快递小哥的事迹是否适合作为演讲素材?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二、阅读(55分)
(一)(2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目。
春在溪头荠菜花
崔建华
①汪曾祺说“荠菜是春天的灵魂”,也不知道这“春天的灵魂”是否在溪头开花已经老去?于是,想起了儿时跟着母亲下地挖荠菜的往事。
②小时候家境贫寒,常常是食不果腹,就去挖荠菜充饥。荠菜在春寒料峭中茁壮生长,遍布乡村的田野地头。至今还记得娘带着我边挖荠菜,边给我念叨的儿歌:“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挖荠菜不挖根,不如在家蹲一蹲”。还记得母亲在挖菜时给我讲薛平贵离家从军,夫人王宝钏独守寒窑十年,只能挖荠菜充饥。三月三夫妻团聚时,王宝钏恰好头戴荠花,于是有了“三月三戴荠花”风俗的故事。
③上中学以后我在周作人的散文《故乡的野菜》中也见他这样写道:“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菜花,桃李羞繁华”。的确如此,荠菜花清新雅致,胜过桃李的艳俗。我和母亲在初春的田埂边麦地旁,发现零零星星的荠菜已从松软的黄土中钻出嫩芽,一簇一簇的,青翠欲滴。母亲告诉我不要挖开花的荠菜,因为开花的荠菜已经老了,要选大棵嫩绿的荠菜挖。当我们挖了一小竹篮荠菜后,母亲在田边清澈的小溪里把荠菜漂洗干净,回到家又用井水再淘洗一遍。把荠菜切碎,做一锅荠菜玉米面糊糊给我们吃,至今也忘不了那香喷喷的味道。我知道那是童年的味道,是故土的味道,更是母亲的味道。
④为了在这个春天再能品尝荠菜的味道,我和老伴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亲自去挖一次荠菜,亲自包一顿荠菜水饺吃。仿佛不去田野挖一次野菜,就错过了自然的轮回,辜负了大地的馈赠。
⑤我们在一个雨霁天晴,风和日丽的下午,带上小铁铲和手提袋,徒步向城南进发。走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城南的千亩樱花园。开始弯腰低头寻找荠菜。在我脚下不远的地方,发现了几棵已经长老了的荠菜,顶部的花已败落,且已结满了灰白的种子。我从小就知道,这样的荠菜已经老得不能吃了。我们有点遗憾地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寻找。在一条小渠边的一大片草丛中,我和老伴又看到一丛丛开着小白花的荠菜。它们长着长长的茎,茎的顶端开着细小的灰白色的花。结籽之后分叉的细枝条上,缀满扁扁的小种子,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荠菜结的荚竟然像小小的心的形状,一串串排列着,惹人怜爱。既朴素又让人觉得舒服。情不自禁又想起辛弃疾的词中那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平平淡淡一首词,这两句大有深意。
⑥是呀,城里的桃花李花最害怕风雨的摧残,而最明媚的春色就在那溪边盛开的荠菜花上。我不由得感叹荠菜生命力的顽强,没有人播种、浇水、施肥,再贫瘠的土地,它都可以生长。只要春风一吹,它就从坚硬的泥土里冒出头来。贴在地面上伸展着,淡紫色的根、青灰色的叶并不鲜艳,却给早春冷清的旷野增添了勃勃生机,给大地带来了浓浓的春意。可惜的是荠菜从发芽到开花时间很短暂,时光一晃就过去了。老伴掐了一小枝荠菜的茎叶在嘴里嚼了嚼又吐出来说:“也老了,嚼不动了。要想吃荠菜,你要抢在它没有开花的时候挖,等开花以后就太老啦。”看着这些已经开花老去的荠菜,我想到了我们也会终将老去的人生。荠菜今年老了,明年开春还可以再生,而人生却只有去路,再无归途。想到此,一丝人生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⑦老伴似乎看出了我的失落,就掐了一大把盛开的和正含苞欲放的荠菜花说:“明天我们再去远处的麦地里看看,也许还能挖到晚生的嫩荠菜吃。即使都老了,不是还有荠菜花吗?回家后把它泡在小花瓶里,还可以欣赏。”听了老伴的话,看着她手中的荠菜花,我的眼睛一亮:不起眼的荠菜花小小的,白白的,米粒一般。它没有美丽娇艳的容颜,但它却是报春的使者。它用自己弱小的花朵,向人们传递春的讯息。开花的荠菜虽然错过了我们的舌尖,却造福了我们的眼睛。叶茎已老不能食,小花正开尚可赏。看到花瓶里的荠菜花也就看到了春天,也就留住了春天,因为“春在溪头荠菜花”。
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引用汪曾祺的话,既点出荠菜在春天的独特地位,又自然引出对儿时挖荠菜往事的回忆。
B. 母亲给“我”讲王宝钏的故事,让挖荠菜的过程更具趣味,也侧面反映出荠菜在艰苦岁月中的作用。
C. 作者和老伴在樱花园没找到可食用的嫩荠菜,表现出作者对错过品尝荠菜时机的极度懊恼与不满。
D. 文章结尾对荠菜花的欣赏,传递出作者对春天的珍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豁达态度。
6. 文章写“我”和老伴寻找荠菜却多是老荠菜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
7.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母亲在田边清澈的小溪里把荠菜漂洗干净,回到家又用井水再淘洗一遍。把荠菜切碎,做一锅荠菜玉米面糊糊给我们吃。(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2)它们长着长长的茎,茎的顶端开着细小的灰白色的花。结籽之后分叉的细枝条上,缀满扁扁的小种子,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荠菜结的荚竟然像小小的心的形状,一串串排列着,惹人怜爱。(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8. 文章在叙述中融入了母亲的儿歌、周作人的散文、辛弃疾的词,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9. 结合全文,分析“春在溪头荠菜花”在文中的多重含义。
(二)(17分)
材料一:
①蚌埠,这座位于淮河中游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备受关注。近年来,蚌埠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大气环境来看,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综合治理,空气质量有所改善。2023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5位,这一成绩离不开对工业废气排放的严格管控,以及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
②在水环境治理上,蚌埠的努力更是可圈可点。“靓淮河”工程堪称典范,该工程于2022年启动,通过河道疏浚、切滩拓槽等举措,将淮河主河道拓宽,泄洪能力提高了30%左右。2024年淮河1号洪水过境时,蚌埠主城区段防洪压力明显小于以往,充分体现了工程的防洪成效。同时,新增水面、湿地和城市绿地,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让淮河从昔日的“脏乱差”集中带,变成了如今的“城市客厅”和“市民公园”。
③然而,蚌埠的生态环境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工业园区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如某工业园区,虽开展了环保“体检+管家”行动,解决了部分环境问题,但仍出现过污水处理厂尾水对灌溉水渠下游农作物产生影响的情况。在农村地区,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治理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摘自《蚌埠生态环境:现状与挑战》
材料二:
①为改善生态环境,蚌埠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与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多管齐下。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落实皖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专项行动方案,加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通过巡查交办、联席会商、考核通报等机制,督促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对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源头污染的管控。
②水环境保护上,除了“靓淮河”工程,还深入开展淮河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专项行动,对淮干蚌埠段189个排口实施“一口一策”整治。同时,加大重点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力度,累计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100余公里,缺陷点修复两万余处,整治错接混接点500余处,有效减少了陆源污染对河流的影响。
③在生态治理模式上,蚌埠积极创新。引入“环保管家”团队,分组入驻各工业园区,为园区提供常态化专业技术支持,累计解决环境问题1800余个。指导县区引入“水管家”团队,对重点排口、河湖水域等进行日常巡查管护。借助科技手段,构建“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飞、地图定位和人工现场核查,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管。还开发“蚌埠市环保管家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监管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摘自《生态治理举措与创新》
材料三:
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蚌埠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靓淮河”工程不仅增强了防洪能力,还带动了周边土地出让收益大幅提升,实现居住、商业商务、产业三大类出让收益总计超70亿元。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项目建成后,成为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②生态环境的优化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蚌埠聚焦六大新兴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因地制宜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工程,稳妥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既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又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③从长远来看,蚌埠制定了美丽建设规划纲要,分阶段推进生态建设。近期(2024-2027年)初步形成绿色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中期(2027-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降,基本建成美丽蚌埠;远期至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通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共进,蚌埠有望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美好的双赢局面,打造成为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市。
——摘自《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共进》
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蚌埠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成效,2023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15位。
B. 蚌埠的“靓淮河”工程在水环境治理和提升城市品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C. 蚌埠市所有工业园区都已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已达到完美平衡。
D. 蚌埠的生态环境发展既取得了成绩,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
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蚌埠生态治理的主要举措?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靓淮河”工程 ②化工产业大规模扩张 ③引入“环保管家”团队
12. 结合材料二,概括蚌埠生态治理举措有哪些创新?根据提示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
生态治理内容 具体行动
大气污染防治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一口一策”整治排口、雨污分流改造
生态治理模式创新 ③________________
13. 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分析蚌埠市“靓淮河”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协同共进的意义。
(三)(15分)
【甲】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①松痴老人,家黄山。黄山产异松,常命童负糇粮,策杖信步往探松。稍佳者,辄徘徊之。一日,独携酒入深山曲折迷岩壑青猿跃其前导之得出。胸次①高旷,不婴②名利,和易坦直,好善乐施。庭外植异松百余株,朝夕觞③咏。月夜着素袍,步松影,如鹤。喜吹笛,笛已,或抚琴。笛声琴韵与松籁相有无。问得异松者,虽百里访焉。购之弗获,则吹笛于其下而去。因自号松痴老人,郡守额其居曰:“怀葛④遗风”。童孺妇女及贩夫佣仆,无不颂老人者。
(节选自史震林《松痴》)
【注】①胸次:胸怀。②婴:缠绕。③觞:古代盛酒器。④怀葛:无怀氏、葛天氏的并称。二人皆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古人以为其世风俗淳朴,百姓无忧无虑。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与“独携酒入深山”中“独”,皆为“独自”之意。
B.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中“客”与“旦日,客从外来”中“客”,含义不同。
C.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一”与“庭外植异松百余株”中“百”,均为数量词。
D. “笛已,或抚琴”中“或”与“或遇其叱咄,色愈恭”中“或”,含义相同。
15.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独携酒入深山曲折迷岩壑青猿跃其前导之得出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胸次高旷,不婴名利,和易坦直,好善乐施。
17. 【甲】文中张岱“痴”于西湖雪景,【乙】文中松痴老人“痴”于黄山异松,二人之“痴”在情感内涵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写作(60分,含书写5分)
18.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
下图漫画中,一名少年顶着风雨前行,雨伞被吹坏,却依然挺直脊背;漫画下方配文“不经历风雨,怎么迎接暴风雨”。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或成长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①.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②.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 人有悲欢离合 ⑥. 月有阴晴圆缺 ⑦.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 ①. jīn ②. chén ③. 彰 ④. 蕴 ⑤. 诵诗篇传自强魂/诵诗歌承自强志
3. (1)大堰河——我的保姆 土地 太阳
(2)示例一:艾青一生历经抗战动荡、个人境遇压抑等逆境,却始终坚守对祖国土地与人民热爱。即便在艰难岁月中,他也以诗歌为载体,用“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赤诚,传递对民族觉醒的信念,从未因逆境放弃对光明与正义的追求,展现了逆境中坚守信念的真正坚强。(意思对即可)
4. (1)将下引号后的句号放到引号里面。
(2)第②句,删除“目的是为了”或改为“我们以自强不息为帆,目的是在人生的航程中劈波斩浪”。第③句,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方便”或“便利”。
(3)适合。因为送快递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职业,快递小哥的事迹代表了无数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劳动、创造价值的普通人。这恰恰能诠释“青年当自强”这一主题,使演讲更接地气,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案】5. C 6. 内容上:写“我”和老伴寻找荠菜却多是老荠菜这一情节,由荠菜老去联想到人生易老,引发时光流逝的感慨,深化了文章对生命、时光的思考;结构上:为后文作者由老荠菜联想到人生易老的感悟作铺垫。
7. (1)通过“漂洗”“淘洗”“切碎”“做”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致地展现了母亲处理荠菜的过程,体现出母亲的勤劳、细致,也表现出荠菜在贫困岁月里对家庭的重要性,同时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童年、故土的深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荠菜的荚比作“小小的心的形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荠菜荚的形态,突出其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荠菜的喜爱之情,也体现出荠菜朴素却动人的特质。
8. ①融入母亲的儿歌,展现了童年挖荠菜的温馨场景,饱含亲情与故土情怀,丰富了情感表达;②引用周作人的散文、辛弃疾的词,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③这些内容从不同层面阐释了荠菜、荠菜花的意义,使文章主题更丰富、深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意思对即可)
9. 荠菜花在溪头开放,是春天的象征,它在早春绽放,为大地带来春意;荠菜花虽平凡,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平凡却坚韧的生命价值;即使荠菜老去,其花朵仍可观赏,正如人生,即便衰老也能有其价值,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释然。
【答案】10. C 11. ②化工产业大规模扩张不属于蚌埠生态治理的主要举措。理由:文本中提及的生态治理举措包括“靓淮河”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引入“环保管家”“水管家”团队、科技化监管等,均为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类措施;而化工产业大规模扩张会加重环境污染,与生态治理的目标相悖,不属于生态治理举措。
12. ①. 实行联查机制,加强污染源头管控 ②. 水污染防治 ③. 引入“环保管家”“水管家”团队,构建“天空地人”监管模式,开发信息化平台/科技手段与人工监管
13. 提升防洪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升区域生态品质;提升土地价值,增强城市吸引力,间接促进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蚌埠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美好的双赢奠定了基础。
【答案】14. C 15. 独携酒入深山/曲折迷岩壑/青猿跃其前导之得出
16. (1)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他)心胸开阔旷达,不被名利束缚,温和直率,喜欢行善、乐善好施。
17. 示例:张岱的“痴”包含孤寂落寞与故国之思,于独赏雪景、偶遇旧都人中,流露对世俗的疏离与对故国的追思,情感清冷沧桑;松痴老人的“痴”,是爱自然、轻名利的豁达,于探松、赏松、乐善中,展现对自然之美的执着与不慕名利的德行,情感热烈明朗。
1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