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
道德与法治阶段性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2X10=20分)
1.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晨分享了他在暑假的经历:在博物馆里学习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去敬老院参与志愿服务,在田间地头感受劳动之美……体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研学游。小晨的研学之旅让我们体会到( )
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参与
②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还有精神滋养
③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各种条件,我们只需努力学习
④只有走出家门才能了解社会,所以实践活动多多益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学完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以后,小北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人是社会的人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④我们的衣食住用行都与社会息息相关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右面场景中涉及的社会关系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体现的类型相-致的是( )
A.场景一和场景三
B.场景一和场景四
C.场景二和场景三
D.场景二和场景四
4.2024年11月1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从以下镜头中我们能感受到
镜头一 镜头二
AI体验区以“视、听、赏、玩”等多元形式,打造一场充满科技“惊喜”的盛典。指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饮吧等众多创新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围绕低空经济、数字文旅、智能物联、网络安全等组织细分主题发布活动
A.互联网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B.网络是人类文明向信息时代演进的关键标志
C.网络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网络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
5.给下列材料拟一个主题,最合适的是( )
※天文、物理、文学、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间里,
幽默地传授硬核知识。他们是老师、院士,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授以青年。
※近期,一种通过将家庭矛盾无限放大的微短剧因故事性、冲突性强而备受关注,短视频平台下
架一批刻意编排“婆媳大战”渲染极端情绪的相关违规微短剧。
A.关注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 B.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
C.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D.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促进入际交往
6..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林对市民交通出行方式变化情况的调查。图中的变化反映出( )
①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出行条件越来越好
②关注社会的变化,就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③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④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绚丽多姿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7.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这种经历有助于(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③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④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右面是中学生小明在学习时看到的一幅漫画,以下能够作为该漫画标题的是( )
A.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C.网络促进了人际交流
D.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9.针对右面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下列劝告合适的是( )
A.学会“信息节食”,科学安排时间
B.辨析网络信息,拒绝使用网络
C.提升媒介素养,遵守网络道德
D.积极建言献策,合理表达诉求
10.下列对“微行为”进行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小文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年人让座 承担责任,有代价
② 小海不小心剐蹭了他人的汽车,主动给车主留言 礼貌待人,不吃亏
③ 小娟把压岁钱捐给某地受灾群众 关爱他人,有爱心
④ 小志参加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服务社会,有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非选择题
11.以下为小华在寒假期间经历的一些“大事”(9分)
2024年12月26日 随同父母一起到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参观,了解75年来大连市城市建设历史变迁、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我感慨万千,愿大连城市更加美好,人民更加幸福! 2025年1月3日 今天参加了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来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我深深地感受到,个人永远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2025年2月6日 在电视上看到我国体育健儿在哈尔滨亚冬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我心潮澎湃,与父母交流自己的看法,对中国体育健儿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的体育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结合小华寒假期间经历的“大事”,回答下列问题。
(1)75 年来大连市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个人永远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原因。(4分)
(3)根据小华经历的“大事”,谈谈我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3分)
12.【“行走的课堂”别样的精彩】(10分)
某校开展“行走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到劳动基地拔花生、烈士陵园祭英烈、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学知识、长见识,感知社会大课堂的精彩。下面是该校一名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后的感悟。
(1)同学们每学期都会参与社会大课堂活动,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哪些活动让你印象深刻 请把你参加这些活动的感悟写下来。(4分)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80字。不得复制上述感悟中的内容。
(2)结合自己和上面同学的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行走的课堂”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别样的精彩。(至少3点)(6分)
13.(11分)近年来,随着ChatGPT等模型的快速迭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有人认为,该技术能够根据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个性化地推荐适合的学习内容。通过AI驱动的教育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育资源,突破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与该技术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也能得到有效训练。因此,应该在中学生群体中推广该技术。 也有人认为,过度依赖该技术可能导致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下降。该技术在个性化推荐和学习数据分析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这些数据存在被滥用或泄露的风险。此外,长时间使用AI技术可能减少学生与老师、同伴的交流,导致孤独感或社交障碍。因此,中学生应对AI技术的使用保持清醒认识,避免过度依赖,甚至尽量减少使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并为中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