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简单现象,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3.知道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4.知道凹面镜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规律
1.平面镜成像原理: 。
示例: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蜡烛S的像S′,是由于蜡烛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 后,反射光进入人眼,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像点,即为蜡烛的像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装置。
①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所选用玻璃板越 越好,目的是 。
②2支 的蜡烛A和B:目的是 。
③刻度尺:目的是 。
④光屏:探究验证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 像。
(2)实验探究。
①实验要在比较 的环境下进行,目的是 。
②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玻璃板 立在白纸上面,否则会出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使其与前面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③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在点燃的蜡烛 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④探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标记蜡烛A与像的位置,连接像与物。
⑤探究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移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光屏。现象:光屏上 观察到像。
(3)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关于镜面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实像与虚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 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 像。
知识点2 面镜的应用
4.平面镜:利用光滑平面做反射面的镜子,能成像、改变光路、扩大视觉空间。应用:万花筒、潜望镜等。
5.凹面镜:利用球面 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其对光有 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耳科医生的额镜。
6.凸面镜:利用球面 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其对光有 作用。应用:汽车后视镜。 利用凸面镜成缩小、正立的虚像,能扩大观察范围。
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常考问题 平面镜成像特点 成像原理图 像变化
给出物体,问 平面镜中像的 形状 ①物像大小相等; ②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④平面镜成虚像; ⑤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①平面镜竖直时,像相比物左右颠倒; ②平面镜水平时,像相比物上下颠倒
物面镜 1 m ①像的大小不变; ②像面镜1 m,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减小2 m
平面镜 倾斜45°, 物竖直 运动 像水平运动
物不动,竖直平 面镜裂开两半, 竖直移动平面镜 成一个像,像的位置不变
平面镜倾斜 成像随着平面镜倾斜的方向移动
  【跟踪训练】 1.教学
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
A.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2.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棋子进行实验,实验中采用方格纸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物和像的________(选填“大小”或“位置”)关系。
3.身高1.6 m的小东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_m;如果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22·广东中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 m,当白鹭距离水面5 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________m。
基础巩固
1.(2025·深圳一模)戏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戏剧演员对着平面镜画脸谱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C.演员面镜时像变大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2.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3.在一些狭小房间的墙壁上挂上几面大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能够( )。
A.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两倍
B.改变光路的性质
C.使房间内更明亮
D.成实像
4.如图所示,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高度应不低于她的身高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小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演员与平面镜的距离减小0.25 m时,像与演员的距离将减小0.5 m
5.
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6.小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其中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蜡烛的高度为6 cm,蜡烛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为10 cm。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高度为________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cm。
7.(2025·广州模拟)如图所示,一只白鹤在水深为1.5 m的平静湖面上,距离湖面上方2 m处飞行,湖中有着白鹤的倒影。倒影是白鹤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此时白鹤的倒影与湖面相距________m,当白鹤向上飞行时倒影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能力达标
8.(2025·珠海模拟)如图所示,人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S点经平面镜所成的像S′,请画出S′以及上述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9.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玻璃板前观察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3)玻璃板后移动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特点时,应多次改变____________,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5)撤去蜡烛B,放一光屏到B撤走时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素养提升
10.在学校游艺晚会上,小明表演的“巧测距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图,桌面上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薄玻璃,箱内有一支蜡烛A。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他利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刻度尺、火柴测出了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方法如下:
(1)把蜡烛B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
(2)移动蜡烛B,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就等于蜡烛A到MN的距离。在测量过程中,点燃蜡烛B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简单现象,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3.知道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4.知道凹面镜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规律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示例: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蜡烛S的像S′,是由于蜡烛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进入人眼,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像点,即为蜡烛的像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装置。
①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所选用玻璃板越薄越好,目的是避免形成2个清晰的像。
②2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③刻度尺:目的是比较像距和物距。
④光屏:探究验证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虚像。
(2)实验探究。
①实验要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目的是使成像更清晰。
②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玻璃板垂直立在白纸上面,否则会出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使其与前面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③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在点燃的蜡烛A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④探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标记蜡烛A与像的位置,连接像与物。
⑤探究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移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光屏。现象:光屏上没有观察到像。
(3)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实像与虚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知识点2 面镜的应用
4.平面镜:利用光滑平面做反射面的镜子,能成像、改变光路、扩大视觉空间。应用:万花筒、潜望镜等。
5.凹面镜: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其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耳科医生的额镜。
6.凸面镜: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其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后视镜。 利用凸面镜成缩小、正立的虚像,能扩大观察范围。
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常考问题 平面镜成像特点 成像原理图 像变化
给出物体,问 平面镜中像的 形状 ①物像大小相等; ②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④平面镜成虚像; ⑤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①平面镜竖直时,像相比物左右颠倒; ②平面镜水平时,像相比物上下颠倒
物面镜 1 m ①像的大小不变; ②像面镜1 m,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减小2 m
平面镜 倾斜45°, 物竖直 运动 像水平运动
物不动,竖直平 面镜裂开两半, 竖直移动平面镜 成一个像,像的位置不变
平面镜倾斜 成像随着平面镜倾斜的方向移动
  【跟踪训练】 1.教学
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B )。
A.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2.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棋子进行实验,实验中采用方格纸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物和像的________(选填“大小”或“位置”)关系。
【答案】a 位置
3.身高1.6 m的小东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_m;如果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 不变
4.(2022·广东中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 m,当白鹭距离水面5 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________m。
【答案】反射 虚 5
基础巩固
1.(2025·深圳一模)戏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戏剧演员对着平面镜画脸谱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C.演员面镜时像变大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2.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C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3.在一些狭小房间的墙壁上挂上几面大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能够( A )。
A.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两倍
B.改变光路的性质
C.使房间内更明亮
D.成实像
4.如图所示,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演员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高度应不低于她的身高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小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演员与平面镜的距离减小0.25 m时,像与演员的距离将减小0.5 m
5.
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6.小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其中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蜡烛的高度为6 cm,蜡烛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为10 cm。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高度为________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cm。
【答案】虚 6 10
7.(2025·广州模拟)如图所示,一只白鹤在水深为1.5 m的平静湖面上,距离湖面上方2 m处飞行,湖中有着白鹤的倒影。倒影是白鹤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此时白鹤的倒影与湖面相距________m,当白鹤向上飞行时倒影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虚 2 不变
能力达标
8.(2025·珠海模拟)如图所示,人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S点经平面镜所成的像S′,请画出S′以及上述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9.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玻璃板前观察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3)玻璃板后移动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特点时,应多次改变____________,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5)撤去蜡烛B,放一光屏到B撤走时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答案】(1)刻度尺 (2)反射 (3)未点燃 大小相等 (4)蜡烛A的位置 (5)虚像
素养提升
10.在学校游艺晚会上,小明表演的“巧测距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图,桌面上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薄玻璃,箱内有一支蜡烛A。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他利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刻度尺、火柴测出了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方法如下:
(1)把蜡烛B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
(2)移动蜡烛B,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就等于蜡烛A到MN的距离。在测量过程中,点燃蜡烛B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蜡烛B的像和蜡烛A完全重合 (3)蜡烛B到MN 使蜡烛B成的像更明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