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光的折射规律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 光的折射规律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4 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3.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知识点1 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光路图。
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NN′是法线,OB是折射光线,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光线CO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沿OD方向传播,不发生折射。
  知识点2 光的折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3)当光垂直射向其他介质表面时,其传播方向不变,即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
(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重点一 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定律可巧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光路可逆”。
(1)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两角不等: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先有入射光线,后有折射光线,因此在表述结论时,折射角要在结论的前面。
2.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偏折问题。
折射光线的偏折是光速在两种不同介质中发生变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偏折的方向(偏向或偏离法线)由光进入的介质是更“密”(折射率更高,光速更慢)还是更“疏”(折射率更低,光速更快)决定。
(1)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例子: 光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
(2)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例子: 光从水或玻璃进入空气。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60°
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
重点二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现象
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很多,如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断、池水变“浅”、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等。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要理解好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跟踪训练】 2.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________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________点处。(均填“A”或“B”)
【答案】A B
基础巩固
1.(2025·湛江一模)站在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游动的鱼、飘动的“云朵”、群山倒影及湖面上嬉水的鸭子的倒影。其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B )。
A.飘动的“云朵”
B.游动的鱼
C.群山倒影
D.鸭子的倒影
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宋代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B )。
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
4.(2025·东莞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渔民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的成因是( B )。
A     B    C      D
5.(2025·梅州一模)如图所示,将硬币放在碗底,然后后退至恰好看不到硬币,向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见硬币了,此时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位置变________(选填“浅”或“深”)的虚像,这是光由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答案】浅 水 空气
能力达标
6.小明用手机给水中的小鱼拍照,发现手机在水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的一条小鱼的像重合,图中A点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B′点是小明看到的小鱼和手机的像重合的位置。请画出:
(1)手机的位置B;
(2)小明看到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3)水中鱼的大致位置C及看到鱼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S点的________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S点的________方。
【答案】下 上
8.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
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 β 7.1° 20.7° 30° 37.8°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________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________。
【答案】(1)显示光路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小于 (4)45°
素养提升
9.(2025·佛山期末)在探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射到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糖溶液,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得到实验结论。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两图实验。实验时,入射光线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垂直射入到液面。
(2)实验时,小明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糖溶液中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4)小明进行完图乙A实验后,又进行了图乙B实验,发现光斑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5)小明进行图乙B实验时,对水槽的液体加热,发现光斑会发生微小移动,说明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还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答案】(1)B、D 不能 (2)确定光斑的位置,方便比较 (3)糖溶液 (4)向右 (5)温度           3.4 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3.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知识点1 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光路图。
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NN′是法线,OB是 光线,折射角(r) 入射角(i);光线CO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沿OD方向传播, 折射。
  知识点2 光的折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 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
(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
(3)当光垂直射向其他介质表面时,其传播方向 ,即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0°。
(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重点一 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定律可巧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光路可逆”。
(1)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两角不等: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先有入射光线,后有折射光线,因此在表述结论时,折射角要在结论的前面。
2.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偏折问题。
折射光线的偏折是光速在两种不同介质中发生变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偏折的方向(偏向或偏离法线)由光进入的介质是更“密”(折射率更高,光速更慢)还是更“疏”(折射率更低,光速更快)决定。
(1)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例子: 光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
(2)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例子: 光从水或玻璃进入空气。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60°
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
重点二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现象
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很多,如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断、池水变“浅”、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等。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要理解好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跟踪训练】 2.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________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________点处。(均填“A”或“B”)
基础巩固
1.(2025·湛江一模)站在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游动的鱼、飘动的“云朵”、群山倒影及湖面上嬉水的鸭子的倒影。其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飘动的“云朵”
B.游动的鱼
C.群山倒影
D.鸭子的倒影
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宋代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
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
4.(2025·东莞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渔民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的成因是( )。
A     B    C      D
5.(2025·梅州一模)如图所示,将硬币放在碗底,然后后退至恰好看不到硬币,向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见硬币了,此时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位置变________(选填“浅”或“深”)的虚像,这是光由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能力达标
6.小明用手机给水中的小鱼拍照,发现手机在水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的一条小鱼的像重合,图中A点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B′点是小明看到的小鱼和手机的像重合的位置。请画出:
(1)手机的位置B;
(2)小明看到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3)水中鱼的大致位置C及看到鱼的光路图。
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S点的________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S点的________方。
8.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
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 β 7.1° 20.7° 30° 37.8°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________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________。
素养提升
9.(2025·佛山期末)在探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射到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糖溶液,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得到实验结论。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两图实验。实验时,入射光线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垂直射入到液面。
(2)实验时,小明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糖溶液中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4)小明进行完图乙A实验后,又进行了图乙B实验,发现光斑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5)小明进行图乙B实验时,对水槽的液体加热,发现光斑会发生微小移动,说明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还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