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及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知识点1 眼睛和眼镜1.眼睛: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一个 、 的 像。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 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 2.近视眼: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需要将光线 到视网膜上,所以用 来矫正。3.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需要将光线 到视网膜上,所以用 来矫正。知识点2 照相机4.照相机是利用 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 、光圈、快门和暗盒等部件组成。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知识点3 显微镜和望远镜6.显微镜:具有 作用,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如观察细胞)(1)显微镜成像的原理: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 立、 的 像(图中像A1B1),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 立、 的 像(图中像A2B2)。(2)物镜相当于一个 ,目镜相当于一个 。7.望远镜:被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有增大 的作用。(1)开普勒式望远镜成像的原理:远处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 立、 的 像(图中像C1D1),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 立、 的 像(图中像C2D2)。(2)物镜相当于一个 ,目镜相当于一个 。重点 眼睛矫正方法思路1.看不清远处物体(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强)让像延后会聚(光发散)戴凹透镜(近视镜)。2.看不清近处物体(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弱)让像提前会聚(光会聚)戴凸透镜(远视镜)。[记忆口诀]“近前远后,近凹远凸”。【跟踪训练】 过度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是造成青少年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图为小明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是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矫正B.小明是远视眼,需要戴凸透镜矫正C.小明要看清楚物体,可以让物体远离眼睛D.小明的视力问题主要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基础巩固1.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不能改变D.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2.(2025·潮汕模拟)如图所示为先天性眼病患者的眼球与正常眼球的对比图,患者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患者的眼病及应戴的镜片是( )。A.近视眼 凸透镜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凹透镜D.远视眼 凸透镜3.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分别是( )。①成倒立、缩小、实像 ②成倒立、等大、实像 ③成倒立、放大、实像 ④成正立、放大、虚像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④②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是( )。A.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能力达标5.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缩小的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像B.用显微镜看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C.物镜成的是缩小的像,目镜成的是放大的像D.物镜成的是实像,目镜成的是虚像6.(2025·阳江二模)如图甲所示是某区公共场所装在高处宣传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的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图案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反射;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 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为了使地面上的像变大,应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图片的距离。素养提升7.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此时像会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_(填字母)。A.5 m B.0.5 mC.0.05 m D.0.005 m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及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知识点1 眼睛和眼镜1.眼睛: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弱 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强 2.近视眼: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将光线发散到视网膜上,所以用凹透镜来矫正。3.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将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所以用凸透镜来矫正。知识点2 照相机4.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等部件组成。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知识点3 显微镜和望远镜6.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如观察细胞)(1)显微镜成像的原理: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图中像A1B1),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图中像A2B2)。(2)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或幻灯机),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7.望远镜:被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有增大视角的作用。(1)开普勒式望远镜成像的原理:远处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中像C1D1),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图中像C2D2)。(2)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重点 眼睛矫正方法思路1.看不清远处物体(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强)让像延后会聚(光发散)戴凹透镜(近视镜)。2.看不清近处物体(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弱)让像提前会聚(光会聚)戴凸透镜(远视镜)。[记忆口诀]“近前远后,近凹远凸”。【跟踪训练】 过度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是造成青少年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图为小明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小明是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矫正B.小明是远视眼,需要戴凸透镜矫正C.小明要看清楚物体,可以让物体远离眼睛D.小明的视力问题主要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基础巩固1.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不能改变D.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2.(2025·潮汕模拟)如图所示为先天性眼病患者的眼球与正常眼球的对比图,患者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患者的眼病及应戴的镜片是( D )。A.近视眼 凸透镜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凹透镜D.远视眼 凸透镜3.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分别是( C )。①成倒立、缩小、实像 ②成倒立、等大、实像 ③成倒立、放大、实像 ④成正立、放大、虚像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④②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是( A )。A.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能力达标5.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缩小的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像B.用显微镜看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C.物镜成的是缩小的像,目镜成的是放大的像D.物镜成的是实像,目镜成的是虚像6.(2025·阳江二模)如图甲所示是某区公共场所装在高处宣传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的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图案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反射;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 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为了使地面上的像变大,应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图片的距离。【答案】漫 实 减小素养提升7.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此时像会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_(填字母)。A.5 m B.0.5 mC.0.05 m D.0.005 m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实 大 远离 (2)D (3)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 学生版.docx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