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钢”,该过程涉及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中的醋酸是电解质
C.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该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
D. “断烟残月共苍苍”中的“烟”属于气溶胶
2.科学家将C24O6在NaCl作用下首次制得环形碳分子C18,总反应为:C24O6=C18+6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B. C18与C16、C60、活性炭互为同素异形体
C. C18与C16、C60化学性质相似
D. C18转化为C16属于化学变化
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采用树状分类法还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B. 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正盐
C. 丙图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 丁图四大基本反应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例如工业生产中的高炉炼铁反应
4.下列变化过程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KMnO4→MnO2 B. C. Fe→Fe3O4 D. SO2→S
5.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A. 图a表示干燥NaCl固体不导电,且图中的“〇”代表的离子是Na+
B. 图b表示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C. 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水合a离子是水合氯离子
D. 电极X连接电源正极,电极Y连接电源负极
6.由等质量的石灰石制备碳酸钙的两种实验方案如下(部分反应物或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在上述①~⑤五个反应中均有涉及
B. X一定是Na2CO3
C. 方案乙与方案甲相比,优点为步骤少,纯度高,耗能低
D. 若每一步均完全转化,则理论上方案乙一定比方案甲的二氧化碳排放少
7.如图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图中用Ⅰ~Ⅳ阴影部分表示反应所属的区域不正确的是(  )
A. 所属区域可能是Ⅰ
B. 所属区域可能是Ⅱ
C. 4KI+2H2SO4+O2=2K2SO4+2H2O+2I2所属区域一定是Ⅲ
D. 所属区域一定是Ⅳ
8.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Na+、、 B. Na+、Cl-、K+、
C. Na+、Cl-、、 D. Na+、K+、、Cl-
9.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H2O2、H2O、O2 B. NaOH、Na2CO3、NaNO3
C. CO2、CaCO3、CaO D. Fe2O3、FeCl3、Fe(OH)3
10.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a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聚沉有关的是(  )
A. 将氯化镁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 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
C.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
D. “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2.向溶液a中加入溶液b,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下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1 2 3
溶液a Ba(OH)2 Ba(OH)2 Ca(OH)2
溶液b CuSO4 H2SO4 Na2CO3
A. 实验1中灯泡亮度为“亮—暗—灭—亮”
B. 实验2中发生的反应:
C. 实验3中的灯泡不会熄灭
D. 若改为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其现象与实验3相同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醋酸溶液除去水垢中的CaCO3:
B. 石灰乳中加入稀盐酸:
C. 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O2-+2H+=H2O
D. 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14.已知下列三个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
A. 还原性:I->Fe2+>Cl->Cr3+
B. 反应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1:6
C. 反应①和③生成相同个数KCl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1
D. 推测可发生反应:
15.某无色透明的溶液a中可能含有Cl-、、、Na+、Mg2+和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色沉淀1”和“白色沉淀2”中都含有BaCO3
B. 加入Ba(OH)2时会发生反应
C. “溶液2”中可能存在Mg2+和Fe3+
D. 向“溶液2”中滴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a”中含有Cl-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Fe(OH)3胶体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以及解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在制备Fe(OH)3胶体实验中,需要标识的图标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某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硫酸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实验证明:胶体的凝聚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凝聚能力越大。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凝聚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NaCl ②FeCl3 ③K2SO4 ④Na3PO4
(5)高铁酸钾K2FeO4(极易溶于水)是优良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过程①中K2FeO4表现了______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7.生活离不开化学,家庭厨卫中有许多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括号内为厨卫用品的主要成分:①食盐(NaCl),②料酒(乙醇),③食醋(醋酸),④碱面(Na2CO3),⑤小苏打(NaHCO3),⑥84消毒液(NaClO),⑦洁厕灵(HCl),⑧净水剂[明矾KAl(SO4)2 12H2O],⑨铁锅(Fe)。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卫用品的主要成分(括号内的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上述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有______。
(2)明矾溶于水能够生成Al(OH)3胶体,其具有______性,可以用来净水。
(3)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已知CO2和碱反应生成,故CO2为酸性氧化物;Fe2O3与酸反应生成Fe3+,故Fe2O3为碱性氧化物。TiO2可以形成两种盐-TiCl4、Na2TiO3(微溶物),则TiO2属于______氧化物(填“酸性”或“碱性”、“两性”、“不成盐”)。写出TiO2与浓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将⑥⑦混合后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Cl2)、NaCl和H2O。请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方案,来分离Na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供选试剂:Na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
(1)操作②的名称是 ______。
(2)试剂a是 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 b是 ______。
(3)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答: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答:______(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19.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无毒无害的CO2和N2。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
Ⅱ.饮用水中的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浓度,可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还原为N2。其反应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3)用双线桥法标明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4)每生成1个N2时,上述反应中转移______个电子。
Ⅲ.储氢纳米碳管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常伴有大量的杂质一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方程式为:
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5)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
(6)用单线桥法标明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7)根据化合价推测,能与反应的微粒是______(填字母)。
a.Fe2+ b.HNO3 c.Na2S d.
20.从组成上看,NaHSO4与NaHCO3类似,应该属于盐类。某兴趣小组对NaHSO4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作出预测】
a.NaHSO4溶液呈碱性
b.NaHSO4溶液能与盐酸反应
c.NaHSO4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设计】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取少量的NaHSO4溶液,滴加2-3滴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ii 向i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溶液先变成紫色,后变成蓝色
【得出结论】
(1)上述预测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为探究预测b的正确性,他们又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补充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ⅲ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有气泡生成
ⅳ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v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①通过上述三个实验,可得到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②针对实验v,你认为刚开始滴加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探究】
(3)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相同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图中Ⅱ代表滴加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的曲线。
②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③______(填字母)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1)胶头滴管;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a;
(3) ①稀硫酸中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4) ④;
(5)氧化
17.【答案】(1)①③④⑤⑥⑦⑧;③⑥⑦⑨;
(2)吸附;
(3) +H+= CO2↑+H2O;
(4) 两性;TiO2+2NaOH=Na2TiO3+H2O;
(5)NaClO+2HCl=NaCl+Cl2↑+H2O
18.【答案】(1)过滤
(2)Na2CO3 HCl
(3)BaCO3+2HCl=BaCl2+H2O+CO2↑
(4)不能 应该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19.【答案】(1)2CO+2NO2CO2+N2;
(2)NO;CO2;
(3);
(4) 10;
(5)酸性;
(6) ;
(7) ac
20.【答案】(1)c;
(2) ①;
②;
(3) ①NaHSO4;
②Na+、OH-;
③ad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