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强化(3) 其他平抛运动模型1、掌握其他几种平抛运动的模型分析思路知识点一 台阶平抛运动方法 ①临界速度法 ②虚构斜面法示意图临界情况 以图中为例,能到达3台阶的要求是能过2的边角和到达3的边角 假设小球落在第 级台阶,联立水平与竖直方向位移公式,结合每级台阶的宽和高,解出 ,再取整或分析范围知识点二 对着竖直墙壁的平抛1.如图所示,水平初速度v0不同时,虽然落点不同,但水平位移d相同,t=.2.撞墙平抛运动的时间的计算若已知x和v0。,根据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可求得时间t=x/v0。,则竖直速度为v=gt、高度为h=gt2.3.撞墙平抛运动的推论撞墙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点,好像是从同一点沿直线发出来的一样,如图。知识点三 平抛运动中的相遇问题平抛与自由落体 平抛与竖直上抛 平抛与平抛 平抛与匀速x:l=vt; y:空中相遇t< 联立得 x:s=v1t; y: gt2+v2t-gt2=H, t=H/v2 联立得H/v2=s/t 球1比球2先抛 t1>t2、v1v4; x:l=(v1-v2)t; y:t=如图所示,将a、b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以大小为的初速度分别从A、B两点先后相差1s水平相向抛出,a小球从A点抛出后,经过时间t,a、b两小球恰好在空中相遇,且速度方向相互垂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抛出点A、B间的水平距离是( )A. B. C. D.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均看作质点)通过长为1.2m且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将两球从同一位置,分别以vM=2m/s、vN=1m/s的初速度向左、右同时水平抛出,一段时间后,细线首次绷紧。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M、N水平抛出后,经过0.3s,细线首次绷紧B.细线首次绷紧前瞬间,小球M、N之间的距离为1.5mC.细线首次绷紧前瞬间,小球N下降的竖直距离为1.8mD.细线首次绷紧前瞬间,小球M的速度大小为2m/s如图所示,虚线为A、B两小球从等宽不等高的台阶抛出的运动轨迹,A球从台阶1的右端水平抛出后,运动至台阶2右端正上方时,B球从台阶2的右端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球在台阶3右端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球抛出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B.两球相遇时A的速度大小为B的两倍C.台阶1、2的高度差是台阶2、3高度差的4倍D.两球相遇时A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B的两倍(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h高度处,将小球S1以速度大小为v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地面上N点处将小球S2以速度大小为v竖直向上抛出。在S2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恰与S1球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B.两球的相遇点在N点上方处C.相遇时小球S1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D.M、N间的距离为h如图所示,从距离墙壁为l的水平地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抛射角θ=45°斜向上抛一球,球恰好在上升到最高点时与墙相碰,被水平反弹回来,落到地面上的C点,且,则小球被墙反弹的速度v′的大小与初速度v0的大小之比为( )A.1:2 B. C. D.如图所示,将一物体从距地面h=1.8高处以v0=5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0.5sB.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x=3mC.物体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v=6m/sD.物体落地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a的正切值tanα=0.6某运动员在投篮练习中,将篮球先后从P、Q两点抛出,两次都垂直打到竖直篮板上的O点,打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轨迹如图所示。若P、Q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篮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A.t1<t2 B.t1>t2 C.v1<v2 D.v1>v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篮球比赛中直入篮筐投中一个三分球,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出手点的高度为h,篮筐的高度为H,篮球出手时的速度为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一切阻力,则( )A.篮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0B.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C.篮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D.篮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一阶梯如图所示(有很多级台阶,图中只画出了一部分),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4m,一小球(视为质点)以大小为5m/s的速度水平飞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第一次将落在第n级台阶上,则n为( )A.10 B.11 C.12 D.13(多选)将a、b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落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图中虚线所示,两轨迹的交点为P,空气阻力不计,则( )A.b球比a球先落地B.a、b两球落地时速度大小可能相等C.a球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b球D.a、b两球可能会在P点相遇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分别从同一竖直线上A、B两点以速度v1、v2水平抛出,落地前均通过图中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B.从抛出点到P点所用时间相等C.落地前小球的加速度相同D.两种情况下小球到达P点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图所示,在M点的正上方离地高H处以水平速度v1向右投掷一飞盘P,反应灵敏的小狗Q同时在M点右方水平地面上的N点以速度v2斜向左上方跳出,结果飞盘P和小狗O恰好在M、N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为使问题简化,飞盘和小狗均可看成质点,不计飞盘和小狗运动过程所受空气的阻力,则飞盘水平抛出后至与小狗相遇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盘和小狗速度的变化量不相等B.初速度大小关系一定是v2>v1C.若小狗没去接飞盘,则飞盘一定落在N点D.飞盘和小狗相遇点在距离地面高度处滑板运动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能锻炼全身肌肉,训练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提升勇气与胆量,很受青少年朋友喜欢。如图所示是一组滑板高难度练习的视频截图。若此休闲广场上下平台间有五级台阶,每级台阶高20cm宽40cm,某女生从最高台阶所在平台以某一水平初速冲出,要求不碰到台阶安全落在最低处平台内,求水平初速至少要达到多少?(提示:g取10m/s2,计算时可将人与滑板视为质点,但在实际滑行时应略大于临界值)。广场上常常见到一种叫做“套圈圈”的休闲游戏,某大人和小孩先后直立在界外同一位置,可视为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分别水平抛出小圆环,并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体。若忽略空气阻力影响,小圆环的运动可以简化为质点的平抛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人所抛出圆环的速度更大B.小孩所抛出圆环的位移更大C.大人所抛出圆环的运动时间更短D.小孩所抛出圆环的运动时间更短(多选)飞刀绝技是我国民间的一项杂技表演,某人由O点先后抛出完全相同的三把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M、N、P三点。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看成质点,已知O、M、N、P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2h、5h、4h、3h,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刀击中木板上M、N、P三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B.飞刀到M、N、P三点的飞行时间之比为C.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大小的竖直分量之比为D.设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则有θ1<θ2<θ3(多选)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若球与墙壁上的A点碰撞后沿水平方向弹离,恰好垂直拍面落在球拍的点B上。已知球拍与水平线间的夹角θ=60°,A、B两点间的高度差h=0.8m。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对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0.4sB.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为2.88mC.刚弹离墙壁时,速度的大小为4m/sD.刚要落到球拍上时,速度的大小为10m/s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分别同时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顶端水平抛出和沿斜面下滑,平抛初速度大小为vA=5m/s,下滑初速度vB未知,两小球恰好在斜面底端相遇,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则( )A.斜面长5mB.B球初速度C.相遇前,A、B两球始终在同一高度D.相遇前两小球最远相距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va>vb B.va<vb C.va=vb D.ta=tb第1页(共1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强化(3) 其他平抛运动模型1、掌握其他几种平抛运动的模型分析思路知识点一 台阶平抛运动方法 ①临界速度法 ②虚构斜面法示意图临界情况 以图中为例,能到达3台阶的要求是能过2的边角和到达3的边角 假设小球落在第 级台阶,联立水平与竖直方向位移公式,结合每级台阶的宽和高,解出 ,再取整或分析范围知识点二 对着竖直墙壁的平抛1.如图所示,水平初速度v0不同时,虽然落点不同,但水平位移d相同,t=.2.撞墙平抛运动的时间的计算若已知x和v0。,根据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可求得时间t=x/v0。,则竖直速度为v=gt、高度为h=gt2.3.撞墙平抛运动的推论撞墙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点,好像是从同一点沿直线发出来的一样,如图。知识点三 平抛运动中的相遇问题平抛与自由落体 平抛与竖直上抛 平抛与平抛 平抛与匀速x:l=vt; y:空中相遇t< 联立得 x:s=v1t; y: gt2+v2t-gt2=H, t=H/v2 联立得H/v2=s/t 球1比球2先抛 t1>t2、v1v4; x:l=(v1-v2)t; y:t=如图所示,将a、b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以大小为的初速度分别从A、B两点先后相差1s水平相向抛出,a小球从A点抛出后,经过时间t,a、b两小球恰好在空中相遇,且速度方向相互垂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抛出点A、B间的水平距离是( )A. B. C. D.【解答】解:a小球从A点抛出后,经过时间t,a、b两小球恰好在空中相遇,可知小球B运动的时间为(t﹣1)s,则相遇时设B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即解得t=5s则抛出点A、B间的水平距离是x=v0t+v0(t﹣1)解得x=180m,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均看作质点)通过长为1.2m且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将两球从同一位置,分别以vM=2m/s、vN=1m/s的初速度向左、右同时水平抛出,一段时间后,细线首次绷紧。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M、N水平抛出后,经过0.3s,细线首次绷紧B.细线首次绷紧前瞬间,小球M、N之间的距离为1.5mC.细线首次绷紧前瞬间,小球N下降的竖直距离为1.8mD.细线首次绷紧前瞬间,小球M的速度大小为2m/s【解答】解:A、水平方向,两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得L=(vM+vN)t,解得,故A错误;B、竖直方向,两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始终在同一高度,所以细线首次绷紧前瞬间,小球M、N之间的距离为1.2m,故B错误;C、根据,解得,故C错误;D、根据,可得,故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虚线为A、B两小球从等宽不等高的台阶抛出的运动轨迹,A球从台阶1的右端水平抛出后,运动至台阶2右端正上方时,B球从台阶2的右端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球在台阶3右端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球抛出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B.两球相遇时A的速度大小为B的两倍C.台阶1、2的高度差是台阶2、3高度差的4倍D.两球相遇时A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B的两倍【解答】解:A.两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x=v0t,根据题意,A运动至台阶2右端正上方时,B球从台阶2的右端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球在台阶3右端点相遇,x和t都相等,所以v0相等,故A错误;B.因为水平速度相等,台阶的宽度也相等,所以两个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之比为2:1,所以相遇时两球竖直速度之比为2:1,合速度v,其比值一定不等于2:1,故B错误;C.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水平方向:x=v0t联立解得:台阶1、3的高度差与台阶2、3高度差之比为所以,台阶1、2的高度差与台阶2、3高度差之比为故C错误;D.设2、3台阶的高度差为h0,则1、3台阶的高度差为4h0,设台阶的宽度x0,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tanα=2tanβ得两球相遇时A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与B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故D正确。故选:D。(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h高度处,将小球S1以速度大小为v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地面上N点处将小球S2以速度大小为v竖直向上抛出。在S2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恰与S1球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B.两球的相遇点在N点上方处C.相遇时小球S1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D.M、N间的距离为h【解答】解:A.两球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则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故A正确;C.两球相遇时间为对于小球S1有相遇时小球S1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故C错误;B.相遇时,小球S1竖直方向的分位移大小满足小球S2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满足可知相遇时两球竖直方向的分位移大小相等,则相遇点在N点上方处,故B错误;D.根据两小球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则有M、N间的距离为又根据高度满足则有x=h故D正确。故选:AD。如图所示,从距离墙壁为l的水平地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抛射角θ=45°斜向上抛一球,球恰好在上升到最高点时与墙相碰,被水平反弹回来,落到地面上的C点,且,则小球被墙反弹的速度v′的大小与初速度v0的大小之比为( )A.1:2 B. C. D.【解答】解:将小球看成从B向A运动,则为平抛运动,可见从B到A的运动与从B到C的运动,高度相等,则hgt2可见二者下落时间t相同,水平方向B到C的位移为B到A位移的一半:v′tv0cosθt得:v′:v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如图所示,将一物体从距地面h=1.8高处以v0=5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0.5sB.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x=3mC.物体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v=6m/sD.物体落地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a的正切值tanα=0.6【解答】解:A、根据平抛规律可知,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则有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代入数值得t=0.6s故A错误;B、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x=v0t=5×0.6m=3m故B正确;C、物体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vy=gt=10×0.6m/s=6m/s物体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代入数值得v故C错误;D、物体落地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的正切值1.2故D错误。故选:B。某运动员在投篮练习中,将篮球先后从P、Q两点抛出,两次都垂直打到竖直篮板上的O点,打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轨迹如图所示。若P、Q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篮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A.t1<t2 B.t1>t2 C.v1<v2 D.v1>v2【解答】解:AB、由题意可知,篮球做斜抛运动,运用逆向思维可以把篮球的逆运动视为平抛运动,把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由可得运动时间,由于竖直高度相同,故运动时间t1=t2,故AB错误;CD、篮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时间相同,由于x1>x2,由x=vt可知v1>v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篮球比赛中直入篮筐投中一个三分球,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出手点的高度为h,篮筐的高度为H,篮球出手时的速度为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一切阻力,则( )A.篮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0B.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C.篮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D.篮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解答】解:A.在最高点时,竖直分速度为 0,但水平分速度 vx=vcos θ依然存在,因此速度不为 0,故A错误;B.竖直分速度 vy=vsin θ,到达最高点时间,故B错误;C.最大高度相对于出手点为,因此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Δh,相对于篮筐的高度表达式应为 h+Δh (H h)=Δh+2h H,故C错误;D.设篮球从出手到达到篮筐的竖直位移为 Δy=H h,根据竖直位移公式,得到:解得:,故D正确。故选:D。一阶梯如图所示(有很多级台阶,图中只画出了一部分),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4m,一小球(视为质点)以大小为5m/s的速度水平飞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第一次将落在第n级台阶上,则n为( )A.10 B.11 C.12 D.13【解答】解:如图设小球落到台阶边缘斜线上的时间t,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且解得t=1.0s相应的水平距离x=v0t=5×1.0m=5.0m台阶数知小球第一次将落在第13级台阶上。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多选)将a、b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落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图中虚线所示,两轨迹的交点为P,空气阻力不计,则( )A.b球比a球先落地B.a、b两球落地时速度大小可能相等C.a球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b球D.a、b两球可能会在P点相遇【解答】解:A.a、b 两个小球均做平抛运动,由于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球b比球a高度低,由公式可知,b球比a球先落地,故A正确;B.两球的初速度大小未知,则两球落地的速度大小可能相同,故B正确。C.因两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未知,尽管a球下落时间长,水平位移也不一定大,故C错误;D.a、b 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下落到P点的时间不同,所以不能在P点相遇,故D错误;故选:AB。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分别从同一竖直线上A、B两点以速度v1、v2水平抛出,落地前均通过图中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B.从抛出点到P点所用时间相等C.落地前小球的加速度相同D.两种情况下小球到达P点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解答】AB、由可得:,因为A球到P点的竖直距离比B球到P点的竖直距离大,所以A球到P点的用时比B球到P点的用时长,根据x=vt可得:可知v1<v2,故AB错误;C、由于两球落地前做平抛运动,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落地前小球的加速度相等你,故C正确;D、根据可得,vAy>vBy,而v1<v2,根据可知两球在P点时的速度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C。如图所示,在M点的正上方离地高H处以水平速度v1向右投掷一飞盘P,反应灵敏的小狗Q同时在M点右方水平地面上的N点以速度v2斜向左上方跳出,结果飞盘P和小狗O恰好在M、N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为使问题简化,飞盘和小狗均可看成质点,不计飞盘和小狗运动过程所受空气的阻力,则飞盘水平抛出后至与小狗相遇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盘和小狗速度的变化量不相等B.初速度大小关系一定是v2>v1C.若小狗没去接飞盘,则飞盘一定落在N点D.飞盘和小狗相遇点在距离地面高度处【解答】解:A.飞盘和小狗分别做平抛和斜上抛运动,根据Δv=gt,可知,速度变化量相等,故A错误;B.因为飞盘和小狗恰好在M、N两点连线中点的正上方相遇,说明它们的水平位移大小相等,又因为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同,即v2cosθ=v1,所以v2>v1,故B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飞盘和小狗运动的时间相同,因为不知道小狗在竖直方向初速度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飞盘和小狗相遇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故D错误;C.由于无法判断相遇点的高度,且MN之间的距离未知,所以飞盘飞行至MN上方中点的时间无法确定,无法计算出飞盘最终落点位置,故C错误。故选:B。滑板运动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能锻炼全身肌肉,训练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提升勇气与胆量,很受青少年朋友喜欢。如图所示是一组滑板高难度练习的视频截图。若此休闲广场上下平台间有五级台阶,每级台阶高20cm宽40cm,某女生从最高台阶所在平台以某一水平初速冲出,要求不碰到台阶安全落在最低处平台内,求水平初速至少要达到多少?(提示:g取10m/s2,计算时可将人与滑板视为质点,但在实际滑行时应略大于临界值)。【解答】解:将人板视为质点,从最高处平抛,只要刚好不碰到最后一级即可,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只需取四级台阶水平方向:x,竖直方向: =20×10﹣2×4m=0.8m,解得:4m/s。答:水平初速至少要达到4m/s。广场上常常见到一种叫做“套圈圈”的休闲游戏,某大人和小孩先后直立在界外同一位置,可视为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分别水平抛出小圆环,并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体。若忽略空气阻力影响,小圆环的运动可以简化为质点的平抛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人所抛出圆环的速度更大B.小孩所抛出圆环的位移更大C.大人所抛出圆环的运动时间更短D.小孩所抛出圆环的运动时间更短【解答】解:B、小孩的抛出点低,两人的圆环落地点相同,所以小孩抛出圆环的位移小于大人抛出圆环的位移,故B错误;ACD、圆环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可得圆环运动的时间由图可知大人抛出圆环的高度大,所以大人抛出圆环的运动时间大于小孩抛出圆环运动的时间由x=vot可得抛出圆环的初速度,由图可知两人的水平相等,时间不等,可得大人所抛出圆环的速度更小,故AC错误,D正确。故选:D。(多选)飞刀绝技是我国民间的一项杂技表演,某人由O点先后抛出完全相同的三把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M、N、P三点。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看成质点,已知O、M、N、P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2h、5h、4h、3h,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刀击中木板上M、N、P三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B.飞刀到M、N、P三点的飞行时间之比为C.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大小的竖直分量之比为D.设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则有θ1<θ2<θ3【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根据逆向思维法,三把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M、N、P三点,可看成,从木板上M、N、P三点分别抛出落在同一点O,下降高度分别为3h、2h、h的平抛运动B.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可得,飞行时间为故刀到M、N、P三点的飞行时间之比为故B正确;C.根据逆向思维法,飞刀的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竖直方向上的分量为:故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大小的竖直分量之比为故C错误;AD.在水平方向上,由x=v0t可得由图可得,水平位移相等,则有则飞刀击中木板上M、N、P三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可知,下落高度越大,角度越大,则有θ1>θ2>θ3故D错误,A正确。故选AB。(多选)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若球与墙壁上的A点碰撞后沿水平方向弹离,恰好垂直拍面落在球拍的点B上。已知球拍与水平线间的夹角θ=60°,A、B两点间的高度差h=0.8m。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对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0.4sB.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为2.88mC.刚弹离墙壁时,速度的大小为4m/sD.刚要落到球拍上时,速度的大小为10m/s【解答】解:A、乒乓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由自由落体运动,有,可得t=0.4s,故A错误;BC、乒乓球落在B点时的竖直速度为vy=gt,可得vy=4m/s将乒乓球在B处的速度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乒乓球刚弹离墙壁时,速度的大小为v0=vytan60°=4m/s=4m/sA点到B点的水平位移大小x=v0t=40.4mm,位移大小为,故BC正确;D、球恰好垂直拍面落在球拍的B点上时的速度大小为vm/s=8m/s,故D错误。故选:BC。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分别同时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顶端水平抛出和沿斜面下滑,平抛初速度大小为vA=5m/s,下滑初速度vB未知,两小球恰好在斜面底端相遇,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则( )A.斜面长5mB.B球初速度C.相遇前,A、B两球始终在同一高度D.相遇前两小球最远相距【解答】解:A.设斜面长为L,小球A做平抛运动小球A的竖直位移,水平位移Lcos37°=vAt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斜面的长度,故A错误;B.小球B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37°=ma解得小球B的加速度a=6m/s2根据运动学公式,小球B的位移代入数据联立解得B球的初速度vB=4m/s,故B错误;C.经历时间t1,A球的竖直分位移经历时间t1,B球体的竖直分位移代入数据化简得若两球始终在同一高度,则有y1=y2,即解得由于t1=t,因此在相遇前,A、B两不在同一高度,C错误;D.将小球A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沿斜面方向分解沿斜面方向的初速度vA0=vAcos37°=5×0.8m/s=4m/s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由于,可见小球A、B沿斜面方向的运动情况始终相同,这就将A、B两球相距最远的问题转化为小球A离斜面最远的问题小球A垂直与斜面方向的初速度vA1=vAsin37°=5×0.6m/s=3m/s小球A垂直斜面方向的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小球A离斜面的最远距离即相遇前两小球最远相距,故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va>vb B.va<vb C.va=vb D.ta=tb【解答】解:由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可知因为小球a的下落高度大,则ta>tba,b两个小球的水平位移相等,根据x=v0t知,va<vb.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强化(3)其他平抛运动模型(原卷版).docx 专题强化(3)其他平抛运动模型(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