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1 圆周运动1.理解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和周期的意义。2.理解线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方向。3.掌握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掌握角速度与转速、周期的关系。4.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确定线速度和角速度。知识点一:匀速圆周运动1、圆周运动的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作圆周运动。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因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线速度始终垂直,并指向圆心,所以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知识点二: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很短一段时间△t内,通过的弧长△s与这段时间△t之比叫作线速度.表达式:(注意:△s是弧长,不是位移)方向: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该点的切线方向,与半径垂直。如下图所示,、分别表示 A、B 两点的线速度方向单位:线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m/s。(5)物理意义:线速度是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定义: 连接物体跟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φ与所用时间△t之比叫作角速度,表达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角度值 30° 45° 60° 90° 180° 360° 1弧度=弧度制(3)物理意义:角速度是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转动”与“运动”是有区别的。(1)角速度是矢量,高中阶段不研究角速度的方向;(2)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3. 周期、频率和转速物理量 周期(T) 频率(f) 转速(n)定义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用的时间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每秒转动的圈数 物体转动的圈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单位 s 赫兹(Hz或s-1) r/s或r/min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联系 (时间单位必须为s)线速度描述物体沿圆轨迹运动的快慢,而角速度、周期、转速(频率)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两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时,线速度可能不相等;角速度和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知识点三: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由线速度和角速度得。线速度v、角速度w、半径r三者相互制约,在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即先假定某个物理量是不变的。2、由线速度和周期、频率和转速关系:得。3、。4、。5、从以上公式推导可以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特点:线速度时刻改变(方向时刻改变),只是大小不变、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不变。知识点四:三种常见的传动方式项目 同轴传动 皮带传动 齿轮传动装置 A、B两点在同 一个圆盘上 两个轮子用皮带连接,A、B两点 分别是两个轮子 边缘上的点 两个齿轮啮合,A、B两点分别是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特点 AB两点角速度、周期相同 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转动方向 相同 相同 相反规律 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周期与半径成正比: 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与齿轮齿数成反比: 周期与半径成正比,与齿轮齿数成正比: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角速度ω变化时,我们可以引入角加速度β来描述角速度变化的快慢,即β。类比加速度的定义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加速度的单位是rad/sB.角速度变化越大,角加速度越大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角速度为零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角加速度为零【解答】解:A.根据角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角加速度的单位是rad/s2,故A错误;B.角速度变化越大,角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角速度为不为零,故C错误;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因为角速度ω不变,则角加速度为零,故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将红、绿两种颜色石子放在水平圆盘上,距圆盘中的距离不同,有d红<d绿.圆盘在电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转动,直至稳定时,两石子与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石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变化的物理量是( )A.线速度 B.速率 C.角速度 D.周期【解答】解: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速率、角速度、周期大小都不变,但线速度是矢量,运动过程中方向时刻改变,因此线速度是变化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如图所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10s内由A点运动到B点,AB弧所对的圆心角为30°,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0cm。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速度为3rad/s B.角速度为C.线速度为0.3m/s D.线速度为【解答】解:AB、根据角速度定义式得该质点的角速度大小为ωrad/s,故A错误,B正确;CD、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知线速度大小为:v=ωr0.1m/sm/s,故CD错误。故选:B。(多选)如图是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简图,其中A为连接踏板的大齿盘(牙盘),B为小齿盘(飞轮),A、B间用链条连接,C为自行车后轮,假设A、B、C的半径之比为r1:r2:r3=2:1:6,在平直道路上正常骑行时,A盘的转动角速度为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盘与B盘的角速度相等B.B盘与C轮的角速度相等C.B盘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等于ωr1D.自行车前行的速度大小为6ωr3【解答】解:A.A与B通过链条连接,线速度相等,A的半径大,角速度小,故A错误;B.B与C是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故B正确;C.A与B通过链条连接,线速度相等,vB=vA=ωr1,故C正确;D.自行车的速度vC=ωCr3,C的角速度,所以vC=2ωr3,故D错误。故选:BC。(多选)修正带是一种常见的学习用具,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A、B是转动的两个齿轮边缘的两点,C是大齿轮上的一点,若A、B、C的轨迹半径之比为2: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3B.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C.A、C的周期之比为3:2D.A、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解答】解:A.修正带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边缘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A错误;B.A、B的线速度相等,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有可得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故B正确;C.B、C共轴,角速度相等,根据T可知,B、C的周期相等,对A、B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公式有可知A、C的周期之比为2:3,故C错误;D.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可知A、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故D正确。故选:BD。如图,用开瓶器打开瓶盖,开瓶器上A、B两点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分别为ωA和ωB,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则( )A.vA<vB B.vA>vB C.ωA<ωB D.ωA>ωB【解答】解: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故ωA=ωB;由于rA<rB,根据v=rω,vA<vB;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指尖转球”是花式篮球表演中常见的技巧。如图,当篮球在指尖上绕轴转动时,球面上P、Q两点做圆周运动的( )A.半径相等 B.线速度大小相等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角速度大小相等【解答】解:A.如图所示:P、Q两点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运动,半径垂直于转轴,根据几何知识rQ>rP,故A错误;D.篮球上的P、Q绕轴做同轴转动,因此P、Q两点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故D正确;B.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ω,因此vQ>vP,故B错误;C.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rω2,因此aQ>aP,故C错误。故选:D。如图所示,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n=20r/s。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19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点转动的周期为B.观察到白点转动的方向为逆时针C.观察到白点转动的周期为1sD.如果暗室闪光的频率为合适的值,可以观察到白点始终在同一位置【解答】解:A、由题意黑色圆盘,可绕过其中心,垂直于盘面的轴匀速转动,每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20圈,即白点转动的频率为:f0=20Hz,周期为:T,故A正确;BC、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19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即:f=19Hz因:f<f0,故观察到白点顺时针旋转。由:f0﹣f=1Hz,可知观察到白点每秒顺时针旋转1圈,即转动周期为:T=1s,故BC正确;D、如果暗室闪光的频率为合适的值,比如与白点转动的频率相同时,可以观察到白点始终在同一位置,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如图所示为“行星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图,当中心“太阳齿轮”转动时,三个完全相同的“行星齿轮”绕着“太阳齿轮”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并带动“内齿轮环”转动。已知“太阳齿轮”半径为R1,“行星齿轮”的半径为R2,且R2=2R1,所有齿轮的齿缝相同,A、B、C分别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内齿轮环”边缘上的点。在“行星减速机”正常工作时( )A.A点与B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2B.A点与B点的转速之比为1:1C.B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为1:1D.B点与C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解答】解:D、A、B、C分别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环”边缘上的点,它们通过齿轮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AB、A点与B点的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角速度之比为2:1,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故A点与B点的转速之比为2:1,故AB错误;C、由题可知,B点与C点的半径之比为2:5,根据可知,它们的周期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即周期之比为2:5,故C错误。故选:D。某新型自行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无链传动系统,利用圆锥齿轮90°轴交,将动力传至后轴,驱动后轮转动,杜绝了传统自行车“掉链子”问题。如图乙所示是圆锥齿轮90°轴交示意图,其中A是圆锥齿轮转轴上的点,B、C分别是两个圆锥齿轮边缘上的点,两个圆锥齿轮中心轴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记为rA、rB和rC(rA≠rB≠rC)。下列有关物理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B点与C点的角速度:ωB=ωCB.C点与A点的线速度:vCC.B点与A点的线速度:vBD.B点和C点的线速度:vB>vC【解答】解:AD、由于齿轮传动的特点是齿轮接触点的线速度的大小相同,所以B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ωr,由于rB≠rC,所以ωB≠ωC,故AD错误;C、由于同轴传动的特点是角速度相同,所以B点的角速度与A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ωr,所以:,即:vBvA,故C错误;B、B点与C点的线速度相等,所以:vC=vBvA,故B正确;故选:B。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他采用的方法是:让光束从高速旋转的齿轮的齿缝正中央穿过,经镜面反射回来,调节齿轮的转速,使反射光束恰好通过相邻的另一个齿缝的正中央,由此可测出光的传播速度,若测量出在时间t内齿轮转动了n周,齿轮的齿数为P,齿轮与镜子间距离为d,则光速表达式为( )A. B. C. D.【解答】解:根据在时间t内齿轮转动了n周,可求出齿轮的转动周期为:,由于齿轮数P,则可求出每转动一齿的时间为:,根据题意可知,当光从齿缝正中央穿过,经镜面反射回来,可得:得:故选:A。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ETC的直杆道闸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杆OP的长度为L,当小车靠近道闸时,杆OP绕O点转动放行,在杆OP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P端的线速度大小为v,则该转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A. B. C. D.【解答】解:由题知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由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有v=ωL,又ω解得t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手指陀螺如图所示,陀螺上有两个固定点A、B,其中A离转动轴较远。当陀螺转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周期和B点的周期相等B.A点的角速度和B点的角速度相等C.A点的线速度大于B点的线速度D.A点的转速大于B点的转速【解答】解:AB、AB两点同轴转动,可知A点的角速度和B点的角速度相等,根据 ,可知A点的周期和B点的周期相等,故AB正确;C、根据圆周运动规律v=ωr可知角速度相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即A点的线速度大于B点的线速度,故C正确;D、根据ω=2πn可知,AB两点角速度相等,转速相等,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如图所示为行星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图。行星架为固定件,中心“太阳轮”为从动件,其半径为R1,周围四个“行星轮”的半径为R2,“齿圈”为主动件,其中R1=2R2。A、B、C分别是“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边缘上的点。则在转动状态下( )A.A点与B点的角速度之比2:1B.B点与C点的转速之比4:1C.A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2:1D.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1:2【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ωr,A点与B点的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角速度之比为1:2,故A错误;B.B点与C点的半径之比为1:4,故角速度之比为4:1,根据ω=2πn,转速与角速度成正比,故B点与C点的转速之比为4:1,故B正确;C.A点与C点的半径之比为1:2,由,可知,B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为1:2,故C错误。D.A、B、C分别是“太阳齿轮”、“行星轮”和“齿圈”边缘上的点,他们通过齿轮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B。(多选)水车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水能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图所示为某水车模型,从槽口水平流出的水初速度大小为v0,垂直落在与水平面成30°角的轮叶面上,落点到轮轴O间的距离为R。水车在水流不断冲击下匀速转动时,轮叶受冲击点的线速度大小接近冲击前瞬间水流速度大小,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在空中运动水平位移为B.水流在空中运动时间为C.水车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为D.槽口到轮轴的高度差为【解答】解:做出水流在冲击点的速度图像,如下图所示AB、设水流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t,则,代入数据解得t,水流在空中的水平位移为x,故A错误,B正确;C、水车转动的角速度为,其中v,解得,故C正确;D、水流的竖直位移为y,槽口到轮轴的高度差为h=y+Rsin30°,解得h,故D错误。故选:BC。(多选)如图所示为摩擦传动装置,B轮转动时带动A轮跟着转动,已知转动过程中轮缘间无打滑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轮转动方向相反B.A、B两轮转动方向相同C.A、B轮缘上点的线速度之比为3:1D.A、B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3【解答】解:AB、根据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故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两轮转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根据v=ωr,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所以ωA:ωB=1:3,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炎炎盛夏,人们盼来了一场消减暑气的大雨。雨后雨伞上会沾有雨滴,转动雨伞时边缘的雨滴可视为随伞做水平面的圆周运动,当雨伞的角速度达到某值时,雨滴会从伞面边缘沿圆周切线甩出,如图所示。某同学拟通过该现象估算出雨伞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他测出雨伞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h=1.8m,转动半径R=0.6m,假设图示雨滴甩出瞬间的速度与雨伞边缘的速度相等,在地面上形成一个“水圈”,“水圈”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1)用R和r表示该雨滴的水平位移大小x;(2)若x=2.4m,计算该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3)由(2)的结果计算雨伞转动的角速度ω。【解答】解:(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x(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h解得雨滴在空中运动时间为:v0=0.6sx=v0t解得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v0=4m/s雨滴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y=gt=10×0.6m/s=6m/s该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解得:v=2m/s(3)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0=Rω解得:ωrad/s答:(1)水平位移大小x;(2)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m/s;(3)雨伞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第1页(共1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1 圆周运动1.理解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和周期的意义。2.理解线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方向。3.掌握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掌握角速度与转速、周期的关系。4.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确定线速度和角速度。知识点一:匀速圆周运动1、圆周运动的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作圆周运动。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因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线速度始终垂直,并指向圆心,所以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知识点二: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很短一段时间△t内,通过的弧长△s与这段时间△t之比叫作线速度.表达式:(注意:△s是弧长,不是位移)方向: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该点的切线方向,与半径垂直。如下图所示,、分别表示 A、B 两点的线速度方向单位:线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m/s。(5)物理意义:线速度是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定义: 连接物体跟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φ与所用时间△t之比叫作角速度,表达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角度值 30° 45° 60° 90° 180° 360° 1弧度=弧度制(3)物理意义:角速度是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转动”与“运动”是有区别的。(1)角速度是矢量,高中阶段不研究角速度的方向;(2)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3. 周期、频率和转速物理量 周期(T) 频率(f) 转速(n)定义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用的时间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每秒转动的圈数 物体转动的圈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单位 s 赫兹(Hz或s-1) r/s或r/min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联系 (时间单位必须为s)线速度描述物体沿圆轨迹运动的快慢,而角速度、周期、转速(频率)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两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时,线速度可能不相等;角速度和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知识点三: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由线速度和角速度得。线速度v、角速度w、半径r三者相互制约,在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即先假定某个物理量是不变的。2、由线速度和周期、频率和转速关系:得。3、。4、。5、从以上公式推导可以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特点:线速度时刻改变(方向时刻改变),只是大小不变、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不变。知识点四:三种常见的传动方式项目 同轴传动 皮带传动 齿轮传动装置 A、B两点在同 一个圆盘上 两个轮子用皮带连接,A、B两点 分别是两个轮子 边缘上的点 两个齿轮啮合,A、B两点分别是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特点 AB两点角速度、周期相同 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转动方向 相同 相同 相反规律 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周期与半径成正比: 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与齿轮齿数成反比: 周期与半径成正比,与齿轮齿数成正比: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角速度ω变化时,我们可以引入角加速度β来描述角速度变化的快慢,即β。类比加速度的定义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加速度的单位是rad/sB.角速度变化越大,角加速度越大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角速度为零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角加速度为零如图所示,将红、绿两种颜色石子放在水平圆盘上,距圆盘中的距离不同,有d红<d绿.圆盘在电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转动,直至稳定时,两石子与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石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变化的物理量是( )A.线速度 B.速率 C.角速度 D.周期如图所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10s内由A点运动到B点,AB弧所对的圆心角为30°,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0cm。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速度为3rad/s B.角速度为C.线速度为0.3m/s D.线速度为(多选)如图是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简图,其中A为连接踏板的大齿盘(牙盘),B为小齿盘(飞轮),A、B间用链条连接,C为自行车后轮,假设A、B、C的半径之比为r1:r2:r3=2:1:6,在平直道路上正常骑行时,A盘的转动角速度为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盘与B盘的角速度相等B.B盘与C轮的角速度相等C.B盘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等于ωr1D.自行车前行的速度大小为6ωr3(多选)修正带是一种常见的学习用具,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A、B是转动的两个齿轮边缘的两点,C是大齿轮上的一点,若A、B、C的轨迹半径之比为2: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3B.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C.A、C的周期之比为3:2D.A、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如图,用开瓶器打开瓶盖,开瓶器上A、B两点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分别为ωA和ωB,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则( )A.vA<vB B.vA>vB C.ωA<ωB D.ωA>ωB“指尖转球”是花式篮球表演中常见的技巧。如图,当篮球在指尖上绕轴转动时,球面上P、Q两点做圆周运动的( )A.半径相等 B.线速度大小相等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角速度大小相等如图所示,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n=20r/s。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19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点转动的周期为B.观察到白点转动的方向为逆时针C.观察到白点转动的周期为1sD.如果暗室闪光的频率为合适的值,可以观察到白点始终在同一位置如图所示为“行星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图,当中心“太阳齿轮”转动时,三个完全相同的“行星齿轮”绕着“太阳齿轮”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并带动“内齿轮环”转动。已知“太阳齿轮”半径为R1,“行星齿轮”的半径为R2,且R2=2R1,所有齿轮的齿缝相同,A、B、C分别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内齿轮环”边缘上的点。在“行星减速机”正常工作时( )A.A点与B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2B.A点与B点的转速之比为1:1C.B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为1:1D.B点与C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某新型自行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无链传动系统,利用圆锥齿轮90°轴交,将动力传至后轴,驱动后轮转动,杜绝了传统自行车“掉链子”问题。如图乙所示是圆锥齿轮90°轴交示意图,其中A是圆锥齿轮转轴上的点,B、C分别是两个圆锥齿轮边缘上的点,两个圆锥齿轮中心轴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记为rA、rB和rC(rA≠rB≠rC)。下列有关物理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B点与C点的角速度:ωB=ωCB.C点与A点的线速度:vCC.B点与A点的线速度:vBD.B点和C点的线速度:vB>vC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他采用的方法是:让光束从高速旋转的齿轮的齿缝正中央穿过,经镜面反射回来,调节齿轮的转速,使反射光束恰好通过相邻的另一个齿缝的正中央,由此可测出光的传播速度,若测量出在时间t内齿轮转动了n周,齿轮的齿数为P,齿轮与镜子间距离为d,则光速表达式为( )A. B. C. D.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ETC的直杆道闸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杆OP的长度为L,当小车靠近道闸时,杆OP绕O点转动放行,在杆OP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P端的线速度大小为v,则该转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A. B. C. D.手指陀螺如图所示,陀螺上有两个固定点A、B,其中A离转动轴较远。当陀螺转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周期和B点的周期相等B.A点的角速度和B点的角速度相等C.A点的线速度大于B点的线速度D.A点的转速大于B点的转速如图所示为行星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图。行星架为固定件,中心“太阳轮”为从动件,其半径为R1,周围四个“行星轮”的半径为R2,“齿圈”为主动件,其中R1=2R2。A、B、C分别是“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边缘上的点。则在转动状态下( )A.A点与B点的角速度之比2:1B.B点与C点的转速之比4:1C.A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2:1D.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1:2(多选)水车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水能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图所示为某水车模型,从槽口水平流出的水初速度大小为v0,垂直落在与水平面成30°角的轮叶面上,落点到轮轴O间的距离为R。水车在水流不断冲击下匀速转动时,轮叶受冲击点的线速度大小接近冲击前瞬间水流速度大小,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在空中运动水平位移为B.水流在空中运动时间为C.水车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为D.槽口到轮轴的高度差为(多选)如图所示为摩擦传动装置,B轮转动时带动A轮跟着转动,已知转动过程中轮缘间无打滑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轮转动方向相反B.A、B两轮转动方向相同C.A、B轮缘上点的线速度之比为3:1D.A、B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3炎炎盛夏,人们盼来了一场消减暑气的大雨。雨后雨伞上会沾有雨滴,转动雨伞时边缘的雨滴可视为随伞做水平面的圆周运动,当雨伞的角速度达到某值时,雨滴会从伞面边缘沿圆周切线甩出,如图所示。某同学拟通过该现象估算出雨伞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他测出雨伞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h=1.8m,转动半径R=0.6m,假设图示雨滴甩出瞬间的速度与雨伞边缘的速度相等,在地面上形成一个“水圈”,“水圈”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1)用R和r表示该雨滴的水平位移大小x;(2)若x=2.4m,计算该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3)由(2)的结果计算雨伞转动的角速度ω。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 圆周运动(原卷版).docx 6.1 圆周运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