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重点高中202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重点高中202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厦门重点高中202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记载:凡煎卤未即凝结,将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卤沸之时,投入其中搅和,盐即顷刻结成,盖皂角“结盐”,犹石膏之结腐也。文中的“结盐”相当于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
A. 过滤 B. 升华 C. 结晶 D. 萃取
2.冬春季是病毒性感冒高发期,药物奥司他韦能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式为C16H28N2O4
B. 1mol奥司他韦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C. 1mol奥司他韦最多能与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3.用FeCl2和NaBH4制备纳米零价铁的反应为FeCl2+2NaBH4+6H2O=Fe+2B(OH)3+2NaCl+7H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生成28gFe,转移的电子数为1NA
B. 0.5molNaBH4晶体中σ键的数目为2NA
C. 0.5molB(OH)3中sp3杂化的原子数为1.5NA
D. 1L0.1mol/LFeCl2溶液中Fe2+的数目小于0.1NA
4.摩尔盐经常用于化学试剂,定量分析,现有下列实验探究摩尔盐[(NH4)2Fe(SO4)2 6H2O]的化学性质,下列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装置 实验 试剂a 现象
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② 过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 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褪色
④ 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 ①中溶液变红:+H2O NH3 H2O+H+;Fe2++2H2O Fe(OH)2+2H+
B. ②中产生白色沉淀:+Fe2++3OH-=NH3 H2O+Fe(OH)2↓
C. ③中溶液褪色:5Fe2+++8H+=5Fe3++Mn2++4H2O
D. ④中产生蓝色沉淀:K++Fe2++[Fe(CN)6]3-=KFe[Fe(CN)6]↓
5.一种由短周期四种元素W、X、Y、Z组成的化合物Q有广泛应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X和Y位于同一主族,W和Z可形成一种常见的碱性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与Y的杂化方式完全相同
B. Q分子间可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
C.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Z原子
D. Q可用于作阻燃剂和防火材料
6.从炼钢粉尘(主要含Fe3O4、Fe2O3和ZnO)中提取锌的流程如图:
“盐浸”过程ZnO转化为[Zn(NH3)4]2+,并有少量Fe2+和Fe3+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盐浸”过程若浸液pH下降,需补充NH3
B.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
C. “沉锌”过程发生反应[Zn(NH3)4]2++4H2O+S2-=ZnS↓+4NH3 H2O
D. 应合理控制(NH4)2S用量,以便滤液循环使用
7.环六糊精(D-吡喃葡萄糖缩合物)具有空腔结构,腔内极性较小,腔外极性较大,可包合某些分子形成超分子。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环六糊精结构、超分子示意图及相关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环六糊精属于低聚糖
B. 可用萃取法分离环六糊精和氯代苯甲醚
C. 图2中甲氧基对位暴露在反应环境中
D. 非极性分子均可被环六糊精包合形成超分子
8.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所示,关闭开关b,CCl4中Cl2的含量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钛电极的反应:
B. 放电时,Cl-透过多孔碳电极向NaCl溶液中迁移
C. 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和pH均增大
D. 充电过程中,CCl4吸收0.25molCl2,钛电极质量理论上增加23g
9.磺酰氯(SO2Cl2)是极易水解的无色发烟液体,沸点为69.1℃。实验室可通过反应 SO2(g)+Cl2(g) SO2Cl2(l)△H<0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冷凝管中的活性炭的主要作用为吸附
B. 装置①中圆底烧瓶中的固体药品可能为KMnO4、KClO3或MnO2
C. 依据装置②、④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可调节Cl2和SO2的流量
D. 装置②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装置③应置于冰水中
10.一甲胺(CH3NH2)在医药,农药、燃料,炸药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25℃时,向20mL0.1mol L-1CH3NH2溶液中滴加0.1mol L-1盐酸,混合溶液中的分布系数δ[如]、水电离出的负对数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Ⅱ代表的变化
B. 25℃时,的平衡常数为10-3.4
C. a>10
D. 0.1mol L-1CH3NH2与0.1mol L-1CH3NH3Cl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3分。
11.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镍硼铝合金中硼元素含量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①甲基红的变色范围为;
②25℃时,;
③“络合”过程涉及的反应为2
(1)在实验室中进行“碱熔”操作,盛放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______。
(2)“溶浸”过程涉及反应有Na2O2+2H2O=2NaOH+H2O2。若省略“还原”步骤,将会影响后续甲基红的用量,体现H2O2的 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3)“除铝”过程: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加盐酸至溶液呈红色,并过量2mL,再加入碳酸钙煮沸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盐酸过程中,含硼微粒发生的反应为;
反应发生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4)25℃时,用0.2000mol 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2000mol L-1硼酸溶液和甘油硼酸溶液,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变化如表。
V(NaOH)/mL
溶液pH
酸溶液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硼酸( 10.69 10.85 x 11.22 11.38
甘油硼酸 6.63 6.94 8.97 10.98 11.28
①H3BO3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②从平衡移动的视角解释加入甘油能增大硼酸的解离度的原因:______。
③“络合”后才进行“滴定”的原因是 ______。
④x= ______。
(5)“滴定”过程:
①准备NaOH标准溶液,需进行的操作依次为 ______、读数。(填标号)
A.调液面 B.洗涤 C.润洗 D.检漏 E.排气泡
②下述“排气泡”动作正确的是 ______(填标号)。
③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
④样品中硼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100%。(列出计算式)
⑤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填标号)。
A.甘油加入的量不足 B.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C.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刻度线 D.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12.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赤泥)中含有Al2O3、Fe2O3、TiO2和少量Sc2O3,可以通过下列流程将各金属元素回收利用。
已知:①萃取剂HA是一种有机弱酸,酸性大小顺序为H2CO3>HA>,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A-可以与钛、铁和Sc等离子络合,形成易溶于有机溶剂的配合物,溶液C中钛以TiO2+存在。
③已知Ksp[Sc(OH)3]=1×10-30。
(1)S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SO2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
(2)滤液Ⅰ中Al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HA对钛和铁的萃取率(进入有机相的离子占投料离子的质量分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
①结合图中信息,写出通入SO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pH<1时,钛的提取率明显降低,请结合萃取反应平衡解释原因 ______。
(4)写出煤油相E中的TiOA2与足量Na2CO3转化成水相中TiO(OH)2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常温下,“沉淀分离”时加入NaOH溶液,使c(Se3+)=1×10-6mol L-1滤液中的pH为 ______。
(6)最终获得的Sc(OH)3沉淀经提纯后可以用于制备Sc2O3,其常用方法为先溶于盐酸,然后再加入草酸发生反应生成Sc2(C2O4)3沉淀,最后再将Sc2(C2O4)3固体置于空气中灼烧得Sc2O3则该过程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7)一种由Sc、Sn、V组成的晶体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底边边长为anm,高为cnm,a≠c)。
注:图2显示的是三种原子在xz面、yz面上的位置,图3显示的是Sc、Sn原子在xy面上的位置。
①与Sc距离最近的Sc原子数为 ______。
②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13.纳米碗C40H10是一种奇特的碗状共轭体系。高温条件下,C40H10可以由C40H20分子经过连续5步氢抽提和闭环脱氢反应生成。
C40H20(g)C40H18(g)+H2(g)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40Hx中的碳氢键和碳碳键的键能分别为431.0kJ mol-1和298.0kJ mol-1,H-H键能为436.0kJ mol-1。估算C40H20(g) C40H18(g)+H2(g)的ΔH= ______ kJ mol-1。
(2)图示历程包含 ______ 个基元反应,其中速率最慢的是第 ______ 个。
(3)C40H10纳米碗中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数目分别为 ______ 、 ______ 。
(4)1200K时,假定体系内只有反应C40H12(g) C40H10(g)+H2(g)发生,反应过程中压强恒定为p0(即C40H12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α,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 _____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40H19(g) C40H18(g)+H (g)及40H11(g) C40H10(g)+H (g)反应的ln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本实验条件下,lnK=-+c(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
(6)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C40H10的反应速率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4.光引发剂的关键在于分子要在LED发射波长处有良好的吸收,且含易断裂产生自由基的化学键。O—BSCF是一种优异的光引发剂,O—BSCF的光引发机制如图所示:
(1)O—BSCF中含氧官能团为醚键、羰基、______。
(2)从结构角度分析O—BSCF光解过程中,不易发生C—C键断裂,而易发生S—S键断裂的原因是 ______。O—BSCF的合成路线如图:
(3)A的名称为 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4)B→C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
(5)证明C→D的转化中C已经反应完全的实验方法为 ______。
(6)利用浓溴水鉴定物质A中官能团,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7)由E生成O—BSCF的反应,通过增加强碱性物质[三乙胺:N(C2H5)3]促进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8)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
ⅰ)该物质能水解,且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4mol NaOH
ⅱ)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ⅲ)核磁共振氢谱有六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2:1:1:1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1)铁坩埚; (2)氧化性;
(3) [Al(OH)4]-+4H+=Al3++4H2O;
(4)①H3BO3+H2O B+H+;
②甘油与B结合生成甘油硼酸,使得B+浓度下降,促进了H3BO3的电离;
③滴定硼酸时没有在突跃范围,且不在指示剂变色范围内;
④11.15;
(5) ①DBCEA; ②C;
③滴入最后半滴NaOH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0.011×Vx; ⑤BC
12.【答案】(1)第四周期第ⅢB族;V形;
(2) [Al(OH)4]-;
(3) ①;
②c(H+)增大,平衡TiO2++2HA TiOA2+2H+逆向移动,TiO2+与HA结合率降低,提取率降低;
(4) TiOA2+2Na2CO3+2H2O=TiO(OH)2↓+2NaHCO3+2NaA;
(5) 6;
(6) 1:2;
(7)①4; ②ScV6Sn6
13.【答案】(1)+128 (2) 3 3 (3)6 10
(4) (5)在反应过程中,断裂和形成化学键相同 (6)a
14.【答案】(1)酰胺基;
(2)原子半径C<S,键长C—C<S—S,键能C—C>S—S,所以S—S共价键易断裂;
(3) 对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
(4) 氧化反应;
(5) 取样,加足量的NaOH溶液,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若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C已经反应完全;
(6) ;
(7) E生成O—BSCF的反应中另一种产物是HCl,三乙胺消耗HCl,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8) 或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