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教材版本:人教社命题范围:第一、二单元、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及课外古诗词诵读前四首
1.本试卷分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卷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卷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笔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学校开展了“人无信不立”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同学小语、小文在一个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任务一:讲“诚信”之事
小语正在准备主题为“人无信不立”的演讲活动,下面是小语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国无德不兴,人无信不立。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曾子烹彘,不欺孩童,言出必行的教诲是诚信最初的模样;①________,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诚信力量的象征;子胥辅吴,不改初zhōng(忠 衷),殚精竭虑的谋划是诚信治国的范本。范蠡经商,童叟无欺,从最初②________到后来的富甲一方是诚信理财的榜样。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我们青少年应以诚信zhāng(鄣 彰)显中国好少年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同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我校“人无信不立”主题演讲活动,正式开始!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mú 忠 dān 鄣 B. mó 衷 dǎn 鄣
C. mó 忠 dǎn 彰 D. mú 衷 dān 彰
2. 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 语段①横线处应填的典故是( )
A. 季札挂剑 B. 商鞅立木 C. 文侯期猎 D. 季布一诺
4. 语段②横线处应填的成语是( )
A. 白手起家 B. 鹤立鸡群 C. 为富不仁 D. 和颜悦色
任务二:抒“诚信”之声
5. 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全内容。
诚信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懂得的人记住生活的美好;诚信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幸运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诚信是____________。
任务三:悟“诚信”之道
6. 小语搜集了一些有关“诚信”的资料,更深刻的理解了“诚信”的内涵。
资料一:
下面是小语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在活动中展示名著阅读笔记。
作品 人物 相关信息 思考
《红星照耀中国》 ①______ 他口才很好,“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说说斯诺为什么被称为“中国人永远的朋友”。 ③______
②______ 红军15军团司令,出身窑工,打仗十年,八次受伤。
资料二:
《南阳晚报》讯:5月4日,南阳理工学院女大学生秦嘉欣骑车时不小心蹭到了一辆私家车,虽然车主不在,她还是留下了“诚信字条”,表示道歉并愿意赔偿。车主被其诚信举动感动,不仅没有让这个学生赔偿,还安慰她不要放在心上。
资料三:
下面是主题宣传周的海报(其中隐藏着“诚信”二字)。
(1)请你将材料一中有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3)请你结合材料二,向同学们介绍材料三中海报的内容和寓意。(不少于50字)
7.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浩瀚的古典诗文,犹如美丽的中国画卷,等待我们去品鉴、去传承。这画卷是郦道元眼中“_____,隐天蔽日”的壮美山势;是王绩笔下“树树皆秋色,_____”的秀美秋色;是王维《使至塞上》中生动描绘的塞外奇观“______,长河落日圆”;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湖畔流连的禽鸟欢歌“_____,_____”。于美景美物中,我们可以体悟“_____?松柏有本性”的坚贞品德。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一“笑”一“泣”对比明显,充分表现了友情的真挚与作者的豁达。
B. 诗歌颔联中“已伤离”说明友人已经离去,只留下我一人独自进入边城。
C. 尾联意境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诗人的情感变化依次为:相逢时的欢愉,离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9.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丈山记
朱熹
①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②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①,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②迫隘③,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④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目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③……
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有删节)
【注释】①梁:桥。②卑庳(bì):低矮。③迫隘:狭窄。④罅:裂缝。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右俯绝壑”与“绝 多生怪柏”中“绝”的意思一致。
B. “山之胜盖自此始”中的“自”意为“如果”。
C. “而最其可观者”与“鸢飞戾天者”中“者”的意思不一致。
D. “淙淙”“溅溅”“潺潺”都常常用来形容流水声。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丈山记》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条理清晰;状物写景细致生动,寓情于景。
B. 《百丈山记》运用多感官来描写,如从听觉角度写景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从视觉角度见瀑布自前岩穴奔射而出。
C. 以自己审美推断,对“最可观”与“未可睹”的景物进行描绘。对它们“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目的之一是为了“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D. 《百丈山记》可作为导游文字,向未至山中者介绍此地有哪些典型胜景及游览路线。
1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
然前瞰A涧水B后临C石池D风来E两峡间F终日不绝
1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14. 《百丈山记》描述了诸多景象,其第二段重点突出景物的_____之美。
《百丈山记》第三段内容被省略。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及最后一段的总结,请推测第三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
(三)(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消息】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
①本报北京6月2日电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
②当日6时9分,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四兄弟”组成的嫦娥六号组合体开始动力下降。通过进行快速姿态调整,组合体逐渐接近月表。此后,组合体在安全点上方100米处悬停,进行精确拍照,检测月面障碍,最终选定着陆点,开始缓速垂直下降。即将到达月面时,发动机关闭,平稳着陆。
③组合体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将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此后正式开始持续大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
【材料二:特写】
①此次嫦娥六号的落月地点——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也是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它的直径大约为2500公里,堪比我国昆仑山脉的长度;深度约13公里,比地球已知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嫦娥六号将采用“钻取”和“表取”两种方式,获得不同深度的样品。最终将月背“土特产”送回地球。
②为何要去月背采样?“一方面是人们对月背特别好奇,想了解不知道的东西;另一方面,‘嫦娥四号’曾传回的科学数据显示,月球背面确实存在很多不同于月球正面的科学现象,特别需要获取样品,供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于登云院士一语中的。
③去月背“挖土”,岂是容易的事?首先,月背无法与地球直接通信,需要解决探测器和地球之间的测控通信及数据传输问题;其次,月背遍布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探测器着陆下降、开展月面工作、起飞上升等环节都存在很大风险。
【材料三:评论】
①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中国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这必然要求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②探月工程作为我国重大科技的标志性工程,涉足的是极富风险和挑战的深空探测领域,体现了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探月工程2004年正式立项,继2007年嫦娥一号实现我国首次月球环绕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完成月球探测继而开启行星际探测之后,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2018年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直到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这一系列成果,凝结了科研工作者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决心和胆识,也昭示了坚忍不拔、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国家要拥有自立自强的科技,因为这是强盛之根、安全之本,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1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报北京6月2日电”是电头,交代消息发布的时间、地点和消息来源。
B. 材料二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艾特肯盆地的直径之长和深度之深。
C. 材料二中“土特产”与材料三中加点的“采样”都是指嫦娥六号采集回的月壤。
D. 探月工程体现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昭示了坚忍不拔、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16.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的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构成,重点突出、简洁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B. 材料二中第二、三段都以反问句开头,既回答读者心中的疑问,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C. 材料三第二段,可作为背景加在材料一第三段后,这符合新闻“倒金字塔结构”特点。
D. 三则新闻作品在报道专业的科技成果时,既真实准确,又简化了专业术语,通俗易懂。
17.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大约”一词有什么语言效果?
此后正式开始持续大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
18. 根据三则材料,总结嫦娥六号探月的意义。(答出两条即可)
(四)(1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打字李
郝敬东
①在我的手机里,“打字李”这个名字已经存了二十三年。从模拟机到小灵通,从按键机到触屏机,手机换了数代,“打字李”这个名字始终都没换过。
②“打字李”自然姓李,名字是和他打交道数年后我才知道的。在此之前,大家都习惯叫他小李,以至于模糊了本名。
③初识小李是在1997年夏,我从县上调来市里。那时机关电脑尚不普及,用稿纸写了材料,单位打字室忙不过来,便到机关侧门对面的打字店输录。打字店的年轻老板人称小李,我便由此把小李一直叫到现在——即便今年他已四十九岁,无论电话里,还是去他店里,我都仍然叫他小李。
④最早存储的“打字李”号码是他的座机号。后来小李也买了小灵通。他说,有了移动电话,到哪里客户都好找,不误事。那个时候,小李二十六岁,从农村老家进襄阳城不过两年,带着新婚妻子,租住在一间老旧的民房。单门独间,木窗土瓦,十三四平方米。从中拉一布帘,前为工作室,后为卧室。妻子做饭,就在门外支了炉子炒菜,室内的电饭锅焖饭。
⑤小李中等个头,方脸,浓眉大眼,一说一脸笑。不仅耐得烦,做事也利落。单位里大家都愿意把材料拿到他那儿打。他的四通打字机是在二手市场淘来的,到他手上却很好用。后来他又陆续淘回扫描仪、复印机、装订机。
⑥我那时业余喜欢写点小文,双休日拿去让小李录入,他都尽量第一时间帮我弄好,再让我对着屏幕现场校改,效率极高。打出来的稿子清清爽爽,拿到邮局寄出,不久即能见报。下次再到店里,我就会和他分享稿子刊用的喜讯。他为我高兴之余,常会说一句:“打你稿子时,就像去了一趟你写的地方。”我知道他说的是身临其境的意思,除此之外,再无褒词,我却也很受用。
⑦进入新千年,机关每人都配了电脑,打字室不复存在,但一些同志电脑打字不过关,小李的打字店一度更加忙碌。什么时候去他那儿,都能听见键盘的嗒嗒声,打印机的嘶嘶声,抑或复印机的嗡嗡声。去他那多了我才知道,不光我们单位,相邻的机关、学校、医院、居民,都喜欢把材料送到他那里。
⑧一度,他店里货架上多了一种风靡一时的洗漱、护肤等产品。原来是他与妻子有了儿子之后,家庭开支猛增,妻子觉得打字、复印几毛几分地挣太慢,于是扩大了货品种类。她常去南方进货。后来同事们说,小李离婚了。但我从来不曾见过小李因此有什么怨叹。什么时候打电话请他提供服务,他的声音都是爽朗愉悦的;什么时候去他店里,见着的都是他依然笑眯眯的神情,以及他儿子心无旁骛做作业的认真。
⑨去年底,我变动了工作岗位,新单位恰在“小李打字店”斜对面。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更免不了常去店里找他扫描、复印资料,添些办公用品。附近两条街上,林林总总二十多家单位,复印凭据、制作表格、打印公告、扫描证件、装订文本等等,件件都是急办之事,桩桩都是微利经营。小李从来都是开门最早、关门最晚。
⑩一天我下班路过,见他不忙,感佩他把打字复印这个行当从“小李”干成了“老李”,二十三载坚持而笑容常在,我问他是咋坚持下来的。他的方脸挂满了笑意:“重复性地做这一个事,这么多年的日子好像是一天过去的。只能说自己干这行顺手了,熟悉了。”
他说这个行当投资不大,对文化水平、技术要求不高,唯有每天不少于十二小时守店,时间久了,人都熟了,把熟人的事给办好,让人感到方便、可靠,回头客才能多嘛。他又说,打字复印挣钱不多,人也辛苦,所以离婚十年,没敢再娶,当然也怕影响儿子成长。如今,在大学读书的儿子通过了司法考试,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小李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我——那一份脚踏实地的付出,那一份简单纯粹的道理,透出劳动者最朴素的美。这美,没有一丝浮华,却那样动人。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打字李”是文章标题,文中却总用“小李”称呼他,体现了作者对小李的亲近和信任。
B. 第⑤段“小李中等个头,方脸,浓眉大眼,一说一脸笑”属于外貌描写,表现出“打字李”其貌不扬的特点。
C. 第⑨段“小李从来都是开门最早、关门最晚”中的两个“最”字,暗含作者对他的赞美。
D. 本文末段以议论为主,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以“劳动者之美”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自然段中加点词语。
打出来的稿子清清爽爽,拿到邮局寄出,不久即能见报。
(2)文中第⑦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
什么时候去他那儿,都能听见键盘的嗒嗒声,打印机的嘶嘶声,抑或复印机的嗡嗡声。
21. 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打字李”的劳动者之美体现在何处?(至少两条)
22. 文章第①段文字本可以放在结尾段开头,却置于首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巧思?
三、写作(50分)
23.
面对朋友,一个微笑,代表着友谊;面对过错,一个微笑,代表着宽容;面对考验,一个微笑,代表着自信;面对失败,一个微笑,代表着成熟……一个微笑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微笑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妙!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而态度,决定着一切!人生就应当如此。
请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以《最美应是微笑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署名一律用“小语”。
参考答案
【答案】1. D 2. 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于中华儿女的心中。 3. B 4. A
5.【答案】示例:诚信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使迷茫的人找到生活的方向。
6.【答案】(1)①贺龙 ②徐海东 ③示例:斯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客观真实地报道苏区,并与多位国家领导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斯诺始终热爱着中国并对这个历经重重苦难的国家怀有深刻的同情心,甚至还留下了让后人在他死后将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北大未名湖畔)的遗愿。这些,都足于证明斯诺是“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2)示例:女大学生刮蹭车后主动留条,车主感动不要她赔偿损失。
(3)示例:图片是一棵树,树上结满了果实。树的根部的根须构成了两个变形的汉字“诚信”。这幅图片说明:诚信乃为人之本,拥有诚信,才能收获更多,比如理解和信任。
7.【答案】 ①. 重岩叠嶂 ②. 山山唯落晖 ③. 大漠孤烟直 ④.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 岂不罹凝寒
【答案】8. A 9. 示例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示例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已经在视野中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答案】10. B 11. C
12. BDF 13. 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
14. ①. 幽静/清幽 ②. 石台/瀑布
【答案】15. C 16. B
17. “大约”表示估计,表明月背采样工作时间不确定,该词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18. ①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
②获取样品,供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
③作为我国重大科技的标志性工作,体现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④凝结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决心和胆识,也昭示了坚忍不拔、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答案】19. B 20. (1)“清清爽爽”是“整洁干净”的意思,表现了“打字李”业务熟练、做事利落的特点,暗含着“我”对“打字李”的赞美之情。
(2)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或:运用多个拟声词),通过打印室的各种声响生动形象地写出“打字李”忙碌工作的场景,衬托出他的勤劳能干。
21. ①待人热情、真诚:二十三载笑容常在、热情有加。什么时候去他店里,见着他都是笑眯眯的神情;真诚赞美“我”的作品。②精明能干:二手市场淘来的打字机,到他手上很好用;做事利落,大家都愿意把材料送到他那里去打。③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开门最早、关门最晚,每天不少于十二小时守店,一干就是二十三年。
22. 作者运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作用:①点明写作对象,交代“我”与“打字李”的交往时间之长;②引出下文对与小李相处事件的回忆;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