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实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实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石实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物理学科试卷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 金秋时节,山西特产“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举行开镰仪式。如图是农民手拿麦穗的场景,麦穗的长度约为(  )
A. 1mm B. 1cm C. 10cm D. 10dm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用古筝演奏《菜莉花》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主要可以改变声音的(  )
A. 频率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3. 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铁轨 C. 高铁车厢 D. 远处的山峰
4. “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这是《布谷催春》中跨越千年天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谷鸟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B. 人们根据音色识别布谷鸟声音的
C. 布谷布谷快播种,因声传播不需要介质
D. 人们能听到天籁,是通过固体传播声音的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此时声源是空气
B.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
C. 图丙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 图丁中,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6.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 2∶9 B. 2∶1 C. 9∶2 D. 1∶2
7. 小石学习了机械运动后,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运动现象进行了思考。理解正确的是( )
A. 她上下学坐的“学生公交专线”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学生公交专线”每小时通过的距离相等,则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她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改变
D. 她认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流行于盐城沿海渔村的竹筒蒙皮鼓,用于“盐阜渔鼓”表演,演员敲击渔鼓时,鼓面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____传到听者的耳朵;渔鼓表演时,鼓声洪亮,可能对附近居民造成噪声干扰,工作人员会在表演场地周围设置吸音板,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9. 如图所示,用______(选填“A”或“B”)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B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用B尺测得物块的长度是______。
10.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授予了AI相关领域。如图AI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调节AI发出的音量时,是在调节声音的______;现场观众能区分AI歌曲的高音和低音,“高音和低音”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后两空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1. 如图所示,小华用塑料尺做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振动快慢与钢尺均相同时,但听到的声音却有些不同,主要差异是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分别向图乙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其中________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敲击试管时,________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选填“A”“B”或“C”)。
12. 一只蝴蝶飞行振翅360次,蝴蝶振翅频率为______,蝴蝶振翅发出的声音是在下表中______的听觉范围内的,人类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动物 大象 狗 海豚 蝙蝠
听觉范围
13. 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一辆小汽车在30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600m,小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它表示___________。
14. 如题图,小丽和爸爸骑双人自行车,行驶时,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是______的;以爸爸为参照物,小丽是______的(前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
三、作图题(共3小题,共7分)
15. 如甲图所示,这是一物体在0~8s运动的v-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s-t图像。
16. 下图甲是频率512Hz的音叉的振动波形图,请在乙图中画出响度不变的频率256Hz的音叉的波形图。
17. 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像,请在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图像。
四、实验题(18题5分;19题7分;20题7分,共19分)
18.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测量是实验技能要求的重要环节,如图1甲是长度测量,被测物的长度为______cm,图乙是时间测量,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2)如图2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
19. 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甲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大小关系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琴弦的粗细、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改变___________,应选择琴弦____________。
(2)若选择琴弦a和b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若选择琴弦a和c进行研究,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_________的关系。
(4)该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5)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某同学用手机发声软件,分别发出了和的声音,发现__________的声音音调更高,对应的波形图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
20.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______;
(2)除了图中的器材,本实验还需______;
(3)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应使斜面的倾斜程度______(选填“陡”或“缓”)一点;
(4)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______(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图中AB段的路程:______,如果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
(5)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______。
五、计算题(21题6分,22题7分,共13分)
21. 图甲是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2号”,该船在某海域进行科考活动时,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乙所示。经过2s后收到回声,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求此过程中:
(1)声波传播的距离;
(2)发射点到海底的距离。
22. 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
(1)10~20s,该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2)前1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3)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六、综合题(23题5分,24题8分,25题6分;共19分)
23.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汽车通行ETC通道的过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机械运动。
(2)如图丁是某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40”表示在该段路程中汽车的最大行驶______(选填“路程”“速度”或“时间”),如果此时汽车正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3)如图乙所示,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3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SUV车以7.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刚好顺利通过该ETC通道,车距离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假设栏杆机横杆水平段同时抬起,以SUV车的速度,车太高、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该SUV车的高度不得超过______m。
(4)如图戊所示,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处开始减速,经后行驶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至完全通过ETC收费岛,ETC收费岛长,汽车长5m,汽车完全通过收费岛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
七、科普阅读题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声音的秘密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中说,人在说话时,“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献其口”。生活中,不少人可能注意过,当我们在咀嚼食物时,我们会听到很大的声音,但是如果旁边的人也在咀嚼同样的食物时,我们却听不到多少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人体的骨骼非常容易传播声音,而且还会把它的强度加强到惊人的程度。咀嚼食物的碎裂声,经过空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只是轻微的声音;但是同样的声音经过头部骨骼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就变成很大的响声了。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把自己的上下牙齿轻碰,堵上耳朵听一听……
《梦溪笔谈》记载“古法以牛皮为天服(即箭筒),卧则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振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说的是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1)我国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认识到声音产生的原因。
(2)人说话时,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___而产生的,别人发出的声音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通过_____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中。
(3)古代士兵在行军时枕着箭筒睡觉,能够更早地发现敌军的踪迹,这是因为声音在___________中也能传播,并且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___________,士兵是根据___________不同辨别出马蹄声。
(4)小明用牙齿咬住自己的手表,想听到秒针走动的滴答声,可听得不是很清晰,你觉得下面哪种做法可以使嘀答声加强许多倍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堵住耳朵 B. 咬得更用力些 C. 把手表尽量地含在嘴里,然后再用牙齿咬住
25. 阅读下面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kHz到______kHz。声呐能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______。
(3)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请问为什么?______。
(4)一潜艇利用声呐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进行了测绘: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  )
A. B.
C. D.
石实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物理学科试卷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题答案】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③. 传播过程中
【9题答案】
【答案】 ①. A ②. 1mm ③. 4.00cm
【10题答案】
【答案】 ①. 信息 ②. 响度 ③. 音调
【11题答案】
【答案】 ①. 音色 ②. A ③. C
【12题答案】
【答案】 ①. 6 ②. 大象 ③. 不能
【13题答案】
【答案】 ①. 运动快慢 ②. 20 ③. 见解析
【14题答案】
【答案】 ①. 运动 ②. 静止 ③. 相对
三、作图题(共3小题,共7分)
【15题答案】
【答案】
【16题答案】
【答案】
【17题答案】
【答案】
四、实验题(18题5分;19题7分;20题7分,共19分)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2.20 ②. 337.5
(2) ①. 被弹开 ②. 振动 ③. 能量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琴弦长度 ②. a、d
(2)当琴弦的材料、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粗细有关
(3)材料 (4)控制变量法
(5) ①. ②. A
【20题答案】
【答案】(1)
(2)秒表 (3)缓
(4) ①. 变速 ②. 40.0 ③. 25.0
(5)小
五、计算题(21题6分,22题7分,共13分)
【21题答案】
【答案】(1)
(2)
【22题答案】
【答案】(1)静止 (2)10m/s
(3)5m/s
六、综合题(23题5分,24题8分,25题6分;共19分)
【23题答案】
【答案】(1)是 (2) ①. 速度 ②. 没有
(3)1.8 (4)10
七、科普阅读题
【24题答案】
【答案】(1)有 (2) ①. 振动 ②. 波 ③. 空气
(3) ①. 固体 ②. 快 ③. 音色
(4)C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20 ②. 信息
(2) ①. 7500m ②. 8700m
(3)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