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6届高三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人类衣食住行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玉米发酵产生的乙醇作汽车燃料不会增加碳排放
B. 棉花中纤维素的链节与合成纤维的链节组成相同
C. 味精可用淀粉为原料生产,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单钠盐
D.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相同质量的两种单糖
2.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加热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NH4Cl B. 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C.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边引流边搅拌 D. 用K3[Fe(CN)6溶液检验Fe3+
3.研究表明常温下NO2与水反应复杂,主要反应先后为①2NO2+H2O=HNO3+HNO2和②3HNO2=HNO3+2NO↑+H2O假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NO2为红棕色气体 B. 中N原子采取sp2杂化
C. 3molNO2发生①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D. ②中H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向30%双氧水中加入等体积的饱和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氯气,产生氧气和红光。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 NaOH的电子式为 B. H2O2的结构式为H—O—O—H
C. 16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生成氧气的反应为H2O2+Cl2=2HCl+O2
5.相同质量的某谷物麦片经消解,所蒸馏出的氨用50.00mL0.6000mol L-1一过量盐酸吸收,再用0.1000mol L-1NaOH溶液返滴定,记录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四次平行测定结果为7.80mL、7.47mL、7.88mL、7.85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量筒量取盐酸溶液
B. 可选择甲基红(变色pH4.4~6.2)为指示剂
C. 用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的相对误差更小
D. 平均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7.75mL
6.聚维酮碘结构简式见图,它可将蛋白质中的N—H键转变为N—I 键,将硫基—S—H转变为二硫键—S—S—,因此聚维酮碘常用于杀灭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在外科消毒中广泛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
B. 杀菌时N—H键转变为N—I键破坏了蛋白质结构
C. 蛋白质中—S—H转变为—S—S—属于还原反应
D. 蛋白质中N—H键与O=C形成氢键使肽链盘绕或折叠
7.现有含等量CaCO3、SrCO3、BaCO3的混合固体,按下列流程将Ca2+、Sr2+、Ba2+逐一分离。在实验条件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sp(25℃)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2
Ca2+ 2.5×10-9 7.1×10-4 4.9×10-5 2.5×10-9
Sr2+ 1.6×10-9 4.0×10-5 3.4×10-7 1.6×10-7
Ba2+ 5.1×10-9 2.0×10-10 1.1×10-10 1.6×10-7
A. 沉淀甲为BaCrO4
B. 醋酸过量不利于生成沉淀甲
C. 溶液乙的焰色试验为无色
D. 也可用(NH4)2C2O4来分离Ca2+、Sr2+
8.微生物膜电池可处理含对氯苯酚和乙酸钠的废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A极电势低于B极
B. 电池B极为微生物催化的阴极
C. 理论上每生成1mol苯酚,溶液中有1molH+经过交换膜
D. 在B电极被氧化为
9.M、X、Y、Z为质子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质子数之和为22。它们组成的一种有机阴离子与Gn+形成的配合物结构如图。基态G原子的3d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价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6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n+离子为Co3+离子 B. 第一电离能:X<Z<Y
C. 键能:X-M>Z-M D. Z-M键的极性
10.晶态和非晶态TiO4固体表面均可以吸附CO2,最终将CO2催化还原为CH4,在密闭容器中,CO2吸附量与时间、催化剂种类及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催化剂质量,反应速率不变
B. 晶态TiO2的催化性能优于非晶态TiO2
C. 温度升高有利于TiO2固体表面吸附CO2
D. 0~10min内③中CO2的平均吸附速率v=6.0×10-7mol min-1
11.Melatnine和Cyanuric acid两种小分子按1:1可形成如图所示的超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种小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合价不相同 B. Melamine分子易溶于水
C. Cyanuric acid分子可发生水解反应 D. 上述变化体现了超分子的自组装特征
12.制备PH3并探究其性质的装置如图。已知PH3易被空气氧化,Cu3P为灰黄色难溶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①中生成PH3时,要先滴加饱和食盐水
B. 通入N2只是为了将PH3气体驱赶至试管中
C. 若②中有灰黄色难溶物生成,说明PH3具有氧化性
D. 若③中有NO产生,可推测反应中PH3被氧化
13.室温下,甘氨酸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型体,以图中G+、G±、G0和G-表示。G+逐级电离出H+一级电离同时产生了G±和G0对应平衡常数;二级电离时G±和G0均可继续产生G-,对应平衡常数K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1=Ka+Kb B. Kd=5.0×10-5mol L-1
C. 随pH增大而增大 D. K2的数量级为10-10
14.纤锌矿型BN晶胞如图所示(略去了所有与3、4号等同的原子),晶胞参数apm=bpm≠cpm,a=β=90°,γ=60°。1号N原子的分数坐标为(,,),2号B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假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晶胞中有2个B原子和2个N原子
B. B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N原子有2个
C. 3号N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
D. 该晶体的密度为×1030g cm-3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5.四川盆地气田卤水含有丰富的溴,开发利用价值极大。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如图所示)进行提溴,效果大大提高,进而制备各种含溴化合物,如KBr、C6H5CH2Br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溴离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2)预热后原料卤液(含有MgBr2)从蒸馏塔顶部喷下,塔底通入水蒸气和Cl2:生成溴单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蒸馏塔中填入13~17节惰性岩石并乱堆瓷环,其作用是 ______。蒸馏塔中通过水蒸气通入量来调控出溴温度,在80~90℃时出气中的溴含量最高,控制温度不过低或过高的原因是 ______。
(4)在溴水分离瓶中,液溴、溴水、氯气自动分离,这利用了三者溶解性和 ______(物理性质)的差异。
(5)如果滤液中含有KBrO3可用 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调至pH≈2,所得的Br2再用尿素-KOH还原为KBr。
(6)一种镍催化甲苯参与的电化学溴代反应,可用于制备,其反应原理和装置如图。
B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随着电池工作,B极区城溶液的pH逐渐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6.二茂铁[Fe(C3H6)2]是人类最先发现的“三明治”型有机金属化合物,可用于燃料抗爆、消烟助燃、紫外线吸收等。实验室合成二茂铁需控制无水无氧环境,部分有关物质性质见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特性
二茂铁 173 249 难溶于水,溶于醇、醚 100℃升华
环戊二烯 -97.2 41.5 能溶于醇、靛 pK4≈16阴离子易被O2氧化
乙跳 -117.6 35.6 微溶于水 密度0.714g/mL(20℃)
ⅠFeCl2 4H2O的制备
试剂a滤液FeCl2 4H2O
Ⅱ.二茂铁的制备
在控温20℃和不断通N2气氛下,向三颈烧瓶中加入mgFeCl2 4H2O粉末、二甲亚矾(一种极性溶剂)和乙醚,搅拌后,用恒压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事先混匀的过量KOH和环戊二烯混合液。发生反应为。搅拌1小时后,拆除实验装置,加水振荡,分离固液混合物。
将分离出的固体物质移入锥形瓶,用乙醚洗涤3~4次;而将液体混N合物经操作c分离出乙醚层。然后将所有乙醚提取液合并,浓缩、冷却,析出粗品,经过滤、纯化得橙黄色二茂铁固体n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试剂a可以选择 ______(填序号)。
A.铁粉和HCl
B.铜粉和FeCl2
C.铁粉和FeCl3
(2)实验Ⅰ中“蒸发浓缩”时加入一些用盐酸洗过的铁屑,其作用是 ______,操作b为 ______。
(3)实验Ⅱ装置中油封管的作用是 ______;合成二茂铁时需控制无水环境,可能原因是 ______。
(4)实验Ⅱ中操作c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 ______(填仪器名称);操作c需保留 ______(填“上层”或“下层”)液体。
(5)进一步提纯二茂铁粗品除了采用重结晶法外,还可采用 ______。
(6)二茂铁的产率为 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7.1962年,Classen首次由稀有气体氙Xc与F2直接作用,在加热的恒压容器中成功制得XeF4,已知Xe与F2发生反应①②③,可得三种氟化物XcF2、XcF2、XeF6。
①Xe(g)+F2(g)=XcF2(g)
②XeF2(g)+F2(g) XeF4(g)
③XeF4(g)+F2(g) XeF6(g)ΔH3
其它条件不变时,三种氟化物平衡分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温度T时,三种氟化物的物质的量随F2平衡分压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Xe(g)+2F2(g) XeF4(g)ΔH= ______kJ mol-1。
(2)由图1判断制备XeF4的最佳温度约为 ______。Xe与F2生成 ______(填“XeF4”或“XeF6”)的反应放热更多,结合图1简述判断理由 ______。
(3)温度T时,XcF2物质的量对应图2中的曲线 ______(填“a”、“b”或“c”)。此时,反应XeF2(g)+XeF6(g) 2XeF4(g)的Kp= ______。
(4)研究发现:NiF2可以催化Xe与F2的化合反应,在120℃时速率比无催化剂时加快了13倍,而在100℃时加快了23倍。则以NiF2作催化剂,Xe与F2在 ______(填“120℃”或“100℃)时化合更快。
(5)在Classen之前,相同实验条件下把Xe与一定量F2通入持续加热的镍管中,无氙的氟化物生成。Classen之所以成功只是将前段加热反应后的气体迅速冷却,使XeF4迅速结晶,结合反应原理解释Classen的关键做法 ______。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8.环丙烷因为较大的环张力而具有独特的反应性能。下面的合成路线中利用了环丙烷开环反应,实现了扩环。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的化学名称是 ______。A→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
(3)D的α—H与C的醛基先发生加成反应,后经消去水分子得到E(分子式为C17H25O5),E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α—H活泼性:D比CH3COOCH3的高,其原因是 ______。
(4)G→H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
(5)在A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______种。
①遇FeCl3溶液显色;
②有羰基,但不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水解生成醇羟基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1)[Ar]3d104s24p6;
(2)Cl2+2Br-=2Cl-+Br2;
(3) 延长液体停留时间,充分吸收气体(或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恢复,温度过高,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4) 密度;
(5)HBr;
(6) ;减小
16.【答案】(1)AC;
(2) 防止Fe2+被空气氧化;冷却结晶;
(3) 防止空气进入装置,保证无氧环境;防止C5大量水解为C5H6而变质;
(4)分液漏斗;上层;
(5) 升华法;
(6)×100%
17.【答案】(1)-206;
(2)800K;XeFe6;升温时,主要产物从XeF6变化为XeF4,表明XeF4(g)+F2(g) XeF6(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 c;16;
(4) 120℃;
(5) 在前段加热为了加快XeF4的合成速率,以便于在相同时间内反应产生更多XeF4;后段迅速降温有利于减小XeF4分解速率,故通过此方法可更好地制得氙的氟化物
18.【答案】(1)乙二醇;;
(2)碳碳双键、碳氯键;
(3) ;D有两个吸电子基团—COOCH3,而CH3COOCH3只有一个—COOCH3,前者使α位C—H键极性增强更多;
(4) 加成反应;
(5) 3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