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生物圈》(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生物圈》(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3 生物圈(导学案)
1.能够准确阐述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2.列举森林、草原、海洋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认识各种类型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
【学习重点】
1.准确阐述生物圈的定义、范围。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认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树立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学习难点】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思考个人在保护生物圈中的角色和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并在生活中践行,培养“从身边小事做起,守护生物圈”的责任意识。
一、生物圈的范围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是由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下
(1)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注意“肺”字的写法);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2)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3)海洋生态系统: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藻类及植物等可以制造大量的氧气。
(4)淡水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为人类提供饮用水、灌溉及工业用水等。
(5)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
(6)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2.各种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新课导入
【问题探究】观看关于《巴黎协定》的视频后思考:1.减少碳排放为什么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2.确保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意义呢?
新知探究
(一)生物圈的范围
活动一:生物圈的概念
【问题思考】什么是生物圈呢?
活动二:生物圈的范围
【问题探究】阅读课件内容,找出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哪些部分?
【问题思考】大气圈的底部有什么特点和生物?
【问题思考】水圈的组成和生物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问题思考】岩石圈的表面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活动一: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问题探究】阅读课件,找出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思考它们各自的分布、生物种类和作用。
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生物种类 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 较湿润地区 动植物多,结构稳定 涵养水源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缺乏高大植物 保持水土等
海洋生态系统 - 藻类资源丰富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淡水生态系统 - 淡水水体和生物 提供水源,调节气候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过湿地区 沼泽植物占优势 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 - 以农作物为主体 需大量人力物力
城市生态系统 - 人类起支配作用 易产生环境问题
【归纳总结】不同生态系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活动一: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问题探究】阅读资料,讨论下列问题:1.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2.为什么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指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2.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下列生态系统及其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涵养水源,有“绿色水库"之称
B.草原,干旱少雨,动植物种类较少
C.农田,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
D.海洋,环境不稳定,动植物种类较少
3.下列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B.长江源自高原,流经森林、草原、农田生态系统,汇入大海
C.冬天到了,北方候鸟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到达越冬栖息地
D.池塘里的鱼在自由游动,其终身生活在水中
4.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地球上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圈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完全没有影响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描述的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可能是(  )
A.沙漠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3 生物圈(导学案)
1.能够准确阐述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2.列举森林、草原、海洋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认识各种类型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
【学习重点】
1.准确阐述生物圈的定义、范围。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认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树立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学习难点】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思考个人在保护生物圈中的角色和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并在生活中践行,培养“从身边小事做起,守护生物圈”的责任意识。
一、生物圈的范围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是由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下
(1)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注意“肺”字的写法);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2)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3)海洋生态系统: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藻类及植物等可以制造大量的氧气。
(4)淡水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为人类提供饮用水、灌溉及工业用水等。
(5)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
(6)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2.各种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新课导入
【问题探究】观看关于《巴黎协定》的视频后思考:1.减少碳排放为什么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答案: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碳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是全球性的。一个国家的碳排放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减少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2.确保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意义呢?
答案: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不同的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可以制造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新知探究
(一)生物圈的范围
活动一:生物圈的概念
【问题思考】什么是生物圈呢?
答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活动二:生物圈的范围
【问题探究】阅读课件内容,找出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哪些部分?
答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岩石圈的表面。
【问题思考】大气圈的底部有什么特点和生物?
答案:大气圈的底部组成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活着飞翔的昆虫、鸟类、细菌等微小生物。
【问题思考】水圈的组成和生物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答案:水圈的组成是地球上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问题思考】岩石圈的表面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案:岩石圈的组成是岩石,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活动一: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问题探究】阅读课件,找出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思考它们各自的分布、生物种类和作用。
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 生物种类 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 较湿润地区 动植物多,结构稳定 涵养水源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缺乏高大植物 保持水土等
海洋生态系统 - 藻类资源丰富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淡水生态系统 - 淡水水体和生物 提供水源,调节气候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过湿地区 沼泽植物占优势 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 - 以农作物为主体 需大量人力物力
城市生态系统 - 人类起支配作用 易产生环境问题
【归纳总结】不同生态系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通过非生物因素(如阳光、大气、水)、地域关系和生物等方面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活动一: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问题探究】阅读资料,讨论下列问题:1.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答案:河流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都有关联。例如,河流的水源可能来自森林的涵养水源,河流中的水会流入海洋,河流沿途可能经过湿地等。
2.为什么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答案:因为不同的生态系统(山代表山地生态系统、水代表水域生态系统、林代表森林生态系统、田代表农田生态系统、湖代表湖泊生态系统、草代表草原生态系统、沙代表荒漠生态系统等)之间通过非生物因素(阳光、大气、水等)、地域关系和生物等方面相互关联。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任何一个部分遭到破坏,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指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答案】D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正确选项需同时涵盖生物和环境两部分。
【详解】A.仅描述所有生物的总称,未包含环境,A不符合题意。
B.错误地将生物圈等同于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而生物圈仅涉及它们的部分区域,B不符合题意。
C.仅强调生物可生存的区域,未完整包含生物本身,C不符合题意。
D.正确指出生物圈包含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符合定义,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下列生态系统及其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涵养水源,有“绿色水库"之称
B.草原,干旱少雨,动植物种类较少
C.农田,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
D.海洋,环境不稳定,动植物种类较少
【答案】D
【分析】(1)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3)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4)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多能在水中游动,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等植物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同时森林的降雨量较多,所以有“绿色水库”之称,A正确。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缺乏高大的乔木,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B正确。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该生态系统的主体,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动植物种类较少,C正确。
D.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环境相对稳定,其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D错误。
故选D。
3.下列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B.长江源自高原,流经森林、草原、农田生态系统,汇入大海
C.冬天到了,北方候鸟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到达越冬栖息地
D.池塘里的鱼在自由游动,其终身生活在水中
【答案】D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是大气圈中气体的循环,说明生物圈中的物质在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能体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A正确。
B.长江源自高原,流经森林、草原、农田生态系统,汇入大海。这表明水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流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水这种物质相互关联,能体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B正确。
C.冬天到了,北方候鸟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到达越冬栖息地。候鸟的迁徙跨越了多个生态系统,说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生物的联系,能体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C正确。
D.池塘里的鱼在自由游动,其终身生活在水中。这只是描述了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生活状态,鱼只能在池塘这一单一生态系统中活动,没有体现出池塘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D错误。
故选D。
4.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森林生态系统因具有强大的水分保持和氧气释放能力,被称为“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
【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无法涵养大量水分或产生充足氧气,A不符合题意。
B.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滩涂等为主,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B不符合题意。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以农作物为主,功能集中于农业生产,C不符合题意。
D.森林生态系统树木茂密,能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储存大量水分(绿色水库),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地球之肺),D符合题意。
故选D。
5.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地球上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圈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完全没有影响
【答案】A
【分析】(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着重要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
B.生物圈不仅仅是地球上全部生物,还包括它们生存的环境,B错误。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而不是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错误。
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人类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环境污染等会破坏生态环境,而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D错误。
故选A。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描述的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可能是(  )
A.沙漠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B
【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诗句中提到的“蝉”和“鸟”是典型的陆生生物,且“林”和“山”暗示了植被茂密的自然环境。
【详解】A.沙漠生态系统气候干旱,植被稀疏,蝉和鸟类极少在此生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树木茂密,生物种类丰富,蝉栖息于树木,鸟类活动频繁,且符合“林”和“山”的环境,故B符合题意。
C.海洋生态系统为水生环境,蝉无法在此生存,故C不符合题意。
D.农田生态系统以人工种植为主,虽有鸟类,但蝉的数量较少,且缺乏自然山林的特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