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 课件(27张PPT)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 课件(27张PPT)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2.6 直角三角形
第 2 章 特殊三角形
第1课时
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素养.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芜湖长江大桥是中国跨度最大的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梁,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原理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测量和结构计算方面.例如,在计算拉索长度、桥塔高度以及评估桥梁稳定性时,工程师会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精确计算.
这种几何原理的应用确保了大桥的结构安全和精准施工,体现了数学在大型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直角三角形都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吧!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这个图是由七巧板拼成的,你能从图中找出多少个直角三角形
01
七巧板包含5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2个大的、1个中的、2个小的.
5个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表示:“Rt△”
直角三角形ABC可以记为Rt△ABC
在现实生活中,你接触过哪些直角三角形?
02
直角边
直角边
斜边
A
C
B
广告牌支架
雨棚骨架
塔吊框架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
03
从Rt△ABC三个内角数量关系看:
∠A+∠B+∠C=180°
从∠C看,∠C是直角,等于90°
综合得∠A+∠B=90°
直角边
直角边
斜边
A
C
B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文字表达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
(1)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
3个:Rt△ACD、Rt△BCD、Rt△ABC.
(2)图中有几对互余的角?
从三条相交线看:∠1与 ∠2
(3)图中有几对相等的角?
∠1=∠ B,∠2=∠A
从Rt△ABC看:∠A与∠B
从Rt△ACD看:∠A与∠1
从Rt△BCD看:∠B与∠2
看小的,再看大的,从小看到大
B
A
C
D
2
1
练习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之比为3:2,求这两个锐角的度数.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已知:如图,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一点,BD=CD.
求证:AD=CD.
证明:因为∠ACB=90°,
所以∠A+∠B=90° ,∠ACD+∠BCD=90°.
因为BD=CD,所以∠B=∠BCD,
所以∠A=∠ACD(等角的余角相等),
所以AD=CD.
B
A
C
D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已知:如图,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一点,BD=CD.
求证:AD=CD.
B
A
C
D
位置特殊:点D是斜边AB的中点
线段特殊: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这幅图特殊性在哪里?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B
A
C
D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中点 倍长中线法
04
A
B
C
D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A
B
C
D
E
=
=
3

2

1


证明:延长CD至E,使CD=DE.
因为CD是Rt △ ABC斜边AB上的中线,
所以AD=BD
在△ ACD和△ BED中
所以△ ACD≌BED(SAS)
所以AC=BE,∠1=∠2
因为∠1+∠3=90°
所以∠2+∠3=90°
所以∠ACB=∠EBC=90°
在△ ACB和△ EBC中
教材
例题
如图,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倾斜角为30 °的斜坡,从A滑行至B.已知AB=200m,问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多少米?
D
=
=
=
=
B
C
A
30°
如图,作AC BC于点C,这样问题就归结为求直角边AC的长.
已知AB=200m,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斜边上的中线等于100m.
添上这条中线后,就构成含已知线段和所求线段的新三角形ADC,由此就能找到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
例题
如图,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倾斜角为30 °的斜坡,从A滑行至B.已知AB=200m,问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多少米?
故AC=AD=100(m)
答: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100m.
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
=
=
=
=
B
C
A
30°
直角三角形还有以下性质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
B
C
A
3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
经典例题
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 ∠A= 30 °,立柱BC,DE要多长?
B
A
D
C
E
答:立柱BC,DE分别要3.7m,1.85m.
教材
练习
1.如图,在Rt△ABC中,AC⊥BC,CD⊥AB.找出所有互余的角.
B
C
A
D
解:因为AC⊥BC,
所以 A+ B=90; ACD+ BCD=90°.
又因为CD⊥AB,
所以 A+ ACD=90°; B+ BCD=90°.
综上,互余的角有 A与 B, ACD与 BCD, A与 ACD, B与 BCD.
互余的角是指两角之和为90°
教材
练习
2.已知在Rt△ABC中,斜边上的中线CD=5cm,求斜边AB的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解:因为在Rt△ABC中,斜边上的中线CD=5cm,
所以斜边AB=2CD(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因为 CD=5cm
所以AB=2×5=10(cm).
答:斜边AB的长为10cm.
3.如图,在Rt△ACB中,∠ACB=90°,CD为AB边上的中线,
∠A=30°. 若CD=6,则BC的长度为(  )
A.2 B.4 C.6 D.8
C
4.如图,在△ACB中,∠ACB=90°,CD⊥AB于D.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E,F,求证:∠CEF=∠CFE.
证明:在Rt△AFC中,∠CFA+∠CAF=90°,
同理在Rt△AED中,∠AED+∠DAE=90°.
又因为AF平分∠CAB,所以∠CAF=∠DAE,所以∠AED=∠CFE,
因为∠CEF=∠AED,
所以∠CEF=∠CFE.
5.如图,∠C=∠D=90°,AD,BC相交于点E.∠CAE与∠DBE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解:∠CAE= ∠DBE,理由如下:
在Rt△ACE中,
∠CAE=90°- ∠AEC
在Rt△BDE中,
∠DBE=90°- ∠BED
因为∠AEC= ∠BED
所以∠CAE= ∠DBE
C
D
E
A
B
6.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O是BC中点且BD⊥CD,试说明AO与DO的关系.
B
C
A
D
O
7.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
(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
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
C
A
F
E
D
所以ED=FD,∠BDE=∠ADF .
所以∠EDF=∠EDA+∠ADF
=∠EDA+∠BDE=∠BDA=90°
所以△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7.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
(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你的结论.
B
C
A
F
E
D
所以△BDE≌△ADF(SAS)
所以 FD=ED,∠FDA=∠EDB
所以∠EDF=∠EDB+∠FDB
=∠FDA+∠FDB=∠ADB=90°
所以△DEF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概念
性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
用符号“Rt△”表示.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实践作业:直角三角形性质的生活探索
主题:探寻生活中直角三角形性质的体现与应用
目标:理解直角三角形性质(两锐角互余、斜边中线性质等),学会从生活中抽象数学模型,感受数学实用性.
步骤:①找房屋墙角、直角尺、秋千支架等含直角三角形的场景,拍照或画下来,标注直角边、斜边.
②测房屋墙角的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算另一个,验证和为90°;
量长方形门框对角线及其中线,看中线是否为斜边一半.
成果:
报告:附场景图、标注及验证数据,说明性质在生活里怎么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