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直角三角形 第2课时 课件(23张PPT)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直角三角形 第2课时 课件(23张PPT)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6 直角三角形
第 2 章 特殊三角形
第2课时
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1.理解“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准确表述其逆命题并判断真假,掌握定理证明及应用.
2.理解并能应用“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通过逆命题猜想、定理证明、例题演练,提升逻辑推理、几何证明能力,体会“逆向思考”“转化思想” 在数学中的应用.
4.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与关联性,激发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善于推理的学习品质.
重点
难点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它有哪些性质?
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
B
C

300
600
D
=
=
=
=
A
B
C
D
=
=
=
连等式:AD=BD=CD,
三连等——两个等腰三角形
连等式:AD=BD=CD=BC,
四连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01
说出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逆命题,这个逆命题正确吗?你是怎样判定的?
逆命题: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已知:如图,在△ABC中,∠A+∠C=90°.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当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互余时,它的第三个角就等于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正确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证明:因为两个锐角互余,
所以 ∠A+∠C=90°
因为 ∠A+∠B+∠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所以 ∠B=180°-(∠A+∠C)=180°-90°=90°
所以 △ABC 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在△ABC中,∠A+∠C=90°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语言:
A
B
C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有一个外角为90°.
(2)∠A=36°,∠B=54°.
(3)如图,∠1与∠2互余,∠B=∠1.
C
A
B
D
2
1
解:(1)可以.因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所以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
根据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解:(2)可以.
因为∠A=36°,∠B=54°,所以∠A+∠B=90°.
根据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有一个外角为90°.
(2)∠A=36°,∠B=54°.
(3)如图,∠1与∠2互余,∠B=∠1.
C
A
B
D
2
1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解:(3)可以.
因为∠1+∠2=90°,又∠B=∠1,所以∠B+∠2=90°
根据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有一个外角为90°.
(2)∠A=36°,∠B=54°.
(3)如图,∠1与∠2互余,∠B=∠1.
C
A
B
D
2
1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02
说出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这个逆命题正确吗?你是怎么判定的?
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正确
C
A
D
B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C
A
D
B
=
=
=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几何语言:
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这条边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C
A
D
B
活动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在△ABC中,∠A=45°,AC=BC,判断△ABC 的形状.
解:因为AC=BC
所以∠A=∠B(等边对等角)
所以∠C=180°-(∠A+∠B)
=9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
B
C
底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经典例题
如图,CE AD,垂足为E,∠A=∠C.
求证:△ABD是直角三角形.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C+∠D=90°,再求出∠A+∠D=90°,再判定即可.
A
B
D
C
E
证明:因为CE AD,
所以∠CED=90°,
所以∠C+∠D=90°
因为∠A=∠C,
所以∠A+∠D=90°.
所以∠ABD=90°,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
经典例题
如图,在Rt△ABC中,∠BAC=90°,BD平分∠ABC,且∠CAD=∠CBD.求证:△ABD是直角三角形.
B
C
A
D
证明:在Rt△ABC中,因为∠BAC=90°,所以∠BAD+∠CAD=90°
因为BD平分∠ABC,所以∠ABD=∠CBD.
又因为∠CAD=∠CBD,
所以∠ABD=∠CAD,
所以∠BAD+∠ABD=90°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
教材
练习
1.在如图的方格纸上画三个互不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使其顶点都在格点上,并用符号“Rt△”和字母将它们表示出来.
B
C
A
E
F
D
G
H
I
解:Rt△ABC;
Rt△DEF;
Rt△GHI.
教材
练习
2.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1=∠B,∠A=∠2.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本题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再结合已知角的等量关系推导出∠B+∠A = 90°,根据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
A
C
B
D
1
2
证明:因为∠ACB=∠1+∠2,
又已知∠1=∠B,∠A=∠2,
所以∠ACB=∠B+∠A.
在△ABC中,
∠A+∠B+∠ACB=180°
所以2(∠B+∠A)=180°
所以∠B+∠A = 90°,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设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1,∠2,∠3(其中∠3最大),
根据题意得∠1=∠3-∠2,所以∠1+∠2=∠3,
又因为∠1+∠2+∠3=180°,
所以2(∠1+∠2)=180°,所以∠1+∠2=90°.
两锐角互余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
B
4.如图,已知点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30°,当∠A= 时,△AOP为直角三角形.
A
N
P
O
①若∠APO=90°时,△AOP为直角三角形,则∠A=90°-∠AON=90°-30°= 60°
②若∠A=90°时,△AOP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60°或90°.
60°或90°
5.如图,在△ABF中,BF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F,BF于C,E.若△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BF为 三角形.
A
B
C
E
F
直角
6.如图,在△ABC中,∠A=30°,∠B=62°,CE平分∠ACB.
(1)求∠ACE的度数.
(2)已知CD AB于点D,∠CDF=74°.
求证:△CFD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E
F
D
6.如图,在△ABC中,∠A=30°,∠B=62°,CE平分∠ACB.
(1)求∠ACE的度数.
(2)已知CD AB于点D,∠CDF=74°.
求证:△CFD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E
F
D
证明:(2)因为CD AB,所以∠CDB=90°.
所以∠BCD=90°-∠B=28°,
所以∠FCD=∠ECB-∠BCD=16°,
因为∠CDF=74°,所以∠CDF+∠FCD=16°+74°=90°.
所以△CFD是直角三角形.
定理1
定理2
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实践作业:直角三角形判定的实践探究
主题:用“两角互余判定直角三角形”,连接数学与生活.
目标:巩固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提升实践运用能力,感受数学实用性.
步骤:①找三角形:在校园、家里找三角形物体(三角尺、自行车架、户装饰等),拍照记录.
②用量角器测三角形三个角,算两角和,若和为90°,用定理判定为直角三角形,记录数据(角的度数、物体名称).
成果:提交实践报告,含:实践过程(文字+三角形照片);数据表格(物体名、角度、判定结果);(文字)误差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