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学习目标
1.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点1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 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 。
2.水的三大循环。
(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 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
(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 到达海洋上空,经大气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
(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 和植物蒸腾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陆地。
知识点2 运用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解释简单自然现象
3.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1)云:云由 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时, 或 形成的。
(2)雨:雨由 组成,是水蒸气 形成或者小冰晶 形成的。
(3)冰雹:冰雹由 组成,是水蒸气 形成或者水珠 形成的。
(4)雪:雪由 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接 形成的。
(5)雾:雾由 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时 形成的。
(6)露:露由 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时 形成的。
(7)霜:霜由 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 接 形成的。
知识点3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4.受到污染和过量使用,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5.有效、合理地使用水资源的措施:首先,人类应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并采用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水资源能够循环使用。其次,要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和节约用水。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改进生产工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喷灌技术或滴管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在生活中,可以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等。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节水的法规,有效地使用水资源。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倡导节约用水。
重点一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水的三态是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辨认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就是确认它的初、末状态的过程。水蒸气是气体,是人眼看不见的;雾、露和“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霜和雪是固态的小冰晶。
【跟踪训练】 1.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粒,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下列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冰粒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小冰粒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重点二 运用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简单自然现象
要正确理解自然界中的云、雨、雹、雪、雾、露、霜的组成及形成原因,注意:①雾和露的形成都是液化现象,雾在空中形成,露在地面形成;②雪和霜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雪在空中形成,霜在地面形成。
【跟踪训练】 2.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与“雪”的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冻的衣服变干
B.深秋大雾弥漫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铁水浇铸成零件
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不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基础巩固
1.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地球上的水循环,关于图中水循环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
D.云中的小冰晶吸热,升华形成雨
2.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3.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
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是蒸发,Z是凝固
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4.(2025·河源期中)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冰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D.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冰雪消融与该过程相同
5.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能力达标
6.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水吸热,升华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晶
D.小冰晶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7.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和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
8.某年,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一带发生了旱灾。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了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迅速 为气体,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就 成为小冰粒,最终形成降雨。为了减慢水的 ,农民们用塑料膜覆盖田地,确保农作物生存。(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提升
10.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上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
(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学习目标
1.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点1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不断补充淡水。
2.水的三大循环。
(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
(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到达海洋上空,经大气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
(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陆地。
知识点2 运用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解释简单自然现象
3.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1)云:云由小水珠和小冰晶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时,液化或凝华形成的。
(2)雨:雨由大水珠组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或者小冰晶熔化形成的。
(3)冰雹:冰雹由大冰块组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或者水珠凝固形成的。
(4)雪:雪由小冰晶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接凝华形成的。
(5)雾:雾由小水滴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时液化形成的。
(6)露:露由小水珠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时液化形成的。
(7)霜:霜由小冰晶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 接凝华形成的。
知识点3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4.受到污染和过量使用,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5.有效、合理地使用水资源的措施:首先,人类应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并采用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水资源能够循环使用。其次,要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和节约用水。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改进生产工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喷灌技术或滴管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在生活中,可以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等。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节水的法规,有效地使用水资源。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倡导节约用水。
重点一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水的三态是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辨认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就是确认它的初、末状态的过程。水蒸气是气体,是人眼看不见的;雾、露和“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霜和雪是固态的小冰晶。
【跟踪训练】 1.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粒,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下列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冰粒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小冰粒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重点二 运用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简单自然现象
要正确理解自然界中的云、雨、雹、雪、雾、露、霜的组成及形成原因,注意:①雾和露的形成都是液化现象,雾在空中形成,露在地面形成;②雪和霜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雪在空中形成,霜在地面形成。
【跟踪训练】 2.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与“雪”的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C )。
A.冰冻的衣服变干
B.深秋大雾弥漫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铁水浇铸成零件
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不正确的是( B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基础巩固
1.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地球上的水循环,关于图中水循环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海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
D.云中的小冰晶吸热,升华形成雨
2.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3.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
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是蒸发,Z是凝固
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4.(2025·河源期中)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冰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D.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冰雪消融与该过程相同
5.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B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能力达标
6.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表水吸热,升华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晶
D.小冰晶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7.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和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C )。
8.某年,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一带发生了旱灾。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了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迅速    为气体,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就    成为小冰粒,最终形成降雨。为了减慢水的    ,农民们用塑料膜覆盖田地,确保农作物生存。(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 凝华 蒸发
9.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时关闭水龙头
素养提升
10.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上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
(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A (2)汽化 (3)液化 升高 (4)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