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1课时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第1课时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会根据原理ρ=选用工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能用密度鉴别物质。
第1课时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原理:ρ=。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固体的质量(m)和体积(V)。
(2)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
2.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待测固体的质量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量其体积V1。
(3)把用细线系好的待测固体缓慢浸没到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4)根据ρ=计算得出该固体的密度。
3.测量液体的密度。
(1)向空烧杯中倒入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3)测量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ρ=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重点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对于体积,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的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物体的形状不规则可利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排水法”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测物体的体积。
【跟踪训练】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计算小石子的密度估测满车厢小石子(如图甲,上表面可视为一平面)的总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该车厢的长、宽、高分别为4 m、2 m、0.5 m,则车厢内小石子的总体积约为    m3。
(2)从车厢中取一些小石子用保鲜膜包裹、扎紧(保鲜膜质量忽略不计且可防水),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进行测量。先在右盘中放上一定量的砝码,天平横梁左低右高,再添加5 g砝码,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取下5 g砝码,接下来应该调节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的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测得这些小石子质量为    g。
(3)如图丙,将这些小石子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mL。
(4)这些小石子的密度为    kg/m3。
(5)由此估算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为    kg。
(6)若只取其中一个较大的石子进行密度测量,由此估算出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结果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4 (2)游码 63 (3)30 (4)2.1×103 (5)8.4×103 (6)偏大
2.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0”刻度线处 右 (2)64 (3)20 (4)3.2×103
重点二 特殊方法测量密度
如果没有量筒,一般用等容法测液体或屑状固体的体积,就是让被测液体或屑状固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而水的体积可以通过V水=求出;测不溶于水的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一般用排水法(或溢水法)测体积,利用固体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这一关系。
【跟踪训练】 3.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1)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2)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把瓶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3)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    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子和江水的总质量为m3;
(4)则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5)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量替代法
C.类比法
【答案】(3)A (4)ρ水 (5)B
4.妈妈买了一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不是由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测出手镯的质量为25.230 g;
C.用电子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 g;
D.将手镯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 g。
(1)手镯的密度约为    g/cm3。
(2)由于溢水杯杯口残留少量的水,则会导致测得的手镯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答案】(1)10.5 (2)大
基础巩固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B )。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3.(2025·深圳模拟)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需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B.按照如图丙、丁、乙的顺序测量可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60 g
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丁所示的读数为50 mL
D.按照如图乙、丙、丁的顺序测得的酸奶密度偏小
4.暑期,小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他想知道所获奖牌的材质,为此,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奖牌的质量为    g。
(3)在测量奖牌体积时,由于量筒口径较小,奖牌无法放入。经过思考,小伟采取了以下步骤测出了奖牌的密度。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奖牌使其浸没在水中,并在烧杯壁上水面到达的位置作出标记,如图丙所示。
②把奖牌从水中取出后,将量筒中的水(体积是40 mL)缓慢加入烧杯中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奖牌的体积为    cm3。
③算出奖牌的密度是    kg/m3。小伟将测得的密度和表中数据进行对比,推测奖牌可能是    制成的。
物质 密度/(kg·m-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答案】(1)水平工作台面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70.4 (3)②8 ③8.8×103 铜
  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物体的密度。小明选取适量某种相同的实心小球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静止时指针偏右,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把80个这种小球放在左盘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此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些小球的总质量为     g。
(3)
向量筒中加入体积为15 mL的水,然后向水中逐个缓慢投入小球,水不溅出,小球沉入水底。投入50个小球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些小球的总体积为    cm3。
(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这种小球的密度为    g/cm3。
【答案】(1)“0”刻度线处 左 (2)21.6 (3)5 (4)2.7
6.小明妈妈在家里自酿了很多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       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 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    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是    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    g/cm3。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的葡萄酒的密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答案】(1)水平工作台面 “0”刻度线 (2)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3)81.6 (4)40 1 (5)大
能力达标
7.(2025·茂名一模)小新为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将两块不同大小的玛瑙石带到实验室,准备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
(1)小新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小玛瑙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    g。
(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玛瑙石的体积为    cm3,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3。
(3)小新想用同样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
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      处;
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58 (2)20 2.9×103
(3)②标记 ④ρ= ⑤偏小
素养提升
8.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答案】(1)“0”刻度线 平衡螺母 147.6 (2)60 (3)2.46 (4)小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会根据原理ρ=选用工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能用密度鉴别物质。
第1课时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原理: 。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固体的 (m)和 (V)。
(2)测量工具: 和 。
2.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待测固体的质量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量其体积V1。
(3)把用细线系好的待测固体缓慢浸没到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4)根据 计算得出该固体的密度。
3.测量液体的密度。
(1)向空烧杯中倒入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3)测量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 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重点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对于体积,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的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物体的形状不规则可利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排水法”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测物体的体积。
【跟踪训练】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计算小石子的密度估测满车厢小石子(如图甲,上表面可视为一平面)的总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该车厢的长、宽、高分别为4 m、2 m、0.5 m,则车厢内小石子的总体积约为 m3。
(2)从车厢中取一些小石子用保鲜膜包裹、扎紧(保鲜膜质量忽略不计且可防水),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进行测量。先在右盘中放上一定量的砝码,天平横梁左低右高,再添加5 g砝码,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取下5 g砝码,接下来应该调节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的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测得这些小石子质量为 g。
(3)如图丙,将这些小石子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mL。
(4)这些小石子的密度为 kg/m3。
(5)由此估算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为 kg。
(6)若只取其中一个较大的石子进行密度测量,由此估算出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结果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重点二 特殊方法测量密度
如果没有量筒,一般用等容法测液体或屑状固体的体积,就是让被测液体或屑状固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而水的体积可以通过V水=求出;测不溶于水的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一般用排水法(或溢水法)测体积,利用固体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这一关系。
【跟踪训练】 3.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1)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2)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把瓶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3)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 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子和江水的总质量为m3;
(4)则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5)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量替代法
C.类比法
4.妈妈买了一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不是由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测出手镯的质量为25.230 g;
C.用电子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 g;
D.将手镯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 g。
(1)手镯的密度约为 g/cm3。
(2)由于溢水杯杯口残留少量的水,则会导致测得的手镯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基础巩固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3.(2025·深圳模拟)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需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B.按照如图丙、丁、乙的顺序测量可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60 g
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丁所示的读数为50 mL
D.按照如图乙、丙、丁的顺序测得的酸奶密度偏小
4.暑期,小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他想知道所获奖牌的材质,为此,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奖牌的质量为 g。
(3)在测量奖牌体积时,由于量筒口径较小,奖牌无法放入。经过思考,小伟采取了以下步骤测出了奖牌的密度。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奖牌使其浸没在水中,并在烧杯壁上水面到达的位置作出标记,如图丙所示。
②把奖牌从水中取出后,将量筒中的水(体积是40 mL)缓慢加入烧杯中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奖牌的体积为 cm3。
③算出奖牌的密度是 kg/m3。小伟将测得的密度和表中数据进行对比,推测奖牌可能是 制成的。
物质 密度/(kg·m-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物体的密度。小明选取适量某种相同的实心小球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静止时指针偏右,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把80个这种小球放在左盘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此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些小球的总质量为 g。
(3)
向量筒中加入体积为15 mL的水,然后向水中逐个缓慢投入小球,水不溅出,小球沉入水底。投入50个小球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些小球的总体积为 cm3。
(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这种小球的密度为 g/cm3。
6.小明妈妈在家里自酿了很多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 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 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 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是 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 g/cm3。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的葡萄酒的密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能力达标
7.(2025·茂名一模)小新为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将两块不同大小的玛瑙石带到实验室,准备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
(1)小新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小玛瑙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 g。
(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玛瑙石的体积为 cm3,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3。
(3)小新想用同样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
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 处;
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素养提升
8.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