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项城三高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刷新历史纪录。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 )
A. (40°N,100°W) B. (40°S,100°E)
C. (40°N100°E) D. (40°S,100°W)
2. 卫星发射当天,酒泉和太原日出时间根本原因是( )
A. 天气变化 B. 地球自转 C. 人类活动 D. 地球公转
3. 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刷新历史纪录,彰显了( )
A. 开采矿产技术的突破 B. 航空运输方式的革新
C. 传统农业技术的升级 D. 探索宇宙实力的提升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30,巴黎(48°52′N,2°25′E)奥运会开幕式在塞纳河上举行。巴黎奥组委在塞纳河畔新建的奥运村选择不安装空调,在多国代表团中引起争议,不少代表团自行携带空调入住巴黎奥运村。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报告指出,法国空调安装率只有5%。完成下面小题。
4. 巴黎奥组委在塞纳河畔的奥运村选择不安装空调的主要目的有( )
①节约成本 ②节能减排 ③减少对古老建筑外观的破坏 ④增加租赁空调的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5. 巴黎奥组委修建奥运村时,下列措施有助于室内降温的是( )
A. 室外铺设深色地砖 B. 减小建筑墙体厚度 C. 铺设河水循环管道 D. 缩小建筑窗户面积
6. 初冬时节,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m的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树木涂白后可以( )
A. 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B. 使树木升温,提前开花
C. 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 增强大气逆辐射,防止冻害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当雨带位于甲地区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东北平原寒潮频发 B. 江淮出现洪涝灾害 C.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D. 台风缓解华南伏旱
8. 每年6-7月,雨带在乙地区徘徊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A. 秦岭阻挡暖气团 B. 冬季风的势力强盛 C. 夏威夷高压控制 D.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读南亚1、7月风向图和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 )
A. 盛行东北季风时降水多 B. 盛行西南季风时降水多
C. 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D. 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
10. 有关气候对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年降水量稳定,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B. 有明显旱季,不宜种植水稻
C. 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建设非常重要 D. 水热条件丰富,水旱灾害少
“以竹代塑”是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倡议。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下图为我国主要竹产区分布示意图和以竹代塑产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江南竹区大部分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竹子的种植区集中分布在( )
A. 暖温带 B. 半湿润区 C. 湿润区 D. 中温带
13. 喜欢竹塑的小明同学想自己种一些竹子,下面较适合种植的省区是( )
A. 北京 B. 甘肃 C. 云南 D. 吉林
2025年5月,南方地区某中学的地理考察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开展了两天的野外考察活动,读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地形类型主要是( )
A. 山地 B. 丘陵 C. 高原 D. 平原
15.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河干流流向东北 B. 支流①地处山脊
C. 支流②的AB段比BC段水流速度快 D. 溶洞口的海拔大约是800米
16. 考察期间,同学们应该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 暴雨、滑坡 B. 高温、旱灾 C. 寒潮、冻雨 D. 大风、沙尘暴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甲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半球。其中风带⑥风向是____,材料二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甲图中____气压带或____风带(填数字)的控制而形成的。
(2)材料一中,乙图所示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地。
(3)材料二中阴影部分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为____,此气候的特点是____。
18.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__,①雨区在锋________(填“前”或“后”)。
(4)图中甲处气压值为________,B处气压值为________。
(5)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此时B城市吹________风。图中风最大的地方吹________风。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假期间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进行考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下,该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1为河西走廊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西瓜种植景观图。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夏季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2)。当地人们为了适应干旱多大风的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cm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明显提高。
(3)说明采用“砂田”耕作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20.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东西绵长,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一月0℃等温线基本重合,其南北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均呈现差异性变化。
材料二:秦岭以北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平原是我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判断秦岭南麓和北麓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秦岭山区中段南坡,山麓阔叶林茂盛,山腰针阔林木葱茏,高坡灌丛草甸茵茵,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
(3)水资源紧缺一直是渭河平原地区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请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项城三高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 D
【4~5题答案】
【答案】4. A 5. C
【6题答案】
【答案】C
【7~8题答案】
【答案】7. C 8. D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C 13. C
【14~16题答案】
【答案】14. A 15. C 16. 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北 ②. 西南风 ③. ② ④. ⑤
(2) ①.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 C
(3) ①. 地中海气候 ②.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甲 ②. 反气旋 ③. 上升 ④. 阴雨
(2)甲 (3) ①. ① ②. 后
(4) ①. 1040百帕-1045百帕 ②. 1005百帕-1010百帕
(5) ①. B ②. 东南##偏南 ③. 西北
【19题答案】
【答案】(1)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低,故气温日较差大。
(2)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砂石覆盖可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白天可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提高地温,增大昼夜温差,利于西瓜糖分积累;可阻挡风沙,保护土壤和作物。
【20题答案】
【答案】(1)
南麓: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麓:温带落叶阔叶林。
判断依据:秦岭以南,降水大于800毫米,温度较高,适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秦岭以北降水小于800毫米,温度较低,适合温带落叶阔叶林生长。
(2)
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原因:随海拔高度的上升,热量和水分都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也随之变化。
(3)原因:秦岭北坡,受地形阻挡,降水较少,水资源相对较少;沿河城市较多,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大量抽水截留;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