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惠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答案(化学)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A B B D B B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A C B C C D
二、非选择题
17.(共14分)
【答案】每空2分
(1) (1分) (1分)
(2) <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
(3) 有气泡产生
(4) b 4.95
18. (共13分)
1.(1) 每空2分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酸溶解速率 Fe2O3+6H+=3H2O+2Fe3+
(2)KSCN溶液
(3) 1:5 除去溶解氧,防止引起误差
5FeSO4~KMnO4,n(KMnO4)=cV=0.100×0.02mol×4=0.008mol,
则n(FeSO4)=0.04mol,c(FeSO4)= (3分)
19(共18分).每空2分
【答案】(1) ①. ②.
(2)cd (3) 逆向 (4) ①. ②. 作催化剂 (1分)
(5) ①.2 (1分) ②. 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6)mol/L
(7)bd
20. (共11分)
【答案】(1) (3分)
(2)BD(2分)
(3) (2分) 吸收(2分) 3.45(2分)惠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化学)
考试时长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 Cu: 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生产活动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其中与勒夏特列原理有关的是
A.草木灰(主要含 K2CO )加开水洗油锅 B.煮饭时鼓风使炉火更旺 C.酿酒时加酒曲酶 D.地窖保存粮食
A. A B. B C. C D. D
2.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其反应原理为 ΔH<0。若使HCl的平衡转化率和化学反应速率正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 移走 Cl B.增大压强 C. 加入HCl D.使用高效催化剂
3.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溶于水:
溶于水:
C. HF 溶于水:
D. NaHCO 溶于水:
4.化学可创造美。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小、形状相同的铁丝和铅丝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CuSO 溶液,铁丝更快形成美丽的铜树
B.汽车尾气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后污染减小,催化剂可提高有效碰撞概率
C.牵牛花瓣在不同环境中呈现不同的颜色,与花瓣pH 有关
D.含H2S的电石气很臭,用CuSO 溶液处理后无异味,利用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第1页/共8页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1LpH=1的硫酸中 H 为0.2NA
B.2molNO与1molO 充分混合后, 气体分子数小于 2NA
C. 常温下, pH=10的KOH溶液,
D. 1molN 与3molH 混合反应, 转移电子6NA
6.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 A 的浓度为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变为0.9 mol·L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C的体积分数增大了 B. A的转化率降低了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x+y>z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石墨, s)=C(金刚石, s) △H=+1.9kJ· mol-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已知 C2H5OH()的燃烧热是 1367 kJ· mol- ,则
C. 已知:
2SO (g)+O (g)=2SO (g) △H , 2SO (g)+O (g)=2SO (l) △H , 则
D.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0.5mol N 和1.5mol H 充分反应生成NH (g),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 的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B.保持温度不变,向稀氨水中缓慢通入CO ,溶液中的 值减少
C.反应 达平衡时,将容积缩小一半,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D.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9.下列事实能证明HNO 是弱电解质的是
A. HNO 受热易分解
溶液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
C. 稀HNO 溶液中存在 HNO 和
溶液的导电性弱于 溶液
10.可逆反应:A( )+aB(g)=C(g)+2D(g))(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a=2, 则A为非气体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11.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相同,与稀硫酸反应时, 浓度越大,析出S时间越短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
C 取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mL0.1 溶液, 滴入5滴15%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KI与 的反应存在限度
D 密闭容器中发生 容器压缩一半 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A. A B. B C. C D. D
12.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 最大的是c点
B.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 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
第3页/共8页
C.若使 b点对应溶液中 增大、 减小,可采用加入 固体的方法
D.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和盐酸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于醋酸
1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利用 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历程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粒子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也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B.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均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C.反应历程中决速步的反应为:
D.反应过程中原子利用率达100%
14. 反应 在温度为 时,平衡体系中 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X、Z两点气体的颜色:X比Z深
C. X、Y 两点的反应速率: X > Y
D. X、Z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X>Z
15.三元催化转换器可除去汽车尾气中90%以上的污染物。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和一定量的NO,发生反应 按不同投料比x[x= 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该反应△H >0
C. a、b、c对应平衡常数
D.反应温度为T 时,向平衡体系充入适量NO,可实现由b到c的转化
第4页/共8页
16.为消除NO 的污染,某实验小组研究用活性炭进行处理,发生反应:
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不等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 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 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内的气体总的物质的量n (a)∶n(b) =7∶6
B. bc段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c点状态下 v(正)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7.(共14分)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弱酸 HCN HF
电离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HCN 的电离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酸性: CH COOH (填“>”或“<”)HNO ,理由为 。
(3)向盛有 醋酸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常温下,将等体积、浓度均为的HCN 溶液和HF 溶液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①曲线 (填“a”或“b”)表示 HF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②x约为 。
18.(共 13 分) 利用硫酸烧渣(主要含 Fe O 、FeO, 还含有 和CuO等)来制取 溶液。
(1)①将硫酸烧渣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②“酸浸”时,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还原”时,铁粉将 还原为 和 Cu。检验 是否已全部被还原,所选用试剂的化学式是 。
(3)将得到的 溶液进行下列操作,测定其物质的量浓度:
步骤一:取 溶液, 将其稀释成100.00mL 溶液。
步骤二:取25.00mL 稀释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酸性 溶液。恰好反应时,记下消耗KMnO 溶液的体积。
步骤三:重复上述实验3次,平均消耗KMnO 溶液20.00mL。
已知: O(未配平)
①方程式中: 为 。
②“步骤一”中稀释时所用的水需先进行加热煮沸,其目的是
③试通过计算,求原FeSO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19.(共18分)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I.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 和I 蒸气放入固定容积容器中进行反应: 反应经过5分钟测得HI的浓度为 的浓度为
(1)前5分钟平均反应速率 的初始浓度是 。
(2)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
a.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碘化氢的消耗速率
d.反应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3)待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将H 和 HI的浓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I 浓度不变请问平衡 ___移动 (用“正向”“逆向”“不”填空)
Ⅱ.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进行“碘钟实验”:将浓度均为的H O 、
H SO 、KI、 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已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反应B:
(4)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是 。对于总反应,I 的作用是 。
(5)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Ⅰ、Ⅱ。(溶液浓度均为(
溶液 溶液 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实验Ⅰ 5 4 8 3 0
实验Ⅱ 5 2 8 x y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Ⅰ是30min、实验Ⅱ是40min。实验Ⅱ中,y所对应的数值是 ;对比实验I、Ⅱ、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Ⅲ.某实验小组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
取25.00mL 待测液于250mL 锥形瓶中, 加入2~3 滴酚酞指示剂,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重复3次。回答下列问题。
(6)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滴定前碱式滴定管读数/mL 滴定后碱式滴定管读数/mL
1 1.00 30.95
2 2.03 29.23
3 0.56 30.61
醋酸浓度计算表达式为 (列出算式即可)。
(7)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低的有 (填序号)。
a.量取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 .取醋酸的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仍残留一定量水
d.当滴定结束时,俯视碱式滴定管读数
第7页/共8页
20.(共11分)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了零碳甲醇燃料,其制备共消耗了16万吨 该甲醇的制备反应及副反应如下:
l
(1)研究表明,CO与H 也能生成CH OH,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在大型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的活化能大于反应 ii
B.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
D.使用性能更佳的催化剂有可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
(3)在催化剂作用下,将 投入容积为1L的反应器,反应温度对 平衡转化率 选择性 的影响如下。
已知:
①240℃下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数据用小数表示)
②在 达到平衡时,体系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kJ(除了反应i
和 ii不考虑其他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