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水 学案课件(10份打包)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水 学案课件(10份打包)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水
8
用水分离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溶解 过滤 蒸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 过滤 蒸发
原理:______在水中 可以溶解,______在 水中不可以溶解。 用滤纸过滤,留在滤 纸上的是______,烧 杯里的是________。 当蒸发皿的液体快要变
干时停止加热,利用
______蒸干水分。
食盐
沙子
沙子
食盐水
余热
续表
二 选择题
1.在过滤实验中,如图工具 可以用以下( )替代。
C
A.塑料袋
B.渔网
C.咖啡滤纸
2.用( )的方法,不能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B
A.蒸发 B.过滤 C.放在太阳下暴晒
3.把一杯红糖水放在窗台上,让杯子里的水蒸发,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
发了,那么原先溶解的红糖( )。
A
A.不会蒸发,会全部留在杯底
B.会一半蒸发,一半留在杯底
C.会不见,和水一起蒸发了
4.在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C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
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
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浙江嘉兴]暑假,小科去余姚盐场参观学习,他从盐场带回来一些
粗盐。粗盐有许多杂质,他决定自己尝试去除这些杂质。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甲 乙 丙
B.乙 甲 丙
C.甲 丙 乙
A

(2)在选用乙装置时,液面要______(填“高于”“低于”或
“持平”)滤纸的边缘。
低于

(3)丙实验中,用来盛放食盐水的仪器叫________。蒸发时,
我们要用酒精灯的______加热。
蒸发皿
外焰
(4)观察、比较用酒精灯加热过滤后的溶液,将水分慢慢蒸干后得到的
白色颗粒和原来的粗盐,发现( )。
C
A.大小相同、颜色相近
B.大小相同、颜色不同
C.大小不同、颜色不同
(5)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B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
(6)小文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他选择了乙装置。那
这两种物质可能是( )。
A
A.面粉和水 B.酒精和水 C.白糖和水
素养
四 综合分析题
6.一位探险家在海边荒岛上寻找水源时,发现一处浑
浊的小水潭。于是,他就地取材,找来颗粒大小不同
的石子、沙子和松针,装在布袋里做成了一个装置
(如图)。
(1)这个装置属于( )装置。
B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2)用这个装置,探险家能将( )从水中分离出来。
C
A.细菌 B.盐 C.杂草和落叶(共13张PPT)
第二单元 水
7
加快溶解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第(1)题图
(1)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同时加入__________的食盐,一样多且
______温度的____。
不同条件:__________。
相同质量
相同

是否搅拌
大于
食盐在搅拌时的溶解速度______不搅拌时的溶解速度。
第(2)题图
(2)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同时加入__________的食盐,一样多的
____。不同条件:__________。
食盐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______在冷水中的溶解速度。
相同质量

水的温度
大于
(3)加热、______、研磨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搅拌
二 选择题
1.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下列不能形成对比的是( )。
C
A.搅拌、不搅拌 B.冷水、热水 C.食盐颗粒大小、水量
2.小科想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为此进行了实验,下列操作不正
确的是( )。
B
A.两个烧杯里加的水要一样多
B.将2份质量不等的食盐分别放入两杯水中
C.搅拌其中的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
3.绿豆汤快煮好了,小科希望快点把糖溶解到绿豆汤中,他应该( )。
B
A.晾凉后加入小颗粒的白砂糖
B.加热时加入小颗粒的白砂糖
C.加热时加入块状的冰糖
4.宜宜在水杯中放了一小块冰糖,她发现刚刚喝下的几口不是很甜,但是
越靠杯底的水越甜。以下几种解释中,最科学的是( )。
B
A.冰糖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
B.宜宜没有进行搅拌,刚开始成块的冰糖还没有充分溶解在水中
C.杯底的水的温度低一些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雯雯了解到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她想进一步探究如何才能加快食盐
在水中的溶解。为此,爸爸给雯雯准备了如下实验条件,如下图所示,
其中“ ”表示食盐颗粒大小。
(1)雯雯想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①她应选择___和___进行实验。(填序号)
A
C
②实验中,食盐要______加入到两杯水中。
同时
(2)后来,爸爸和雯雯想研究搅拌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雯雯选择了
A和D进行实验,爸爸选择了B和C进行实验。
①雯雯找来妈妈当裁判,妈妈看完后说雯雯的选择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选择的A和D,除了有是否搅拌这一不同条件,温度和食盐颗粒大小也都不同,无法确定搅拌是否对食盐溶解快慢有影响
②爸爸做实验时,雯雯发现B中食盐先溶解,说明搅拌与食盐溶解快慢
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有关
素养
四 综合分析题
6.小科买了一些跳跳糖,想研究糖的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请你
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1)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不同的条件是( )。
A.颗粒大小 B.水的温度 C.是否搅拌
A
(2)请你在需要用到的工具后面画“√”。
两堆5克的跳跳糖( ) 两个烧杯( )
研钵( ) 冷水和热水各50毫升( )



(3)观察现象可知:糖的颗粒越____,在水中溶解速度越快。(填“大”
或“小”)
小(共14张PPT)
第二单元 水
1
水到哪里去了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水是一种____体,水蒸气是一种____体。它们都____色、____味。




(2)在黑板上用湿抹布写字,黑板上的水迹消失了,这是因为水变成
________跑到了空气中。
水蒸气
(3)自然界的水,__________(填“时时刻刻”或“温度高时”)都在
发生蒸发现象。
时时刻刻
二 选择题
1.爸爸把一桶水倒进游泳池,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 )。
B
A.游泳池会“吸引”水变形
B.水的形状会随着容器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C.游泳池的水更多
2.下面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C
A.露珠消失
B.水洼消失
C.拧干毛巾
3.小科倒了杯热水,没有盖杯盖放在桌子上想等它变凉了再喝,后来忘
记了,过几天他会发现水杯里的水( )。
B
A.变多了 B.变少了 C.没变化
4. 现在许多汽车都配备了后视镜加热功能,可让后视镜上的
小水珠快速消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加热能加快小水珠蒸发
B.小水珠消失是蒸发了
C.小水珠消失是流下去了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为探究“水到哪里去了”,小科做了下面的实验。
(1)一段时间后,小杯子的液面( )(填“下降”
“上升”或“不变”),这是因为小杯子中的水变成了
________。
下降
水蒸气
(2)干燥的大杯子中有水珠出现,对于这个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
A.大杯子挡住了从小杯子散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
B.大杯子中的水珠是水蒸气
C.大杯子中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杯子内
(3)如果大杯子中没有出现水珠,下面的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
C
A.大杯子没有扣紧 B.观察时间过短 C.温水变凉了
(4)如果小科把大杯子换成了透明塑料袋,用塑料袋将小杯子完全包裹
并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他最有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
B
A.塑料袋内壁没有任何变化
B.塑料袋内壁布满小水珠,小水珠集中在小杯子上方区域
C.塑料袋底部出现大量积水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6. 酒精也会像水一样蒸发。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液体表面缓慢变成气体的过程叫作蒸发,液体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
收周围的热量。把同样多的水和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酒精消失
得比水快很多,同时用手触摸玻璃片,感觉滴过酒精的玻璃片更凉爽。
(1)玻璃片上的酒精会变少,是因为酒精( )。
B
A.被玻璃片吸收了
B.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了
C.被擦掉了
(2)酒精的玻璃片更凉爽是因为( )。
A
A.酒精蒸发快,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比水多
B.酒精比水的温度低
C.水在蒸发时产生了热量(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水
3
水沸腾了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使用温度计时,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________;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______。
底和壁
持平
(2)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加热。
外焰
(3)在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到达_____ 时,水会沸腾。水沸腾时,
会出现大量“白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有大
量气泡从水中产生,随着上升不断变____。
100
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

(4)水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____;水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__。
(填“不断升高”或“保持不变”)
不断升高
保持不变
二 选择题
1.做“水沸腾”的实验时应选择测量范围为( )的温度计来测量水的
温度。
B
A. B. C.
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C
A. B. C.
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是( )。
C
A.摘下灯帽 点燃酒精灯 用外焰加热 用嘴吹灭
B.摘下灯帽 点燃酒精灯 用焰心加热 用灯帽盖灭
C.摘下灯帽 点燃酒精灯 用外焰加热 用灯帽盖灭
4.下列现象,( )是水沸腾时的景象。
B
A. B. C.
5.[浙江金华]水沸腾后,如果关掉火源,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C
A.水仍会持续沸腾很久 B.“白气”立刻不见 C.水中的气泡变少了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6.在探究“水沸腾了”的实验中,小科和同学们做了如图
实验。
(标准大气压下)
(1)图中实验器材①可以使烧杯均匀受热,它的名称是( )。
B
A.酒精灯 B.陶土网 C.铁架台
(2)在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是____ ,此时水__________
(填“开始”或“没有开始”)沸腾。
97
没有开始
(3)水沸腾后再持续加热5分钟,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或“不
变”)。
不变
(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烧杯上方不断地冒着“白气”,产生“白气”
的原因是( )。
B
A.液态水变成了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即使同一
种液体,在不同的压强下,其沸点也会有所不同。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
大时,沸点升高;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例如,在高山
上煮饭,水易沸腾,但饭不易熟。这是由于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海拔0米处的大气压约为标准大气压,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
(1)日喀则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025年
1月参加日喀则地震救援的工作人员在当地烧水时,水的沸点可能是
( )。
A
A. B. C.
(2)家住浙江台州的媛媛妈妈做红烧排骨的时候经常使用高压锅,这是
因为高压锅在加热后,里面的压强大,水的沸点比 ____(填“高”
或“低”),排骨更容易熟。
高(共13张PPT)
第二单元 水
4
水结冰了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冰是____体,____色,有固定的体积与形状,与水____(填“是”
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___ 时,水开始结冰,结冰要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0
放出
(3)水结冰后,体积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二 选择题
1.在冬天,靠近南方地区的河水水面上可能会出现薄冰,此时河水水面
温度最有可能是( )
B
A. B. C.
2.[浙江温州]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给室外
的自来水管“穿衣服”(如图),防止自来水管冻裂。这个
现象说明水结冰后( )。
C
A.体积变小 B.体积不变 C.体积变大
3.小科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水从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冰,温度计的读数
( )。
B
A.先降低,后不变 B.保持 C.会一直降低
4.图( )能比较准确地表示出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无味 ②不会流动 ③会流动 ④固体
⑤液体 ⑥气体 ⑦没有固定形状 ⑧有固定形状
A
A. B.
C.
5.在室内做“水结冰”实验时,小科组将食盐加入试管中(盐水结冰的
温度在 左右),那么可以推测试管内的盐水( )。
B
A.再过一段时间是可以结冰的
B.无论过多久都无法结冰
C.再过一段时间会出现一些冰晶,但不能完全结冰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6. 通常在极寒的天气条件下,将热水洒向空中,这时候能抓
拍出“洒水成冰”的美景。小科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利用下图装
置得到了如下的记录表:
时间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温度
状态 水 水 水 水 冰水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实验中的水结冰前,温度下降的速度是______
_____(填“先快后慢”“先慢后快”或“不变的”);水结冰时,冰水
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___ 。
先快
后慢
0
(2)水结冰的实验中,水的温度下降了,说明( )。
A
A.水放出了热量 B.水吸收了热量 C.水的热量没变
(3)除了温度的变化,我们还能观察到( )。
A
A.烧杯外壁有一层小水珠或小冰晶
B.试管内冰柱的高度比原来的水面高度低
C.烧杯口产生“白气”
(4)水结冰的过程中,水由____态变成了____态。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7.我们常见的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当物体受热
时会膨胀,当物体受冷时会收缩。这就是热胀冷缩的奇妙现象!
(1)要想使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应该将温度计放入( )。
A
A.热水里 B.冷水里 C.冰水里
(2)炎炎夏日,小科买了一瓶玻璃瓶装的果汁,发现没有装满,这是因
为( )。
B
A.节省成本
B.防止果汁受热膨胀将玻璃瓶撑破
C.方便倒出果汁(共12张PPT)
第二单元 水
6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生活中,食盐、红糖、食用碱等都____溶
解于水中;食用油、沙子等都______溶解于水
中。(填“能”或“不能”)

不能
(2)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对比实验:
①在两个烧杯中加入____量的水。对比实验只能改变___个条件,其他条
件保持相同。

1
②相同条件下,水中溶解的食盐更多,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
苏打____。(填“强”或“弱”)

二 选择题
1.下午,爸爸陪小科一起利用调味品做科学实验,下列物体不能在水中
“消失”的是( )。
A
A.面粉 B.味精 C.小苏打
2.妈妈冲一杯冰糖水,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这杯冰糖水的底部还有未
溶解的冰糖。
(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B
A.搅拌的速度不够快
B.冰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C.冰糖的颗粒太大
(2)下面能使杯底的冰糖溶解的方法是( )。
B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加入少量研碎的冰糖
3.小科制作一杯食盐水,他将食盐放入水中,当食盐在水中完全溶解后,
喝的时候会觉得( )。
C
A.上部比较咸 B.下部比较咸 C.各部分一样咸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4.科科探究“小苏打、味精、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得到了以下
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小苏打 味精 糖
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份 1 7 20
(1)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物质是( )。
A
A.小苏打 B.味精 C.糖
(2)科科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
A.加入第一份小苏打后,不等它完全溶解就加第二份
B.搅拌时,不碰到杯子的内壁
C.实验过程中,杯子里的水洒掉了一些,继续做实验
(3)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同条件的是( )。(填序号)
①水温 ②每份的质量
①②
(4)科科在探究“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做了5组实验,得到的数
据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水量/毫升 50 50 100 50 100
糖在水中溶解的量/份 10 9 27 11 20
表中的第___组的数据可能有问题,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第3组的实际水量多于100毫升
素养
四 综合分析题
5.小科想探究“温度对于溶解能力的影响”,他准备了3杯不同温度的水
(水量相同),加入相同质量的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了如下的3杯盐水,
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 的水中有较多食盐沉在杯底,主要原因是( )。
B
A.水的量太多了
B.低温时食盐溶解能力弱
C.搅拌速度不够快
(2)若要溶解更多食盐,最好选择哪种水?( )
C
A.冰箱冷藏过的水 B.常温自来水 C.刚烧开的沸水(共8张PPT)
第二单元 水
2
水珠从哪里来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冬天的早晨,在温暖的房间里,窗玻璃上出现了很多水珠,这些水
珠是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形成的。
水蒸气
(2)探究“水珠从哪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杯子外壁____水 珠。(填“有”或 “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杯子外壁产生____色水 珠。(填“无”或 “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杯子外壁____水珠。
(填“有”或“没有”)



二 选择题
1.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子表面会模糊不清。下面的解
释中,正确的是( )。
C
A.水变成水蒸气附着在镜子表面
B.水变成小水珠
C.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镜子表面
2.[浙江台州]夏天小科把一根刚从冰箱取出的棒冰放入玻璃杯中,短
时间内会出现的现象是( )。
B
A.杯子的内壁出现小水珠
B.杯子的外壁出现小水珠
C.杯子的外壁和内壁均出现小水珠
探究
三 综合分析题
3.在自然界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漂浮的小水滴。
(1)与雾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B
A.冰镇饮料瓶外壁有水珠
B.出汗
C.用玻璃杯倒扣在花盆里的土壤上,杯底出现的水珠
(2)以下哪种情况最容易形成雾?( )
B
A.炎热干燥的夏日午后
B.湿度较大的沿海地区清晨
C.寒冷干燥的冬季早晨(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水
5
冰熔化了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通常冰的温度升高到___ 时,冰开始熔化。
0
(2)用吸管对着冰块吹气或用手焐冰块可以加快冰的熔化速度,温度越
高,冰熔化得越____。(填“快”或“慢”)

(3)冰熔化成水后,体积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
(4)水在自然界有____态,____态和____态三种存在状态。各个状态的
转化和______有关系。



温度
二 选择题
1.在寒冷的冬天,刚洗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上的水会结冰,过一段时
间衣服就会干。在“湿衣服 湿衣服结冰 衣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
形态变化是( )。
B
A.液态 气态 固态
B.液态 固态 气态
C.固态 液态 气态
2.小科将两盆带冰块的水分别放在阳光下和背阴处,背阴处的那盆水的
冰块多,阳光下的那盆水的冰块少,在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时,
两盆水的温度相比,( )。
C
A.背阴处的水的温度高
B.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3.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冰( )。
A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放出冷气
4.把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发生不同变化。下列现
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A.矿泉水冷冻结冰后瓶身会瘪下去
B.瓶内矿泉水冷冻后会结冰,冰熔化后又是一瓶矿泉水
C.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矿泉水,瓶身会变得湿漉漉的,瓶身上的水来自空气
中的水蒸气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夏天有时候会下冰雹,冰雹是由小水滴在云层中遇冷凝固形成的小冰
晶生长而成的,小科收集了一些冰雹做冰熔化实验。
(1)小科用小锤将冰雹敲碎,此时冰雹的状态是( )。
A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2)小科将一部分敲碎的冰雹放入杯子中,若想让杯子里的冰雹熔化得
更快一点,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A.放冰箱冷冻室 B.放在温暖的阳光下 C.用吹风机的热风吹
(3)在冰熔化的过程中,我们依次会看到( )。
A
A.冰 冰水混合物 水
B.冰 水 冰水混合物
C.冰 水 水蒸气
(4)冰雹过后,慢慢地,冰雹都“消失”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
图。(填“受热”或“受冷”)
受冷
受热
受热
受冷
受冷
受热
素养
四 综合分析题
6.12月的一个周末,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小科和小伙伴们开心极了,
纷纷跑到户外玩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雪天能看到雪花飘落,当天的气温最可能是( )。
A
A. B. C.
(2)小科从户外捡回一些雪放在碗里,接着往上撒了一些食盐,还时不
时用温度计测量雪的温度。小科这样做,最有可能是想研究( )。
B
A.雪变成水的快慢与食盐的关系
B.雪变成水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C.不同量的食盐对雪变成水的影响
(3)第二天,小科发现一碗雪变成了半碗水,这是因为雪变成水之后,
( )。
A
A.体积变小了 B.质量变轻了 C.变得更冷了(共9张PPT)
第二单元 水
科学阅读:钱塘江水系
情境
钱塘江水系是浙江省最大的水系。
春季,气温回升,流域内部分山区留存的冰开始熔
化成水,液态水汇入江河,为下游带来水源,江河水位
有所上升。夏季,暖湿气流带来大量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降雨,为
水系带来丰沛的水源。像是每年的梅雨季节,长时间的降雨使得钱塘江
及其众多支流的水位显著上升。同时,夏季高温使得江水蒸发,这一过
程不仅调节了区域的水循环,还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空气湿度
明显增加。
进入冬季,浙江部分山区气温降至 以下,钱塘江水系的部分支流
和浅缓水域会形成冰层。而到了春季,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回
升,在阳光照射下,冰面缓慢熔化。
钱塘江流动过程中河水会挟带大量泥沙和有机物,影响陆地生态系统
的分布和发展,为一些依赖特定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1.夏季,钱塘江水系水位显著上升,其原因主要有( )。
A
A.气流带来大量水蒸气,降雨丰富
B.春季冰面熔化大量补水
C.河流水大量蒸发
2.夏季空气湿度增加,水的形态变化是( )。
A
A.液态 气态 B.气态 固态 C.液态 固态
3.浙江山区冬季,钱塘江水系部分支流出现结冰现象,( )。
B
A.结冰时,水的温度低于
B.结冰后,水的体积膨胀了
C.结冰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4.请将钱塘江水系在一年中出现的水的形态变化填到相应的季节中。
(填序号)
春季:____ 夏季:______ 冬季:____
①水蒸气 水 ②水 冰 ③冰 水 ④水 水蒸气

①④

5.如果将挟带泥沙的钱塘江水和泥沙进行分离,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 )。
B
A.溶解 B.过滤 C.蒸发(共18张PPT)
第二单元 水
整理与复习
小结
真题
考点
1
水的三种形态变化
1.[浙江衢州]小科看到妈妈将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裹,保鲜膜可以减
少蔬菜中水的( ),从而保证蔬菜的新鲜。
A
A.蒸发 B.凝结 C.熔化
2.[浙江绍兴]夏天冰淇淋的外包装袋上会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 )。
A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B.外包装袋内的水蒸气跑出来凝结而成的
C.手上的汗浸湿了外包装袋
3.[湖南娄底]下列关于水、水蒸气、冰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水、水蒸气、冰都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
B.水和冰有一定的体积,而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C.水、水蒸气、冰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考点
2
溶解与分离
4.[浙江宁波]在研究水中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验中,把食盐和小苏打
各平均分成10份的原因是( )。
C
A.让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得慢些
B.让每位同学都能感受到溶解
C.能比较准确地测量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情况
5.[四川广元]下列方法中能最快溶解肥皂的是( )。
C
A.水温 ,肥皂块
B.水温 ,肥皂块
C.水温 ,碎肥皂
6.[云南玉溪]将粗盐水倒入放有滤布的杯子中,过滤后,滤布上和放
有滤布的杯子中分别是( )。
A
A.沙土、盐水 B.盐、沙土 C.沙土、水
考点
3
关于水的综合考查
7.[山东滨州]根据所学过的水沸腾和水结冰的实验知识回答问题。
(1)下面是做水沸腾实验时得到的记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60 75 83 92 97 99 99 99 99
A
A.温度计示数上升是先快后慢
B.水沸腾后,温度继续上升
C.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观察水沸腾的现象,把序号填在对应的位置。
水中:____ 水面:____ 水面之上:____
①冒出大量“白气” ②产生大量气泡,快速上升 ③不停翻滚



(3)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填“吸收”或
“放出”)热量。
放出
(4)在水结冰实验中,在碎冰中加入食盐,这是为了( )。
B
A.使烧杯中碎冰变咸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减慢试管中水的结冰速度
8.[浙江杭州]在研究水的过程中,我们做过很多实验。仔细读题,回
答问题。
(1)在实验中小科发现浓食盐水底部还有一些未溶解的食盐,继续搅拌
也不能让它再溶解,这说明( )。
B
A.食盐在水中不能溶解
B.食盐在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C.搅拌不能加快溶解
(2)如果想让这些食盐继续溶解,可以( )。
C
A.再加入少量细小的食盐并搅拌
B.更用力地搅拌
C.再加入一些水
(3)海水晒盐是获得食盐的常见方法。海水晒盐是利用了( )
(填“蒸发”或“沸腾”)的原理。
蒸发
(4)海水晒得的粗盐中往往含有沙子,我们可以先将粗盐( ),再进
行( ),把食盐水和沙子分离开。接着再利用( )装置,把食盐和水
也分离开。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C
B
A
(5)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用到下面蒸发装置,把各部位的名称填写完整。
蒸发皿
三脚架
酒精灯
(6)在(5)的实验中( )(填“有”或“没有”)改变原来的物质。
没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