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学案课件(10份打包)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学案课件(10份打包)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1
运动和位置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______。一个物体和
另一个物体相比,它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
是______的;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它的相对
运动
运动
静止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2)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______(填“有”或“没有”)绝
对静止的物体。
没有
(3)两辆救护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在直线道路上(如图)。(填“后面
的救护车”或“路边的房子”)
①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前面的救护车是静止的。
后面的救护车
②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前面的救护车是运动的。
路边的房子
(4)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来描述运动物体在
某一时刻的位置。
方向
距离
二 选择题
1.小科坐在正在行驶的公交车里,但他说自己是静止的,小科是以( )
为参照物来判断的。
C
A.路旁的小树 B.车上正在走动的乘客 C.车上的座椅
2.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表达完整的是( )。
C
A.小虞在学校大门口西北方向
B.小小在东北方向10米处
C.小科在学校旗杆东南方向20米处
3. “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国人的宝剑掉入了江中,他马上
在船上做了记号,待船靠岸后,再从记号处下水去找。他没有找到宝剑,
原因是( )。
C
A.和船相比,宝剑是静止的
B.和岸相比,宝剑是运动的
C.和宝剑相比,船是运动的
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速度很大的导弹,一定是运动的
B.教室里没有生命的桌子,一定是静止的
C.以大树为参照物,操场上奔跑的小朋友一定是运动的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小科一家人来到了西湖,他们想体验一下划船项目。小科发现了有趣
的现象,请你帮他解答一下。
(1)小科在岸边看到船在水面上平稳行驶,船上坐着许多游客。关于物
体的运动状态,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A.相对于水面,船上的游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船,船上的游客是运动的
C.相对于水面,船上的游客是静止的
(2)小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船,船行驶起来后,
小科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他是根据( )来判断的。
C
A.岸边的柳树 B.河里游动的小鱼 C.自己在船上的座位
(3)爸爸对小科说:“我们乘坐的船正在向前运动。”爸爸的依据可能
是( )。
A
A.爸爸看到岸边的树正在向后运动
B.爸爸看到坐在前面的小科正在向前运动
C.爸爸看到岸上的行人正在向前运动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6.“手抓子弹”的奥秘。
据说,一名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
似乎有一个小东西静止在空中,他以为是什么小昆虫,于是把它一把抓
了过来。仔细一看,令他大吃一惊,这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1)这段文字中,在高空飞行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来说,
它是______的;被飞行员抓住的子弹相对于地面来说,
它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运动
运动
(2)通过阅读这段文字我们知道,子弹虽然飞得很快,但和在高空飞行的飞
行员相比,子弹和飞行员的速度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子弹和飞行员是相对
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所以在高空飞行的飞行员能抓住子弹。
静止(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
直线
曲线
(2)运动路线是一条______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电梯运行、树上的
苹果落地等。
直线
(3)运动路线是一条______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过山车经过弯道、
老鹰在空中盘旋飞行等。
曲线
二 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
A.在笔直道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车身
B.转动的扇叶
C.摆动的钟摆
2.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
C
A.进站的火车 B.正在上升的直梯 C.掷出的铅球
3.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
二号 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后竖直向上飞行,此
时它的运动路线是( )。
A
A.直线 B.曲线 C.没有规定路线
4.右图中自动扶梯上的人正在做( )运动。
A
A.直线 B.曲线 C.直线和曲线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小科看了乒乓球赛,他想探究乒乓球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路线,于是做了
如下实验。
(1)运动员发球时竖直将球抛到空中,此时乒乓球做______运动,击球后,
乒乓球做______运动落到球桌上。(填“直线”或“曲线”)
直线
曲线
(2)画出乒乓球从冲出桌面到落在地面这一过程的运动路线。
(3)裁判为了能更清晰地看清乒乓球的运动以及运动员是否犯规,他应
该站在( )。
A
A.球桌的侧面 B.运动员的身后 C.运动员的侧面
(4)一名运动员拿起乒乓球在空中松手让乒乓球直接自由落下,此时乒
乓球的运动路线是______(填“直线”或“曲线”)。
直线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6.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作为重要的长途交通工
具,飞机的航线会是直线吗 把地球看作一个球体,通过地面上任意两点
和地心作一平面,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看到的圆周就是大圆,如右图所
示,那么点到点的最短距离为 的弧线长度,飞机沿着这一
段弧线航行时的航线称为大圆航线。同时,飞机的航线还可能受到天气、
飞机自身性能、遭遇阻碍物等因素的影响,机长会临时调整或改变航线。
(1)阅读材料后,我知道飞机______按照直线飞行的。
(填“是”或“不是”)
不是
(2)下列有关物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球在桌面上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炮弹在天空中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飞机在天空中的运动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C(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4
相同距离比快慢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物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
___________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
慢。用时短,运动____;用时长,运动____。
运动时间


(2)通常用______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秒表
(3)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时至少测___次,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
论更准确。如果测量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取这几次数据的________。
3
平均数
(4)在“比较相同距离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验中,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
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操作员
发令员
记录员
计时员
二 选择题
1.羚羊、大象和猎豹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5秒、12秒、3秒,它们
中跑得最快的是( )。
C
A.羚羊
B.大象
C.猎豹
2.小科为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设计了以下几条规则,其中不合理的
是( )。
C
A.选手应同时起跑
B.每人只能在规定的跑道上奔跑
C.计时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3.[浙江温州]裁判在终点负责给选手们计时,你建议他使用( )计时。
C
A.直尺
B.测力计
C.秒表
4.华华比梦梦走得慢。华华从自己家出发去梦梦家需要15分钟,梦梦从自
己家出发沿同一条路去华华家需要的时间( )。
C
A.等于15分钟 B.多于15分钟 C.少于15分钟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科学课上,“摘星辰”小队在一条斜面轨道上测量小球运动的快慢。
(1)如图,小队成员小科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发现两次测得的数据有很
大差别。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
A.两次小球运动的起点不一致
B.用了同一条轨道
C.小球的运动方式不一样
(2)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的快慢( )。
C
A.一定是相同的 B.一定是不同的 C.可能是不同的
(3)“摘星辰”小队测量小球在斜面轨道上的运动时间,测量3次获得的
数据不同,应该( )。
B
A.取最小数作为结果 B.取平均数作为结果 C.取最大数作为结果
(4)“摘星辰”小队在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时,每个小球的运动时间都
测量了3次,目的是( )。
B
A.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重复实验,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C.让每位成员都有机会做实验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6.请根据故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龟兔赛跑时,它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不久兔子就
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于是兔子便得意扬扬地躺在一
棵大树下睡觉,而乌龟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向终点慢慢爬着。兔子一觉醒来,
发现乌龟快接近终点了,这才慌忙去追,但最终还是输给了乌龟。
(1)兔躺在一棵大树下睡觉前,______的速度大;整个比赛中,______
的速度大。
兔子
乌龟
(2) 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兔子路程变化的是( )。
B
A. B. C.(共9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科学阅读:“重力之父”
情境
过山车作为游乐园里的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深
受年轻游客的喜爱。美国发明家拉马库斯·阿德纳·汤普森
是第一个注册过山车相关专利技术的人,并曾制造过数十个
过山车设施,因此被称为“重力之父”。
一个基本的过山车构造中,包含了爬升、滑落、倒转(儿童过山车没
有倒转),其轨道的设计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回圈,也可以设计为车体在
轨道上的运行方式为来回移动。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过山车不过是一台
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的机器。
过山车在刚开始运动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
被推上最高点的,但从第一次下行开始,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
力了。事实上,从过山车借助外力到达最高点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
一的“发动机”就是重力。
过山车最后一节车厢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
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最后一节车厢最为强烈,这是因为当车头
爬到最高点开始下降时,过山车就已经开始加速,等车尾到达最高点时过
山车已经拥有了很高的速度。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快速地
到达和跨越最高点,从而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安全起见,过山车
尾部车厢的车轮都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最高点附近时,
最后一节车厢可能脱轨,被甩出去。
1.美国发明家拉马库斯·阿德纳·汤普森被称为“__________”。
重力之父
2.在乘坐过山车时,下降的感受最强烈的是( )。
C
A.第一节车厢 B.中间车厢 C.最后一节车厢
3.过山车在如图所示的轨道上运行时,从起点到最高点 依靠的是( ),
从最高点到点 依靠的是( )。
B
A
A.重力 B.机械装置的推力 C.摩擦力
4.当过山车车头爬到最高点开始下降时,( )。
B
A.过山车整体开始减速
B.过山车整体开始加速
C.只有车头加速,车尾速度不变(共9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6
运动和能量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是______。
滚动
(2)从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发现坡面越陡时,小球运动得越
____,到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____。


(3)小球撞击木块实验中,当斜面越陡时,木块被小球撞击后滑行的距
离越____,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越____。


(4)运动的物体都具有______。
能量
二 选择题
1.玻璃球在下面( )斜面的顶端滚下后运动得最远。
C
A. B. C.
2.“陨石坑”是落在地面上的陨石把地面砸出的坑,这说明运动的陨石可
以( )。
B
A.使地面发出声音 B.改变地面的形状 C.使地面运动
3.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说明激光( )。
A
A.具有能量 B.很硬 C.锋利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 点处连接,小球从
斜面上的点处由静止开始滚动,经过 点后进
入水平面继续运动,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 点处。
(1)在图中画出小球的运动路线。
(2)小球在段和 段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如何变化的
小球在段的速度越来越快,小球在 段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
谢谢观看
0
A
B
C
B
C(共8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8
测试“过山车”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任务、制订方案、__________、交流
评估、改进完善。
实施方案
(2)物体的运动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描述;小球在“过山
车”上的运动形式为______。
位置
路线
快慢
滚动
(3)“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距离是指小球从______出发,沿着起伏的
轨道运动到______的全路程。
起点
终点
(4)为了使小球运动得更快更远,小球的起点应该在“过山车”的
_________。
最高点
(5)在观察“过山车”的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要以______为
中心,可以用________判断方向,用______测量距离。
起点
方向盘
软尺
二 选择题
1.“过山车”上的小球沿轨道从最高处向下滚落的过程中,速度会
( )。
A
A.变快 B.变慢 C.保持不变
2.在测试“过山车”时,小球多次卡在同一个弯道处,不可能的原因是
( )。
C
A.“过山车”的坡度不够
B.该弯道过急
C.轨道太宽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3.图1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过山车”轨道图,图2是根据设计图制作的
“过山车”模型。、、、 四点离桌面的高度分别为5厘米、20厘米、
30厘米、2厘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若以点为方向盘的中心,则 点
在点的____方向,点在 点的____方向。

西
(2)图2中,若一个小球依次由点释放到达点和由点释放到达 点,
在不施加其他力的情况下,小球到达点和 点时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球到达点时的速度小于小球到达点时的速度
(3)该小组测试“过山车”后发现,小球从点自由下落后无法越过 点,
下列方法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
C
A.增加点的高度 B.增加点的高度 C.增加 段的长度(共9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7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要有
_______轨道和______轨道;在制作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______和______来
测量。
直线
曲线
软尺
细绳
(2)“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①轨道总长在_____以上。
②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③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______。
④与同学合作完成。
2米
脱轨
二 选择题
1.设计“过山车”时,需要考虑的是( )。
C
①底座的牢固程度 ②使用材料是否合理
③轨道是否有变化 ④“过山车”是否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2.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B
A.不画设计图,随意拼搭
B.搭建时,可以根据情况对设计微调
C.把工作分为设计、搭建、测试、完善,组内成员每人完成其中一项
3.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时,脱离轨道飞出去了,原因可能是
( )。
B
A.“过山车”轨道的坡度太小
B.“过山车”轨道的坡度太大
C.轨道两侧挡板太高
探究
三 材料分析题
4. “玛雅过山龙”经过升级改造,成为杭州乐园最受欢迎的游
乐设施之一。它全长800多米,提升高度33米,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80千米。
车体悬挂在轨道上时,乘坐者宛如悬在空中,体验翱翔苍穹的畅快之感。
(1)工程师在改造初期,发现过山车被牵引至最高点后,依靠自由下落
无法走完全程,可能是因为最高点设置得______(填“过高”或“过
低”)。
过低
(2)“玛雅过山龙”作为杭州乐园的主打项目,设计时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考虑整体造型是否美观。
需要(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2
各种各样的运动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平动
转动
滚动
振动
摆动
(2)同一个物体可以有____种运动形式,如水平马路上沿直
线行驶的电动车是______,行驶中的电动车车轮是______。

平动
滚动
(3)在实验时,记录是很关键的,可以用______和______来表示物体的
运动路线。
线条
箭头
二 选择题
1.风车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是( )。
C
A.摆动 B.滚动 C.转动
2.甲窗户的运动形式是( ),乙窗户的运动形式是( )。
A
B
A.平动 B.转动 C.滚动
3.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振动的是( )。
C
A.保龄球的运动
B.风扇叶片的运动
C.琴弦的运动
4.如图,当汽车的雨刮器工作时,它的运动路线是( )。
C
A. B. C.
5.如图,上升的竹蜻蜓包含( )种运动形式。
B
A.1 B.2 C.3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6.请将文字对应的运动形式填入括号里。(填序号)




旋转的指尖陀螺( )
向前弹跳的弹力球( )
钟表的摆锤( )
拨动的钢尺( )




7.小科和爸爸参加学校亲子趣味运动会,并参与了轮胎类的项目。
(1)图①中轮胎的运动形式是______,图②中轮胎的运动形式是______,
图③中轮胎的运动形式是______。(填“滚动”“摆动”或“平动”)
平动
滚动
摆动
(2)果果在荡轮胎秋千(图③)时的运动路线可以用( )表示。
C
A. B. C.
(3)小科参加下列趣味项目中的( )时,运动形式与荡轮胎秋千的果
果一样。
A
A.坐跷跷板 B.滑滑梯 C.过独木桥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地球的自
转现象。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40075千米,约为八万里。一个人如果坐在
赤道上,由于地球自转,他一天(24小时)随地球转动的路程约为八万
里。所以,这句诗并不是指人实际行走的路程,而是描述了地球自转所
带来的运动效果。
(1)赤道上的人每天行八万里的原因是( )。
C
A.人每天要行八万里才能保持健康
B.太阳每天绕着人转了大约八万里
C.地球每天自转带着人“行”了八万里
(2)地球自转的运动形式是______。
转动
(3)请你写出一个和地球自转的运动形式相同的例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唯
一)陀螺的转动(共11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整理与复习
小结
真题
考点
1
“过山车”的运动
1.[浙江湖州]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形式以( )为主。
B
A.滑动 B.滚动 C.平动
2.[浙江杭州]如图是小科设计的“过山车”简易模型,小球从 点自由
滚下后,依次经过、、 点。小科利用软尺测量轨道长度,可以( )。
C
A.直接测量、 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B.直接测量、两点间,、两点间,、 两点间的
直线距离
C.软尺紧贴轨道逐段进行测量
考点
2
物体的运动的综合运用
3.[浙江温州]汽车的运动。
(1)在车辆沿直线水平行驶过程中,车头的①号圆点的运
动形式是______,轮胎上的②号圆点的运动形式是______。
(填“平动”或“滚动”)
平动
滚动
(2)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中,小科以自身为参照,看到车窗外的景物会
( )。
C
A.静止不动 B.向前快速移动 C.向后快速移动
(3)小科和队友进行了比赛,三辆小车同时出发,沿同一轨道行驶相同时
间,比赛成绩如下表:
参赛者 小明 小丁 小科
比赛成绩/圈 9 8 5
①通过分析数据可知,第一名是______,第三名是______。
小明
小科
②该比赛采用的比较方法是相同______内,比较每辆小车所行驶的
________。
时间
距离
③如图是他们比赛时的赛道,在比赛中,小车运动的路线是( )。
C
A.只有直线运动
B.只有曲线运动
C.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4)小科和队友更换了车辆,采取隔一段时间出发的方式发车,赛程为10
圈。比赛成绩如下表:
参赛者 小明 小丁 小科
比赛用时 8分30秒 7分50秒 8分10秒
通过分析数据可知,这轮比赛中,第一名是______,第三名是______。
小丁
小明(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5
相同时间比快慢
基础
一 课堂回顾
(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__________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
快慢。距离长,运动____;距离短,运动____。
运动距离


(2)我们可以用软尺测量______,用秒表测量______。
距离
时间
(3)比较两名同学运动快慢时,在地面铺设软尺的目的:方便学生走
_______,便于测量。
直线
(4)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比较它们______的大小。
速度
二 选择题
1.下列运动速度中,最快的是( )。
A
A.每秒30米 B.每分钟30米 C.每小时30米
2.草原上的老鹰会捕捉兔子吃,下列关于老鹰和兔子运动的快慢描述正确
的是( )。
A
A.老鹰飞行得比兔子快
B.兔子跑得比老鹰快
C.老鹰和兔子的速度一样快,只是老鹰先运动
3.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4.[浙江义乌]如图,小科和乐乐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
在学校门口相遇,( )走得更快。
A
A.小科 B.乐乐 C.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探究
三 实验探究题
5.几名同学在做“追及跑”的游戏,请你来当小裁判,看谁跑得快。
(1)乐乐和果果从相隔10米的起点分别同时同向出发,20秒后,乐乐追
上了果果,则( )。
A
A.乐乐跑得更快 B.果果跑得更快 C.两个人一样快
(2)下表为奇奇和小科在起跑后同一段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时间/秒 5 10 15
奇奇运动的距离/米 25 50 70
小科运动的距离/米 30 60 85
①在15秒内,______跑得更快,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小科
相同时间内,小科运动的距离
更远
②如果小科在奇奇身后15米开始追小科,15秒时小科____(填“能”或
“不能”)追上奇奇。

(3)在“追及跑”的游戏中,要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下列方法正确
的是( )。
C
A.相同距离比较时间长短
B.相同时间比较距离长短
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
素养
四 材料分析题
6.普通的公路上,汽车1小时能行驶60千米左右,但在高速公路上,汽车1
小时可以行驶100千米左右,而高速列车由于轨道上没有障碍,1小时可以行
驶300千米左右。磁悬浮列车是没有轮子的高速列车,它靠磁场悬浮在轨道
上。磁悬浮列车比高速列车还要快一些,1小时可以行驶 千米。
但要是想去特别远的地方,人们通常会选择坐飞机。我国生产的“ ”
大型客机,1小时可以飞行900千米,比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快多了。
(1)上述材料提到了一种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它是_____________。
磁悬浮列车
(2)请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将下面几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按从慢到快
进行排序:( ) ( ) ( ) ( )。(填字母)
A.磁悬浮列车 B.“ ”大型客机 C.汽车 D.高速列车
C
D
A
B
(3)小科和乐乐游玩结束后从北京返回,乘坐高速列车大约需要5小时,
乘坐“ ”大型客机大约需要飞行2小时,为了更快到家,他们应选择
乘坐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型客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