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一三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一三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乌鲁木齐市第 113 中学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限时训练(问卷)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9℃
C.一个中学生身高约为 160mm D.中学生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0.9s
2.小华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认为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他坐的座椅 B. 铁路旁的树 C.铁轨 D.身边走过的乘务员
3.下列温度中,与 4℃相近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 B.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4.编钟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编钟大小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速度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5.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玻璃、沥青、海波 B.食盐、松香、蜡 C.海波、冰、铁 D.松香、玻璃、蜡
6.经过一些特殊的测量长度方法的学习,激发了小阳的兴趣,为了测量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下列做
法正确的是
A.用分度值为 1mm的刻度尺可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就不会有误差
C.测量厚度时,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D.测出 5本书的总厚度 L,再除总页数 n,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7.某护士在给上一位病人测量体温后示数为 39.5℃,但消毒后忘记甩就直接给另一位病人使用,其示数仍
为 39.5℃,则之后这位病人的体温
A.可能低于 39.5℃ B.可能高于 39.5℃ C.一定高于 39.5℃ D.一定是 39.5℃
8.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了车站里,过了一会儿,乙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甲车内的乘
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那么站在站台上的铁路工人看到的可能是
A.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且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D.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QQABDQqEoggoAJJAAQgCQQXCCEAYkBCACIgOwFAYIAABwBFABAA=}#}
9.次声波可以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
A.医生利用 B超检查病情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
10.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 25min B.使用水浴加热法是为了加快熔化过程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90℃ D.该物质属于晶体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广场附近的噪声检测仪可以有效地减弱广场舞伴奏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②士电话通过绷直的线传播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③两半径、转速均相同的发音齿轮,齿数越多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④当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越粗时,吉他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12.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物体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由波形图可知
A.甲物体振动的幅度较小
B.乙物体振动的频率较低
C.甲、乙两列波声音的音调相同
D.甲、乙两列波声音的响度相同
1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乙速度之比为 5:3,甲、乙行驶路程之比为 4:5,则甲、乙所
用时间之比为
A.12:25 B.25:12 C.3:4 D.4:3
{#{QQABDQqEoggoAJJAAQgCQQXCCEAYkBCACIgOwFAYIAABwBFABAA=}#}
14.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 1080m。他去上学时,前 150s的路程平均速度为 1.2m/s,为了不迟到剩下的路
程平均速度为 3m/s,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
A.1.71m/s B.2.4/s C.2.1 m/s D.2.8m/s
15.一支在生产时仅是标错数值的实验室用温度计,在 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
示数为 10℃。把它放在沸腾的纯水中,示数为 90℃。若用它测得温水的温度为 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
应为
A.55℃ B.70℃ C.75℃ D.80℃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1分)
16.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所示,在测量铅笔长度时,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是 cm,
如图乙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2)在古代会使用木尺进行测量,但木尺会因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被测
物体自身形变不计),测量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这是一种 (选填“误
差”或“错误”), (选填“能”或“不能”)避免;
(3)小鹏利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45cm、2.46cm、2.65cm2.42cm、2.43cm,
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该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17.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两侧安装有板墙是为了在 减小噪声的影响;在某一路段设置有噪声
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 53.3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用符号表示),它是
测定声音的 (填写声音的特性)。
18.古筝和琵琶合奏《春江花月夜》时,人们能分辨出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
同。古筝校音时把弦调紧点,是为了提高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9.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 (选
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20.下表中列出了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有关信息填空:
{#{QQABDQqEoggoAJJAAQgCQQXCCEAYkBCACIgOwFAYIAABwBFABAA=}#}
(1)酒精的凝固点为 ℃,-130℃的酒精为 态;
(2)中国南极长城站最低气温可达-88.3℃,在此测气温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
计。
21.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上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 0.5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
愿者驾车以 90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 74m,
则汽车的减速过程为 m;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 90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
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 80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24分)
22.在学习声现象时,小丽同学做了如右图实验
(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后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该实验方法叫做 。
(2)图乙中为两个相同音叉,敲打右边的音叉,小球 (选填“会”或“不会”)被弹起;
(3)若在月球上进行上述实验 ;
A.图甲的小球会被弹起 B.图乙的小球会被弹起
C.图甲、乙的小球都会被弹起 D.图甲、乙的小球都不会被弹起
2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案来探究“冰和松香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经过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选择图 (选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实验前,应在试管内
装入适量 (选填“颗粒较大”或“颗粒较小”)的冰块和松香;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冰和松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 (选填“A”或“B”)
是松香的熔化图像,第 4min时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QQABDQqEoggoAJJAAQgCQQXCCEAYkBCACIgOwFAYIAABwBFABAA=}#}
24.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该斜面应保持 (填“较大”或“较小”)坡度;
(3)小车从 A点运动到 C点,小车运行的路程是 cm。
(4)若让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 AC段的平均速度与实际相比 (填“偏大”“偏小”
或“无影响”);
(5)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 SBC的平均速度 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小车从 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B到 C所用的时间 tBC与路程 SBC,计算得到 VBC
B.小车从 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 B点开始计时,到达 C点后测得时间 tBC,再测量路程 SBC,计算得到 VBC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 tBC=tAC-tAB, SBC=SAC-SAB,再计算得到 VBC
四、计算题(每题 5分,共 10分)
25.国庆期间,小明同家人乘火车去北京,他乘坐的火车长为 500m。途中当火车以 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
一条隧道时,小明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 1min。问:
(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 m
(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s
{#{QQABDQqEoggoAJJAAQgCQQXCCEAYkBCACIgOwFAYIAABwBFABAA=}#}
26.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以 72km/h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
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6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 客车 6s内移动的距离;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悬的距离.
{#{QQABDQqEoggoAJJAAQgCQQXCCEAYkBCACIgOwFAYIAABw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