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数学)考试时长:12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已知 且 则m=A. - 1 B. 1 C. - 2 D. 22.已知在正四面体ABCD中,M为棱BC的中点,O为△ACD的重心,设 则3.已知空间向量,,两两夹角均为60°,其模均为1,则A. 5 B. 6 C. D.4.已知 若a, b, c共面,则实数m的值为A. 60 B. 14 C. 12 D. 625.已知直线l ,l 的斜率分别为k ,k ,倾斜角分别为α ,α ,则 是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已知点A(1,4),B(3,-1).若直线l: mx+y+2m-1=0与线段AB相交,则m的范围是试卷第1页,共4页7.已知点A(-3,5),B(2,15),在直线l:3x-4y+4=0上存在一点P,使|PA|+|PB|最小,则P点坐标为A. (0,1) B. ( ,2) C. ( ,3) D. (8,7)8. 过点P(-1,-2)的直线l可表示为m(x+1)+n(y+2)=0, 若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6,则这样的直线有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部分分,选错得0分。9.关于空间向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非零向量, , 若 则⊥B.若对空间中任意一点O,有 点P,A,B,C共面C.设{,,}是空间中的一组基底,则 也是空间的一组基底D. 若空间四个点P,A,B,C, 则A,B,C三点共线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直线 的倾斜角为150°B. 直线y-3=k(x-2)必过定点(2,3)C. 方程y=k(x-2)与方程 表示同一条直线D. 经过点P(2,1), 且在x,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y-3=0A. 当m=0时, (*) 表示一个圆B. 当m=k=1时,(*) 的曲线关于直线x-y=0对称C.当k=0时,(*)的曲线具有中心对称性D. 当m=1时, k的最大值为1试卷第2页,共4页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2.已知=(3,0,4),=(-3,2,5),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 .13.直线l经过点A(2,1),且它的一个方向向量为(7,3),则直线l的方程为 .14.在正方体 中,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则直线DP与平面AC 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总计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13分)已知直线l :x+y+2=0;直线l : mx+2y+n=0.(1)若l ⊥l , 求实数m的值;(2)若l //l ,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 ,求直线l 的斜截式方程.16.(15分)已知点A(1,-2), B(-1,4), 求(1)过点A,B且周长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2)过点A,B 且圆心在直线2x-y-4=0上的圆的标准方程.17.(15分)如图,在长方体 中,A A=2AB =2BC=2, E为棱DD 的中点,F为棱BB 的中点.(1)证明FC //AE, 并求直线FC 到直线AE的距离;(2)求点A 到平面AB E的距离.试卷第3页,共4页18. (17分)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PD⊥平面ABCD, 底面ABCD是边长为2 的菱形. E,F分别为AB,PD的中点(1)求证: CD⊥EF;(2)若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24 , 求平面EFC与平面DFC的夹角.19.(17分)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应用距离测试样本之间的相似度,常用测量距离的方式有3种.设A(x ,y ), B(x ,y ), 则欧几里得距离 曼哈顿距离 余弦距离e=1- 其中 (O为坐标原点).(1)若 求A,B之间的曼哈顿距离d(A,B)和余弦距离e(A,B);(2)若点M(2,1), d(M,N)=1, 求e(M,N)的最大值;(3)已知点 P,Q是直线l:y-1=k(x-1)上的两动点,问是否存在直线l使得 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试卷第4页,共4页《惠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参考答案题号234U678910答案ACCBBACDABDAB题号11答案BCD1.A【分析】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计算可得m=-1.【详解】由a=(-1,3,-2),b=(1,-1,m)可得ab=-1-3-2m=-2,解得m=-1.故选:A2.C【分析】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可求得OM【详解】因为O为△ACD的重心,所以a0-(4C+A网列b+司,因为M为棱BC的中点,所以M-aB+aC)-(a+,则o=m-o-a+-6+0)-+5故选:C3.C【分析】直接利用向量模的公式计算得解【详解】解:由题得1a-+2c=V(a-6+2c}=V1+1+4-2ab+4ac-4c→=V6-2×+4×-4×=5.22故选:C4.B【分析】依题意可得c=xa+b,从而得到方程组,解得即可【详解】因为a=(2,-1,4),b=(-1,l,-2),c=(7,5,m),若a,b,c共面,则c=xa+6,即(7,5,m)=x(2,-1,4)+y(-1,1,-2),答案第1页,共13页2x-y=7[x=12所以-x+y=5,解得y=174x-2y=mm=14故选:B5.B【分析】由腿意首项得么,4引[怎再结合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定义、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两直线均有斜率,所以4,么心引(任】若取a=经4-号,则有oa-a,)-o任引宁0,但kk;-tan2 tan30:33若k,=tana,tana,=sin sina,>0,又sina,sina,>0,cosacosa,所以cosa,cosa2>0,而cos(a,-a2)=cosa,cosa2+sina,sina2>0,综上所述,“cos(%-a42)>0”是“kk2>0”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6.A【分析】先求直线恒过的定点,再应用两点式求斜率,根据斜率范围求参即可.【详解】直线1恒过定点P(2),又k气l354-1.-1-12直线1的斜率为-m,要使直线与线段有公共点,子≤-m≤1,解得-1≤m≤号故选:A7.C【分析】根据题意,点A、B在直线!的同侧,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出点B关于直线!的对称点B的坐标,可知直线AB与!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进而求得答案。【详解】设m,网为点B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则B的中点为m+2,m+1)2,2答案第2页,共1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数学试卷.docx 高二数学第一次阶段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