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坐姿要求:一拳、一尺、一寸
课前三准备:
1、思想准备:做一个有格局有站位的爱国者
2、知识准备: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知识
3、物质准备:选择性必修一的课本、优化设计、 当堂检测本、三色笔
政党与利益团体的关系
关系 政党 利益集团
区别 内涵 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 是特定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具有明确政治主张,为夺取、影响和巩固政权而开展活动的政治组织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
地位 阶级的领导者 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目标 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 影响公共政策,维护团体利益
活动手段 主要是参加选举 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
联系 政党属于政治领域,利益集团属于经济领域。政党是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不同的利益集团活动方式不同,政党的活动方式就是政治活动。 课前三分钟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国家制度
内容
形式
国家性质
(国体)
国家管理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国家结构
形式
强调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
(横向落实权力)
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要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
(纵向落实权力)
①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权力(权力的归属)
②强调国家的阶级性
注意:国家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口诀:政管,中结
思考:为什么邓小平说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全面阐释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P14探究与分享:
国家主权
01
思、议:阅读与思考
操作要求:
1、学生结合教材,相关链接独立思考问题5分钟,并将大致思路写在课堂记录表上。
2一对一合作学习讨论,6人小组形成答案,限时5分钟。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得出结论。
分层要求:1、政治常委5分钟内完成,教师检查大小师傅完成情况,并订正。
2、政治常委,检查负责小组完成情况,指导订正。
3、政治常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形成问题清单,教师重点解决。
1,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体现
2,国家主权的确立方式,重要性
3,国家主权的内容及区分
一、国家主权
1、国家主权的含义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
行为主体的先决条件
主权的完整性。一国之内不能
同时有两个最高权力、两个主权
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
对外:具有独立自主性
注意:
▲有政权不一定有主权。如港澳台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组织(立法院、行政长官),
即政权,但对外不能代表中国,对内也没有至高无上性,它们只是地方行政区域。
▲主权高于人权。西方国家往往以人权高于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国家和地区的区别:国家有主权,地区没有主权。
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1970年10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对国家主权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各国一律享有主权平等。各国不问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之平等会员国。
主权平等尤其包括下列要素:各国法律地位平等;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每一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每一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每一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P15相关链接:
国家主权平等是国家法基本原则体系的核心,是其他各项原则的前提与基础。
任何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该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交往。
一、国家主权
2、国家主权的地位
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定或驳回。
②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③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综合探究P24)
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地位。
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力,能够按照国家利益和意志行动
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在政治经济上受列强控制的国家,丧失了部分主权 。
对内缺乏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缺乏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一、国家主权
3、国家主权的表现
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对内: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
对外: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主权独立,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或者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10月2日,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3日,中苏互派大使,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P15相关链接:
国家主权是否成立
即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
承认说
即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就已自然形成
宣示说
我国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体现了主权国家什么权利?
2024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台岛南部、台岛以东,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是对赖清德不断编造“台独”谬论、宣扬分裂主张的坚决惩戒,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挑衅的有力震慑,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之举。
独立权
独立处理内政、外交事务
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
平等权
国际法上地位平等
外交上有权使用本国文字
自卫权
防御:国防建设
自卫:抵抗入侵
管辖权
对人:本国公民和侨民
对物:含驻外使领馆
我的事情我做主
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人民我守护
我们都一样
守我国家,犯我必诛

4、国家主权的基本权利
关键词法 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利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平等权:“国家不分大小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
自卫权:“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一、国家主权

一、国家主权
以下内容分别涉及到主权国家的哪些基本权利?
2022年3月31日美国国务院发布《香港政策法》报告,妄评中国中央政府治港政策。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大使馆第一时间宣布安排撤侨,共有数千名在乌中国公民安全撤离至乌周边国家。
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2020年6月15日晚,印度一线边防部队公然越过实控线向中方蓄意挑衅,引发双方官兵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对印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
独立权
管辖权
平等权
自卫权
练一练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地位: 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3.表现: 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4.基本权利: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
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总结复述
当涉及别国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的材料时,可以用以下作答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2022年9月30日上午
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
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
  马晓光说: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引发了部分
台湾民众的恐慌。谁是始作俑者,谁是挑衅者,
大家看得很清楚。只要停止这类活动,两岸关系
就可以稳定下来。这是第一。第二,我们愿意为
和平统一提供各种可能性,但我们绝不会容忍任何“台独”分裂活动,不会为他们留下任何空间。在此我想郑重宣示,千万不要怀疑、低估,更不要轻易测试我们的决心、信心和能力。第三,再次呼吁广大台湾同胞与我们携起手来,只有反对遏制“台独”,才能迎来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的轨道。
思考:我国为何要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当堂检测
坐姿要求:一拳、一尺、一寸
课前三准备:
1、思想准备:做一个有格局有站位的爱国者
2、知识准备: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知识
3、物质准备:选择性必修一的课本、优化设计、 当堂检测本、三色笔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地位: 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3.表现: 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4.基本权利: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
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课前三分钟
当涉及别国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的材料时,可以用以下作答
台湾回归祖国后,你认为应如何设置台湾的行政区划?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全国共划分为23个省(含台湾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央与地方
02
思、议:阅读与思考
操作要求:
1、学生结合教材,相关链接独立思考问题5分钟,并将大致思路写在课堂记录表上。
2一对一合作学习讨论,6人小组形成答案,限时5分钟。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得出结论。
分层要求:1、政治常委5分钟内完成,教师检查大小师傅完成情况,并订正。
2、政治常委,检查负责小组完成情况,指导订正。
3、政治常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形成问题清单,教师重点解决。
1.一个统一国家有几个中央政府,为什么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
2.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那些类型?
3.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如何划分?
4.我国地方各级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中央与地方
1、政权分层/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因
(1)国家理论层面: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
(2)划分原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
(3)划分目的: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4)划分依据: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不同国家的行政区划各有不同,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国的情况也不尽一致。各国的国情不同,只能依据国情采用符合本国特点的国家结构形式。
二、中央与地方
2、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1)
(2)
特别行政区
(3)
省、市、县
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港、澳
高度自治权
各级行政区划都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二、中央与地方
3、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
7522
区 县 乡镇 村
地 市 州
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中央国家机关
原则: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1)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2)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即中央集权的程度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包括控制能力和控制手段等;以及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问题。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单一制”特征。
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
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P16探究与分享
结合宪法的上述规定,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国务院与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中央与地方
4、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1)党的组织体系角度: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表现: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国家机构角度: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要求: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集中)
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民主)
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地位:是我国政体(人大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是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大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一委”都由人大产生,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各司其职,贯彻执行人大决定,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政权分层
国家主权
含义、地位
表现
重要性
行政区划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权力关系
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当堂检测
1.国家政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
2.联合国不能否决或驳回一个关于国家主权的自主自决。( )
13.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关系。( )
14.我国实行单一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
当堂检测
11.国家政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 )
[解析]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12.联合国不能否决或驳回一个关于国家主权的自主自决。( √ )
[解析]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13.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关系。( √ )
14.我国实行单一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 )
[解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单一制是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