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佳士中学高三历史开学考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佳士中学高三历史开学考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历史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1.1924年7月31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决定“组织香山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指定谭平山、彭湃及农讲所学生三人为委员,筹备该协会各种计划”。孙中山对此尤为关注,并亲自过问。香山农民协会的筹建( )
A.体现了孙中山旧三民主义思想 B.反映了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顺应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需要 D.旨在培养土地革命的干部人才
2.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开展( )
A.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B.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促进了生活习俗的变迁 D.冲击了重农轻商的观念
3.导致下列两幅世界地图绘制的地图轮廓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早期殖民扩张 D.三角贸易
4.《历代职官简释》说:“宋代初设______之时,职权几与知州、知府无异,名为佐官,实际是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下列选项中,填入划线部分最合适的是( )
A.通判 B.刺史 C.提点刑狱司 D.御史台
5.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新分配方式激发职工积极性
C.国有事业单位整体改为企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6.某学者在描述新航路开辟后的欧洲时,强调“热那亚成为西班牙的银行家,威尼斯则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城市,而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却充满了来来往往装着财富的船只”。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间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欧洲经济重心的转移
C.地中海商业中心地位确立 D.“价格革命”影响较深远
7.商鞅变法规定:“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这一规定是指(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什伍连坐 D.推行县制
8.罗马帝国颁布的《尤里乌斯法》规定,“丧偶者,一年内必须再婚;离婚者,半年内须重新步入婚姻殿堂。同时,对于25至60岁的男子和25至50岁的女子,若无子女,则必须履行结婚义务”。该规定旨在( )
A.尊重婚姻自由 B.应对人口危机 C.重塑家庭伦理 D.扩大统治基础
9.一张报纸,一个时代,报纸中的高频词往往能够体现某一时期的特征。《申报》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其中有一个词在1919年前只出现30次,1920年-1924年出现68次,1939年更达到372次,这个词应是( )
A.中国共产党 B.国民大革命 C.中华民族 D.抗日战争
10.与明朝鼎盛时期相比,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变化(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市民文化丰富 B.禁海令的颁布 C.手工工场成熟 D.社会经济发展
11.唐朝李珣(855—930)编撰的《海药本草》专门记述由海外传入中国的药物,收录了药物124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日本某地区),金屑出大食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该书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B.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C.该书集唐朝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D.药物主要经陆路入唐朝
12.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C.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13.中世纪,城市与当时封建庄园争夺人口。一个农奴,假如他逃到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可以成为自由人,受城市法律的保护。中世纪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城市工商业发展 B.体现了契约理念的普及
C.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没落 D.表明城市是国家政治中心
14.下表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该图为“事件尚未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前,就被绘制出来销售的时事图像”,其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该图的绘制意在( )
居于画面正中位置的人物是中方负责签约的钦差大臣耆英,在他头顶的正上方绘着一幅英国女王的肖像画,若隐若现;右下角有“永远和好”中文字样的钢印图案。
A.美化殖民侵略 B.迎合市场需求 C.保存历史记忆 D.缓和中英关系
15.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完“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节后进行的知识总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探寻新航路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 B.两个投资方是指葡萄牙和意大利
C.四个航海家包括荷兰航海家巴伦支 D.新世界是指全球性联系的首次建立
16.据统计,到1894年,包括洋务企业在内的近代工业仅雇佣工人就有十几万人,而依附于这些工业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及工人家属人数更多,这些群体大多是此前破产的农民与家庭手工业者。这体现出( )
A.近代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洋务运动催生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C.近代工业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变化
D.近代民众的谋生方式发生了巨变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17.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探究以下问题。(14分)
图1: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图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
【对比分析】
(1)对比两幅地图,请您从欧洲商路贸易中心和贸易主体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所发生的变化。(8分)
【深入探究】
(2)从图1到图2商路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认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依据材料,指出陈独秀期望的“新青年”“新”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的主张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及其影响。(1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 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 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8分)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B B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A A D C
17.(1)欧洲商路贸易中心的变化: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主要贸易体(商人)变化:由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商人为主变为以西欧国家(英国等)商人为主。
(2)趋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等。
18.新在何处:自主、进步、进取的精神、世界眼光、实利、科学的思想观念。
时代精神: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影响:对青年学生:启发了青年学生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传播了民主与科学观念;对思想界: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对政局:促进了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新阶段,客观上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对后世: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9.(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任答3点)
(2)积极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
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加强中央集权。(任答4点)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