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正道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含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昭通市正道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含答题卡)

资源简介

正道中学2025学年秋季学期10月月考高二化学试卷(B卷)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D A B C C B A D B B C D D
填空题答案
(15分)(1) ①③ ④⑤
(2)
⑤④②③①
(4)>(1分) = (5)< (6)3 (7)CD
16.(14分)(1)还原 (2)处理尾气 (3)①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氧化 ②增大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4)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滴下
(5)
(6)Na2S2O3在酸性环境中易发生分解生成S和SO2
17.(14分)(1)粉碎含硅废石、搅拌、增大盐酸浓度、适当升高温度
(2) (3)SiHCl3+H2 Si+3HCl
(4)Al3++4OH-=[Al(OH)4]- Mg2++2OH-=Mg(OH)2↓
(4)①CO2 [Al(OH)4]- + CO2=Al(OH)3↓+HCO3-
(15分)
(1)① > ②0.5mol L-1 min-1 7∶12 ③ BD
(2)b
(3)①a b→a ②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减弱正道中学2025学年秋季学期10月月考高二化学试卷(B卷)
一、
选择题答案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C
D
A
B
B
D
B
B
C
D
D
二、
填空题答案
15.(15分)(1)①③
④⑤
(2)CH,COO+H,OCH,COOH+OH
(1)⑤④②③①
(4)>(1分)=
(5)<(6)3
(7)CD
16.(14分)(1)还原
(2)处理尾气
(3)①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氧化②增大
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4)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滴下
(5)4S02+2NaS+NaC03=3NaS203+C0
(6)Na2S2O3在酸性环境中易发生分解生成S和S02
17.(14分)(1)粉碎含硅废石、搅拌、增大盐酸浓度、适当升高温度
高温
(2)Si0,+2C=Si+2C0(3)SiHC13+H2高温Si+3HC1
(4)A13+4OH-=[A1(OH)4Mg2+2OH=Mg(OH21
(4)①C02
[Al(OH)4]+CO2=Al(OH)3+HCO3
18.(15分)
(1)①>
②0.5 molL-.min-1
7:12
③BD
(2)b
(3)①a
b→a
②CH,0CH,-12e+160H=2C0,+11H0
减弱
第1页共1页正道中学2025学年秋季学期10月月考高二化学试卷(B卷)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
座位号:
注意事项
[0]
[0]
[0]
[0]
[0]
[0]
[0]
[0]
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1
1]
1]
[1]
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
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1
[3]
[3]
[
[3J
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zj
[7]
[7]
[7]
[7]
[7]
[7]
[8J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A][B][C][D]
6[A][B][C][D]
11[A][B][C][D]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10[A][B][C][D]
二、
非选择题(共5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5.(15分)
(1)
(2)
;(3)
(4)
(1分):
(1分);(5)
(1分):(6)
(7)
16.(14分)
(1)
(2)
(3)
(4)
(5)
(6)
第1页共2页
17.(14分)
(1)
(2)
(3)
(4)
(5)
18.(15分)
(1)①
(1分);②

(2)
(3)①
(1分);
(1分)。

第2页共2页正道中学2025学年秋季学期10月月考高二化学试卷(B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电影时,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B. 血浆中H2CO3/HCO3-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的酸碱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D.《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是通过热分解法获得金属单质
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与指定溶液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K+、NH4+、MnO、CO32-
B.pH=1的溶液:K+、Na+、S2O32-、SO32-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Al3+、Fe3+、Cl-、NO3-
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NH4+、Na+、SO42-、Br-
3.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了用氯化铜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用空气中的氧气和氯化氢反应制氯气的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4HCl(g)+O2(g)=2Cl2(g)+2H2O(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HCl)=0.4mol/(L·s) B. (O2)=0.05mol/(L·s)
C. (H2O)=0.12mol/(L·s) D. (Cl2)=6mol/(L·min)
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的醋酸含有溶液中H+的数目为0.1NA(忽略水电离出的H+)
B. 1L、pH=2的H2S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01NA
C.1molFe与足量的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 2molNO与1molO2混合生成分子总数为2NA
5. 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pH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配制NaOH溶液
6.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B.实验室制NH3 C.验证氧化性: Cl2 >Br2 > I2 D.制备NaHCO3固体
7. 氮化硅陶瓷球具有耐高温、电绝缘、密度小等优良性能,工业上常在非氧氛围中制备氮化硅,其反应为:3SiCl4(g)+2N2(g)+6H2Si3N4(s)+12HCl(g) △H<0。若上述反应在绝热恒容容器中发生,则下列状态不能表明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B.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N2): (HCl)=1:6
C. 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8.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反应B→C决定总反应速率
B为反应的催化剂
反应A→B为放热反应
图示总反应的焓变为
9.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甲所示,其中图乙为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N2的电子式为
B.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92KJ/mol
C.催化剂a、b能改变反应①、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和焓变
D.反应②中生成1molNO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10. 一定条件下,A、B、C三种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各气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0∽2min内该反应共吸收了aKJ(a>0)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达到平衡时,A的分压不再变化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A(g)B(g)+3C(g)
C. 由图可知,2min内,C的反应速率为0.6mol/(L·min)
D. 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40%
11.某化学研究小组在探究外界条件对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时,画出了如图所示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化学平衡常数K(T1)>K(T2)
B.由图乙可知,相同压强下,温度T1时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温度时的反应速率
C.图丙中,表示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点3
D.图丁中,a曲线使用了催化剂
12. 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5molCO和10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ɑ)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C点的逆反应速率
B. 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KA=KB=KC
C. 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5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1L
D. A点时,若再充入5mol的CH3OH(g),再次平衡时CO转化率(ɑ)减小
13. 某学习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图像(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Ⅰ:2A(g)+B(g)2C(g) Ⅱ:2A(g)C(g)
Ⅲ:3A(g)+B(g)2C(g) Ⅳ:A(g)+B(g)2C(g)
A. 反应Ⅰ:P1>P2且反应I的△H<0 B. 反应Ⅱ:T1<T2且反应I的△H<0
C. 反应Ⅲ:若△H>0,则T1<T2 D. 反应Ⅳ:若△H<0,则T1<T2
14.在MoS2催化作用下利用CO2加氢可制得甲醇,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MoS2表面的物种用*标注,如*CO2表示CO2吸附在MoS2表面,图中*H已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是放热反应
B.决定合成甲醇反应速率的步骤是*HCOO+*H―→*CO+*H2O
C.反应中不易生成CH2O的原因是其活化能较大
D.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增大CH3OH的产率
二、填空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58分)
15.(共15分)室温下,有浓度均为0.1mol L-1的下列五种溶液,请回答问题。
①HCl ②NaCl ③CH3COOH ④CH3COONa ⑤Na2CO3
资料:室温下,醋酸;碳酸。
上述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的是 (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被促进的
是 。
溶液④呈碱性的原因,用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3)上述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4)等体积的①和③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反应,起始速率:① ③(填“<”、“=”或“>”)。最终生成氢气的量:① ③(填“<”、“=”或“>”)。
(5)比较溶液③和④中CH3COO-的物质的量浓度:③ ④(填“<”、“=”或“>”)。
(6)向溶液①中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的pH为 。
(7)为使⑤溶液中c(Na+)/c(CO3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有(忽略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 。
A.通入少量HCl气体 B.加入少量NaOH固体
C.加入少量KOH固体 D.加少量KHCO3
16.(14分)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又称海波,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试剂,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环境中易分解为S和SO2。实验室常将SO2通入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溶液中制备Na2S2O3,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
Na2S2O3可用作脱氯剂除去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在此过程中Na2S2O3做 (填
“氧化”或“还原”)剂。
(2)装置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3)实验前要向装置中鼓入N2的目的是 ,多孔球泡的作用有 。
(4)虚线部分导管的作用是 。
(5)写出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当装置Ⅱ中的pH约为7时,应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否则产率下降,原因是

17.(14分) 以某含硅废石(含SiO2 78%,Al2O3 13%、MgO 9%)为原料,工业上采用以下工艺回收Si、Al、Mg。
(1)为提高酸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2)请写出矿渣焙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SiHCl3与H2制精硅的化学方程式: 。
(4)请写出浸取液加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5)试剂a最好选 ,请写出滤液与足量试剂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15分)回答下列问题。
(1)恒温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CO2(g)和9mol H2(g),发生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测得CO2(g)、CH3OCH3(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a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或=)b点的逆反应速率。
②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用CO2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CO2)= 。此时的压强与起始的压强之比为 。
③上述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是 。
A.容器内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B.体系压强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工业上合成氨气时需使用催化剂降低能耗,我国科学家提出使用M-LiH复合催化剂。相同条件下,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如图1所示,氨气的产率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350℃用Cr-LiH作催化剂对应的曲线是______(填“a”、“b”或“c”)
(3)将CH3OCH3设计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①工作时,CH3OCH3通入该电池的____(填“a”或“b”)电极,溶液中OH-向___(填“a→b”或“b→a”)电极定向移动;
②电池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碱性将 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正道中学2025学年秋季学期10月月考高二化学试卷(B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影时,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B.血浆中H,CO,/HC0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的酸碱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D.《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是通过热分解法获得金属单质
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与指定溶液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K、NH、Mn0:、CO
B.pH=1的溶液:K、Na、S,02、S0,2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mol/L的溶液中:A13、Fe3、C1、N0
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NH、Na、SO,2、Br
3.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了用氯化铜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用空气中的氧气和氯化氢
反应制氯气的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4HC1(g)+0,(g)=2C12(g)+2H,0(g)。在不同条件下的
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o(HC1)=0.4mo1/(L·s)
B.0(02)=0.05mo1/(L·s)
C.0(H0)=0.12mo1/(L·s)
D.0(C12)=6mol/(L.min)
4.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1的醋酸含有溶液中H的数目为0.1N(忽略水电离出的H)
B.1L、pH=2的HS0,溶液中H的数目为0.01N
C.1 molFe与足量的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D.2molN0与1mol0,混合生成分子总数为2N
5.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不断搅拌
摄子
温度计
玻璃
搅拌器
pH试纸
内筒、
杯盖

隔热层
里圉浓硫酸
稀硫酸
外壳
NaOH
固体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pH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配制NaOH溶液
第1页共7页
6.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NH,
浸有NaBr溶液的棉球
直贸
接尾气
处理装置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浸有KI淀粉溶液的棉球
饱和NaCI溶液
A.除去C12中的
C.验证氧化性:
B.实验室制NH
D.制备NaHC0固体
HC1并干燥
C2>B2>I2
7.氮化硅陶瓷球具有耐高温、电绝缘、密度小等优良性能,工业上常在非氧氛围中制
备氮化硅,其反应为:3SiC1,(g)+2N(g)+6H=SiN,(s)+12HC1(g)
△H<0。若上述反
应在绝热恒容容器中发生,则下列状态不能表明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B.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v(N)::v(HC1)=1:6
C.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8.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B→C决定总反应速率
B.B为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A→B为放热反应
D.图示总反应的焓变为E-E
反应过程
9.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甲所示,其中图乙为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88
个能量/kmol
oH
●0
508
ON

600
77
N2+3H2
催化剂a
催化剂b
2NH
反应①
●】
NH,
反应②
NO
反应①
反应府程

A.N的电子式为N:N
B.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g)+3H2(g)=2NH(g)
△H=+92KJ/mol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