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4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课题 24 京剧趣谈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核心素养 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品味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特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重难点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激发学趣 同学们,京剧是三大国粹之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享有盛誉!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启艺术之旅,感受京剧的魅力!(板书:京剧趣谈) 资料交流,了解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时期空前繁荣。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常识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1)学生根据提示,介绍京剧。 提示①: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示②:胡琴、锣鼓 提示③:中国国粹 提示④:梅兰芳 二:初读自学,感知京剧悟“趣” 自读课文,学习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②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 驰骋 尴尬 彻底 虚拟 纳鞋底 仆人 突显 戛然而止 明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道具和表演方式。 三:问题导学,感受魅力品“趣” (一)细读共学,趣谈《马鞭》,体会京剧的道具艺术。 1.了解马鞭 默读第1自然段,提取信息,自主梳理,完成表格,全班反馈。 2.研读“好处” ◇预设1: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①引导学生感受“自由”:指名读,关注”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体会表演自由。 ②学生朗读提升。 ◇预设2: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①指名读,谈感受。 ②拓展练习: 京剧中,不同的人物通常会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猜一猜下面这些人物分别使用哪种颜色的马鞭,连一连。皇帝红色西楚霸王粉色吕布黄色刘备黑色穆桂英白色③交流反馈:皇帝骑马一般用黄色的,霸王骑乌骓马用黑色的,吕布骑赤兔用红色的,刘备骑的卢白马用白色的,穆桂英是女子一般用粉色的。 【深入交流前置作业1: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 】 3.体会道具艺术 (1)学习活动:道具分类 ①默读第2-3自然段,圈出文中介绍的道具,再给道具分类。 实在道具虚拟道具可实在可虚拟②同桌交流京剧中道具的艺术特色。 (2)交流反馈。 (3)小结:通过《马鞭》,我们知道了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场景让人想象到真实画面,也就是“虚实相生”。(板书:虚实相生) (二)自读自悟,趣谈《亮相》,体会京剧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妙。 1.自主梳理,提取信息。 (1)自主学习《亮相》,找出文中描写的两处亮相方式,说说与生活实情不相符的地方,想想这样表演的妙处。填写表格。 亮 相场景种类与现实的冲突好处反馈交流。 2.指导朗读。 (1)学生听鼓点,选语句。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2)学生自由练读。 (3)配鼓点,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通过学习《亮相》,我们还发现京剧表演艺术还有着动静结合的特点。(随机板书:动静结合) 四:主题概括,总结拓展延“趣” 1.主题概括 《京剧趣谈》由两篇与京剧相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 2.拓展延伸 脸 谱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净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3.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 尝试用文字、表格、思维导图、图片、视频、表演等形式记录并展示京剧的艺术之美。 4.搜集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说说它们的意思,再选择一两个说句子。(读词句段运用) 5.【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看戏》,说说它与《京剧趣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用“ ”划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来,说说你的感受。先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派代表交流。 课堂小结: 本文以马鞭等道具、亮相等舞台动作为例,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特点。有关京剧的有趣的知识还有许多,如京剧的脸谱人物分类、京剧的音乐、京剧的服饰……可谓艺术底蕴深厚。但一提到京剧,我们首先想到京剧爱好者是老人。有人还说京剧是“老人的艺术”“过时的艺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京剧要不要普及?当下京剧没有普及的原因有哪些?京剧与本地的晋剧、祁太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何异同?请自选一个话题,自由组合,课外继续探究学习。作业设计 阅读了《看戏》一文,梅兰芳先生精彩的演出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假如你当时也在现场,请你结合课本103页的插图,发挥想象,从她的扮相、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23* 京剧趣谈 (分类别 举例子)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24*京剧趣谈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时期空前繁荣。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常识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介绍京剧资料交流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交流有关京剧的资料。提示①: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提示②:胡琴、锣鼓提示③:中国国粹提示④:梅兰芳了解作者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年,"文革"当中被迫在全国游走了22个省。粉碎"四人帮"后专业归口,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驰骋 尴尬 仆人 锣鼓金玉奴 戛然而止púluónúchěnggān gàjiá读词语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道具表演方式马鞭有种各种各样的颜色。马鞭的颜色可以代表马匹的颜色,比如白马鞭代表白龙马,黑马鞭代表乌骓马,黄马鞭代表黄骠马。演员通过马鞭的挥动和身体的起伏、翻腾,形象地表现出马匹的飞奔腾跃和人物在马背上的颠簸。这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一种虚拟化表现手法。了解马鞭阅读短文第一部分《马鞭》,想一想:1.短文讲了关于马鞭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马鞭在舞台表演中的好处有哪些?3.你还知道京剧表演中的哪些道具呢?初读感知了解马鞭默读第1自然段,提取信息,自主梳理,完成表格,全班反馈。马鞭 出现原因 好处①古人时常骑马,舞台太小,无法表现。②演员怕真马失去控制①符合中国的美学。②可以展现骑马人的姿态。③拥有表演的自由。④本身具有装饰的美。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研读好处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研读好处拓展练习京剧中,不同的人物通常会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猜一猜下面这些人物分别使用哪种颜色的马鞭,连一连。皇帝西楚霸王吕布刘备穆桂英红色粉色黄色黑色白色体会道具艺术默读第2-3自然段,圈出文中介绍的道具,再给道具分类。实在道具虚拟道具可实在 可虚拟马鞭、鞋底、酒壶酒杯马、针线、饭菜饭碗趣谈亮相自主学习《亮相》,找出文中描写的两处亮相方式,说说与生活实情不相符的地方,想想这样表演的妙处。填写表格。趣谈亮相亮相 场景 种类 与现实的冲突 好处打得不可开交时 哪个先“醒”了,对方不就完了吗?动态 的 亮相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静态的亮相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指导朗读听鼓点,选语句。◇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学习了《京剧趣谈》这篇文章后,你对京剧之美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吗?道具虚实相生亮相动静结合京剧的历史、道具、服饰、唱腔等美还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究和发掘……学习任务三主题概括总结拓展延“趣”《京剧趣谈》由两篇与京剧相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主题概括畅谈京剧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 尝试用文字、表格、思维导图、图片、视频、表演等形式记录并展示京剧的艺术之美。脸 谱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净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认识脸谱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典型的如关羽、姜维;用作副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马谡、华雄、高登等。黑色表示严肃、威武、豪爽,如包拯、李逵、张飞、杨七郎、项羽等。表示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严嵩、董卓、赵高、秦桧、司马懿、高俅等。脸谱表示勇猛、暴躁等性格,如典韦、廉颇等。表示刚强、粗犷、骁勇、桀骜不驯,如马武、单雄信、窦尔敦、吕蒙等。表示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等性格,如青面虎张青、程咬金、公孙胜、柳仙等。白色蓝色黄色绿色词句段运用搜集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说说它们的意思,再选择一两个说句子。亮相 行当 压轴 行头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畅谈京剧(1)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清王朝覆灭了,地方军阀又( )了。(2)他那一身( )好像都是名牌。(3)我们班的节目是这场演出的( )。(4)弟弟正在学妈妈拖地呢,那( )的样子真可爱!粉墨登场行头压轴有板有眼拓展阅读阅读文章《看戏》,说说它与《京剧趣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用“ ”划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来,说说你的感受。先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派代表交流。课堂小结本文以马鞭等道具、亮相等舞台动作为例,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特点。有关京剧的有趣的知识还有许多,如京剧的脸谱人物分类、京剧的音乐、京剧的服饰……可谓艺术底蕴深厚。但一提到京剧,我们首先想到京剧爱好者是老人。有人还说京剧是“老人的艺术”“过时的艺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京剧要不要普及?当下京剧没有普及的原因有哪些?京剧与本地的晋剧、祁太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何异同?请自选一个话题,自由组合,课外继续探究学习。自主作业阅读了《看戏》一文,梅兰芳先生精彩的演出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假如你当时也在现场,请你结合课本103页的插图,发挥想象,从她的扮相、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写一段话。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4课 京剧趣谈 学习任务单一:自主预习,了解京剧查找资料,了解京剧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时期空前繁荣。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常识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2.借助材料,了解作者徐城北。二:初读自学,感知京剧悟“趣”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2.(一)细读共学,趣谈《马鞭》,体会京剧的道具艺术。(1)了解马鞭:默读第1自然段,提取信息,自主梳理,完成表格,全班反馈。马马鞭 出现原因 好处(2)拓展练习:京剧中,不同的人物通常会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猜一猜下面这些人物分别使用哪种颜色的马鞭,连一连。皇帝 红色西楚霸王 粉色吕布 黄色刘备 黑色穆桂英 白色3.体会道具艺术(1)学习活动:道具分类①默读第2-3自然段,圈出文中介绍的道具,再给道具分类。实在道具虚拟道具可实在可虚拟(二)自主梳理,提取信息。自主学习《亮相》,找出文中描写的两处亮相方式,说说与生活实情不相符的地方,想想这样表演的妙处。填写表格。亮相 场景 种类 与现实的冲突 好处三:分享共学,总结拓展延“趣”l.畅谈京剧。(1)组内交流。(2)代表反馈。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 尝试用文字、表格、思维导图、图片、视频、表演等形式记录并展示京剧的艺术之美。搜集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说说它们的意思,再选择一两个说句子。(参考课本P111)四:拓展阅读阅读文章《看戏》,说说它与《京剧趣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用“ ”划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来,说说你的感受。先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派代表交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4课 京剧趣谈 第一课时 分层作业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驰骋(chěng) 彻底(chè) B.玉镯(zhuó) 仆人(pú)C.虚拟(nǐ) 气概(gài) D.戛然而止(gá) 尴尬(gān)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无穷无( ) 风雨不( ) ( )然而止 不可开( )(1)你会在她的身上找到( )的力量。(2)大伯的话说得( ),让对方很难找到破绽。(3)他的话音( ),发现老头儿脸色陡地变得青灰……(4)师傅这会儿正忙得( ),一只手翻炒着肉片,另一只手剁着青椒。3“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胜利一方这样表演的目的是什么?( )让戏剧更有趣、更好看。B.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C.体现人物已经筋疲力尽。D.烘托、渲染紧张的氛围。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下列表述有误的是哪一项?( )A.“马鞭”是京剧表演中的道具,对京剧来说没有达到想要表现的效果。B.课文通过描写马鞭的作用,说明了利用虚拟道具可以表演得十分好看。C.文中对 “亮相”这一特色的描写使我们了解了京剧艺术有很多高妙之处。D.“亮相”通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表现京剧夸张化和虚拟化、以形传神的特点。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京剧脸谱(节选)①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②以三块瓦脸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又如花三块瓦脸,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③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选自《走进传统文化》)(1)下列不属于脸谱用来寓褒贬、分善恶所采用的手法的是哪一项?( )A.想象 B.美化 C.变形 D.夸张选段③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哪一项?( )A.总结 B.总起 C.承上启下 D.前后照应下列脸谱的颜色及其性格和人物不对应的是哪一项?( )白色 奸诈多疑 曹操 B.红色 忠诚耿直 关羽C.黑色 刚正不阿 包拯 D.绿色 骁勇鲁莽 二郎神(4)从线条和布局来看,京剧脸谱大致可分为哪几种?参考答案:一、基础类1.D2.尽 透 戛 交 无穷无尽 风雨不透 戛然而止 不可开交3.B4.A二、提升类5. (1)A (2)B (3)D(4)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三、拓展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 京剧趣谈(朗读).mp3 24京剧趣谈作业设计.doc 24京剧趣谈学习任务单.doc 24京剧趣谈授课课件 .pptx 24京剧趣谈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