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钟英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钟英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2025年5月29日,我国“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开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火升空 B. 采集样品 C. 探测距离 D. 搭载探测器
2.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的化学家是(  )
A. 闵恩泽 B. 张青莲 C. 拉瓦锡 D. 卢瑟福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B. 液态氧 C. 洁净的海水 D. 5%的过氧化氢溶液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铁 B. 氧气 C. 金刚石 D. 硫酸铜
5.实验室常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如图,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规范的是(  )
A. 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B.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C. 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D.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 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 B. 煤油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材料
C. 铜和铝用于生产电缆 D. 钢铁作为建筑材料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 铝 氯 B. 氩 氖 C. 铍 硅 D. 氦 汞
9.不列入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物质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很剧烈
B. 氧气可用于火箭发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光源
11.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12g B. 12 C. 1.6605×10-27kg D. g
12.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有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13.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B. 铁丝和铜片:用磁铁吸引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入二氧化锰 D. 水和酒精:品尝味道
14.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木条和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两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均约为21%
B. 木条、蜡烛均熄灭后,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甲<乙
C. 70s时,甲集气瓶内CO2的体积分数为88.3%
D. 实验的过程中,燃烧的剧烈程度受O2的体积分数的影响
15.某催化剂可实现H2O与O2反应制备H2O2。向容器中加入100gH2O和适量催化剂,并不断通入O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在20℃、40℃和60℃下进行实验①、②、③,测得H2O2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设计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
B. 实验①说明:20℃,在0~3h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该催化反应持续进行
C. 比较实验①、②可知,在0~3h内,40℃比20℃对该催化反应更有利
D. 实验③中2h后,H2O与O2不再反应,生成的H2O2开始分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6.选用“>”或“<”或“=”填空。
(1)活泼性:氧气______氮气;
(2)沸点:液氮______液氧;
(3)溶解性:氧气______氮气;
(4)分子间间隔:氧气______液氧。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7.图中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为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反应①、②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所涉及到的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D是一种常见金属,在B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则B与D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实验室完成这个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底部留下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4)物质都有两面性,气体B有利的一面是______;气体B不利的一面是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
18.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酚酞溶液遇氨水显红色。
(1)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______。
(3)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填字母),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有关。
(4)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按要求填写:
①氧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②3个镁离子______。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需要放置在陶土网上加热的是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量13.4g(1g以下使用游码)试剂,待天平平衡后,发现试剂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试剂的质量为______g。
(3)某同学用5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若该同学俯视读数为4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6mL,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______12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如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20.兴趣小组同学研究了实验室和生活中氧气的制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氧气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时,为避免试剂沾在管口或管壁上,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反应的原理可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为______。
若选用装置A作为该反应的发生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
能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③为了产生平稳的氧气流并实时观察气流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2)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款简易供氧器,如图2所示。
①该供氧器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化学反应:
第一步:过碳酸钠遇水分解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第二步: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②选择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反应原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______。(填字母)
a.原料是否廉价易得
b.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c.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
d.是否安全、环保
(3)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分解加速。
提供的实验用品有:试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
实验室还可利用数字传感器可以形象地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曲线______(填“a”或“b”)表示没有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②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然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里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拓展实验。
【提出问题1】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圆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实验结论】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不正确。根据该结论,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拓展延伸】
(3)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2中______(填字母,下同)点时红磷停止燃烧;
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前,瓶内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a.提供热量,点燃白磷
b.隔绝空气,防止白磷燃烧
c.吸收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d.加速冷却
【提出问题2】能不能用硫代替白磷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与实验】小组同学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白磷、硫放入集气瓶中燃烧,采集数据如图4、图5。(注: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是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时瓶内的气压)。
【结论与反思】
(4)写出图3实验中硫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否用硫代替白磷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______。
(5)用燃烧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选择试剂时,对所选试剂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
<;
>;

17.【答案】分解反应;
Hg+O2HgO;
Fe+OFe3O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食物腐败、金属生锈、材料老化等
18.【答案】滤纸条由左向右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蔗糖分子均匀分散于水分子之间;
BC;分子种类;
①;②3Mg2+
19.【答案】①BD;②C;
12.6;
凹液面最低处,小于。

20.【答案】①锥形瓶;集气瓶;②将试管横放,用纸槽代替药匙伸入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③CE;
①H2O2H2O+O2;②abcd。
取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燃烧再用酒精灯点燃小木条并熄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有较多气泡产生且木条复燃;①b;②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21.【答案】P+O2P2O5。
②;偏小。
C;bc。
S+O2SO2;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了新的气体,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
生成物不是气体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