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白银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静止的原子核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衰变后两带电粒子a、b的半径之比为45∶1,两带电粒子a、b的动能之比为11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衰变为β衰变 B. 大圆为β粒子的运动轨迹
C. 小圆为α粒子的运动轨迹 D. 两带电粒子a、b的周期之比为10∶13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气体在过程中做等温变化
B. 气体在过程中内能增加
C. 气体在过程和过程对外界做的功相等
D. 气体在一次循环过程中会向外界放出热量
3.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已成为中国人喜庆的象征。如图所示,由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四个质量相等的灯笼,中间的细绳是水平的,另外四根细绳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分别θ1和θ2。设悬挂端绳子拉力大小为F1,水平段绳子拉力大小为F2,灯笼质量为m,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F1=F2 B. F1=2F2 C. D.
4.图甲是极板长度为的平行板电容器,虚线为电容器的中心线,两极板接在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源上(时板带负电)。在时,一带正电的粒子以的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电容器并能飞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则该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轨迹可能是(  )
A. B. C. D.
5. 一长方形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长方形木板的上方有一条状竖直挡板,挡板的两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挡板与木板不接触。现有一个方形物块在木板上沿挡板以速度v运动,同时方形木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左运动,木板的运动方向与竖直挡板垂直,已知物块跟竖直挡板和水平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物块的质量为m,则关于物块所受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竖直挡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0
B. 竖直挡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
C. 只增大木板向左运动的速度,竖直挡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将变小
D. 只增大物块沿挡板运动的速度,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将增大
6.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制成的光盘边缘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入射点O和两出射点P、Q恰好位于光盘边缘等间隔的三点处,空气中的四条细光束分别为入射光束a、反射光束b、出射光束c和d、已知光束a和b间的夹角为90°,则(  )
A. 光盘材料的折射率n=2 B. 光在光盘内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
C. 光束b、c和d的强度之和等于光束a的强度 D. 光束c的强度小于O点处折射光束OP的强度
7.甲同学在北极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经过一段时间落回手中;乙同学在赤道以相同速度竖直上抛另一小球,经过另一段时间落回手中。已知甲、乙抛出小球对应的运动时间的比值为k,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8.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沿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是简谐波中的两个质点,横坐标分别为和,如图乙所示为质点的振动图像(  )
A. 该列简谐波沿轴正方向传播
B. 该列简谐波传播速度大小为0.5m/s
C. 从图甲时刻开始,再经过、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从图甲时刻开始,再经过、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9.如图所示,在x轴上处固定两个带电量均为的点电荷,一电子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x轴从处移动到处或沿y轴从处移动到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x轴移动时电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沿y轴移动时电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在处固定电荷量为的负点电荷,可使处的电场强度为0
D. 在处固定电荷量为的正点电荷,可使处的电场强度为0
三、实验题
10.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质量的装置。如图(a),细绳1、2和橡皮筋相连于一点,绳1上端固定在A点,绳2下端与水杯相连,橡皮筋的另一端与绳套相连。
为确定杯中物体质量m与橡皮筋长度x的关系,该小组逐次加入等质量的水,拉动绳套,使绳1每次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30°且橡皮筋与绳1垂直,待装置稳定后测量对应的橡皮筋长度。根据测得数据作出x-m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芒果放入此空杯,按上述操作测得x=11.60 cm,由图(b)可知,该芒果的质量m0=     g(结果保留到个位)。若杯中放入芒果后,绳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但与橡皮筋不垂直,由图像读出的芒果质量与m0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2)另一组同学利用同样方法得到的x-m图像在后半部分弯曲,下列原因可能的是     。
A.水杯质量过小
B.绳套长度过大
C.橡皮筋伸长量过大,弹力与其伸长量不成正比
(3)写出一条可以使上述装置测量质量范围增大的措施      。
11.实验小组设计了不同方案测量一个左右定值电阻的阻值
(1)小新同学利用欧姆表测量,则欧姆表倍率应选择    ;
A.  B.  C.  D.
选择正确倍率后,小新按实验要求操作,欧姆表指针如下图所示,则该电阻阻值为    ;
(2)思思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该待测电阻,选用仪器如下: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
电压表(量程6V,电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1A)
电源(6V,内阻约为)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为减小误差,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图    (选填“甲”或“乙”),这样连接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路同学把待测电阻和一个阻值已知为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串联电路总电压保持不变,用同一电压表分别测出的电压和的电压则的测量值为    ,考虑到电压表的内阻,测量结果会    。(以上两空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题
12.某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5.0 m,假设绿灯亮起瞬间,每辆汽车都同时以加速度a=1.0m/s2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5.0 m/s时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 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绿灯结束时刻,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问:
(1)一次绿灯时间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若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则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3.如图所示,密封良好的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顶部固定且导热良好,其他部分绝热。质量为0.5kg的绝热活塞将理想气体分为A和B两部分,活塞横截面积为0.01,厚度不计,能无摩擦地滑动,活塞上表面和容器顶部与轻弹簧连接。初始时容器内两部分气体的温度相同,气柱的高度均为0.5,气体A的压强为,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加热气体B一段时间(加热装置未画出且体积可忽略),活塞缓慢上升0.1后,系统再次平衡,此时气体B的温度为原来的1.6倍。重力加速度g,试求:
(1)再次平衡时容器气体A的压强pA';
(2)弹簧的劲度系数k。
14.如图所示,用细绳连接的两个小物块A、B,跨过一光滑定滑轮放在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粗糙斜面上,两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A物块竖直下落且落地后不反弹。已知A、B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5 kg、mB=3 kg,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物块释放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5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A物块下落的时间t;
(2)B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s。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白银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带电粒子动量相等,由两圆外切可知,此为α衰变,由R=可知,大圆为α粒子轨迹,A、B、C错误;由R=,可知==,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动量与动能的关系有=,解得==,根据周期公式T=,可知==,D正确.
2.【答案】C
【解析】气体在过程中因pV乘积变大,可知温度升高,选项A错误;气体在过程中因pV乘积变小,可知温度降低,内能减小,选项B错误;在p-V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气体对外做功,可知气体在过程和过程对外界做的功相等,选项C正确;气体在一次循环过程中从a到b再到c过程对外做功,从c到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且内能不变,则气体会从外界吸收热量,选项D错误。
3.【答案】D
【解析】对左边两个灯笼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解得,,则F1不等于F2,F1也不一定是2F2,选项A、B、C错误;对左边第2个灯笼受力分析可知,
解得,选项D正确。
4.【答案】B
【解析】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板的时间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以的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电容器,内,板带负电,粒子受合力向上,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轨迹曲线向上弯曲,粒子所受合力向下,轨迹曲线向下弯曲,在竖直方向上先减速到零,后加速向下,轨迹先向上后向下,粒子所受合力向上,轨迹曲线向上弯曲,先在竖直方向向下减速到零,后加速向上,轨迹先向下后向上,粒子的运动情况与粒子运动情况相同,B选项轨迹符合题意。选B。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弹力的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由公式可知,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为,只增大物块沿挡板运动的速度,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根据题意,物体相对于木板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规律可知,解得,由平衡条件可知,挡板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竖直挡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故A错误,B正确;结合AB分析可知,只增大木板向左运动的速度,增大,则增大,竖直挡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将变大,故C错误。
6.【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入射角为i=45°
折射角为r=30°
根据折射定律有n===
所以A错误;
根据v==c,所以B错误;
因为在Q处光还有反射光线,光束b、c和d的强度之和小于光束a的强度,所以C错误;
光束c的强度与反射光束PQ强度之和等于折射光束OP的强度,所以D正确.
7.【答案】A
【解析】设小球的初速度为,在北极小球运动的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在赤道小球运动的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由竖直上抛,可得,,则
设地球半径为,在北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在赤道,万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之和,即,T为地球自转周期。设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也为,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同理,对同步卫星,,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故选A。
二、多选题
8.【答案】AC
【解析】由于图甲为时的波形图,则在乙图中看质点在的振动情况,可知质点向下振动;再回到甲图中结合波形可知该简谐波向轴正方向传播,选项A正确;结合图甲的波形可知波长,乙图的波形可知周期,则由,解得波速为,选项B错误;点的位置坐标为2m,点的位置坐标为8m,可知、中点的位置坐标为5m。当处在波峰或者波谷位置时,、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处在平衡位置时,、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经过,波向x轴正向传播,此时、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D错误。
9.【答案】AC
【解析】等量负点电荷电场分布情况如图
x轴上,从处移动到处,场强先减小后变大,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y轴上,场强从原点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从处移动到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A正确,B错误;
在处固定电荷量为的负点电荷处的电场强度为,又,解得,C正确;在处固定电荷量为的正点电荷,可使处的电场强度为,又,解得,D错误。
三、实验题
10.【答案】(1)106或107 偏大 (2)C (3)减小细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合理即可)
【解析】(1)操作测得x=11.60 cm,由题图(b)的图像坐标可知,该芒果的质量为106 g或107 g;
若杯中放入芒果后,绳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但与橡皮筋不垂直,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橡皮筋的拉力变大,导致橡皮筋的长度偏大,若仍然根据图像读出芒果的质量,则与m0相比偏大。
(2)若得到的x-m图像在后半部分弯曲,可能是所测物体的质量过大,导致橡皮筋所受的弹力过大,超过了橡皮筋的弹性限度,从而使橡皮筋弹力与其伸长量不成正比,故选C。
(3)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由kx=mgsin θ知当减小绳子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时,相同质量的物体对应橡皮筋的拉力较小,橡皮筋的伸长量较小,故对相同的橡皮筋,可通过减小细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质量测量范围。
11.【答案】(1) A 9 (2) 乙 偏小 (3)  无影响
【解析】(1)欧姆表使用时应使指针在表盘三分之二到三分之一区间内,因此应选
由表盘可知指针指向9,由于是档位所以电阻值应该是9
(2)由题目信息可知电流表对误差影响较大会导致电压表测量更不准确,因此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图乙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会导致电流的测量值大于通过电阻的真实值,因此电阻的测量值会偏小
(3)设电路总电压为U,电压表内阻为。测电压时测时可得故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四、计算题
12.【答案】(1)38辆 (2)0.71m/s2
【解析】(1)设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则速度v=at1,解得t1=5 s;
设每辆汽车在40 s内的位移为x1,
则x1=t1+v(t-t1);
所以通过路口的车辆数n==37.5,
根据题意可知通过路口的车辆数为38辆。
(2)设第39辆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x2,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时间t2=3 s,则
x2=38l-t1-v(t-t1-t2)
解得x2=17.5 m
又由汽车减速过程得-v2=-2a2x2
联立解得a2=0.71 m/s2。
13.【答案】(1);(2)
【解析】(1)气体A等温变化,则有
其中=0.50.1=0.4m
解得
(2)初始状态,对活塞受力分析,可得
对气体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
末状态,对活塞受力分析,可得
联立,解得
14.【答案】(1)2 s (2)6.25 m
【解析】(1)对A物块受力分析有mAg-T=mAa1
对B物块有T-mBgsin 37°-μmBgcos 37°=mBa1
联立解得a1=2.5 m/s2
对A物块的运动分析,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h=a1t2,解得t=2 s。
(2)A物块落地后B物块减速上升的初速度v1=a1t
对B物块有mBgsin 37°+μmBgcos 37°=mBa2
得B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为a2=10 m/s2
B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在A物块下落的过程中B物块上滑的距离为h,则在A物块落地后B物块上滑的距离为s-h,由于B物块匀减速上滑,则据速度位移关系有v=2a2(s-h),
代入数据可解得s=6.25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