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响水清源高中、滨海东坎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清源高中、滨海东坎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省跨省外迁总人口共有1152万人。下图为“2020年安徽省外迁人口分省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最可能是( )
A.浙 B.渝 C.湘 D.滇
2.影响安徽人口迁往广东和湖北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空间距离 B.文化习俗 C.产业发展 D.公共服务
3.人口大量外迁对安徽省主要影响有(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提高城镇环境容量
C.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D.促进产业分工协作
2013年3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市部分人口数据 规划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万人)
2000-2010年 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 2300
2000-2010年 增加的常住人口(万人) 604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 3000
2011年常住人口(万人) 2019
4.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
A.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604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2019万人
5.目前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效应”中短板的是( )
A.北京——消费水平 B.江苏——科技水平
C.新疆——淡水资源 D.西藏——能源资源
6.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 B.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C.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D.向其他地区大规模移民
伴随着城镇化和乡村空间转型,传统村落经历了多维度的空间重构。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某村落邻里空间演变过程,21世纪以来,凭借古建筑村落及生态文化,该村发展起了旅游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邻里空间演变情况推断,该村落类型最可能为( )
A.城市近郊型 B.边远山区型 C.搬迁撤并型 D.特色保护型
8.推测改革开放以来,该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表现为( )
A.人口增加 B.先增加再减少 C.人口减少 D.先减少再增加
9.随着城镇化发展,该村( )
A.生产空间面积增加 B.功能区趋向集中
C.文化空间稳定不变 D.农业空间景观化
蘑菇房(如图)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房屋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房屋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垂直差异明显,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完成下面小题。
10.火塘的主要作用是( )
①照明②驱湿③保存火种④驱虫杀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蘑菇房采用厚重的土基墙,主要原因是( )
A.抗强风的侵袭 B.抗震能力强 C.室内冬暖夏凉 D.房间隔音效果好
12.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 )
A.防火 B.防潮 C.防雷 D.防虫
滇西北山地是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地聚落依农田、森林和草原布局,主要分布在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市。研究表明,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距河远近、海拔、坡度、坡向是重要指标。如图示意滇西北山地河流缓冲区聚落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区域内距离河流0~400m处聚落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河流近,受洪水威胁大 B.土地面积少,建设用地不足
C.经济水平低,人口流失量大 D.生态环境差,人口分布稀少
14.近年来,户数增长率最高的区域与河流相距1600~2000m,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地资源 C.自然环境 D.植被类型
榴莲果树高达20多米, 0°~18.4°N为其最佳种植区。 2022年,我国榴莲进口量高达82.5 万吨, 绝大部分来自泰国,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23年6月,海南岛首批50吨榴莲正式上市。销往我国的泰国榴莲在七成熟时人工采摘,运输途中成熟; 海南榴莲则在树上成熟自然脱落,经收集后上市。完成下面小题.
15.海南岛种植榴莲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夏季气温偏低 B.冬季气温偏低
C.气温年较差小 D.气温日较差小
16.与进口榴莲相比,海南榴莲( )
A.品质更新鲜 B.运输成本更高
C.知名度更高 D.采摘成本更高
17.为降低榴莲价格,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应( )
①研发榴莲抗旱品种 ②扩大榴莲种植面积
③拓展榴莲进口渠道 ④发展温室榴莲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灌溉技术,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使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增,占农业产值比重曾高达80%以上。欧盟正式成立后,西班牙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业,与法国形成农业一体化,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园艺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4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西班牙种植小麦的季节是( )
A.春末夏初 B.夏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19.促使西班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小麦产量降低 D.气候条件的变化
20.与法国相比,西班牙发展园艺业的优势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B.技术水平高
C.交通运输便利 D.低温冷害少
耕地非粮化是耕地种植稻谷小麦和玉米之外其它作物的现象。耕地非粮化率是指非粮作物种植面积与作物种植总面积之比。下图为“2019年四川省5大经济区耕地非粮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川西北生态经济区非粮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热量短缺 C.土壤贫瘠 D.土地狭小
22.近年来成都平原经济区非粮化面积扩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禀赋条件 B.农业劳动人数 C.农业生产技术 D.生产比较效益
23.为有效防止耕地过度非粮化,四川省应( )
A.加强退化耕地管理 B.提高耕地复种指数
C.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D.完善种粮激励机制
二、综合题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才净流入占比是指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总量减去流出某城市的人才总量占全国流动人才总量的百分比。它是衡量人才吸引力的核心指标,反映城市留得住人才的能力。2023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行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依旧位居前四,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转为净流出趋势,成渝、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下表示意2019~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
表: 2019-2023年四大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
城市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北京 -3.9% 0.2% 1.0% 1.5% 0.5%
上海 0.5% 1.2% 2.1% 1.9% 1.5%
深圳 0.2% 1.3% 1.4% 1.1% 1.2%
广州 0.6% 0.9% 1.0% 0.7% 1.0%
(1)指出北京对求职者保持较高吸引力的优势条件。
(2)说明2023年北京人才流入占比在前四位城市中占比最低的原因。
(3)珠三角地区人才持续集聚,且人才流动也愈加频繁。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8月26日,云南省政府发布《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云南省的29%,人口约占44.02%。
材料二:如图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格局示意图。
(1)概括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空间变化特点。
(2)从人口迁移的“拉力”角度分析昆明人口城镇化水平高的原因。
(3)简述该区域城镇化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却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的主产区。棉花喜光、喜高温,9、10月成熟,成熟期降水少利于保障纤维品质。早期,该区域棉花成熟时多依赖季节性外来务工者进行人工采摘,近10年人工采棉成本基本翻倍。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新疆积极推广机械化采摘,机采率高达90%,其成本不到人工的一半。图为“塔里木盆地棉花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塔里木盆地棉花产区的分布特征。
(2)简析塔里木盆地棉花品质高的气候条件。
(3)从劳动力角度解释塔里木盆地棉花机采率高的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A C A A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B B A D C A D
题号 21 22 23
答案 B D D
24.(1)
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战略地位突出;经济发达,产业多元,就业机会多;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密集;薪资水平较高。
(2)
房价高、落户门槛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周边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提升。
(3)
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房价相对北京上海较低,生活成本较低;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人才持续集聚;珠三角地区城市距离近,语言相通、文化相近,人员流动障碍少。
25.(1)空间上,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特点;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部、北部和西北部上升较为明显,东部和南部基本保持不变。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较为便利;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
(3)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6.(1)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主要分布在盆地外缘或山麓地带;多沿河流分布。
(2)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成熟期降水较少,利于保障纤维品质;冬季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3)棉花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多;季节性采摘,当地劳动力严重不足;外来劳动力成本提高,而机械采摘成本较低;人工采摘效率低,机械采摘效率高,可有效避免天气变化导致的损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