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封面,其中建筑所在的国度是( )
A.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雇用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材料表明
A.在古巴比伦社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在古巴比伦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法典维护了古巴比伦贵族的利益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繁荣,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婆罗门和刹帝利结合在一起而在今生和来世得以繁盛。”通过这部法典可以了解( )
A.古埃及法老的权威 B.古印度有悠久的历史
C.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4.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古代斯巴达 B.古代雅典 C.罗马帝国 D.意大利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热点问题“一带一路”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下列选项最贴切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的对抗与交流 B.丝路的繁华与衰败
C.罗马的扩张与崛起 D.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6.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D.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7.在考古发现的众多中亚艺术品中,有大量的希腊题材的艺术作品。在佛教的壁画及雕塑中,有很多希腊的影子,例如太阳神阿波罗就跑到了佛教艺术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希腊城邦建立 B.佛教对外传播
C.亚历山大东征 D.罗马帝国扩张
8.当地时间2024年9月1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已致加沙地带40738人死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是中东地区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它们之间的冲突还涉及宗教和文化方面。历史上,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宗教是( )
A.印度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下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课题应是( )
A.西罗马帝国的兴衰 B.希腊城邦的兴衰
C.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D.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10.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内有酿酒、磨面、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可以自己制作。唐诗《田家》中有“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的描述。这两种历史现象体现出的共同经济特征是( )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都是自由农民 C.经济自给自足 D.都有雇佣关系
11.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庄园法庭 B.自由和自治城市
C.行会 D.大学的兴起
12.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募集巨款赎买了自治权,但领主挥霍完赎金后,又取消自治权。愤怒的琅城人民揭竿而起,最终取得自治权。这说明琅城人民为争取自治权采取的方式是( )
A.金钱赎买 B.武力斗争 C.长期和平请愿 D.金钱与武力结合
13.《罗马民法大全》的摘要中说道,释放了的奴隶也能获得法律的保护。但前提是这个释放是主人亲自进行了合法释放,而不是自己逃亡。材料主要说明了拜占庭帝国( )
A.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C.全面进入法制时代 D.领主特权遭到限制
14.有学者认为,大化改新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并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该学者认为大化改新(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增强了日本国力
C.形成了武士集团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5.阿拉伯帝国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
A.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
C.统治者轻视人才教育 D.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
16.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欧洲农村的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进行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现象出现在(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奴隶制种植园
17.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是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这说明,文艺复兴( )
A.肯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固守了封建等级的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小史同学在学习了“探寻新航路”这一课时后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据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
A.使世界开始真正连为一体 B.促进了欧洲贸易繁荣
C.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D.促进了物种的大交换
19.“这位‘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材料中的“先驱者”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0.某历史社团计划编写校本教材《欧洲百年》。右框所示内容是该书的部分目录,能入选该书第三章的是( )
目录 第一章 思想解放——冲破神学桎梏……1 第二章 扬帆出海——探寻海上航路……15 第三章 血腥罪恶——贩卖非洲黑奴……52 第四章 冲锋陷阵——捍卫自由平等……83 ……
A.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英国进行“三角贸易” D.来克星顿的枪声
二、综合题
21.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则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
——朱寰《世界中古史》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哪一种制度?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这一时期西欧乡村出现了何种典型的组织形式?
(2)材料二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有关?这场改革学习的老师是?它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三、材料题
22.千年文明熠熠生辉,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明诞生复杂多元
文明 诞生区域
① 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② 印度河流域
中国文明 黄河、长江流域
材料二 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卡片一:《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包括前言、正文、结尾三部分。序言和结语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诉讼法、民法、刑法等内容,意在调节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婚姻关系。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卡片二:查士丁尼认为法典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为此查士丁尼命人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材料三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1)观察材料一中古代亚非文明诞生状况表,填写①②处内容,并概括古代亚非文明诞生的共同条件。
(2)简述材料二中卡片一文物的地位与历史意义,并概括卡片二《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
(3)归纳材料三中两个建筑的特点,并概括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4)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
23.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李老师以“走向近代”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构建知识框架—梳理历史事件】
(1)构建知识框架有助于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梳理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请你将①②③处填写完整,并指出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
任务二【解读文艺作品—倾听时代呼声】
(2)文艺作品以时代背景为创作舞台,发出时代的呼声。请你分别介绍下面两幅作品。
任务三【撰写历史短文—感悟历史发展】
(3)欧洲人通过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世界”。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也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B D B C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B B C B D C C
21.(1)制度:封君封臣制(封建等级制度)。纽带:土地的封赐(答“土地”亦可)。典型组织形式:庄园。
(2)改革:大化改新。老师:中国唐朝。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陶醉于已有的成就;在以后的时代里,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的文明新因素;不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4)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勇于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胆吸收和合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2.(1)内容: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印度文明;共同条件: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等。
(2)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等。
历史影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等。
(3)特点:帕特农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罗马万神庙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联系: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穹顶、拱门等。
(4)如何:对待各国不同的文明成果,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开放的心态,能够做到兼容并蓄。
23.(1)①租地农场;②手工工场;③文艺复兴。
特点:形成雇佣关系;生产产品面向市场。
(2)但丁的《神曲》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3)【示例1】
观点: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的发展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使得粮食、水果、蔬菜、经济作物、动植物等物种实现了全球范围的交换。
综上所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的发展。
【示例2】
观点:新航路开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殖民掠夺与扩张,葡萄牙在非洲、印度、美洲、中国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夺使印第安人大量减少,并将诸多疾病的病原带到了美洲与大洋洲,致使大量原住民的死亡。这不仅中断了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还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因此,新航路开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