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兰 州 市 学 府 致 远 学 校 5.在 25 ℃、101 kPa 下,1 g 乙醇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时放热 29.71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班级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一) A.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66 kJ·mol-1B.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66kJ·mol-1C 1. 2 C2H5OH(l)3+ 2 O2(g)=CO32+ 2 H2O(l) ΔH=-29.71 kJ·mol-1化学试卷 D.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9.71 kJ·mol-1(本试卷满分 100 分,时间 75 分钟)姓名 6.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化学键 C—H C—F H—F F—F第 I卷(选择题 共 48 分)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一、单选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总计 48分)根据键能数据估算反应 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 为考场 1.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485 kJ·mol-1 B.-485 kJ·mol-1 C.-1940 kJ·mol-1 D.+1940 kJ·mol-17.对于可逆反应 A(g)+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3mol L-1 s-1 B.υ(B)=1.8mol L-1 s-1座位号 C.υ(C)=0.7mol L-1 s-1 D.υ(D)=2.0mol L-1 s-18.某化学反应X Y分两步进行;①X M ;②M Y。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A.钢铁生锈 B.牛奶变质 C.工业合成氨 D.浮雕的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反应②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A. B. C. D. C.X、Y、M 三种物质中 Y 最稳定D.M 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xOy 、CO 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催化剂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已知反应2NO g +2CO g N2 g +2CO2 g H<0,A.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 N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B.ΔH 0的反应一定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 A.增大容器的体积 B.改用高效催化剂 C.增加 CO 的浓度 D.升高温度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因而提高可逆反应的速率和产率 10.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D.升高温度,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N2(g)+3H2(g) 2NH3(g),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 的变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表示燃烧热的是( ) 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4(g)+2O2(g)= CO2(g)+2H2O(g) ΔH A.加入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B.H2(g)+Cl2(g)= 2HCl(g) ΔH B.b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C6H12O6(s)+6O2(g)= 6CO2(g)+6H2O(l) ΔH C.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N2转化率增大D.2CO(g)+O2(g)= 2CO2(g) ΔH D.在常温、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 1 mol N2和 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 kJ第 1页/共 6页 第 2页/共 6页{#{QQABSQIEogCAAIAAAAgCUQGiCEEYkBAAAKgOAFAcsAABgRFABAA=}#}11.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A s 2B g C g D g 将 NO 球浸泡在冰水、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2 温度升高,颜色加A. B. 水中,探究温度对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 深,平衡向吸热反应C.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 反应物A 2NO N O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2 2 4 ΔH<0 的影 方向移动12.已知反应 2A g B s C g D g 响的平衡常数 K 值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00℃时,向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A和0.20mol B,10s末达平衡。下列16.可逆反应 aA g bB g cC g dD g 符合以下两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c C c D ( )A.平衡常数表达式K= c2 A c B 温度/℃ 700 800 1000B.该反应放热反应K 值 0.6 1.0 1.4C. 容器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某温度下,若平衡浓度符合关系式 c2(A)=c(C)c(D),此时温度为 800℃13.已知: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 kJ·mol-1C(s,金刚石)+O2(g)===CO2(g) ΔH1 ; C(s,石墨)+O2(g)===CO2(g) ΔH2 A. a b c d ;正反应吸热 B. a b c d ;正反应吸热根据上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C. a b c d ;正反应放热 D. a b c d ;正反应放热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4. 在气体反应中,使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反应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件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增加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17.(10 分)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5.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1)已知 H2的燃烧热为 285.8 kJ mol-1,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项 实验设计 结论(2)已知 26g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放出 1300kJ 的向 2 mL 0.01 mol·L-1的 FeCl3溶液中加入 1 滴 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A 平衡正向移动KSCN 溶液,再加入少量 KCl 溶液 (3)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 H2SO4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向两支装有 5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的 放入热水中的出现浑(4)已知 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则 HCl(g)=1 H2(g)+1 Cl2(g)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 0.1 mol·L-1 H2SO4溶 浊所用时间少,其他 2 2B ΔH=___________。液,然后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记录出现 条件不变,温度越(5)已知拆开 1molH—H,1molN—H,1molN N 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kJ、浑浊时间 高,反应速率越快391kJ、946kJ,则 N2与 H2反应生成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18.(12 分)某温度下,在 2L 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物质(均为气态)间进行正反应速率加快,逆C 2NH3(g) N2H4(l)+H2(g),把容器的容积缩小 反应,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据图回答:反应速率加快一半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2)反应起始至 t min(设 t=5),Z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 (用百分数表示),平衡常数 K 为_____。(3)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A.X、Y、Z 的反应速率相等 B.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第 3页/共 6页 第 4页/共 6页{#{QQABSQIEogCAAIAAAAgCUQGiCEEYkBAAAKgOAFAcsAABgRFABAA=}#}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生成 1molZ 的同时生成 2molX A.用量筒量取硫酸溶液仰视读数E.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变 B.大烧杯上硬纸板没盖好(4)一定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有_____ 。 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A.其他条件不变,及时分离出产物 B.适当降低温度 D.测量完硫酸溶液温度的温度计直接用来测 NaOH 溶液的温度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 X 的浓度 D.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 1L ③若将该实验中的硫酸改为浓硫酸,所放出的热量会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E.恒容条件下冲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或者不变);若将 NaOH 改为稀氨水,所放出的热量又会___________(同上)19.(20 分)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 20.(10 分)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内,下: 将 2 mol SO2和 1 mol O2混合发生反应:①用量筒量取 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 2SO2 g O2 g 2SO3 g H 0。回答下列问题:出硫酸温度; (1)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②用另一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并用 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2)若反应达到平衡后,减小压强,SO2转化率将③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______________。回答下列问题: (3)如图表示合成SO3反应在某段时间 t0→t6 中反应速率与时间的曲线图, t1 、 t4(1)装置图中 a 的名称___________。 时刻分别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它们依次为 _______、_______。(2)倒入 NaOH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3)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NaOH 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4)使硫酸与 NaOH 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A. 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 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 轻轻地振荡烧杯 D. 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5)实验数据如表:温度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温度差平均值(t2-t1)/℃实验次数 H2SO4 NaOH 平均值 t2/℃1 26.2 26.0 26.1 29.52 27.0 27.4 27.2 32.33 25.9 25.9 25.9 29.24 26.4 26.2 26.3 29.8①补充表中实验次数 2 的温度差平均值是__________。根据上表可知:温度差平均值为___________。②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与理论值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第 5页/共 6页 第 6页/共 6页{#{QQABSQIEogCAAIAAAAgCUQGiCEEYkBAAAKgOAFAcsAABgR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