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中学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彭州中学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彭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测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望(líng) 呢喃(nán) 海峡(xiá) 淫雨霏霏(fēi)
B.飘逸(yì) 冠冕(ɡuàn) 红晕(yùn) 岸芷汀兰(tīng)
C.妖娆(ráo) 谷穗( suì) 鲜妍( yán) 伛偻提携(lǚ)
D.悲愤(fèn) 喉咙(hóu) 忧戚( qì) 觥筹交错( ɡōnɡ)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B.大河上下,顿失涛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留盼,树的摇曳。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日”热闹非凡,各社团摊位前参观体验的同学络绎不绝。老师也加入活动,和我们一起猜灯谜、做手工,这种与民同乐的氛围特别温暖。午后的校园小湖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湖面泛着微光,让人顿感心旷神怡。之前班级图书角丢失书籍的事,也经班长仔细调查,找到了误拿的同学,事情终于水落石出。
A.络绎不绝 B.与民同乐 C.心旷神怡 D.水落石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规范化书写受到了严重冲击。
B.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C.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朝气蓬勃。
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5.下列不是艾青早期作品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光的赞歌》 C.《黎明的通知》 D.《向太阳》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百废具兴 废:荒废的事业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思
C.则有去国怀乡 国:国都 D.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倒下的样子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醒能述以文者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其喜洋洋者矣 醉能同其乐
D.何时而乐耶 朝而往,暮而归
8.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
B.不把外物当作喜悦的原因,不把自己当作悲伤的原因。
C.不因为外物和自己的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D.不凭借外物获得喜悦,不凭借自己产生悲伤。
9.下列对《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文,“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描绘了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景色,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C.《岳阳楼记》中,作者真实而详细地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意在借景抒情,突出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怀,从而与古仁人形成对比。
D.《醉翁亭记》中,作者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等场景,从侧面表现出太守治理下滁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鼓山记
[清]陈衍
①福州之山,以鼓山为最著。山在城东三十里,巅有巨石如鼓,故名。余以秋日偕友往游,自山麓拾级而上,道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时闻禽鸟啁啾,与风叶相和,泠然有天籁之趣。
②行约三里,见一瀑自崖巅飞泻而下,如素练垂空,溅沫成雨,寒气袭人。瀑下有潭,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潭侧有亭,题曰“观瀑”,坐亭中观瀑,飞沫沾衣,心窃乐之。
③复前行,路益陡,石级如天梯。攀援久之,始至半山寺。寺僧出迎,延入方丈,啜茗谈禅。僧言山中有十八洞,洞洞各异,尤以“达摩洞”为奇,洞内石乳下垂,如钟如笋,千姿百态。余与友遂往探之,洞深数丈,幽暗难行,秉烛而入,见石景奇幻,果如僧言。
④出洞后,复登绝顶。时已薄暮,夕阳挂山,云霞满天,俯视福州城郭,烟火万家,历历在目。江如练带,绕郭而去,令人心旷神怡。忽忆昔年游黄山,虽奇绝,然鼓山之秀,自有独到之处。日暮兴尽,乃循原路而归,虽足力疲甚,而意犹未尽。
(选自《石遗室文集》,有删改)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 )
A.以鼓山为最著 著:著名
B.延入方丈 延:邀请
C.秉烛而入 秉:拿着
D.时已薄暮 薄:稀薄
1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时闻禽鸟啁啾,与风叶相和,泠然有天籁之趣。
(2)日暮兴尽,乃循原路而归,虽足力疲甚,而意犹未尽。
12.作者在文末写道“虽足力疲甚,而意犹未尽”。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为何“意犹未尽”。
三、名句名篇默写
1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请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其颔联和颈联内容。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芙蓉花与锦官城
①“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成都因芙蓉花得名芙蓉城,简称蓉城。芙蓉之于成都,可谓缘起千年,战国有神龟巧画“芙蓉城”,唐朝有薛涛以芙蓉制彩笺,五代有后蜀皇帝孟昶为花蕊夫人遍种芙蓉花……沧海桑田,芙蓉花从不曾远离成都人的生活。
②“芙蓉”一词出现在中国文学典籍中数不胜数,但在唐代之前,芙蓉通常指荷花,如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洁身自好,东汉《古诗十九首》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相思之美。从唐代开始,以水莲和木莲分别指代荷花与芙蓉。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饮》:“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尽花木莲开。”此处的水莲就是荷花,木莲就是芙蓉。李时珍《本草纲目》有云:“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生于陆,故曰地芙蓉。俗呼为皮树。《相如赋》谓之华木。”
③芙蓉系我国原产,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莲、地芙蓉,花期在8月至11月,花大色艳,清姿雅质,苏东坡曾赋千古名句:“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1681年,芙蓉被引种到英国邱园,目前全世界共有89个国家种植芙蓉。
④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花本身是染材。孟昶用木芙蓉鲜花捣汁为浆,染丝作帐,名为芙蓉帐。女校书薛涛则用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浣花溪的水制成浣花笺,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写诗唱和,写下“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的多情诗句。“浣花溪上如花客,绿暗深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这是唐人韦庄的《乞彩笺歌》,可见薛涛彩笺当时风头之劲,是后世彩笺的滥觞。
⑤李时珍着重研究了芙蓉和霜的关系,称“霜时采花,霜后采叶”,所得皆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这都是因为芙蓉清冷宜霜的缘故。此外,芙蓉还是食材,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说:以新鲜的芙蓉花煮嫩豆腐,红白交错,恍若雪霁之霞,名雪霁羹。而芙蓉与鸡肉一道可制成芙蓉花鸡片,与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
⑥成都作为芙蓉原产地之一,栽培芙蓉亦有千年历史,唐代诗人张立《咏蜀都城上芙蓉花》有“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宋人赵抃的《成都古今记》载:“唐玄宗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曰龙香剂。”可见芙蓉当时已在宫苑及庭院中广泛栽培。
⑦清乾隆年间,四川总督李世杰重修城垣,在周围“种芙蓉,且间以桃柳,用毕役焉”,重现当年“四十里如锦绣”的壮丽景象。清代汪灏《广群芳谱》记载:“丞相祠中有木芙蓉盛开,其本高二丈,千围四尺,花儿万余,畅茂散漫。”诗人杨燮也在《锦城竹枝词》中描绘花开盛景:“一扬二益古名邦,禁得车尘半点无。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园绕几千株。”
(选自《成都日报》,有删改)
14.引用是常见的说明方法。本文第②段与第③段分别引用了屈原的《离骚》苏东坡的千古名句,两处引用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15.在编写这篇文章时,编者无意将下面这段文字遗漏。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原文哪个位置?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983年,芙蓉被确认为成都市花,农历九月初九为市花节。每年芙蓉盛放时,街头、公园处处有驻足赏芙蓉的市民游客。细看一朵芙蓉,单瓣、复瓣、重瓣,姿色卓异:白色、粉色、红色、深红色、混色,色彩纷呈。最妙的是“醉芙蓉”,因光照强度不同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变化,一日三变其色:日出开白花,日中渐变桃红色,日暮又变成深红,令人惊叹。
A.放在②段之后 B.放在③段后 C.放在④段后
16.结合全文内容,在第④段中的画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30个字),并阐述这样写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私语
李娟
①我总觉得,故乡的草木是有灵性的,它们以一种静默而固执的方式,参与并记录着村庄的兴衰。
②老屋的后院曾有一棵极大的槐树,据说是曾祖父手植。它的华盖如云,荫蔽了半个院落。春日里,它开出一串串洁白的花,甜香浓郁,引得蜂蝶终日喧闹。那时,祖母会指挥我们用长竹竿敲打枝条,雪般的槐花便簌簌落下,捡拾洗净,或蒸或炒,便是贫瘠岁月里最温柔的馈赠。夏夜,繁星透过叶隙闪烁,我们躺在竹床上,听树叶在风中的沙沙声,像是树在讲述古老的梦呓。那时的它,是家族兴旺的见证者,蓬勃、慈爱,充满生机。
③后来,举家迁往城里,老屋便被铁锁禁锢,连同那棵槐树,一同被遗落在时光的角落里。数年后再回去,只见它枝干虬曲,树皮皲裂,竟显出从未有过的老态。它依然站在那里,固执地守望着空无一人的庭院,守着一地荒芜和寂静。一阵风过,枝叶摇动,那沙沙声竟似一声沉重的叹息,充满了无法言说的落寞。那一刻我明白,它的灵性在于它的记忆,它记得每一场欢宴与别离,并将这记忆镌刻进年轮里。
④不只是槐树,故乡的草木大抵如此。
⑤村口那排歪脖子柳树,总在春汛时被河水淹没一截,树干上留下深褐的水痕,像岁月烙下的印记。它们年复一年地感受着河水的涨落,聆听着村庄的呼吸。田埂上的野菊花,秋日里开得没心没肺,金黄一片,它们记得每一个弯腰劳作的背影,记得汗水滴入泥土的重量。就连那些石缝间的野草,也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倔强,年年枯荣,它们记得土地的贫瘠与丰饶。
⑥草木的私语,需要一颗静默的心才能听见。它们从不喧哗,只是用一枯一荣、一绿一黄来诉说时光的流转,见证生命的更迭。它们目睹了红白喜事的喧闹,倾听过深夜的叹息,陪伴过孤独的老人,也抚慰过无知的孩童。它们才是村庄最恒久的居民,是土地最忠实的史官。
⑦城市的绿化带里也有树,整齐划一,被精心修剪成同样的姿态。它们当然也是美的,是一种被规划、被定义的美。但它们似乎失去了与土地最深切的联结,失去了那种野蛮生长的自由和诉说的欲望。它们的生命里,缺少了那份与一个家族、一个村庄共呼吸、同命运的“灵性”。
⑧我终于懂得,草木的灵性,并非玄妙之物,而是源于它与土地、与人之间那种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相互守望与浸染。它的根,紧紧抓着脚下的泥土,也紧紧抓着一段绵长的、关于家的记忆。
⑨老槐树最终在一个雷雨夜轰然倒下,像一位完成使命的巨人。父亲说,树心早已空了。我抚摸着那巨大的、布满青苔的树墩,一圈圈年轮清晰无比,仿佛一部摊开的、无声的编年史。我没有悲伤,反而感到一种深沉的平静。它终于不用再独自守望着无尽的时光了。
⑩而在它倒下的地方,次年春,一株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在温暖的阳光下,颤巍巍地,开始了另一场守望。
17.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作者为什么认为“草木是有灵性的”。
18.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与表达效果。
它们才是村庄最恒久的居民,是土地最忠实的史官。
19.文章第⑦段写“城市的树”,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文章以“草木私语”为题,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五、作文
21.读《岳阳楼记》,我们难忘洞庭的“阴”与“晴”——雨天引人悲,晴天让人喜。生活里的“晴天”,或许是顺遂的喜悦;“阴天”,可能是失意的低落。但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从容从不受眼前境遇左右。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书写生活中的“晴天”或者“阴天”给你的体验和感受。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七①
杜甫
糁②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③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①这首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夏之交,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之后。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②糁(sǎn),原意为饭粒,这里引申为散落、散布。③雉子:小野鸡;一作“稚子”,指嫩笋芽。
22.请从意象运用的角度,分析诗歌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初夏乡村图,诗中的 “无人见” 与 “傍母眠” 看似无关,实则关联紧密,请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
24.同是描绘“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与毛泽东《沁园春·雪》所营造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截然不同。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简要分析这种不同。
八、综合性学习
25.班级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发现,视频时长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的网络短视频,已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大家对此产生了探究兴趣,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简明和连贯。
① ,可见短视频广受大众青睐。在受众群体中,年轻人更渴望展示与分享。短视频能快速点赞、转发,加强社交互动,因而② 。相较传统媒体,短视频的表现形式更直接,有图像有声音,加之③ ,可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各类短视频中,④ ,可见多数人沉溺短视频的原因在于一时消遣,并不考虑思想内涵。
(2)下列一组关于科普短视频的资料,其合理顺序是什么?请填出正确的序号。
①如能在中长视频领域积极探索,或将进一步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科普内容的需求。
②短视频创作有所谓“黄金6秒”原则,即用户停留于一个短视频的时间约为6秒。
③和常规作品相比,科普短视频需要适当增加长度,以便清晰地传播科学知识。
④但对科普短视频来说,较短的时长与完整的内容表达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
正确序号:
(3)下面是一幅有关短视频的漫画。请为它取一个形式生动且有内涵的标题,并说说取名的理由。
标题:
理由: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B
6.B 7.D 8.C 9.C
10.D 11.(1)时常听到鸟儿啾啾鸣叫,与风声树叶声相互应和,清脆悦耳,自然而有天籁之趣。(2)傍晚时分,游玩的兴致已尽,于是沿着原来的路返回。虽然双脚疲惫不堪,但心里还觉得意犹未尽。 12.①鼓山景色秀美,游览体验丰富,让作者流连忘返。作者沿途欣赏了古木幽径、飞瀑清潭、奇洞石景,直至登顶饱览落日云霞与万家烟火,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乐趣无穷。②此次游览引发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共鸣与审美享受。山中天籁之趣、观瀑之乐、探奇之趣以及登高望远之心旷神怡,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满足,故而游览虽结束,兴致却仍未消减。
13.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秋草独寻人去后 欲为圣明除弊事 《月夜忆舍弟》颔颈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商山早行》颔颈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14.同:说明对象都是芙蓉;使语言更有文采,增强可读性。
异:第②段的引用,是为了说明芙蓉在唐代以前通常指荷花;第③段的引用,是说明芙蓉具有花大色艳、清姿雅质的特点。 15.B,最适合放在③段后。③段主要介绍芙蓉的基本属性,包括原产、别名、花期及“花大色艳,清姿雅质”的花貌概括。遗漏文字详细描述芙蓉的形态特征,如瓣型(单瓣、复瓣、重瓣)、颜色(白色、粉色等)及“醉芙蓉”一日三变的独特现象,恰好补充了③段对花貌的概括性描述,让芙蓉的特征更具体完整。遗漏文字还提及芙蓉与成都的现代关联,如成为市花、设立市花节及市民观赏场景。这既能承接③段对芙蓉本身的介绍,又能自然过渡到后文(⑥⑦段)对成都千年栽培芙蓉历史的叙述,让“芙蓉与成都的关联”从现代延伸至古代,完善时间逻辑链。 16.在成都人眼里,芙蓉不仅长得好看,而且作用多多。理由: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这里可以填一个过渡句,“芙蓉好看”承接上文内容,“作用多多”则可以总起下文内容。
17.①草木承载着人的记忆与情感(是家族、村庄历史的见证者)。②草木与土地、与人长期相互守望浸染,生命轨迹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③草木能抚慰人心,陪伴人的孤独(静默地参与人的生命历程)。 18.含义:这句话运用比喻,将草木比作“居民”和“史官”,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草木是村庄漫长历史最持久、最客观、最忠实的记录者和陪伴者。表达效果:生动形象,赋予草木以人的身份和职责,强化了草木的“灵性”与厚重感,突出了作者对草木的赞美与敬畏之情。 19.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城市的树”与“故乡的草木”进行对比,突出了故乡草木因与土地、人血脉相连而具有的独特“灵性”,表达了作者对故乡草木深沉的爱与怀念,以及对城市化进程中自然生命与人文记忆割裂现象的隐忧与反思。 20.“草木私语”意指草木静默的言说。题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都在写“草木在诉说什么”。深刻揭示了文章主旨:草木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时空变迁和生命故事,它们是与土地、与人共同生长的生命体,值得我们敬畏与倾听。
21.例文:
那场雨,教会我从容
初夏的雨总来得猝不及防。我攥着皱巴巴的数学竞赛成绩单,站在教学楼门口,看着雨丝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地面,溅起的水花湿了我的白球鞋,也漫湿了心里那点仅存的期待。
上周竞赛前,我熬了三个晚上刷题库,草稿纸攒了厚厚一叠,连梦里都在解几何题。可红色的“82”分像块石头,把我所有的努力都压得喘不过气。雨没有停的意思,我咬咬牙冲进雨里,冰凉的雨水顺着额发流进衣领,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推开家门时,妈妈正在厨房择菜,看见我浑身湿透的样子,没问成绩,只递来一条干毛巾:“先换衣服,我炖了莲子汤,刚温好。”我坐在餐桌前,看着碗里白白的莲子在甜汤里轻轻晃,突然鼻子一酸,把成绩单推到妈妈面前。她拿起看了看,指尖轻轻拂过我写满演算的草稿纸,轻声说:“错题都标了记号,是没来得及检查吗?”
我点点头,声音带着哭腔:“最后两道大题明明会做,却看错了数据……”妈妈没说“下次加油”,只是把我的错题本翻开,指着一道我反复修改的题目:“你看,这道题你之前也错过,现在不就会了?一次竞赛而已,就当是给下次考试攒经验。”
那天晚上,我坐在台灯下重新做竞赛题。窗外的雨渐渐小了,偶尔有晚风带着湿润的泥土味飘进来。我把错题分类整理,标上易错点,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慢慢抚平了心里的焦躁。原来我不是难过输了比赛,而是怕自己的努力白费——可看着写满笔记的错题本,我忽然明白,努力从不会白费,哪怕这次没做好,那些熬过的夜、算过的题,都成了我心里的底气。
第二天清晨,我拉开窗帘,天已经放晴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在地面的水洼里映出小小的光斑。我把整理好的错题本放进书包,脚步比昨天轻快了许多。
现在想起那场雨,我不再觉得是“阴天”的失意。生活里总有这样的时刻,像突然落下的雨,打乱我们的节奏。但真正的从容,不是不会难过,而是难过之后,依然能捡起勇气,把“阴天”里的挫折,变成“晴天”时的阶梯。就像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或许做不到完全不被境遇影响,但可以学会在雨里撑好伞,在晴时稳步走——这才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成长。
22.前两句运用了杨花、荷叶等意象。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如同铺了一层白毡;溪水中点点荷叶初露,好似堆叠的青钱。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且富有自然野趣的意境,展现出初夏乡村景色的独特魅力。 23.“无人见”写出了环境的幽静,正因少有人至,才有了“沙上凫雏傍母眠”这般安然闲适的场景。二者相互关联,“无人见”的幽静氛围为“凫雏傍母眠”提供了环境基础,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祥和,体现出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诗歌所描绘的充满生机又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图景。
24.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描绘了苍茫、悲凉、压抑的雪景,抒发了诗人对民族苦难的深切忧愤与对人民痛苦的悲悯关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描绘了雄浑、壮阔的北国雪景,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雄伟的气魄和豪迈的激情,以及对新时代的自信与展望。
25.(1) 从19岁到59岁各年龄段用户短视频的使用率均超过50% 因而更受年轻人青睐 内容丰富 幽默搞笑类和明星趣味类最受欢迎
(2)②④③①
(3) 名著遇上短视频。 画面左边的名著与右边标着“短视频”的手机屏幕相连,一名学生正盯着手机屏幕,表明传统名著与现代短视频结合,学生们阅读、了解名著的方式更多样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