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含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含答题卡)

资源简介

(
民乐一中
2
02
5
-202
6
学年第一学期高

年级
10
月教学质量检测
化 学 答 题 卡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
6

(每空2分,共1
8
分)
I、
(1)





II、
(3)
(4)

5

1
7

(每空2分,共1
2
分)
(1)

2


3


4




1
8


除标注外,
每空2分,共1
5
分)
(1)

1分



1分


2


3


4

(5)


6


3分

)
(
姓 名
______________
学 校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
科 类
______________
) (
准 考 证 号
)
(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 (
非答题区
)
(
填涂
样例
) (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
(
注 意 事 项
)
(
缺考标记 (填涂说明:缺考考生由监考老师填涂,并用2B铅笔填涂左边缺考标记)
)
(
第Ⅰ卷 选择题
)
(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 (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 (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
(
1
5


除标注外,
每空2分,共1
3
分)
(1)

1分

(2)

3


填序号


4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



填“有”或“没有”

影响

5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民乐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教学质量
检测 化学 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瑰宝沉淀,成就了中华文明,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下列古诗词加点处不涉及放热反应的是( )
A.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于谦《石灰吟》)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 ,则表示正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已知在一定条件下,2 mol与1 mol充分反应后,释放出98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已知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则表示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3.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 kJ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速率因素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B.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虽然没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D.只要增大压强,就可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5.科学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的甲醇在Pd(Ⅲ)表面发生解离时四个路径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Ⅲ)表面的物质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中包含C-H的断裂过程
B.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小的是③
C.该历程中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CHO*+3H*→CO*+4H*
D.由此历程可知:CH3OH*→CH3O*+H* ΔH>0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NO转化率增大
B.若该反应在B、D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D,则KBC.若状态B、C、D的速率分别为、、,则
D.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7.下列叙述与图中甲、乙、丙、丁相符合的是( )
A.甲表示反应的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说明该可逆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B.乙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若N2的物质的量一定,则a、b、c三点中,b点N2的转化率最大
C.若正反应的ΔH<0,图丙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丁中发生反应2A(g)+B(g) 2C(g),由图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8.已知:,当,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B.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9.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中和热 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D.赶出盛KMnO4溶液滴定管尖嘴内气泡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A.常温下,测得醋酸溶液的
B.常温下,将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
C.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与同样颗粒大小的锌反应时,产生的起始速率相等
D.在相同条件下,0.1 mol/L的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0.1 mol/L的盐酸的导电性弱
11.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碱的方法
B.b点对应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 6mol L-1
C.d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Fe3+、NO大量存在
D.T℃时,0.05mol L 1Ba(OH)2溶液的pH=11
12.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氨水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稀释前的浓度相同
B.曲线Ⅰ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曲线Ⅱ表示氨水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
C.a、b、c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D.测量氨水的,若,则为弱电解质
13.在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NaOH溶液 醋酸 盐酸
pH 11 11 3 3
A.在溶液①和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分别取1mL四种溶液稀释到10mL,稀释后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将aL溶液④与bL溶液②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则
D.将溶液②、③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有:
14.石蕊(用表示)是一种有机弱酸,在水中电离:(红色)(蓝色)。室温下,关于的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 B.溶液p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通入少量气体,将抑制石蕊电离 D.加水稀释过程中,逐渐变大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共4小题,共58分)
15.(共13分)已知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9kJ的热量。
(1)该反应的 0(填“”或“”)。
(2)对于石墨和金刚石, 更稳定。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白磷,s);4P(红磷,s)。若a、b均大于零,则和的关系为_____(填序号)。
A. B. C. D.无法确定
(4)下图是和反应生成和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①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③若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 (填“有”或“没有”)影响。
(5)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氧化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时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共18分)硫酸铁在化学实验中应用广泛。某小组利用硫酸铁进行如下实验:
Ⅰ.测定Fe和发生归中反应的反应热。
(1)配制溶液。
称取一定量固体溶于适量稀硫酸溶液中,加水稀释至250 mL。下列仪器中,完成本实验一定不需要选择的是 (填仪器名称,下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2)为测定的焓变,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ⅰ。
方案 操作
ⅰ 在如图所示的简易量热器中加入2.8 g铁粉(过量),再加入100 mL(1)中配制好的0.1 溶液,测定放出热量kJ;计算反应热为
①本实验中“搅拌”的操作为 ,若把玻璃搅拌器误用为铜质搅拌器,则计算结果
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i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判断依据是 。基于相关原理,乙同学重新设计了优化的实验方案ⅱ。
方案 操作
ⅱ 第1步,在如图所示的简易量热器中加入2.8 g铁粉,再加入100 mL 0.1 溶液,测定放出热量 kJ,计算反应热为; 第2步,在如图所示的简易量热器中加入3.2 g铜粉,再加入100 mL(1)中配制好的0.1 溶液,测定放出热量 kJ,计算反应热为。
③根据方案ⅱ测定结果计算: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Ⅱ.探究影响Cu和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实验 纯铜粉质量(g) 0.1 溶液体积(mL) 水的体积(mL) 水浴温度(℃) 测定铜粉完全溶解所用时间(min)
Ⅰ 0.3 60 0 35℃
Ⅱ 0.3 50 V 35℃
Ⅲ 0.3 60 0 45℃
(3)实验Ⅱ中, 。
(4)设计实验Ⅰ、Ⅱ的目的是探究其它条件相同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实验结果:,由此可推出的实验结论是 。
17.(13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K1
(1)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K2 CO2(g)+H2(g)CO(g)+H2O(g) K3
则K1= (用K2和K3表示)。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反应CO(g)+2H2(g)CH3OH(g)的反应速率且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D.增大体系压强(减小容器容积)
(3)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H3OH的同时生成2n mol 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E.CO、H2、CH3OH浓度之比为1:2:1的状态
(4)一定条件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 。
②压强p1 (填“>”“<”或“=”)p2。
③在T1条件下,由D点到B点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v正 (填“>”“<”或“=”)v逆。
18.(共15分)GB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中规定食醋总酸指标≥3.5g/100mL(以乙酸计),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中和滴定法检测某品牌食醋是否合格。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
(1)用 (填仪器名称,下同)量取10.00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 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量取20.00mL待测白醋溶液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 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读数为 mL。
(4)滴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Ⅱ.数据记录: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数据处理:
(5)该白醋的总酸度为 g/100mL,该品牌白醋 (填“合格”或“不合格”)。
Ⅳ.反思与总结:
(6)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出现了以下操作,其中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没有进行润洗
B.锥形瓶用待测白醋润洗
C.滴定开始时滴定管中有气泡,结束时无气泡
D.指示剂变色立即停止滴定
E.滴定开始时俯视读数,结束时仰视读数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共8页·第2页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C D C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D B A
15.(1)> (2)石墨 (3)C
(4) 放热 没有
(5)
16.(1) 分液漏斗 玻璃棒
(2) 上下移动玻璃搅拌器 偏高 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反应,对实验造成干扰 +
(3)10 (4)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17.(1) (2)D (3)ABD
(4) KA=KB>KC < 4×10-4 >
18.(1) 酸式滴定管 容量瓶 (2)酚酞
(3)0.70
(4)加入半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5) 4.5 合格 (6)BC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