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开幕词的文体特征与文章思路,品味文中大量使用的全称判断词(如“任何”“一切”“决无”)和条件复句(如“只要……就……”),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语言铿锵有力、自信豪迈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圈点勾画关键信息,理清文章“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逻辑层次,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提升信息整合与逻辑分析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朗读和品析,感受文本雄浑瑰丽、气势磅礴的语言风格,体会其中蕴含的革命豪情与胜利喜悦。尝试用关键词或诗句表达对文本情感的审美体验。
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刻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感悟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传承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表达效果,理解“站起来”的丰富内涵。
难点:将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历史意义相结合,深刻体会文本所承载的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或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短视频。
2. 提问:“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1949年的中国,你会用什么?为什么?”
3. 引出课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简要介绍会议背景(依据PPT“了解背景”内容)。 观看、思考并回答问题,进入历史情境。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历史坐标,为理解文本情感基调做铺垫。
(二)任务一:明文体,理思路(10分钟)
活动:圈点勾画,理清逻辑 1.明文体:简要提示开幕词的文体特征(标题、称呼、正文一般结构)。
2.理思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寻找标志文章层次的关键词句。
3.知逻辑:提问:
- 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 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 这三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只有……才……”等句式回答) 1. 快速阅读文本,圈画出“过去”“现在”“将来”等结构标志词。
2. 自主梳理并概括三部分内容:
- 回顾过去: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 立足当下:国家发展大计规划。
- 展望未来: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
3. 思考并讨论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因果、条件)。 训练学生整体感知和信息提取能力,把握文章严谨的逻辑结构,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三)任务二:析题目,知含义(15分钟)
活动:探究内涵,朗读悟情 1.析题目:提问:“为什么要将原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站起来’意味着什么?”
2. 知含义: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具体语句,分组探讨“站起来”的五层内涵(依据PPT):
- 独立(宣布建国)
- 平等(列入各民族大家庭)
- 强大(不再被侮辱)
- 尊重(朋友遍天下)
- 当家作主(执行人大职权)
3. 明情感:
- 请学生挑选一句最有感触的语句进行朗读,并说明朗读时应把握的语气和情感。
- 提问:站在历史节点,我们应读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用PPT中的词语或诗句表达) 1. 思考标题改动的深刻用意。
2. 小组合作,从文本中寻找依据,理解“站起来”的多重含义。
3. 个人朗读展示,品味语言气势,体会自豪、喜悦、自信、昂扬等情感。 聚焦核心问题,深入解读文本的文化与历史内涵。通过朗读活动,将情感体验具体化,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四)任务三:析词语,明情感(10分钟)
活动:品析语言,感受力量 1.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特殊词语(如“任何”“决无”“一切”“必须”“必将”)。
- 提问: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了怎样的语气和态度?
2. 品析典型句式(依据PPT例句):
- “只要……就……”(条件复句)
- “让……罢……”(祈使句)
-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判断句)
- 提问:这些句式如何使语言变得铿锵有力? 1. 找出例句,分析全称判断词的表达效果(坚定、无疑、大气磅礴)。
2. 从词语选用和句式表达的角度,分析例句的表达效果和其中蕴含的自信与豪情。 从语言学角度深入文本,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精当的遣词造句传达情感与意志,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1.思路:清晰的逻辑结构。
2.内涵:“站起来”的深刻历史意义。
3.语言:铿锵有力的表达风格。
4.情感:磅礴的革命豪情与民族自信。
强调:这篇开幕词不仅是一篇历史文献,更是民族精神的宣言。 跟随教师回顾,深化对文章整体价值的认识。 梳理巩固所学知识,升华主题,强化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板书设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思路(逻辑)
回顾过去 → 因果 → 立足当下 → 条件 → 展望未来
情感核心:自豪、自信、昂扬
五、课后作业
基础题:整理本课所学的关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丰富内涵。
拓展题: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你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的理解,它如何体现了“站起来”之后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