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古浪二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30分。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唐朝与亚、欧、非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地域广大,物产丰富 C、采取对外开放政策 D、经济繁荣,文化昌盛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这些措施(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导致了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C、规范了地方行政体制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3.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I( )A.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五四运动4. 张大爷以务农为生,他家1978—1988年十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5.“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揭露的罪恶是( )A. 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扩张6. 30多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们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这一现象反映出( )A. 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 B.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 中国物产丰富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4分,第8题4分,共18分)7. 材料一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1)材料一中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罗斯福(2)在“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材料三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传记《罗斯福》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3)罗斯福执政时期,“他推翻的先例”的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他是如何解决人民失业问题的?(2分)8、材料一 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某地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此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1)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战役?(1分)材料二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2)这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该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被称作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体现了“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什么?(4分)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3)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是什么?(1分)(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2分)材料四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冷战在经济、军事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冷战结束的标志是?(4分)材料五 国际格局的构成单位是由大国和大国集团组成的“极”。一个国家要成为一极,必须在国家权力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人口和领土的规模、资源配置、经济能力、军事力量、科学技术竞争力等方面拥有绝对的实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6)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个国家要成为“极”应具备的条件。(2分)密 封 线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