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之智,练议论之笔——向《六国论》学写议论文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品经典之智,练议论之笔——向《六国论》学写议论文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品经典之智,练议论之笔
——向《六国论》学写议论文
【执教时间】2026年10月24日第2节
【教学内容】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倾听理性的声音”之《六国论》
【课型】一轮复习课
【设计意图】
高三课内文言文一轮复习,存在两种偏向:一是像新授课一样,处理十分详细具体;二是就让学生背背了事。第一种处理费时,高三没有这么多时间停留在课内文言文上,第二种处理太过粗糙,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根本性提高,思维也得不到高层级的训练。当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读写分离的现状,这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尤为突出。为解决读写分离,高三一轮课内文言文复习在低水平层级运行,思维训练不够,学生获得感弱的问题,设计此课教学。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在精准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上位知识)。
2.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重点)
3.仿用本文写作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重点、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以第八单元单元提示第3段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重视对单元提示的研读,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舍弃很多眼花缭乱式导入,采取开门见山式导入,力求简明,高效)
二、自主学习
1.自主梳理文章结构,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5分钟)
2.学生两两交流,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3.随机抽取学生实物投影思维导图、讲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精准翻译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总结写作特色,为第二环节探讨本文的写作特色奠定上位知识;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迅速把握学情,为后边教师讲授内容的侧重点提供依据。)
三、探究文章写作特色
特色一:《六国论》之开头——精
文本: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分析指导:
开篇点题,体现全文中心——弊在赂秦,语句通顺流畅,开门见山直入题旨,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一目了然,可用一字“精”括 。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能统领全文,体现中心,为全文打开思路,使文章顺利展开下去。开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文的成败。议论文的开头不仅可以看出你的论点是否鲜明、根据材料提炼出的观点是否切题,而且还可以从遣词造句是否达意、行文是否流畅上看出写作者的语言基本功,因此看完开头,作文评分的等级已定下了,这恐怕是不过分的。
考场作文,时间紧,文章不求长,开头最好开门见山,直入题旨,尽快鲜明突出地亮出你的观点,千万不能罗哩罗嗦,转弯抹角,东扯西拉。如果是引材料作文则更要注意简洁,对较长的材料不能照抄照搬,原封不动,要围绕自己选择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中心论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二三百字尚未进入主题,是最令阅卷老师反感的。
材料作文开头方法指津:引(材料)+议(析材料)+提(观点)
特色二:《六国论》之论点——明
文章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析:
开篇就是观点,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见解,并且以最显而易见——先否定再肯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可谓一个“明”字。更值得称许的是,文中作者还从正反两个角度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使自己的观点显得更加明确。
方法指津:论点提出的方式无外乎四种:一、题目即是论点;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三、卒章显志归纳论点;四、就是读者通观全篇自己总结论点。在这四种方式中,最后一种是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当中最不应当采取的,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却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高级:综合运用前三种。
议论文就是要宣传某个论点,发表某个见解,讲清某个问题;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效果。因此写议论文就应当摆明自己对所议论的问题的主张和见解,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让人看到最后都不知所云。
方法指津:最好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地、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用:我认为……我的看法是……我从中得到启发:…… 等话语,让人一看就明白。
特色三:《六国论》之层次——清
文章结构层次分析
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论证观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赂秦则六国可不灭
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联系现实: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目的所在)
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严整
结构纲举目张方法指津: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
“起”,在文章的开头提出观点即阐明观点(点)
“承”,一般地论证论点(正、反)
“转”,在论证的基础上作深入的挖掘,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论证论点(深、联)
“合”,文章的收尾作最后的总结(总)
注意:一定要有“联”,联自己,联别人,联社会,联历史,联系实际,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使文章显得更有针对性,显得更有说服力。
特色四:《六国论》之论证方法——多
例证:齐、赵国——不赂者以赂者丧
引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假设论证:向使三国……或未易量——不赂秦则六国可不灭。
对比论证:以“赂者”和“不赂者”比;以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比——增强了“弊在赂秦”的鲜明性和深刻性。
不同论证方法的作用:
例证法:增加可信度,无可争辩;
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对比论证: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引证法:加强论证力量,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特色五:《六国论》之论证语言——活
议论简捷有力、叙述生动感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叹词,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长短交错,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如何使议论文的语言亮起来
1.以实喻虚法:即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抽象的概念的含义。
诚信,是一月的飘雪、三月的春风、五月的花海、七月的骄阳、九月的红枫,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几个比喻分别揭示了诚信这种美德的纯洁、温馨、美好、热烈、珍贵等特征,显得形象生动。
2.形象阐释法:是指用比喻、类比等方式,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一个抽象概念的内涵或者基本规律。
抓不住的岁月的鸟翼,被火光映在手掌;每一次转折,都形成一道深深的掌纹,比羽毛还要清晰。我多希望,在我们走到长路尽头的时候,那每一道掌纹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不息的生命力。
3.排比例说法:重在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事例去使一个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
要注意围绕概念的特征用事实说话,在事例后要加上适当的必要的论说。总之,要在语气、句式和修辞上多下功夫
《六国论》的结构完美的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对现代议论文的写作和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当然,要写好议论文,非一日一时之功,一些技巧就能完成的,最关键的还是平时多读、多看、多练,但是,如果在写作中,能注意到这些细节,写作水平和写作成绩必定会有所提高的。
小结:《六国论》的写作特色?
特色一:《六国论》之开头——精
特色二:《六国论》之论点——明
特色三:《六国论》之层次——清
特色四:《六国论》之论证方法——多
特色五:《六国论》之论证语言——活
仿写训练
仿照学习到的《六国论》五写法,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论底线”或“底线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必修下第8单元单元写作任务)
(设计意图:回扣单元写作任务,将单元学习任务“倾听理性的声音”拔高为“学会理性表达心声”)
当堂完成:列提纲(开头段、结尾段,中心论点,分论点,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
写好分享:前3个分享展示的加速度分3分。
作业布置:再用45分钟完成800字全文写作
【板书设计】
以本为范,借读促写
——写议论文从《六国论》开始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 “以本为范” 的设计,初步打破了高三文言文复习的 “低水平循环”,让学生感受到 “课本不仅是识记材料,更是写作范本”。但在 “方法迁移的深度”“分层指导的精准度”“现实联结的厚度” 上仍有提升空间。后续需进一步聚焦 “学生能力缺口”,优化环节设计,真正实现 “从读懂一篇文,到会写一类文” 的复习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