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包含了几级天体系统( )
A.2 B.9 C.8 D.1
2.图中与地球相邻的两大行星的字母代号是( )
A.B和D B.A和C C.D和F D.E和G
3.图中位置关系反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主要是( )
A.有液态水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温度 D.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023年12月15日凌晨双子座流星雨迎来了极大值,每小时天顶流量为150颗。5点左右,一颗超级火流星划过云南丽江上空,整个地面都被照亮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划过天空的火流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颗火流星是流星体 B.这颗火流星不是天体
C.这颗火流星可能成为陨石 D.这是一次自然现象
5.火流星穿过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次是(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将来自太阳能。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A. B.
C. D.
7.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
A.光、热资源 B.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原动力
C.生产能源 D.生活能源
8.上海市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大化石能源比重 B.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为清洁能源 D.常规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2024年10月2日及3日,太阳活动区先后爆发峰值强度为X7.1级和X9.0级大耀斑,X9.0级耀斑为太阳自2017年9月6日以来最强爆发,也是当前第25太阳活动周出现的最强耀斑。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现象是( )
A.③-耀斑 B.④-太阳风 C.③-日珥 D.②-太阳黑子
10.此次太阳耀斑持续发生期间,最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太阳黑子活动增多 B.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次数减少
C.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全球降水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10月14日5时6分在重庆沙坪坝区发生了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①层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传播速度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2.上图中x处为(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的交界 D.内核与外核的交界
13.这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下地幔 C.上地幔底部 D.软流层
如图为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圈层( )
A.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C.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组成的复杂系统
D.陆地厚度较大、海洋较小
15.能正确表示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圈层关系的是( )
A. B. C. D.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与“文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层总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B.不含化石的地层是最新的
C.根据化石可以确定地层顺序和年代,却无从考证当时的地理环境
D.根据化石确定地层顺序和年代的基本原理,生物进化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即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进化
17.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山东临沂杨先生带孩子在爬山锻炼身体途中,发现大量具有层状特征的岩石(图1),并在岩石中发现奇怪图案(图2)。经专家鉴定为三叶虫碎片形成的化石,俗称燕子石(形似燕子)。完成下面小题。
18.燕子石中生物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9.燕子石中生物属于( )
A.无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20.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了几次冰川广布的大冰期气候,大冰期之间相隔2亿~3亿年,为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 )
A.气温上升、降水增多 B.气温上升、降水减少
C.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D.气温下降、降水减少
21.嘉陵江在青居镇形成了一个359°的巨大曲流———“青居曲流”(下图),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流”。下列a、b沿线的河床横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金沙江虎跳峡位于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高山夹峙,峭壁耸立,山岭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中间江面宽度仅30~60米。下图是虎跳峡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形成虎跳峡的外力作用及虎跳峡所处的河段是( )
A.流水下切侵蚀中游
B.流水侧蚀下游
C.流水溯源侵蚀上游
D.流水下切侵蚀上游
23.虎跳峡河谷的特征是( )
①V字形河谷②两壁险峻,与地面垂直
③谷底几乎被河床占据④谷地狭窄,宽度通常大于深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示意黄河部分流域及流域内甲、乙、丙、丁四地地貌景观。其中丙地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黄土是黄土高原上的主要土壤,研究发现其矿物成分与其底部的岩石成分并不一致,且黄土呈现出沙黄土带(①)—典型黄土带(②)—黏黄土带(③)分布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甲、乙、丙、丁四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冰川侵蚀、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B.冰川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25.黄土高原由沙黄土带→典型黄土带→黏黄土带的黄土( )
①颗粒增大②颗粒减小③有机质增加④有机质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有蠕移、跃移和悬移。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形成风蚀蘑菇(下图)等地貌。下表为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及搬运量占比表。据此完下面小题。
运动方式 粒径 沙粒运动图 搬运量占比
悬移 <0.10mm 小于10%
跃移 0.10~0.15mm 70%~80%
蠕移 0.10~2.00mm 20%
28.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中,与风蚀蘑菇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悬移 B.跃移 C.蠕移 D.磨蚀
29.风蚀蘑菇附近最可能见到( )
A.沙丘 B.沙坝 C.残丘 D.溶沟
30.某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察风蚀蘑菇景观,应选择前往我国( )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下图为我国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 )
A.冰斗、U形谷、角峰 B.U形谷、冰斗、角峰
C.冰斗、角峰、U形谷 D.角峰、冰斗、U形谷
32.下列描述最符合图中③地貌特点的是( )
A.金字塔形尖峰 B.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
C.两壁陡立,谷底开阔 D.两壁陡立,谷底下切
卢特沙漠是伊朗最著名的沙漠,部分区域存在流动沙丘,沙丘沙粒较细,会威胁经过流沙地的道路。借鉴中国风沙防治经验,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综合治沙体系,其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路基两侧防风固沙带宽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沙丘位置②沙粒粒径③盛行风向④沙丘含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4.靠近路基的地面需铺砌表面光滑的小卵石,其主要作用是( )
A.增大地表摩擦力,减小起沙风速 B.减小地表摩擦力,减少风沙沉降
C.固定路基旁流沙,防止掩埋路基 D.防止沙丘的活化,减轻风沙危害
下图是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干洁空气中体积约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36.干洁空气中有极少的二氧化碳和臭氧,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②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
③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④低纬地区易出现“臭氧空洞”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居住在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再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要被晒成粉红色,并伴有痒痛。据说那里的羊群、兔子眼睛受损严重,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的耳朵并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鱼多数是盲鱼,这些情况都是由于臭氧层被破坏。完成下面小题。
37.臭氧层主要分布于( )
A.对流层底部 B.对流层顶部 C.平流层中下部 D.平流层上部
38.导致兔子、鱼视力受损的因素主要是( )
A.红外线过量 B.红外线过少 C.紫外线过量 D.紫外线过少
在对流层中,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称为逆温,完成下面小题。
39.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海拔越高受地面影响越小,气温越低 B.②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出现逆温现象
C.③层中有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D.③层空气稀薄,无云雨现象
40.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 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二、综合题
41.读六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位于山麓处的地貌为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地貌为 ,位于河口处的地貌为 。
(2)④溶洞属于 地貌,溶洞中的石钟乳属于 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岩石具有 的特征。
(3)⑤中具体的海蚀地貌有 、 。
(4)⑥景观地貌名称 ,该地貌迎风坡和背风坡坡度的差异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C
6.D 7.A 8.D
9.D 10.B
11.B 12.B 13.A
14.A 15.C
16.D 17.B
18.B 19.A
20.C
21.D
22.D 23.C
24.A 25.C
26.C 27.D
28.B 29.C 30.B
31.C 32.C
33.B 34.B
35.C 36.C
37.C 38.C
39.A 40.B
41.(1) ③冲积扇 ②冲积平原 ①三角洲
(2) 喀斯特溶蚀 喀斯特沉积 可溶性
(3) 海蚀柱 海蚀崖
(4) (新月形)沙丘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