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足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2027届第一次月考历史 试 题总分:100分 时间:75分钟命题人: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指出,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农民比狩猎——采集者更快繁衍,又利用发明的先进技术,将狩猎——采集者杀死或赶出所有适合农耕的土地。由此可以判断( )A.小农经济取代猎采经济是大势所趋 B.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农业普及C.狩猎采集模式无法与农业文明共存 D.农业技术的发展加速奴隶制度建立2.图2为公元前3400--公元前3000年古城乌鲁克的泥板文书。图中文字专家解读为:在37个月间,总共收到29086单位的大麦。由库辛签核。这一解读可以用来实证( )图2A.原始文书管理的地域特色 B.早期文字体现的阶级属性C.人类使用文字的初始原因 D.两河流域经济结构的状况3.公元前415年,年轻的贵族阿尔基比亚德斯训练的赛马,在新近的奥林匹克赛会中获得了胜利,他以此为理由在政府得到了一个高级职位。这一现象反映出雅典( )A.唯利是图的文化精神 B.公民集体意志的体现C.政治制度具有随意性 D.贵族政治的深远影响4.图4为公元前1450年苏美尔的印章戳记,描绘的是吉尔迦美什在勇士帮助下与恶魔搏斗的场景。这一场景后来成为表现希腊神话宙斯之子杀死蛇发女妖的典型画面(图5)。据此可知( )A.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B.文明交流推动文化艺术融合C.东西方之间商贸联系密切 D.古代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5.中古后期,法国北部圣奥梅尔城市制定了最早的商业行会章程,内容包括促进城市共同体形成并发展的各种规定,如维持城市秩序、禁止城市内的暴力行为等。这表明该地区( )A.最早实现了城市自治 B.封君封臣关系走向瓦解C.王权和城市建立同盟 D.注重规范城市行业行为6.图6是10世纪拜占庭的一幅镶嵌壁画,右边的君士坦丁向圣母奉献了君士坦丁堡城市的模型,左边的查士丁尼向她奉献了圣索菲亚教堂的模型。这反映了( )图6A.王权与教权的紧密结合 B.城市建设服务宗教需求C.圣母信仰成为精神核心 D.皇帝权力源于宗教神授7.有学者指出日本“大化改新”不过是以“大王”(天皇)为中心,对相关地域共同体的初步统合。故而学界对“大化改新”时代的日本国家有所谓“畿内政权”的说法。这主要反映出当时日本( )A.地方势力迅速膨胀 B.天皇权力至高无上C.中央集权程度有限 D.国家处于分裂状态8.图8为古代某大帝国疆域最大时期(图中阴影部分)的地图。该帝国( )图8A.解体后出现“希腊化世界” B.在公元4世纪时走向分裂C.使罗马法形成完整的体系 D.客观上推动了新航路开辟9.“从清晨熬煮番茄酱的烟火气到深夜摆盘时的罗勒叶点缀,每一份意式料理的灵魂都缠绕在番茄的酸甜脉络中。”这反映了意大利的一种饮食习惯,该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商路危机迫使其用番茄取代香料 B.殖民地的饮食习惯影响到宗主国C.中西交流丰富意大利的饮食方式 D.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了物种的交流10.中世纪早期法国社会普遍主张禁绝掷骰子、宗教节日狂欢等游戏活动,即使是宽容派,也仅允许“无邪游戏”;至15--17世纪,游戏被认为可以放松身心与恢复精力,并具有教育功能。这一变迁过程反映了( )A.新教伦理促进思想解放 B.重商主义改变娱乐观念C.人文主义推动观念革新 D.科学进步消解禁欲理念11.马丁·路德提出:在合格主教缺失、无法履行宗教监督职责的特殊时期,选帝侯可临时承担该职责。1527年,萨克森选帝侯以“神圣任命的统治者”身份巡视领地教会,行使宗教管辖权,路德将他称为基督教“非常时期的主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 )A.致力于巩固天主教地位 B.强调宗教改革的作用C.主张推行政教合一制度 D.维护世俗统治的权威12.欧洲某思想家论述了物质是唯一实体的原理,探讨了意识起源于物质的问题,他认为世界是由异质元素构成并提出“物质普遍具有感受性”的假设;秉持“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从根本上否定上帝存在论、上帝创世说及灵魂不灭论等神学唯心观点。该思想家的观点( )A.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发展 B.是对启蒙运动的经典总结C.反映了古希腊思想的发展 D.有利于社会理性化的进程13.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某国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明确宣告“所有公民的民事权利平等”“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并规定法律应世俗化、保障人权。该文献的制定体现了( )A.工业革命对经济秩序的规范要求B.资产阶级革命对现代法治的奠基作用C.宗教宽容精神在法律领域的延伸D.封建君主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14.有学者在探讨近代英国、法国革命的社会成分构成时,总结如图4、图5。对这种不同解读正确的是( )A.法国革命对社会冲击远超英国 B.英国社会的革命力量远超法国C.英国社会的对立程度远超法国 D.法国宗教改革相较英国更彻底15.大卫·李嘉图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一书,提出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量即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观点。他认为劳动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工资增加则利润相应地减少,反之亦然。大卫·李嘉图的学说( )A.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方向 B.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C.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阶级对立 D.主张政府应强化干预经济的职能16.1871年,巴黎公社发布公告称:“巴黎的一切权力属于公社……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禁止任意罚款和克扣工资;关闭帝国警察局,建立治安委员会。”对此,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评价道:“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以下关于巴黎公社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现实 B.建立了自治的地方城市政权C.失败根源于缺乏理论指导 D.迟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17.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对硝酸盐需求激增,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矿藏被大规模开采。至1880年,智利硝石出口占政府收入的半数以上。同一时期,智利经济学家在《商报》撰文警告:“吾国命运已系于地下白色矿石,然采掘之术、运输之械、销售之渠,尽操外邦之手。”与此同时,北部矿区的劳工暴动记录却显示,其诉求多围绕工资与工时,鲜有涉及产业自主。这反映了智利在工业革命浪潮中( )A.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B.深层依赖性与发展困境C.技术传播推动社会进步 D.完全掌握资源定价权力18.到1913年,拉丁美洲的咖啡、可可和茶叶的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62.1%;糖占37.6%;橡胶、生皮和毛皮占25.1%;谷类占17.9%;水果、蔬菜占14.2%;畜产品占11.5%。拉丁美洲的这一现象( )A.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 B.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C.引发了民族独立运动 D.增强了地区的核心竞争力19.1920年,列宁宣布“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后来,他又邀请德国和美国的技术人员来改进俄国生产技术,对弗雷德里克·泰勒引入到美国的科学管理体系和工作场所的工时定额研究特别感兴趣。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实行新经济政策成了党内的共识 B.积极探寻国家工业改革路径C.借助西方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20.1932年,斯大林对“二五计划”草案批示道:“必须将冶金、机械制造的投资占比从现有38%提高到45%,即便这意味着削减消费品工业的原料配额。没有这样的铁腕,我们将在与资本主义的技术竞赛中彻底丧失主动权。”这体现了苏联模式( )A.将国家安全先于民生需求 B.为资本积累压制民众消费C.以指令计划排斥市场经济 D.用行政命令优化产业结构21.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西方学者普遍从物质因素的作用、思想观念的变化、历史人物的作用,特别是集中在里根和戈尔巴乔夫所奉行的政策等因素中探究冷战终结的原因;而近年来,一些欧洲学者从非殖民化的视角,呼吁在书写东欧历史时要摒弃“欧洲中心”主义,要看到东欧国家早在1989年之前就一直是相互联结的世界的塑造者,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上述关于冷战终结研究变化表明( )A.时代因素影响历史真相探究 B.历史研究需避免受限于单一视角C.历史结论取决于研究者立场 D.历史事件本身有复杂性和模糊性22.下图为20世纪60—80年代德国经济指标走势图。这反映出德国( )A.战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B.政府适时调整经济政策C.经济结构呈现不平衡性 D.通货膨胀使失业率增加23.1960年,法国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称法国的行为“与其说是针对莫斯科,毋宁说是针对华盛顿”。1965年,在法国的促使下,将西欧煤钢、经济、原子能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组织。法国的这一系列举动( )A.是其团结与领导欧洲的表现 B.旨在缓和与苏联的外交关系C.表明西方阵营开始出现分化 D.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24.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借助美国面部识别公司ClearviewAI的技术,利用从俄罗斯社交平台收集的图像识别俄罗斯特工、验证死者身份,并用于心理战;俄罗斯则依托AI系统分析卫星图像和社交媒体数据,监测乌军动态。这表明( )A.AI技术应用使战争突破时空限制 B.科技加剧战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C.信息战成为现代战争的最主要形式 D.国际法在现代战争中失去了约束力25.2025年,红海地区因也门冲突导致商船频繁遭袭,国际航运安全受威胁。美国牵头组建“多国海上联军”护航,但中国、俄罗斯等国未参与,而是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呼吁政治解决冲突。这一现象说明( )A.传统安全治理机制已完全失效B.全球安全治理需兼顾军事手段与政治外交C.区域组织应主导全球安全治理D.联合国安理会是解决地区冲突的唯一平台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伯利克里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雅典能够确立民主制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历史的折射:英雄救美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漫画中美国被描绘成一位“高贵的英雄”;代表西班牙的“超级恶棍”,身着黑色服装,眼神狡诈,充满邪恶;古巴则化身身着白衣的年轻白人女性,显得清白、无辜、贫穷、无助;面对“超级恶棍”的威胁和女性的软弱求助,美国挺身而出。图6为1896年美国人泰勒·C·凯伊创作的漫画《古巴情景剧》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说明漫画所折射出的美国意图,并说明这一意图产生的历史影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我们必须认识到,苏维埃政权对世界事务采取神经质态度的根源,在于俄罗斯传统的不安全感。作为一个生长在广袤平原的农业国家,俄罗斯长期与更具侵略性的邻国为伍。斯大林的外交政策既有意识形态的考量,更深受俄罗斯历史经验的影响。当红军在1945年推进至中欧时,这种不安全感转化为对势力范围的执着追求。正如斯大林在波茨坦会议所言:“波兰对俄罗斯不仅是荣誉问题,更是生死攸关的安全问题。”——摘自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必然产生战争,这是列宁主义的基本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证实了这一判断。苏联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牺牲,但也借此将势力扩展至东欧。现在,我们需要巩固这一成果。西方国家的反苏宣传不足为惧,重要的是让人民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永久和平。在宣传工作中,要突出苏联的和平形象,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战争本性。——摘自苏共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亚历山德罗夫的报告(1947年9月)材料三冷战结束以来,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国际上贸易战、关税战愈演愈烈。1991年至2010年,美国对中国一共发起过五次“301调查”(指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决定是否采取提高关税、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性措施,从而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2017年8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再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2018年3月调查结果公布,宣布对华实施关税制裁。2021年拜登上台后,延续了加征关税的措施,还鼓噪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2025年1月,特朗普再次上台后,中美贸易战迅速升温。美国的这一最新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遭到广泛反对。——摘编自新浪网、人民网(1)根据材料一和二分析美苏双方对冷战起源的不同解释,并评价其解释。(8分)(2)结合材料一和二谈谈冷战初期意识形态对立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6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如何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6分)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