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汇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汇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济南汇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试题(2025.10)
本试题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锅生锈 B. 光合作用 C. 葡萄酿酒 D. 水结成冰
2.科技赋能 “绿色亚运”,杭州亚运会全球首创零碳甲醇主火炬。下列有关常温常压下甲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常温下呈液态 B. 易挥发 C. 易燃 D. 有醇香味
3.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一种阳离子 B. ②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C.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D. ③④的化学性质不同
4.生产加碘盐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0 价 B. +1 价 C. +3 价 D. +5 价
5.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6.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分子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7.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氧气、氧化镁、液态氧 B. 铁、二氧化硫、空气
C. 水、二氧化锰、海水 D. 磷、氢气、二氧化碳
8.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 和 “○”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铜用于制作导线
C. 金属汞用作体温计中的液体 D. 液氮做制冷剂
10.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 Ⅰ 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 试剂 X 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 Ⅲ 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 3 分,选对一个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11.“尾气催化转换器” 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B. 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多了
C. 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了 D. 该反应生成了单质
12.模型认知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1911 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著名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下列各项中,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的是( )
A. 原子就像充斥着正电荷的 “葡萄干布丁”
B.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核带正电荷
D. 电子在原子核外 “很大” 空间中运动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凡均一、稳定的物质都是溶液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14.剧烈运动时肌肉里产生乳酸(C3H6O3),会导致肌肉酸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0g
B. 乳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
C. 乳酸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构成
D. 乳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15.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中装有水 12g 和硝酸钾 9g,搅拌后试管底部尚有部分未溶的固体。将此试管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并摇动试管,当烧杯中的温度达 60℃时,试管中的固体恰好完全溶解。若不计加热过程中所蒸发的水量,则有关此试管内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前此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由室温加热至 60℃的过程中,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C. 在 60℃时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75%
D. 若继续加热至 65℃时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但溶液已达到了不饱和状态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60 分)
16.(7 分)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硫酸______ (2)铝离子______
(3)空气总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 (4)两个氯离子______
(5)氧化铁中铁元素为正三价______ (6)氢氧化铜______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17.(7 分)乙烯利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出的乙烯(化学式为 C2H4)促进水果成熟, 乙烯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乙烯属于______(填写 “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一项;
(2)乙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乙烯分子中共含______个原子;
(3)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4)乙烯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元素符号);
(5)4g 乙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到 0.1g);
(6)______g 乙烯中含氢元素 1.2g(精确到 0.1g)。
18.(6 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主要现象、反应类型:
(1)在空气中加热铜丝______主要现象: 反应类型: 。
(2)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主要现象: 反应类型: 。
19.(9 分)图 1 是电解水装置,图 2 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 1 中,与玻璃管 a 相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极,玻璃管 a 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a、b 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
(2)一段时间后,打开 b 端活塞,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管口,观察到______,可证明 b 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式)。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4)电解水实验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______,原子种类______(填写 “改变” 或者 “不变”)
20.(9 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气体净化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 ③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 “分解”“化合”“氧化” 之一),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若要制备并收集一瓶氧气时,可以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填写字母)
(3)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具体方法是______。
(4)可以用装置 C 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5)下列有关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B、C、D 之一)。
A. 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 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C.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可根据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比较)和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
21.(9 分)某同学欲配制 5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0.9% 的氯化钠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通常分为 3 个步骤。
(1)步骤①计算: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 1.0g/mL)。
(2)步骤②称量:调节平衡,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______(填选项序号)
A. 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 增加适量氯化钠 C. 增加砝码 D. 减少适量氯化钠
(3)步骤③______(写步骤名称):选用______(填 “20mL”“500mL”“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0.9%,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D.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
22.(9 分)水的天然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淡水,但是天然淡水往往不能直接饮用。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净化水的装置:
(1)操作 Ⅲ 的名称为: ,其中的两处错误:① ② 。
(2)若要除去臭味,可在液体 M 中加入______吸附。
(3)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
(4)水的天然循环是利用其三态变化实现的,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和资源重新分配。该过程发生了______(选填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水分子的结构______(选填 “不变”“改变”)。水在蒸发和蒸腾环节中,水分子的能量______(选填 “增大”“减小”“不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选填 “加快”“减慢”“不变”)。
23.(6 分)(1)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在常温下,100g 水最多溶解 36g 食盐达到饱和,现在某同学向 100g 水中加入了 40g 食盐,问该同学得到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
答案
1.D 2.C 3.A 4.D 5.B 6.A 7.B 8.B 9.A
10.D
11.ACD 12.BCD 13.ABD 14.ACD 15.ABC
16.(1)H2SO4 (2)Al3+ (3)N2 (4)2Cl (5) (6)Cu(OH)2 (7)Al
17.(1)化合物(2)2;6(3)6:1
(4)H (5)3.4 (6)8.4
18.(1)铜 + 氧气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黑;化合反应(2)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化合反应
19.(1)负;氢气(或H2);2:1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2
(3)水氢气 + 氧气;分解
(4)改变;不变
20.(1)分液漏斗;锥形瓶(2)过氧化氢水 + 氧气;分解;催化;BC(或 BD)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为氧气(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5)B
21.(1)4.5;495.5(2)D(3)溶解;500mL;加速氯化钠溶解(4)ABC
22.(1)过滤;①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2)活性炭(3)肥皂水(4)物理变化;不变;增大;加快
23.(1)增加氯化钠固体;恒温蒸发水
(2)解:常温下 100g 水最多溶解 36g 食盐,加入 40g 食盐时,溶解的食盐质量为 36g。溶液质量分数 =×100%≈26.5%
答:该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6.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