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4)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 (人教版)单元测试卷 (A)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海南大学团队研发的“沙漏形纳米通道”膜可实现海水淡化,水分子能通过而盐离子被截留,本质是利用了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2.下列关于水净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B.过滤能去除水中所有杂质
C.净水过程中可能发生物理变化 D.蒸馏的净化程度高于过滤
3.电解水实验是探究水组成的经典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氢气 B.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 D.该反应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可转化为软水B.重金属污染的水可通过过滤直接净化
C.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素 D.水通电分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气 B. H2O C. O D. H2SO
6.葡萄糖 (C6H12O6)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8 B.12:6 C.1:1 D.6:12
7.下列操作能使海水淡化的是
A.沉降 B.吸附 C.蒸馏 D.消毒
8.下列关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通电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B.水可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C.水不能与金属单质反应 D.水可参与光合作用
9.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10.自来水厂常用液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缓慢氧化 D.自燃
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2. 常温下, 向 H O 溶液中滴加少量Fe (SO ) 氵溶液,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过程中, M是Fe , M'是Fe
B .当反应中有1个O 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2个
C.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D . H O 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
二、填空题 (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3.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自然界的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 操作除去,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该实验证明水由 组成。
14.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主要包括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环节。
(1)沉降时可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使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2)活性炭常用于吸附环节,是因为其具有 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3)消毒环节常用Cl 与水反应生成HClO,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5.2024年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催化剂可促进电解水制氢,该技术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证明了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
(3)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产物无污染,因此被称为清洁能源。
16.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需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污染两方面入手。
(1)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措施的是 (填序号)。
①用淘米水浇花 ②不间断放水洗衣 ③使用节水龙头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 和农业污染。
(3)饮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健康,检验硬水的方法是加入,若观察到 则为硬水。
三、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7.某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过滤时,会导致滤液浑浊的一条原因是 。
(2)图2为净化天然水的蒸馏装置,蒸馏的原理是利用天然水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试管中得到的物质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膜法也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利用膜法净化水的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3。膜法净水的原理与 (填“图1”或“图2”)类似,其原理是利用 不同。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8.如图1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端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2)在电解水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像。由图2看出, a气体是 ,b气体是 。
(3)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4)如果管C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管D中气体的体积约为 。实验操作中,发现二者体积比偏小,造成体积比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5)实验中用 检验管C中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6)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19.过氧化氢(H O )是实验室常用的氧化剂,也可用于水处理。请计算:
(1)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分)
(2)过氧化氢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4分)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 D【解析】纳米通道膜通过孔径筛选实现分离,因水分子与盐离子 (如Na 、Cl )对应的分子/离子大小不同,只有水分子能通过,故选D。
2. B【解析】过滤仅能去除不溶性杂质,无法去除可溶性杂质 (如盐类、部分有机污染物),B说法错误;活性炭吸附、过滤均为物理变化,蒸馏可得到纯净的水,净化程度最高, A、C、D正确。
3. D【解析】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正极产生氧气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产生氢气,A、B错误;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C错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正确。
4. C【解析】活性炭仅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无法去除硬水中的钙、镁离子,A错误;重金属离子溶于水,过滤无法去除,B错误;水是六大营养素之一,C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D错误。
5. B【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空气是混合物,A错误;O 是单质,C 错误;H SO 由三种元素组成,D 错误;H O符合氧化物定义,B正确。
6. A【解析】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氢、氧元素质量比=(1×12) : (16×6) =12:96=1:8, A 正确。
7. C【解析】沉降、吸附仅能去除不溶性杂质或部分色素、异味,消毒用于杀灭微生物,均无法去除海水中的盐类;蒸馏可将水蒸发后冷凝,得到不含盐类的淡水,实现海水淡化,C正确。
8. C【解析】水与活泼金 属 (如钠)可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和氢气 (如 C 描述错误;A、B、D均为水的化学性质,正确。
9. C【解析】静置沉淀仅去除大颗粒不溶性杂质,过滤去除所有不溶性杂质,吸附去除色素和异味,蒸馏去除所有杂质(包括可溶性杂质),得到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C正确。
10. B【解析】液氯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缓慢氧化是缓慢的氧化反应 (如铁生锈),自燃是自发燃烧,均与消毒过程无关,B正确。
11. C【解析】地球上总水量丰富,但淡水资源仅占约2.53%,且大部分为冰川等难以利用的淡水,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匮乏,C说法错误;A、B、D均正确。
12. A【解析】A、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过氧化氢转化为水过程中,化合价降低,则M转化为M'时,化合价应升高,故M为Fe 、M'
为Fe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则当反应中有1个O 生成时,氧原子得到电子数为1×2=2,该选项说法正确;
C、结合反应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Fe 具有还原性,则过氧化氢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混入Fe ,该选项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2分)
13. (1) 过滤; 引流 (2) 煮沸 (3) 氧气 (或O ) ; 氢元素和氧元素 (或H、O元素)
14.(1)吸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 (2)疏松多孔 (3)化学
分解反应 (2)原子;化学变化 (3)2H2+O2 2H2O
16. (1) ①③ (2) 生活污染 (3) 肥皂水; 泡沫少、浮渣多
三、实验题 (每空2分,共20分)
17.
(1)玻璃棒、滤纸破损等 (合理即可)
(2)纯净物
(3)图1 颗粒大小 混合物
18.
(1) 正
(2)氢气 氧气
(3) C
(4)20mL 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
(5)带火星的小木条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6)水通电氢气+氧气
四、计算题 (共12分)
19.解:(1)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答: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