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启用前为机密                            试卷类型:B
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20级)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其70道小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答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0道小题,共60分,1-40小题,每小题Ⅰ分;41~5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 NaOH B. H2O C. Na2O D. CO
2. 下列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
A. H+ B. Na C. F- D. S
3. 下列物质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 硝酸铵 B. 蔗糖 C. 硫酸铜 D. 氯化钠
4. 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试管 B. 烧杯 C. 量筒 D. 容量瓶
5. 下列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Li B. Si C. Zn D. Cl
6. 下列分子具有环状结构的是
A. 乙烯 B. 四氯化碳 C. 苯 D. 正丁烷
7. 已知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生成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 1mol B. 2mol C. 3mol D. 4mol
8. 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A. 加成反应 B. 加聚反应 C. 水解反应 D. 取代反应
9.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可能为
A. 0.01nm B. 10nm C. 50nm D. 70nm
10. 碳原子数为100的链状烷烃分子式为
A. C100H196 B. C100H198 C. C100H200 D. C100H202
1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 Ca(NO3)2 B. HNO3 C. NaHCO3 D. KOH
12. 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聚氯乙烯 B. 合成橡胶 C. 纤维素 D. 氨基酸
13. 下列物质的颜色为蓝色的是
A. CaCO3 B. AgCl C. NaNO3 D. Cu(OH)2
14. 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H2SO4=2H++ B. NaCl=Na++Cl-
C. CH3COOH=CH3COO-+H+ D. NH3·H2O +OH-
15. 下列用到的电池不属于可充电电池的是
A. 摩托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 B. 燃气灶使用的锌锰干电池
C.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钠电池 D. 手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16.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137 B. 质子数为192 C. 中子数为55 D. 电子数为82
17. 海水中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的利用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下列生产中,属于水资源利用的是( )
A. 海水淡化 B. 海水提盐 C. 海水提溴 D. 海水提镁
18. 在标准状况下,0.5molO2的体积约是
A. 2.8L B. 5.6L C. 8.4L D. 11.2L
19.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溶液体积 B. 稀释浓硫酸
C.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D. 观察钾元素焰色
20. 下列物质能用于检验Fe3+的是
A. KSCN溶液 B. 稀盐酸 C. CuSO4溶液 D. KNO3溶液
21. 下列电子式错误的是
A. 氢气: B. 氮气:
C. 溴化钠: D. 水:
22.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B. 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C. 人工固氮 D. 汽车尾气中的NO2转化成N2
2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2H+=CO2↑+H2O
B. 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H++KOH=K++H2O
C. 铁粉与稀硝酸反应:2Fe+6H+=2Fe3++3H2↑
D. 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Br2+2I-=2Br-+I2
24. 化学实验中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实验事故。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 发生轻微烫伤时,可用洁净的冷水冲洗,然后涂上烫伤药膏
C. 被玻璃割伤时,应把伤口清理干净,用双氧水擦洗后敷上创可贴
D. 酒精灯倒在实验台上,溢出的酒精燃烧,可用湿布盖灭
25. 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符合下图所示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B. 碳酸钙受热分解
C. 木炭燃烧 D. 火药爆炸
26. 下列金属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A. Ag B. Cu C. Fe D. Mg
27. 我国古代合金材料的制造与使用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 秦始皇兵马俑 B. 唐代三彩釉陶器 C. 商代青铜器 D. 西汉角形玉杯
28. 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铜片的质量不断减小
C. 锌片上发生的反应为Zn-2e-=Zn2+
D. 溶液中的H+向锌片附近发生定向迁移
29.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2C(g)。反应2min后,A的浓度由1.0mol·L-1变为0.50mol·L-1,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A. 1.0mol·L-1·min-1 B. 0.75 mol·L-1·min-1
C. 0.50 mol·L-1·min-1 D. 0.25 mol·L-1·min-1
30.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请佩戴口罩”的标志在公共场所广泛张贴。制作医用口罩的核心原料为熔喷布,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31. 实验室中用氨气和水进行喷泉实验。利用的氨气的性质是
A. 无色气体 B. 极易溶于水
C. 有刺激性气味 D. 密度比空气小
32. 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 观察气体颜色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 将气体分别通入KCl溶液 D. 将气体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
33. 下列气体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收集的是
A. CO2 B. CH4 C. H2 D. NO
34.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B. 具有吸水性,能干燥SO2
C. 具有挥发性,能破坏臭氧层 D. 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变黑
35. 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分离的是
A. 盐酸和硝酸 B. 水和泥沙 C. 碘和四氯化碳 D. 汽油和植物油
36.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以CO2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淀粉,使粮食问题的解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淀粉的分子式为
A. C6H12O6 B. C12H22O11 C. (C6H10O5)n D.
37. 资料显示:新制的饱和氯水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某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问题和假设 B. 设计方案 C. 建构模型 D. 交流讨论
38. 某集气瓶内充满红棕色气体,加水后重新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后瓶内的气体和溶液均呈无色,则原瓶内一定存在的气体是
A. 氯气 B. 一氧化氮 C. 二氧化氮 D. 氨气
39. 下列物质之间反应一定没有盐生成的是
A.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和碱溶液
C. 酸溶液和碱溶液 D. 碱性氧化物和水
40.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已知:“O”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化1没有新物质生成 B. 变化2有新物质生成
C. 变化1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 变化2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①-⑦为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所示。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1. 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且存在能导电单质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2. 下列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③元素原子的质子数2倍的是
A. ④ B. ⑤ C. ⑥ D. ⑦
43. 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③ B. ⑤ C. ④ D. ⑦
44. 下列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的是
A. ③与④ B. ③与⑤ C. ①与⑦ D. ⑤与⑦
45. 下列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的是
A. ① B. ② C. ⑥ D. ⑦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下图列出了制备乙酸乙酯可能的合成路线。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6. 乙烯的分子式为
A. CH4 B. C2H4 C. C3H6 D. C6H6
47. 乙醛分子中的官能团为
A. -CH3 B. ―OH C. ―CHO D. -COOH
48. 下列物质与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乙醇 B. 乙醛 C. 乙酸 D. 乙酸乙酯
49. 实验室中利用反应⑥制备乙酸乙酯,其装置如图所示,其中试剂a为
A. 饱和氯化钠溶液 B. 饱和碳酸钠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浓硫酸
50. 合成路线图中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下列合成路线可行的是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①③⑥ D. ③④⑥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全部正确的得3分,不远、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51. 下列处理不易降解废旧塑料的方法,合理的是
A. 加工成建筑材料 B. 炼制成汽油,柴油等燃料
C. 倾倒人大海中 D. 深埋于地下
52. 下列反应中,氮元素被还原的是
A. N2+3MgMg3N2 B. 2NO+O2=2NO2
C. NH4ClNH3↑+HCl↑ D. 4HNO34NO2↑+O2↑+2H2O
53. 下列物质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 碳酸钠 B. 碳酸氢钠 C. 铝 D. 石墨
54.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块约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钠熔化成小球 B. 钠在水底四处游动
C. 溶液变为红色 D. 钠静止于溶液某处
55. 炔烃分子中含碳碳三键,下列分子可能为炔烃的是
A. C2H2 B. C2H6 C. C3H4 D. C3H6
56.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的粗盐进行提纯,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方案中的①②③④依次为
A. BaCl2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C. 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
D.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57. 恒温恒压下,将2 molX和4 molY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s)+2Y(g) 2Z(g)。反应1 min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前,容器中气体体积随反应进行而增大
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容器中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
C. 1 min后,Y的浓度不再改变
D. 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4 mol
5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pH试纸测稀硫酸的pH时,需预先把pH试纸润湿
B. 闻氯化氢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C.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先倒入废液桶,再集中倒入下水道
D. 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
59. 向25.00mLK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165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2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000mol·L-1
B. K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65g
C. 加入的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40g
D. 反应生成BaSO4的物质的量为5.000×10-3mol
60.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CH3。以下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种方案。
旧方案:(CH3)2C=O+HCN→(CH3)2C(OH)CN(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新方案:CH≡CCH3+CO+CH3OH→CH2=C(CH3)COOCH3
与旧方案相比,新方案的优点是
A. 原料无爆炸危险 B. 原料均为无毒物质
C. 对铁制容器腐蚀性小 D. 原子利用率高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
61. 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
62. 用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丝绸和棉布。( )
63.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
64.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
65.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_______)
66. SO2对人体有害,一定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
67.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
68. 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
69. 绿色化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使化工生产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
70.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中原有少量水。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小。( )
答案
1-10 ACBAC CBDAD 11-20 BDDCB AADDA 21-30 BBDAB DCCDA 31-40 BDACB CACDD
41-50 ACCAB BCABC
51.AB 52.AD 53.BC 54.AC 55.AC 56.BD 57.CD 58.BD 59.AD 60.CD
61. 错误
62. 正确
63. 正确
64. 错误
65. 错误
66. 错误
67. 错误
68. 错误
69. 正确
70. 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