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青岛版
(六三学制)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从两根一样长的绳子上分别剪去和m后,剩下的长度相等。( )
2.如果桔子个数的等于苹果个数的,那么桔子比苹果多。( )
3.因为,所以是倒数,也是倒数。( )
4.计算时,分母和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数单位,分子和分子相乘得到新的计数单位的个数。( )
5.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和也互为倒数。( )
6.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余下的长度相等。( )
7.因为,所以,,互为倒数。( )
8.虽然,但是0.8是小数,所以它不可能是的倒数。( )
9.5米的和4米的一样长。( )
10.6×表示6个相加。( )
11.A的等于B的,那么A大于B(A、B均不为0)。( )
12.运走一堆沙的与运走吨沙一样多。( )
13.一堆煤,运走了,又运来了,这堆煤的质量不变。( )
14.一根4米的绳子截去后,还剩米。( )
15.2吨煤烧去后,还剩吨。( )
16.一根2米长的钢管,截取后,又接上米,结果与原来一样长。( )
17.一件商品先提价,然后再降价,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的价格一样。( )
18.如果是一个假分数,那么它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
19.两根1米长的彩带,一根剪去它的,另一根剪去米,两根彩带剩下的一样长。( )
2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小(甲、乙两数都不为0)。( )
21.十拿九稳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
22.“地球绕着月球转”这个事件是确定的。( )
23.“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事件是不确定的。( )
24.10张标有数字1~10的卡片反扣在桌面上,任意摸出1张,摸到质数和合数的可能性同样大。( )
25.盒子里有4个红球和2个白球,一次摸一个,每次摸完后放回,摇匀再摸,摸了10次,可能都是红球。( )
26.一个盒子里有100个蓝球和1个红球,任意摸了一个球,不可能是红球。( )
27.盒子里放4个球,上面分别写着2、3、5、7,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偶数小华胜,这个规则对小丽有利。( )
28.掷硬币时,哪个面朝上是不确定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一样大。( )
29.从1-10的卡片中任意抽一张,抽到质数和合数的可能性一样大。( )
30.小明从一个装有小球的袋子里,任意摸出1个小球,摸了5次,摸到的全是红球,袋子里装的一定都是红球。( )
31.一个盒子里装有20个红色玻璃球和6个黄色玻璃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玻璃球,一定是红色的。( )
32.有8张扑克牌,分别是两张红桃2、两张黑桃3和四张方块4,随机抽取1张,抽到质数的扑克牌可能性大。( )
33.“月亮绕着地球转”这个事件是确定的。( )
34.每个月都有29号是不确定事件。( )
35.盒子里有8张卡片,其中有5张红卡片,3张绿卡片,任意摸一张,摸出绿卡片的可能性小。( )
36.抽奖箱里只有一个一等奖,所以抽奖时一定抽不到一等奖。( )
37.盒中有7只黑球,2只白球,从中任意取出1个球,取出的一定是黑球。( )
38.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是确定事件。( )
39.天气预报明天降雨概率80%,那么明天一定会下雨。( )
40.一个正方体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1-6,掷一次向上的面可能是数字6。( )
41.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列式为。( )
42.在探究的算法时,青青这样计算:。( )
43.如果(a>0),那么一定大于1。( )
44.一根木头锯成6段用小时。照这样计算,锯成12段用小时。( )
45.a、b、c都是非0自然数,如果,那么。( )
46.一个数除以真分数结果都大于这个数,除以假分数结果都小于这个数。( )
47.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30。( )
48.男生占全班的,则女生占男生的。( )
49.一台榨油机小时榨油吨,榨1吨油需小时。( )
50.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
51.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8小时,是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
52.不为0,的结果一定大于的结果。( )
53.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10倍。( )
54.如果A、B、C、D都是非零自然数,那么。( )
55.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这两个真分数的商。( )
56.一个真分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这个真分数。( )
57.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盐是水的。( )
58.一个大于1的数除以真分数,商大于这个数。( )
59.把一个蛋糕的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 )
60.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 )
61.把一个比的前项乘,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除以5。( )
62.一杯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10,倒掉一半后,剩余盐水中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5。( )
63.如果m除以n等于8除以9,那么m与n的比是8∶9。( )
64.盐占盐水质量的,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10。( )
65.一个直角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可能是。( )
66.今年丁丁与妈妈年龄比2∶7,三年后丁丁与妈妈年龄比还是2∶7。( )
67.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我们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
68.比5∶3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加5。( )
69.两数相除的商是0.75,那么这两个数的比是100∶75。( )
70.行一段路,已行了全程的,未行的和已行的路程的比为2∶3。( )
71.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甲乙两数的比是5∶7。( )
7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 )
73.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会越来越接近0.618。( )
74.若4∶11的前项加上12,后项乘4,比值不变。( )
75.小明以4∶0战胜对手,故比的后项可以为“0”。( )
76.小正方体的棱长是大正方体的,那么小正方体的体积与大正方体的比是4∶25。( )
77.从家到学校,小明用了10分钟,妹妹用了12分钟,小明和妹妹的速度比是5∶6。( )
78.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3,在同样时间里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4∶3。( )
79.做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8小时,乙单独做要6小时,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4∶3。( )
80.已知甲数∶乙数=2∶3,乙数∶丙数=4∶5,那么甲、乙、丙三数的比是8∶12∶15。( )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一根剪去全长的,要用全长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剪去的具体长度,因为全长未知,所以无法求出剪去的具体长度;而另一根剪去米,剪去的是具体长度。两根绳子剪去的长度无法进行比较长短,则剩下的部分也无法比较长短。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从两根一样长的绳子上分别剪去和m后,剩下的长度无法比较。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点在于区分分率和具体数值,两者意义不同,无法直接比较。
2.×
【分析】根据积一定,一个数乘的数越小,其本身越大,乘的数越大,其本身越小,乘的数相等,则两个相同;比较已知的2个因数,即可解答。
【解析】因为=
所以桔子个数的等于苹果个数的,那么桔子和苹果个数相等。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解析】因为,所以和互为倒数。即是的倒数,是的倒数。题目中单独说“是倒数,也是倒数”,忽略了“互为”这一关键条件,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4.√
【分析】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分子相乘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相乘作为积的分母。分数单位由分母决定,分子表示分数单位的个数。
【解析】计算时,分母,得到新的分数单位;分子,表示新的分数单位有2个,即。题干描述符合分数乘法的计算算理。
故答案为:√
5.√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它们互为倒数。因此,若a和b互为倒数,则a×b=1。然后验证和的乘积是否等于1即可。
【解析】
将代入:
因此,和的乘积为1,满足互为倒数的条件。
故答案为:√
6.×
【分析】两根绳子的长度未知,假设两根绳子长分别是1米、米、24米,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这根绳子长的是多少米,再和米去比较,数值大的用去的就多,则余下的就少。据此判断。
【解析】当两根绳子长1米时,1×=(米),<,所以此时第一根余下的长;
当两根绳子长米时,×=(米),=,所以此时两根余下的同样长;
当两根绳子的长是24米时,24×=8(米),8>,所以此时第二根余下的长。
所以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余下的长度无法判断。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
【分析】倒数的意义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应强调是两个数之间的积,而不是三个数之间的积。
【解析】是三个数的乘积为1,不满足倒数的定义。
故答案为:×
8.×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虽然0.8是小数,但可以转化为分数形式,在求倒数,与数的形式无关。
【解析】
符合倒数的定义。
故答案为:×
9.√
【分析】先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分别求出5米的是多少米、4米的是多少米,再比较,据此判断。
【解析】5×=1(米)
4×=1(米)
所以,5米的和4米的一样长。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0.√
【分析】根据分数表示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6×表示6个相加。
【解析】6×表示6个相加。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1.×
【分析】A的等于B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得:A×=B×,根据两个非0的因数相乘的积相等,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即可判断。
【解析】A×=B×
因为>,所以A<B。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
【分析】一堆沙子的总质量未知,所以它的是多少吨也是未知,因此运走的质量与吨无法比较。
【解析】假设这堆沙子重1吨;
1×=(吨)
运走一堆沙的与运走吨沙一样多。
假设这堆沙子重10吨;
10×=2(吨)
2吨≠吨
运走一堆沙的与运走吨沙不一样多。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假设这堆煤的质量是100吨,将这堆煤的质量看作单位“1”,这堆煤的质量×运走的对应分率=运走的质量,这堆煤的质量-运走的质量=剩下的质量;再将剩下的质量看作单位“1”,剩下的质量×运来的对应分率=运来的质量,比较运走和运来的质量即可。
【解析】假设这堆煤的质量是100吨。
100×=40(吨)
(100-40)×
=60×
=24(吨)
40>24,运走的质量多,运来的质量少,这堆煤的质量变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把这根绳子看作单位“1”,截去后,用算出还剩下这根绳子的,由于整根绳子长4米,可以用分数乘法计算剩下的长度。
【解析】
(米),即还剩下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把2吨看作单位“1”,用去后,剩下的占原来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剩下的吨数与吨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2×

=(吨)
所以还剩吨,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将钢管长度看作单位“1”,钢管长度×截取的对应分率=截取的长度,与又接上的长度比较即可。
【解析】2×=(米)
>,截取的比接上的长,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一种商品先提价,是把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1”,提价后的价格=原价×;然后再降价,是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现价=提价后的价格×,据此进行分析比较。
【解析】假设商品原价为12元,
提价后的价格:
(元)
再降价后的现价为:
(元)
即现在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更便宜,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若一个分数的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这个分数就是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就是真分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为1,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如:是假分数,它的倒数就是=1,此时它的倒数不是真分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那么将长度1米乘,求出第一根彩带剪去多少米。两根一样长的彩带,如果剪去的长度也一样长,那么剩下的长度也会一样长。
【解析】1×=(米)
所以,第一根彩带剪去米,另一根也剪去米,那么两根彩带剩下的一样长。
故答案为:√
20.√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因甲、乙两数都不为0,可假设两式的乘积为1,根据倒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甲数和乙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由题可知,甲数×=乙数×;
假设甲数×=乙数×=1,则甲数=,乙数=
因为<,所以甲数<乙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十拿九稳”,形容非常有把握,表示做某件事有九成的把握。
【解析】十拿九稳的可能性是:9÷10=
十拿九稳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是客观规律,属于确定事件中的必然事件;地球绕着月亮转属于确定事件中的不可能事件。
【解析】由分析可知,地球绕着月亮转属于确定事件中的不可能事件,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
【分析】根据自然规律,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所以从东边升起,这是一个必然发生的确定事件,因此该事件是确定的,而非不确定。
【解析】在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中,“太阳从东边升起”属于必然事件。必然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固定,太阳始终从东边升起,因此该事件是确定的。题干中“不确定”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合数:一个数,除以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分别找出1~10中的质数和合数的个数;再根据可能性大小:个数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个数少的,摸到的可能性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1~10中,
质数有:2,3,5,7,一共有4个;
合数有:4,6,8,9,10,一共有5个;
4<5,摸到的合数的可能性大。
10张标有数字1~10的卡片反扣在桌面上,任意摸出1张,摸合数的可能性大。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盒子里有4个红球,且每次摸完一个后放回,摇匀再摸,那么摸了10次,有可能每次都正好摸到红球。据此解答。
【解析】通过分析可得:每次摸完一个后放回,摸了10次,可能都是红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
【分析】根据题意,盒子里有红球,那么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是红球,只是蓝球的数量比较多,摸到蓝球的可能性比较大,红球的数量少,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较小。
【解析】一个盒子里有100个蓝球和1个红球,任意摸了一个球,可能是蓝球,也可能是红球。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分析】这4个数中有3个数是奇数,1个数是偶数,如果摸到奇数小丽胜,摸到偶数小华胜,由此可以分别计算他们获胜的可能性,把出现的总数作为分母,他们分别获胜的次数作为分子,然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分数大的获胜的可能性就大,这个规则就对其有利。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小华:1÷4=
小丽:3÷4=

这个规则对小丽有利,但并不是一定能赢。
故答案为:√
28.√
【分析】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掷一次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无论掷多少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解析】由分析可知:
掷硬币时,哪个面朝上是不确定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一样大。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
【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
在1-10的卡片中抽到质数或合数可能性的大小和它们各自数量的多少有关。
【解析】1-10共10张数字卡片中,质数有:2、3、5、7。合数有:4、6、8、9、10。合数有5个,质数有4个,所以抽到合数的可能性大。
所以从1-10的卡片中任意抽一张,抽到质数和合数的可能性一样大,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0.×
【分析】虽然连续摸了5次都是红球,但由于摸球次数5次太少,所以不能说明袋子里全是红球,只能说明相对来说红球的个数比较多。
【解析】由分析可知:
小明从一个装有小球的袋子里,任意摸出1个小球,摸了5次,摸到的全是红球,袋子里装的不一定都是红球。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1.×
【分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据此解答。
【解析】盒子里面有2种颜色的球,所以从中任意摸出1个玻璃球,有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大小,可以用“一定”“经常”“偶尔”“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32.×
【分析】2和3是质数,8张中质数有4张,不是质数的也是4张,数量是相等的,所以抽到质数扑克牌和抽不到质数扑克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2+2=4
4=4
则抽到质数扑克牌和抽不到质数扑克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3.√
【分析】根据确定事件包括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进行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月亮绕着地球转”这个事件是确定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4.√
【分析】平年的2月都是28天,只有闰年的2月才有29天,据此判断。
【解析】每个月都有29号是不确定事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学生对平年、闰年的认识。
35.√
【分析】由可能性的大小分析:红卡片有5张,绿卡片有3张,数量多的卡片摸出的可能性较大,数量少的卡片摸出的可能性较小,据此解答。
【解析】盒子里有8张卡片,其中有5张红卡片,3张绿卡片,任意摸一张,绿卡片的数量较少,因此摸出绿卡片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数量较多的,摸出的可能性大,数量较少的,摸出的可能性小。
36.×
【分析】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数量多则被抽到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就小;抽奖箱里只有一个一等奖,数量较少,所以抽到一等奖的可能性较小,并不是一定抽不到一等奖。
【解析】由分析可知:
抽奖箱里只有一个一等奖,所以抽奖时可能抽到一等奖。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明确不确定事件用“可能”“不一定”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37.×
【分析】由题意可知,盒中有7只黑球,2只白球,从中任意取出1个球,则取出的可能是黑球,也可能是白球。
【解析】由分析可知:
盒中有7只黑球,2只白球,从中任意取出1个球,可能是黑球,也可能是白球。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可能性,明确数量少则摸到的可能性就小,但并不表示摸不到是解题的关键。
38.√
【分析】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解析】太阳一定是从东方升起,所以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是确定事件。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可能性的知识,要结合生活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
39.×
【分析】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说明下雨的可能性较大,它属于可能性中的不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进而得出答案。
【解析】由分析可知, 80%虽然概率很高,但是不代表一定会下雨。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生活中的概率问题,用到的知识点为: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本题注意:虽然可能性很大,但是也有不下雨的可能。
40.√
【分析】一个正方体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1-6,掷一次,1-6都有可能向上,据此分析。
【解析】一个正方体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1-6,掷一次向上的面可能是数字6,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大小,可以用“一定”“经常”“偶尔”“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41.×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是,求这个数;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列式。
【解析】÷
=×

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列式为÷。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2.

【分析】青青在计算时将被除数2转化为分数,使被除数与除数的分母相同,再通过分子相除、分母相除的方法得到结果。根据分数除法的规则,当两个分数分母相同时,分子相除的结果等于原除法运算的结果,因此计算过程正确。
【解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验证青青的步骤:
(1),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2);
(3)结果与分数除法的计算结果一致。
因此,青青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43.√
【分析】一个数(不为0)乘大于1的数,结果大于这个数;乘等于1的数,结果等于这个数;乘小于1的数,结果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不为0)除以大于1的数,结果小于这个数;除以等于1的数,结果等于这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不为0),结果大于这个数。据此做出判断。
【解析】当a>1时,;
当a=1时,;
当a<1时,。
故答案为:√
44.×
【分析】锯的次数=锯成的段数-1,锯成6段需要锯(6-1)次,锯成12段需要锯(12-1)次,锯成6段用的时间÷锯的次数×锯成12段需要锯的次数=锯成12段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6-1=5(次)
12-1=11(次)
÷5×11
=××11
=×11
=(小时)
一根木头锯成6段用小时。照这样计算,锯成12段用小时。
故答案为:×
45.×
【分析】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分数值小于1;假分数的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分数值等于或大于1。据此解答。
【解析】如果,说明>1,那么b<c。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6.×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被除数;除以一个等于1的数商就等于被除数;据此解答。
【解析】当一个数等于0时,商不一定比被除数大;
如:0÷=0
0÷=0
所以一个数除以真分数结果都不一定大于这个数,除以假分数结果都不一定小于这个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7.×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和b互为倒数,则ab=1;根据分数与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化简÷,进而求出÷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ab=1
÷
=×


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8.√
【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占全班的,则女生占全班的1-=,用女生所占的分率除以男生所占的分率即得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
【解析】1-=
÷
=×

则女生占男生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9.√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榨油机工作的时间除以榨油的重量即可求出榨1吨油需要的时间,据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解析】÷=×5=(小时)
则榨1吨油需小时。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0.×
【分析】假分数是大于或等于1的分数;在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被除数不是0时;
①当假分数的数值等于1时,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所得的商等于这个数。
②当假分数的数值大于1时,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乘真分数),所得的商小于这个数。
所以一个不为0数除以假分数,商可能小于被除数,也可能等于被除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假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假分数的概念。
51.√
【分析】将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看作单位“1”,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对应分率=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8÷=8×=10(小时)
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8小时,是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2.√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小;据此举例判断即可。
【解析】因为不为0,如:a=,÷>,<,所以的结果一定大于的结果。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3.√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法则可知: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的倒数为10,所以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就是乘上10,即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得,如果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10倍。比如。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54.×
【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如果A、B、C、D都是非零自然数,那么,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5.√
【分析】真分数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也就是小于1的分数,可以采用举例的方式来进行判断。
【解析】假设有两个真分数:和。
它们的积:
它们的商:
因为,,所以,因此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这两个真分数的商。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采用具体的例子来验证是本题比较直接的解答方法。
56.×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解析】如:÷=×=,<1;
÷=÷1=,=;
所以,一个真分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不一定小于这个真分数。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与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以及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57.√
【分析】根据题意,盐占盐水的,把盐水的质量看作单位“1”,则水的质量占盐水的(1-);
求盐是水的几分之几,用盐的质量除以水的质量即可。
【解析】水占盐水的:1-=
盐是水的:
÷
=×

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盐是水的。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找出单位“1”,求出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58.√
【分析】根据“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可知一个大于1的数除以真分数,就等于这个大于1的数乘真分数的倒数,即乘大于1的假分数,所以所得到的结果一定大于这个数;据此判断得解,可以举例说明。
【解析】因为一个大于1的数除以真分数,就等于这个大于1的数乘真分数的倒数,即乘假分数,所以结果一定会大于这个数,如2÷=2×2=4,4>2。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明确:在除法里,被除数不为0,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1(0除外)时,商>被除数。
59.√
【分析】一个蛋糕的÷平均分的人数=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计算即可。
【解析】÷6=×=
把一个蛋糕的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60.√
【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相当于这个数乘6,据此判断。
【解析】设这个数是3。

=3×6
=18
18÷3=6
18是3的6倍。
所以,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应用。
61.√
【分析】由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知,比的后项除以5相当于乘,而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把一个比的前项乘,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同时乘,而比的后项除以5就相当于乘,如:5∶10=(5×)∶(10×)=1∶2=,5∶10=(5×)∶(10÷5)=1∶2=,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2.×
【分析】由题意可知,盐和水的质量比是盐的质量与水的质量的比例关系,当倒掉一半盐水时,盐的质量和水的质量同时减少一半,此时它们的质量比保持不变,举例说明即可。
【解析】原来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10,则盐的质量占1份,水的质量占10份,倒掉一半盐水后,盐的质量占1÷2=0.5份,水的质量占10÷2=5份,此时盐的质量∶水的质量=0.5∶5=(0.5×10)∶(5×10)=5∶50=(5÷5)∶(50÷5)=1∶10,所以剩余盐水中盐和水的质量比还是1∶1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m÷n=8÷9;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做比的前项,除数做比的后项,据此解答。
【解析】m÷n=8∶9,则m∶n=8∶9
如果m除以n等于8除以9,那么m与n的比是8∶9。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4.×
【分析】以盐水质量为单位“1”,盐占盐水质量的,水占盐水质量的(1-),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盐与水的质量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判断。
【解析】∶(1-)
=∶
=(×10)∶(×10)
=1∶9
盐占盐水质量的,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5.×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将比的各项看成份数,三角形内角和÷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各角对应份数,求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即可。
【解析】180°÷(1+3+5)
=180°÷9
=20°
20°×1=20°
20°×3=60°
20°×5=100°
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不可能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6.×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已知今年丁丁与妈妈年龄比2∶7,三年后两人的年龄各增加3岁,不符合比的基本性质,所以三年后两人的年龄比会变化,可举例说明。
【解析】由今年丁丁与妈妈年龄比2∶7,可以设今年丁丁10岁,则妈妈今年35岁;
三年后丁丁:10+3=13(岁)
三年后妈妈:35+3=38(岁)
三年后丁丁与妈妈年龄比是13∶38,不是2∶7。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7.×
【分析】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推出它们相似的规律的,这种方法就是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继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过程,这种方法从个别现象开始,近似归纳推理。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推出它们相似的规律的,这种方法就是类比推理。
原题中说用的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8.×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5∶3的前项加上5得10,相当于前项乘2,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要乘2,即后项3乘2得6,再减去3,就是比的后项应加上的数,据此判断。
【解析】前项相当于乘:
(5+5)÷5
=10÷5
=2
比的后项也应乘2或加上:
3×2-3
=6-3
=3
比5∶3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3。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9.×
【分析】已知两数相除的商是0.75,先把0.75化成最简分数,再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得出这两个数的比,据此判断。
小数化成分数,两位小数先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分数线相当于比号。
【解析】0.75===3∶4
两数相除的商是0.75,那么这两个数的比是3∶4。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0.√
【分析】根据“已行了全程的”可知,全程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表示已行的路程,未行的路程占(5-3)份,利用比的意义解答即可。
【解析】5-3=2(份),未行的和已行的路程的比为2÷3=2∶3,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1.×
【分析】把甲乙两数和看作单位“1”,甲数是,乙数是1-,用甲数比乙数,化简后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把甲乙两数和看作单位“1”,甲数是,乙数是(1-)。
∶(1-)
=∶
=1∶3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即求两个数的比,在解答时要找准单位“1”,弄清谁和谁比。
72.√
【分析】先理解的意义:将全班人数看做单位“1”,然后平均分成9份,男生人数占其中的5份,则女生人数占4份。利用转化的策略即可得到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
【解析】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9-5)∶5=4∶5
故答案为:√
73.√
【分析】公元13世纪,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了一串神奇的数字:1,1,2,3,5,8,13…,计算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0.618。
【解析】根据分析,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会越来越接近0.618,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4.√
【分析】若4∶11的前项加上12,则前项变为16,前项由4变为16,相当于乘4,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4。据此解答。
【解析】4+12=16
16÷4=4
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乘4。则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5.×
【分析】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而赛场上比分是4∶0,说明本次比赛,小明得了4分,另一个同学一分也没有得到,这是表示得分的个数比,比号后面的数可以是0,表示一个也没有;与前一个比意义不同;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小明以4∶0战胜对手,这里表示两个人的比赛情况,它不是数学中的比,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6.×
【分析】小正方体的棱长是大正方体的,将大正方体棱长看作“1”,根据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分别求出小正方体和大正方体体积的对应分率,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小正方体体积和大正方体体积对应分率的比,化简即可。
【解析】××=
1×1×1=1
∶1=(×125)∶(1×125)=8∶125
小正方体的棱长是大正方体的,那么小正方体的体积与大正方体的比是8∶12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7.×
【分析】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看作单位“1”。小明用了1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小明的速度是1÷10=;妹妹用了12分钟,妹妹的速度是1÷12=。用比上,再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判断。
【解析】1÷10=
1÷12=

=(×60)∶(×60)
=6∶5
则小明和妹妹的速度比是6∶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8.√
【分析】假设甲车速度是4x,甲、乙速度比为4∶3,那么乙车速度3x,行驶时间t。路程=速度×时间,相同时间内甲乙两车行驶路程比为(4x×t)∶(3x×t)。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解:设甲车速度为4x,则乙车速度为3x,行驶时间t。
(4x×t)∶(3x×t)
=(4xt)∶(3xt)
=(4×xt)∶(3×xt)
=4∶3
即,在同样时间里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4∶3。
故答案为:√
79.×
【分析】把这批零件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先分别用1÷8和1÷6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和乙的工作效率,然后写出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再化简即可。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析】1÷8=
1÷6=

=(×24)∶(×24)
=3∶4
做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8小时,乙单独做要6小时,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4;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0.√
【分析】由题可知,甲数、丙数都和乙数比,所以根据比的性质把乙数转化成相同的份数,即12份,问题即可得解。
【解析】由于甲数∶乙数
=2∶3
=(2×4)∶(3×4)
=8∶12
乙数∶丙数
=4∶5
=(4×3)∶(5×3)
=12∶15
所以甲数∶乙数∶丙数=8∶12∶15,故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