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西部乡镇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西部乡镇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西部乡镇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1.(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这首小诗构思jīng qiǎo   ,但měi zhōng bù zú   的是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2)家乡有句sú yǔ   :“紧走搭石慢过桥。”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qíng gǎn   。
(3)这些雕塑品富有shī qíng huà yì   ,不禁让人拍手chēng zàn   。
【答案】(1)精巧;美中不足
(2)俗语;情感
(3)诗情画意;称赞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精、俗、感、意、赞”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精巧、美中不足 ;(2)俗语、情感; (3)诗情画意、称赞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又一次在国际赛事中赢(yíng)得了冠(guān)军。
B.在这块巨大的珊瑚礁(qiáo)旁,有一艘潜水艇(tǐng)。
C.亲爱的祖国,我把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qiáng)永远辉煌(huáng)。
D.她俩手挽(wǎn)着手,走进了一座玲珑剔(tì)透的小亭子。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冠:[ guān ]帽子。[guàn]居第一位。故“冠军”的“冠”应读“guàn”。
B.有误,“珊瑚礁”的“礁”应读“jiao”。
C.正确。
D.有误,“玲珑剔透”的“剔”应读“tī”。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3.(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
B.九州生气恃风雷。(坚持)
C.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
D.鹰隼试翼,风尘吸张。(一种凶猛的鸟)
【答案】B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A、C、D正确。
B.有误,“九州生气恃风雷""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句的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恃:依靠。解释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4.(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B.神舟、羲和、天问、祝融、嫦娥、悟空,这些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名字,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和对探索宇宙的浪漫想象。
C.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笼罩了一层白茫茫的雾。
D.黄旭华,他艰苦奋斗、隐姓埋名,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有误; “科学、文化”与“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为并列的名词性短语,属于并列词语的列举。根据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并列词语之间应用顿号分隔,而非逗号。原句中“文化”后使用逗号,导致并列关系不清晰。
B.正确;
C.有误; “山川、河流”与“树木、房屋”为并列的名词性短语,并列词语间应用顿号,而非逗号,
因此“河流”后逗号使用错误;“房屋”后的省略号应写作“···”(占两个字符),原句中“..”为不规范写法。
D.有误; “被誉为”后引出具体称号,应用冒号提示下文,且引号内的内容“中国核潜艇之父”为完
整称谓,引号前不应加句号,原句中“被誉为”后无冒号且引号前有句号,标点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榨(zhà zhài)   油 浸(jìng jìn)   入 冠(guān guàn)   军
宾(bīn bīng)   馆 酝酿(liàng niàng)   履(lǚ lǔ)   行
【答案】zhà;jìn;guàn;bīn;niàng;lǚ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榨油” 的 “榨”:正确读音为 “zhà”(翘舌音、四声),指挤压提取汁液,“zhài” 为错误读音,无此发音,需区分声母与声调;“浸入” 的 “浸”:正确读音为 “jìn”(前鼻音、四声),指泡在液体里,“jìng”(后鼻音)为形近字 “浸” 的误读,需区分前后鼻音;“冠军” 的 “冠”:为多音字,读 “guàn” 时表示居第一位,“冠军” 指竞赛第一名,符合该读音;读 “guān” 时指帽子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如 “皇冠”),故此处选 “guàn”;“宾馆” 的 “宾”:正确读音为 “bīn”(前鼻音),指客人,“bīng”(后鼻音)为错误读音,需区分前后鼻音;“酝酿” 的 “酿”:正确读音为 “niàng”(声母 “n”、四声),指造酒或比喻做准备工作,“liàng”(声母 “l”)为声母混淆导致的误读,需区分声母 “n” 与 “l”;“履行” 的 “履”:正确读音为 “lǚ”(三声),指实行、执行,“lǔ”(三声)为声调或韵母混淆导致的误读,需准确把握韵母 “ǚ” 的发音。
故答案为:zhà;jìn;guàn;bīn;niàng;lǚ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汉字的字音辨析能力,需区分前后鼻音、声母差异、多音字不同读音,同时规避形近字或音近字的误读,检验对基础字音规则与特殊读音的掌握程度。
6.(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理直气    难以   信    口不提
   无不克    心   血 生灵   
造句:   
【答案】壮;置;绝;攻;呕;沥;涂炭;造句略
【知识点】成语造句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填入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难以置信:很难让人相信。绝口不提:绝”表示“断绝、闭”,“绝口不提”指闭口不谈论某事。攻无不克:形容力量强大,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生灵涂炭:“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生灵涂炭”指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在补全词语后,选择一个词语造句时,需先明确词语的含义,再结合生活实际或常见语境,构造一个通顺、符合词义的句子。
故答案为:壮;置;绝;攻;呕;沥;涂;炭;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理直气壮。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7.(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写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1)全年,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3)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4)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5)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   
(6)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答案】(1)夸张
(2)比喻
(3)比喻
(4)拟人
(5)列数字
(6)作比较、列数字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为夸张句。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比喻句。这里把鸟比作球。
(3)比喻句。把田地比作镜匣。
(4)拟人句。把鸟当作人来写。
(5)列数字。可从“一百千米每小时”看出。
(6)作比较、列数字。可在“一百三十万个”和地球与太阳的对比看出。
故答案为:(1)夸张
(2)比喻
(3)比喻
(4)拟人
(5)列数字
(6)作比较、列数字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按要求改写句子。
8.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9.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仿写句子)
1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答案】8.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9.全年,整个中国都处在欢呼中。
10.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怕廉将军。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点评】(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有固定步骤:①添加反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 等)和语气词;②处理否定词,原句有否定词则去掉,无否定词则添加;③把句号改成问号 。
(2) 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注意描写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以及词性要相当。
(3)转述句核心方法:去掉冒号引号,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语气词、疑问/感叹语气改陈述语气,保持原意不变。
8.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等。第三“难道..吗 和“怎能....呢 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9.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例句“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之浓,持续时间之长。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全年,整个中国都处在欢呼中。
10.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是把一个人直接说的话变成别人转述的话,要注意:①标点符号:冒号改逗号,去掉双引号。②人称代词:把第一、二人称代词改为第三人称代词或者人名。③意思不变。去掉“说”“冒号双引号”;把第一人称“我”改为“他”;“还会”改为"不会”;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仿写词语。
11.自由自在:   、   、   
12.人影绰绰:   、   、   
【答案】11.自言自语;自给自足;美轮美奂
12.小心翼翼;生机勃勃;风雨凄凄
【知识点】ABAC式词语;ABCC式词语
【解析】【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词义和词性进行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勤积累,多记忆。
11.本题要求仿写“自由自在”式的词语,“自由自在”的结构特点:该词语为ABAC式,即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同。“自由自在”的意思是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仿写时需遵循ABAC式结构。
故答案为:自言自语;美轮美奂;自给自足
12.本题要求仿写“人影绰绰”式的词语,先分析“人影绰绰”的结构特点:该词语为ABCC式,即前两个字不同,后两个字相同。“人影绰绰”的意思是形容人影多而姿态柔美,其中“绰绰”有舒缓、柔美之意。仿写时需遵循ABCC式结构。
故答案为:小心翼翼;风雨凄凄;生机勃勃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填空。
13.《落花生》的作者是   。通过这篇课文我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   。
14.“负荆请罪”这个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是   。
15.暖风熏得游人醉,   。
16.我劝天公重抖擞,   。
17.   ,西湖歌舞几时休?
18.莫等闲,   ,   。
【答案】13.许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要做有真正本领和内在美的人。)
14.廉颇和蔺相如
15.直把杭州作汴州
16.不拘一格降人才
17.山外青山楼外楼
18.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13.本题考查课文《落花生》的作者及主旨理解。《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课文通过描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的对话,借花生“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比喻做人要像花生一样,注重内在价值,不追求外表的体面。因此,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故答案为:许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要做有真正本领和内在美的人。)
14.本题考查历史故事“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负荆请罪”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功绩被封为上卿,职位高于廉颇。廉颇对此不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避让。廉颇得知后,深感惭愧,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人最终和好,共同辅佐赵国。所以该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
故答案为:廉颇和蔺相如
15.结合题干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可知下一句是“直把杭州作汴州”。
故答案为: 直把杭州作汴州
16.结合题干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可知下一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故答案为: 不拘一格降人才
17.结合题干诗句“西湖歌舞几时休?”可知上一句是“山外青山楼外楼”。
故答案为:山外青山楼外楼
18.结合题干诗句“莫等闲”可知下一句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故答案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课内阅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19.这几段话选自课文   ,它的作者是   。
20.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盛开(chéng shèng)    新鲜(xiān xiǎn)   
21.找出选段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22.用选段中字体加粗的词造句。
无论……都……
【答案】19.《桂花雨》;琦君
20.shèng;xiān
2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22.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同学们都按时到校上课。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解答此类题目,需结合选段内容回忆所学课文。选段围绕“桂花”展开,提及“摇桂花”“桂花香”等内容,这是课文《桂花雨》的典型情节。《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是台湾当代女作家,其作品多以故乡、童年生活为主题,充满温情与回忆。通过回忆课文内容,可确定答案。
故答案为:《桂花雨》;琦君
20.本题考查多音字字音辨析。“盛”是多音字,有“ shèng ”和“ chéng ”两个读音。读“shèng”时,意为兴旺、繁茂、丰富等,“盛开”指(花)茂盛地开放,此处“盛”应读“ shèng ”;读“ chéng ”时,意为把东西放进去,如“盛饭”。“鲜”是多音字,有“ xiān ”和“ xiǎn ”两个读音。读“ xiān ”时,意为新的、不陈旧的,“新鲜”指没有变质,也指事物出现不久、少见的,此处“鲜”应读“ xiān ”;读“ xiǎn ”时,意为少,如“鲜为人知”。
故答案为:shèng;xiān
21.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的识别与转换。双重否定句是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其语气比肯定句更强烈。首先在选段中寻找双重否定句,文中“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句中,“没有不”是双重否定,表达“都”的肯定意思,故该句为双重否定句。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需将双重否定词替换为肯定词。此句中“没有不”可改为“都”。
故答案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22.本题考查用关联词语造句。“无论··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无论”引出的条件可以是任何情况,“都”引出的结果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变。造句时,需先确定一个条件,再说明在该条件下不变的结果即可。
故答案为: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同学们都按时到校上课。
23.(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课外阅读。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  )刮风下雨(  )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    谨小慎微——   
兴致勃勃——    光秃秃——   
(5)想一想,为什么蜘蛛觉得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6)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答案】(1)蚕和蜘蛛
(2)即使;也;虽然;但是
(3), :“, 。”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
(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蚕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5)、(6)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蚕和蜘蛛;
(2)即使;也;虽然;但是 ;
(3), :“, 。”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
(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蚕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6)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4.(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同学们,五年的小学生活中,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们受益匪浅。请选择一位你印象最深的老师用文字“画”出来吧!
以《漫画老师》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450字的作文,让大家也认识一下你的老师吧!
要求:①先想一想你的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②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来写。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漫画老师 在学校里,有人喜欢文静的语文老师,有人喜欢严肃的数学老师,还有人喜欢温柔的英语老师,而我却喜欢那幽默的品德老师--田老师,。
田老师不但十分漂亮,而且很幽默,她常常把那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披在肩上,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缀在弯月似的眉毛下,加上高高的鼻子,红润润的樱桃小嘴,真是美极了!
上品德课时,田老师穿着白色的裙子,踩着雪白的高跟鞋,“哒哒哒”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大声地跟我们问好,我们也向老师问好可不知怎么回事,同学们都无精打采的,声音像是从电力不足的播放器里传出来的,拖拖拉拉:“老师,您好。”田老师听了直皱眉头。她没有直接让我们坐下,而是模仿我们的语调,特地拖长声音说:“同学们好--。"奇怪又搞笑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同学们不解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望着大家不得其解的神情,田老师继续放慢了几倍语速,怪声怪调地说道:"你们猜猜看,是我说得快一些,还是你们快些,哪个好听 "这声音还好听 我们忍不住笑出声来了。这一问,也让我们恍然大悟,连忙调整状态,重新向老师问好。这次,我们的声言整齐响亮,铿锵有力。田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着示意我们坐下。
田老师还有一肚子的笑话,要是下午上课,同学们昏昏欲睡,田老师那红嘴儿一张,笑话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同学们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瞌睡虫也被赶跑了,学习氛围一下子浓了起来。
谢谢您,田老师!您用那独一无二的幽默教育法帮我们改掉了许多坏习惯,又在您的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您对我们的教诲,我们终生难忘!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的写人作文,请你以“漫画老师”为题写一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师,首先确定写作内容,然后写作。写时要注意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其特点,并表达你的感情。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注意运用“漫画”的手法刻画人物,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构思指导:
1.开篇点题,告诉大家你的漫画老师是谁
2.中间部分为主要部分,要详细去写。抓住主要特点,选择典型的事物来表现人物,概括写出她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注意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来表现人物。
3.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等学到的修辞手法,
4.结尾可写出自己的看法或表达自己的感情。
【点评】这篇《漫画老师》通过生动的细节,如田老师模仿学生语调、讲笑话等情节,把老师的幽默形象刻画得鲜活立体,语言活泼有趣,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独特魅力与课堂的活力。
1 / 1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西部乡镇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1.(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这首小诗构思jīng qiǎo   ,但měi zhōng bù zú   的是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2)家乡有句sú yǔ   :“紧走搭石慢过桥。”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qíng gǎn   。
(3)这些雕塑品富有shī qíng huà yì   ,不禁让人拍手chēng zàn   。
2.(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又一次在国际赛事中赢(yíng)得了冠(guān)军。
B.在这块巨大的珊瑚礁(qiáo)旁,有一艘潜水艇(tǐng)。
C.亲爱的祖国,我把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qiáng)永远辉煌(huáng)。
D.她俩手挽(wǎn)着手,走进了一座玲珑剔(tì)透的小亭子。
3.(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
B.九州生气恃风雷。(坚持)
C.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
D.鹰隼试翼,风尘吸张。(一种凶猛的鸟)
4.(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B.神舟、羲和、天问、祝融、嫦娥、悟空,这些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名字,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和对探索宇宙的浪漫想象。
C.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笼罩了一层白茫茫的雾。
D.黄旭华,他艰苦奋斗、隐姓埋名,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5.(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榨(zhà zhài)   油 浸(jìng jìn)   入 冠(guān guàn)   军
宾(bīn bīng)   馆 酝酿(liàng niàng)   履(lǚ lǔ)   行
6.(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理直气    难以   信    口不提
   无不克    心   血 生灵   
造句:   
7.(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写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1)全年,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3)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4)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5)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   
(6)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按要求改写句子。
8.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9.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仿写句子)
1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仿写词语。
11.自由自在:   、   、   
12.人影绰绰:   、   、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填空。
13.《落花生》的作者是   。通过这篇课文我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   。
14.“负荆请罪”这个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是   。
15.暖风熏得游人醉,   。
16.我劝天公重抖擞,   。
17.   ,西湖歌舞几时休?
18.莫等闲,   ,   。
(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课内阅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19.这几段话选自课文   ,它的作者是   。
20.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盛开(chéng shèng)    新鲜(xiān xiǎn)   
21.找出选段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22.用选段中字体加粗的词造句。
无论……都……
23.(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课外阅读。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  )刮风下雨(  )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    谨小慎微——   
兴致勃勃——    光秃秃——   
(5)想一想,为什么蜘蛛觉得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6)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24.(2024五上·宁乡市期中)同学们,五年的小学生活中,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们受益匪浅。请选择一位你印象最深的老师用文字“画”出来吧!
以《漫画老师》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450字的作文,让大家也认识一下你的老师吧!
要求:①先想一想你的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②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来写。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精巧;美中不足
(2)俗语;情感
(3)诗情画意;称赞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精、俗、感、意、赞”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精巧、美中不足 ;(2)俗语、情感; (3)诗情画意、称赞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冠:[ guān ]帽子。[guàn]居第一位。故“冠军”的“冠”应读“guàn”。
B.有误,“珊瑚礁”的“礁”应读“jiao”。
C.正确。
D.有误,“玲珑剔透”的“剔”应读“tī”。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3.【答案】B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A、C、D正确。
B.有误,“九州生气恃风雷""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句的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恃:依靠。解释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4.【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有误; “科学、文化”与“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为并列的名词性短语,属于并列词语的列举。根据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并列词语之间应用顿号分隔,而非逗号。原句中“文化”后使用逗号,导致并列关系不清晰。
B.正确;
C.有误; “山川、河流”与“树木、房屋”为并列的名词性短语,并列词语间应用顿号,而非逗号,
因此“河流”后逗号使用错误;“房屋”后的省略号应写作“···”(占两个字符),原句中“..”为不规范写法。
D.有误; “被誉为”后引出具体称号,应用冒号提示下文,且引号内的内容“中国核潜艇之父”为完
整称谓,引号前不应加句号,原句中“被誉为”后无冒号且引号前有句号,标点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答案】zhà;jìn;guàn;bīn;niàng;lǚ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榨油” 的 “榨”:正确读音为 “zhà”(翘舌音、四声),指挤压提取汁液,“zhài” 为错误读音,无此发音,需区分声母与声调;“浸入” 的 “浸”:正确读音为 “jìn”(前鼻音、四声),指泡在液体里,“jìng”(后鼻音)为形近字 “浸” 的误读,需区分前后鼻音;“冠军” 的 “冠”:为多音字,读 “guàn” 时表示居第一位,“冠军” 指竞赛第一名,符合该读音;读 “guān” 时指帽子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如 “皇冠”),故此处选 “guàn”;“宾馆” 的 “宾”:正确读音为 “bīn”(前鼻音),指客人,“bīng”(后鼻音)为错误读音,需区分前后鼻音;“酝酿” 的 “酿”:正确读音为 “niàng”(声母 “n”、四声),指造酒或比喻做准备工作,“liàng”(声母 “l”)为声母混淆导致的误读,需区分声母 “n” 与 “l”;“履行” 的 “履”:正确读音为 “lǚ”(三声),指实行、执行,“lǔ”(三声)为声调或韵母混淆导致的误读,需准确把握韵母 “ǚ” 的发音。
故答案为:zhà;jìn;guàn;bīn;niàng;lǚ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汉字的字音辨析能力,需区分前后鼻音、声母差异、多音字不同读音,同时规避形近字或音近字的误读,检验对基础字音规则与特殊读音的掌握程度。
6.【答案】壮;置;绝;攻;呕;沥;涂炭;造句略
【知识点】成语造句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填入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难以置信:很难让人相信。绝口不提:绝”表示“断绝、闭”,“绝口不提”指闭口不谈论某事。攻无不克:形容力量强大,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生灵涂炭:“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生灵涂炭”指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在补全词语后,选择一个词语造句时,需先明确词语的含义,再结合生活实际或常见语境,构造一个通顺、符合词义的句子。
故答案为:壮;置;绝;攻;呕;沥;涂;炭;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理直气壮。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7.【答案】(1)夸张
(2)比喻
(3)比喻
(4)拟人
(5)列数字
(6)作比较、列数字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为夸张句。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比喻句。这里把鸟比作球。
(3)比喻句。把田地比作镜匣。
(4)拟人句。把鸟当作人来写。
(5)列数字。可从“一百千米每小时”看出。
(6)作比较、列数字。可在“一百三十万个”和地球与太阳的对比看出。
故答案为:(1)夸张
(2)比喻
(3)比喻
(4)拟人
(5)列数字
(6)作比较、列数字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答案】8.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9.全年,整个中国都处在欢呼中。
10.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怕廉将军。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点评】(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有固定步骤:①添加反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 等)和语气词;②处理否定词,原句有否定词则去掉,无否定词则添加;③把句号改成问号 。
(2) 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注意描写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以及词性要相当。
(3)转述句核心方法:去掉冒号引号,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语气词、疑问/感叹语气改陈述语气,保持原意不变。
8.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等。第三“难道..吗 和“怎能....呢 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9.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例句“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之浓,持续时间之长。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全年,整个中国都处在欢呼中。
10.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是把一个人直接说的话变成别人转述的话,要注意:①标点符号:冒号改逗号,去掉双引号。②人称代词:把第一、二人称代词改为第三人称代词或者人名。③意思不变。去掉“说”“冒号双引号”;把第一人称“我”改为“他”;“还会”改为"不会”;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答案】11.自言自语;自给自足;美轮美奂
12.小心翼翼;生机勃勃;风雨凄凄
【知识点】ABAC式词语;ABCC式词语
【解析】【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词义和词性进行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勤积累,多记忆。
11.本题要求仿写“自由自在”式的词语,“自由自在”的结构特点:该词语为ABAC式,即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同。“自由自在”的意思是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仿写时需遵循ABAC式结构。
故答案为:自言自语;美轮美奂;自给自足
12.本题要求仿写“人影绰绰”式的词语,先分析“人影绰绰”的结构特点:该词语为ABCC式,即前两个字不同,后两个字相同。“人影绰绰”的意思是形容人影多而姿态柔美,其中“绰绰”有舒缓、柔美之意。仿写时需遵循ABCC式结构。
故答案为:小心翼翼;风雨凄凄;生机勃勃
【答案】13.许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要做有真正本领和内在美的人。)
14.廉颇和蔺相如
15.直把杭州作汴州
16.不拘一格降人才
17.山外青山楼外楼
18.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13.本题考查课文《落花生》的作者及主旨理解。《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课文通过描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的对话,借花生“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比喻做人要像花生一样,注重内在价值,不追求外表的体面。因此,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故答案为:许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要做有真正本领和内在美的人。)
14.本题考查历史故事“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负荆请罪”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功绩被封为上卿,职位高于廉颇。廉颇对此不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避让。廉颇得知后,深感惭愧,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人最终和好,共同辅佐赵国。所以该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
故答案为:廉颇和蔺相如
15.结合题干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可知下一句是“直把杭州作汴州”。
故答案为: 直把杭州作汴州
16.结合题干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可知下一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故答案为: 不拘一格降人才
17.结合题干诗句“西湖歌舞几时休?”可知上一句是“山外青山楼外楼”。
故答案为:山外青山楼外楼
18.结合题干诗句“莫等闲”可知下一句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故答案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答案】19.《桂花雨》;琦君
20.shèng;xiān
2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22.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同学们都按时到校上课。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解答此类题目,需结合选段内容回忆所学课文。选段围绕“桂花”展开,提及“摇桂花”“桂花香”等内容,这是课文《桂花雨》的典型情节。《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是台湾当代女作家,其作品多以故乡、童年生活为主题,充满温情与回忆。通过回忆课文内容,可确定答案。
故答案为:《桂花雨》;琦君
20.本题考查多音字字音辨析。“盛”是多音字,有“ shèng ”和“ chéng ”两个读音。读“shèng”时,意为兴旺、繁茂、丰富等,“盛开”指(花)茂盛地开放,此处“盛”应读“ shèng ”;读“ chéng ”时,意为把东西放进去,如“盛饭”。“鲜”是多音字,有“ xiān ”和“ xiǎn ”两个读音。读“ xiān ”时,意为新的、不陈旧的,“新鲜”指没有变质,也指事物出现不久、少见的,此处“鲜”应读“ xiān ”;读“ xiǎn ”时,意为少,如“鲜为人知”。
故答案为:shèng;xiān
21.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的识别与转换。双重否定句是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其语气比肯定句更强烈。首先在选段中寻找双重否定句,文中“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句中,“没有不”是双重否定,表达“都”的肯定意思,故该句为双重否定句。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需将双重否定词替换为肯定词。此句中“没有不”可改为“都”。
故答案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22.本题考查用关联词语造句。“无论··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无论”引出的条件可以是任何情况,“都”引出的结果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变。造句时,需先确定一个条件,再说明在该条件下不变的结果即可。
故答案为: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同学们都按时到校上课。
23.【答案】(1)蚕和蜘蛛
(2)即使;也;虽然;但是
(3), :“, 。”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
(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蚕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5)、(6)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蚕和蜘蛛;
(2)即使;也;虽然;但是 ;
(3), :“, 。”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
(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蚕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6)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4.【答案】漫画老师 在学校里,有人喜欢文静的语文老师,有人喜欢严肃的数学老师,还有人喜欢温柔的英语老师,而我却喜欢那幽默的品德老师--田老师,。
田老师不但十分漂亮,而且很幽默,她常常把那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披在肩上,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缀在弯月似的眉毛下,加上高高的鼻子,红润润的樱桃小嘴,真是美极了!
上品德课时,田老师穿着白色的裙子,踩着雪白的高跟鞋,“哒哒哒”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大声地跟我们问好,我们也向老师问好可不知怎么回事,同学们都无精打采的,声音像是从电力不足的播放器里传出来的,拖拖拉拉:“老师,您好。”田老师听了直皱眉头。她没有直接让我们坐下,而是模仿我们的语调,特地拖长声音说:“同学们好--。"奇怪又搞笑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同学们不解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望着大家不得其解的神情,田老师继续放慢了几倍语速,怪声怪调地说道:"你们猜猜看,是我说得快一些,还是你们快些,哪个好听 "这声音还好听 我们忍不住笑出声来了。这一问,也让我们恍然大悟,连忙调整状态,重新向老师问好。这次,我们的声言整齐响亮,铿锵有力。田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着示意我们坐下。
田老师还有一肚子的笑话,要是下午上课,同学们昏昏欲睡,田老师那红嘴儿一张,笑话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同学们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瞌睡虫也被赶跑了,学习氛围一下子浓了起来。
谢谢您,田老师!您用那独一无二的幽默教育法帮我们改掉了许多坏习惯,又在您的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您对我们的教诲,我们终生难忘!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的写人作文,请你以“漫画老师”为题写一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师,首先确定写作内容,然后写作。写时要注意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其特点,并表达你的感情。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注意运用“漫画”的手法刻画人物,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构思指导:
1.开篇点题,告诉大家你的漫画老师是谁
2.中间部分为主要部分,要详细去写。抓住主要特点,选择典型的事物来表现人物,概括写出她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注意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来表现人物。
3.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等学到的修辞手法,
4.结尾可写出自己的看法或表达自己的感情。
【点评】这篇《漫画老师》通过生动的细节,如田老师模仿学生语调、讲笑话等情节,把老师的幽默形象刻画得鲜活立体,语言活泼有趣,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独特魅力与课堂的活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