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1.(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2.(2024九上·洪雅期中)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的值(  )
A.2 B.1 C.1或2 D.6
4.(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 ,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B. C. D.
5.(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交AD于E,交BD于F,DE:EA=3:4,EF=3,则CD的长为(  )
A.4 B.7 C.3 D.12
6.(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且 C. D.
7.(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恰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该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  )
A.8 B.7 C.6 D.5
8.(2024九上·洪雅期中)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是(  )
A. B. C. D.
9.(2024九上·洪雅期中)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各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共计28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若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可列出的方程为(  )
A. B.
C. D.
10.(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中,D为上一点,E为上一点,,交于G,且,,则的值是(  )
A. B. C. D.
11.(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一张矩形纸片ABCD的长AB=xcm,宽BC=ycm,把这张纸片沿一组对边AB和DC的中点连线EF对折,对折后所得矩形AEFD与原矩形ADCB相似,则x:y的值为(  )
A.2 B. C. D.
12.(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矩形的边在x轴上,在轴上,点,把矩形绕点逆时针旋转,使点恰好落在边上的处,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13.(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值是   .
14.(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点、在的边、上,要使,请添加一个由一个等式表示的合适条件:   .
15.(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实数,且,,则   .
16.(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的最大值为   .
17.(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已知等边,,为边上一动点,为边上一动点,且,连结,则的最小值为   .
18.(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上两点,,连接并延长,分别交于点G,H,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只填序号).
19.(2024九上·洪雅期中)计算:.
20.(2024九上·洪雅期中)解方程:
(1);
(2).
21.(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与是以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1)请画出点P的位置,并写出点P的坐标___________;
(2)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左侧画出的位似图形,使相似比为,若点为内一点,则点M在内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22.(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点在边上,点在对角线上,,.
(1)求证:;
(2)若,,,则的长________.
23.(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
(1)当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时,求的取值范围;
(2)当方程的两个根满足时,求的值.
24.(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用长为22米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14米),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为了方便出入,在建造篱笆花圃时,在BC上用其他材料做了宽为1米的两扇小门.设花圃垂直于墙的边AB长为x米,花圃面积为S平方米.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S.
(2)如果花圃的面积刚好为,此时边AB的长是多少米?
(3)按题目的设计要求,能围成比更大的花圃吗?如果能,请求出最大面积,并说明围法;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5.(2024九上·洪雅期中)阅读理解.
定义:我们把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称为一对“密友方程”,例如:方程的“密友方程”是.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密友方程”是________.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它的“密友方程”的两根为,,则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结论,猜想的两根、,与其“密友方程”的两根,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为________,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是,,可应用(2)中的结论,解关于x的方程.
26.(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已知梯形中,,,,,为一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为另一动点,从出发,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当其中一动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秒.
(1)如图1,当运动秒时,恰好有,求的值;
(2)如图2,过点作于点.
①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秒时,使得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秒时,使得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直接写出答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列出关于字母x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A.原式=+,计算错误;
B.原式=2+,计算错误;
C.原式=2-,计算错误;
D.原式=2-=,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分别计算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
当时,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
故答案为:B.
【分析】被开方数完全相同的几个最简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据此列出关于字母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后并检验可得答案.
4.【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 得,3a=2b,
A. 由 得 ,所以变形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由 得3a=2b,所以变形错误,故符合题意;
C. 由 可得 ,所以变形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3a=2b变形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已知比例式可得出3a=2b,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DE:EA=3:4,
∴DE:DA=3:7,
∵EF∥AB,
△DEF∽△DAB,
∴,
∵EF=3,
∴,
解得:AB=7,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7.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 △DEF∽△DAB,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AB的长,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得出CD=AB.
6.【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求参数
【解析】【解答】解:∵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
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且.
故选:B.
【分析】根据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判别式,解不等式,结合二次方程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7.【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两边长和为6,
∴三角形第三边长<6,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8.【答案】A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解答】解:∵>0,
∴,
∴,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列出关于字母x的不等式,求解得出x<0,然后根据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每支球队都需要与其他球队赛场,但两个队之间只有1场比赛,
∴可列方程:,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列出方程即可。
10.【答案】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则:,,
∴,,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的值及,进而根据题中线段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1.【答案】B
【知识点】相似多边形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ycm,
由折叠的性质得:AE=AB=x,
∵矩形AEFD与原矩形ADCB相似,
∴=,即=,
∴x2=2y2,
∴x=y,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矩形对边相等得AD=BC=ycm,由折叠的性质得:AE=AB=x,进而由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2.【答案】A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x轴于M,过点作⊥x轴于N,
∴∠A1MO=∠C1NO=90°,
∴∠A1OM+∠OA1M=90°,
由旋转可得,∠A1OC1=∠AOC=90°,
∴∠A1OM+∠C1ON=90°,
∴∠C1ON=∠OA1M,
∴△∽△ON,
∵OC=6,OA=10,
∴ON::O=:OM:O=3:4:5,
∴ON=, N=,
∴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A.
【分析】 过A1作A1M⊥x轴于M,过C1作C1N⊥x轴于N, 由垂直得∠A1MO=∠C1NO=90°,由旋转得∠A1OC1=∠AOC=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平角定义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得∠C1ON=∠OA1M,从而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ON,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ON=, N=,即可得到点C1的坐标.
13.【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
故答案为:-1.
【分析】形如“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据此列出关于字母a的混合组,求解可得a的值.
14.【答案】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如果添加,即可证明,
故答案为:.
【分析】开放性命题,答案不唯一;由于△AED与△ABC中,∠DAE=∠CAB,如果利用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添加 ∠2= ∠B或 ∠1= ∠C,能判断出△ADE∽△ACB;如果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添加,能判断出△ADE∽△ACB,据此求解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分式的化简求值-整体代入
【解析】【解答】解:已知实数,且,,
∴ s与t是关于x的方程,
∴,
∵,
∴原式,
故答案为: .
【分析】由题意可得s与t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则,,可得,然后举哀那个待求式子通分计算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16.【答案】;3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求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解:∵,
∴,
∴,
∵,
∴的最小值,
∴的最小值为,

∵,
∴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解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用含y的式子表示出x,然后代入将x2+y2与xy都表示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别求得最值即可.
17.【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过作轴,设,则,
∴,
∵是等边三角形,
∴,,
∵轴,
∴,
∴,
∴,
∴,
∵,
∴,
∴当时,有最小值,
∴当时,有最小值,
故答案为:.
【分析】如图,以点B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By,过D作轴,设,则,则,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由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BK,进而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DK,则可得,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出DE2,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解.
18.【答案】①②④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
∴,
∴,
∵,
∴△AEG∽△CED,△CFH∽△AFD,
又∵
∴,,

∴,故①正确;
∴,
又∵,
∴,
∴,∠HGB=∠CAB,故②正确;
∴GH∥AC,

∵,
∴,
∴,故③错误;
∵,
∴△AEG∽△CED,
∴,
∴,
∵,
∴,
∴,故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得AD=BC,CD=AB,AB∥CD,AD∥BC,从而利用“SSS”判断出△ADC≌△CBA,由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S△ADC=S△CBA;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AEG∽△CED,△CFH∽△AFD,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G∶AB=CH∶BC=1∶3,进而得到AG∶GB=1∶2,故判断①;由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BHG∽△BCA,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故判断②;由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由同高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之比得,从而判断③;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得,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判断④.
19.【答案】解:原式

【知识点】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根据立方根定义、分母有理化方法、负指数幂法则“”及绝对值代数意义分别化简,再合并同类项项即可.
20.【答案】(1)解:


(2)解:
,.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把x-7看成一个整体,将方程的右边整体移到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左边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根据两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从而将方程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
(2)将方程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发现此题缺一次项,故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合并同类项,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将方程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
(1)解:


(2)解:
,.
21.【答案】(1)解:如图所示:连接,,并延长相交与点P,
点P即为所求,
(0,-2)
(2)解: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左侧画出的位似图形,使相似比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

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得点P(0,-2);
故答案为:P(0,-2);
(2)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纵坐标都分别互为相反数可得出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b).
故答案为:(-a,-b).
【分析】(1)根据过位似图形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直线一定经过位似中心可得连接A1A、B1B、C1C并延长相交与点P, 该点P就是所求的点,然后根据点P所在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即可;
(2)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纵坐标都分别互为相反数可得出点A2、B2、C2的坐标,然后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可得所求的△A2B2C2,进而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求出点M的对应点得坐标.
(1)解:如图所示:连接,,并延长相交与点P,
点P即为所求,
点;
(2)解: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左侧画出的位似图形,使相似比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

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点M对应点的坐标为:.
22.【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2)解:,

,,,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B=∠D,结合 ,由等量代换推出,从而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出;
(2)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即可求AF的长.
(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解:,

,,,


故答案为:.
23.【答案】(1)解:∵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
(2)解:∵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
∴,,
∵,
∴,
即,
整理得,
∴,
解得:,,
∵,
∴m的值为.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列出关于字母m的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
(2)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得x1+x2=,,据此得,;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所给等式变形为,从而整体代入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再结合(1)的结论即可确定m的值.
24.【答案】(1)解:;
(2)解:由题意可得:
解得:;,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满足题意,
答:花圃的长为9米,宽为5米;
(3)解:能,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得:
∴当时,S取得最大值,
当x=4时,BC=24-3x=12<14,符合题意,
∴S的最大值为48,
答:能围成比45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当边AB长为4米时,花圃面积最大,为48平方米.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 设花圃垂直于墙的边AB长为x米,则BC=22-3x+2=(24-3x)米,进而由矩形面积S=长×宽,列出函数解析式;
(2)将s=45代入所求S关于x的式子,可得关于字母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判断即可;
(3)将(1)中所求的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得到最大值,验证BC边符合题意即可.
(1)解:;
(2)由题意可得:
解得:;,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满足题意,
答:花圃的长为9米,宽为5米;
(3)由题意可得:
∴当时,S取得最大值,
当x=4时,BC=24-3x=12<14,符合题意,
∴S的最大值为48,
答:能围成比45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当边AB长为4米时,花圃面积最大,为48平方米.
25.【答案】(1)
(2),;,
证明:的两根为、,
设,则,整理的
,即方程两根为、
原方程的两根与“密友方程”的两根分别互为倒数.
即,;
(3)解: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根是,,
的两根为,
方程即为,两根设为、

,.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1)解:一元二次方程,
,,,
其“密友方程”是;
故答案为:;
(2)解:该一元一次方程的“密友方程”是;


解得:,;
关系为:,
或者叙述为:原方程的两根分别与“密友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
【分析】(1)先找出方程2x2-7x+3=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然后根据“密友方程”的定义写出对应的“密友方程”即可;
(2)先根据“密友方程”定义写出方程x2-6x+8=0的“密友方程”,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该方程的实数根,观察一对“密友方程”的根得出规律;设,根据方程根的定义将代入ax2+bx+c=0,整理可得,据此可得结论;
(3)根据题意可得的两根,进而得到,进而求解.
(1)解:一元二次方程,
,,,
其“密友方程”是;
(2)解:该一元一次方程的“密友方程”是;
解得:,;
关系为:,
或者叙述为:原方程的两根分别与“密友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
证明:的两根为、,
设,则,整理的
,即方程两根为、
原方程的两根与“密友方程”的两根分别互为倒数.
即,;
故答案为:,;,
(3)解: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根是,,
的两根为,
方程即为,两根设为、

,.
26.【答案】(1)解:∵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
∴点由点到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运动时间为秒,
∴,,
∵,
∴,即,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的值为秒;
(2)解:①存在,过点作于点,
∴,
∵,,
∴,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运动时间为秒,运动速度为1cm/秒,
∴cm,
设,
∴,,
∵,
∴,
∵,
∴,
∴,即,
∴,,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当时,
∴,即,
解得:,
∴(秒);
当时,
∴,即,
解得:,
∴(秒);
综上所述,的值为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②存在,t的值为秒或秒或秒.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四边形-动点问题;无理方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2)②过点作于点,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在中,,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当时,得:,
∴,
解得:,,
∵,
∴(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得:,
∴,
解得:,
∴;
当时,得:,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的值为秒或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1)根据题意得:,,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解并检验即可;
(2)①过点D作DF⊥BC于点F,由有三个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ABFD是矩形,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BF=AD=1,及DF=AB=4,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算出CD=5,设,得,,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是哪些相似得,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分两种情况求解:当时与当时,分别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解得出x的值,进而可得t的值;
②过点作于点,由有三个内角为90°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BEQG是矩形,由矩形对边相等得,,则,在Rt△GPQ与Rt△ADP中,分别用勾股定理表示出PQ、PD,然后根据DQ=DC-QC表示出DQ,分三种情况:当时,当时,当PD=PQ时,分别建立出关于字母x的方程,求解并检验可得答案.
(1)解:∵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
∴点由点到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点由点到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运动时间为秒,
∴,,
∵,
∴,即,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的值为秒;
(2)①过点作于点,
∴,
∵,,,,
∴,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运动时间为秒,
∴,
设,
∴,,
∵,
∴,
∵,
∴,
∴,即,
∴,,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当时,
∴,即,
解得:,
∴(秒);
当时,
∴,即,
解得:,
∴(秒);
综上所述,的值为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②过点作于点,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在中,,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当时,得:,
∴,
解得:,,
∵,
∴(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得:,
∴,
解得:,
∴;
当时,得:,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的值为秒或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1 / 1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1.(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列出关于字母x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
2.(2024九上·洪雅期中)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A.原式=+,计算错误;
B.原式=2+,计算错误;
C.原式=2-,计算错误;
D.原式=2-=,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分别计算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3.(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的值(  )
A.2 B.1 C.1或2 D.6
【答案】B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
当时,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
故答案为:B.
【分析】被开方数完全相同的几个最简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据此列出关于字母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后并检验可得答案.
4.(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 ,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 得,3a=2b,
A. 由 得 ,所以变形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由 得3a=2b,所以变形错误,故符合题意;
C. 由 可得 ,所以变形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3a=2b变形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已知比例式可得出3a=2b,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5.(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交AD于E,交BD于F,DE:EA=3:4,EF=3,则CD的长为(  )
A.4 B.7 C.3 D.12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DE:EA=3:4,
∴DE:DA=3:7,
∵EF∥AB,
△DEF∽△DAB,
∴,
∵EF=3,
∴,
解得:AB=7,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7.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 △DEF∽△DAB,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AB的长,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得出CD=AB.
6.(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且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求参数
【解析】【解答】解:∵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
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且.
故选:B.
【分析】根据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判别式,解不等式,结合二次方程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7.(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恰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该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  )
A.8 B.7 C.6 D.5
【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两边长和为6,
∴三角形第三边长<6,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8.(2024九上·洪雅期中)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解答】解:∵>0,
∴,
∴,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列出关于字母x的不等式,求解得出x<0,然后根据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
9.(2024九上·洪雅期中)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各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共计28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若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可列出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每支球队都需要与其他球队赛场,但两个队之间只有1场比赛,
∴可列方程:,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列出方程即可。
10.(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中,D为上一点,E为上一点,,交于G,且,,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则:,,
∴,,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的值及,进而根据题中线段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1.(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一张矩形纸片ABCD的长AB=xcm,宽BC=ycm,把这张纸片沿一组对边AB和DC的中点连线EF对折,对折后所得矩形AEFD与原矩形ADCB相似,则x:y的值为(  )
A.2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相似多边形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ycm,
由折叠的性质得:AE=AB=x,
∵矩形AEFD与原矩形ADCB相似,
∴=,即=,
∴x2=2y2,
∴x=y,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矩形对边相等得AD=BC=ycm,由折叠的性质得:AE=AB=x,进而由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2.(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矩形的边在x轴上,在轴上,点,把矩形绕点逆时针旋转,使点恰好落在边上的处,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x轴于M,过点作⊥x轴于N,
∴∠A1MO=∠C1NO=90°,
∴∠A1OM+∠OA1M=90°,
由旋转可得,∠A1OC1=∠AOC=90°,
∴∠A1OM+∠C1ON=90°,
∴∠C1ON=∠OA1M,
∴△∽△ON,
∵OC=6,OA=10,
∴ON::O=:OM:O=3:4:5,
∴ON=, N=,
∴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A.
【分析】 过A1作A1M⊥x轴于M,过C1作C1N⊥x轴于N, 由垂直得∠A1MO=∠C1NO=90°,由旋转得∠A1OC1=∠AOC=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平角定义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得∠C1ON=∠OA1M,从而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ON,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ON=, N=,即可得到点C1的坐标.
13.(2024九上·洪雅期中)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值是   .
【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
故答案为:-1.
【分析】形如“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据此列出关于字母a的混合组,求解可得a的值.
14.(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点、在的边、上,要使,请添加一个由一个等式表示的合适条件:   .
【答案】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如果添加,即可证明,
故答案为:.
【分析】开放性命题,答案不唯一;由于△AED与△ABC中,∠DAE=∠CAB,如果利用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添加 ∠2= ∠B或 ∠1= ∠C,能判断出△ADE∽△ACB;如果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添加,能判断出△ADE∽△ACB,据此求解即可.
15.(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实数,且,,则   .
【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分式的化简求值-整体代入
【解析】【解答】解:已知实数,且,,
∴ s与t是关于x的方程,
∴,
∵,
∴原式,
故答案为: .
【分析】由题意可得s与t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则,,可得,然后举哀那个待求式子通分计算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16.(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的最大值为   .
【答案】;3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求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解:∵,
∴,
∴,
∵,
∴的最小值,
∴的最小值为,

∵,
∴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解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用含y的式子表示出x,然后代入将x2+y2与xy都表示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别求得最值即可.
17.(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已知等边,,为边上一动点,为边上一动点,且,连结,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过作轴,设,则,
∴,
∵是等边三角形,
∴,,
∵轴,
∴,
∴,
∴,
∴,
∵,
∴,
∴当时,有最小值,
∴当时,有最小值,
故答案为:.
【分析】如图,以点B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By,过D作轴,设,则,则,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由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BK,进而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DK,则可得,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出DE2,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解.
18.(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上两点,,连接并延长,分别交于点G,H,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只填序号).
【答案】①②④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
∴,
∴,
∵,
∴△AEG∽△CED,△CFH∽△AFD,
又∵
∴,,

∴,故①正确;
∴,
又∵,
∴,
∴,∠HGB=∠CAB,故②正确;
∴GH∥AC,

∵,
∴,
∴,故③错误;
∵,
∴△AEG∽△CED,
∴,
∴,
∵,
∴,
∴,故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得AD=BC,CD=AB,AB∥CD,AD∥BC,从而利用“SSS”判断出△ADC≌△CBA,由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S△ADC=S△CBA;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AEG∽△CED,△CFH∽△AFD,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G∶AB=CH∶BC=1∶3,进而得到AG∶GB=1∶2,故判断①;由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BHG∽△BCA,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故判断②;由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由同高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之比得,从而判断③;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得,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判断④.
19.(2024九上·洪雅期中)计算:.
【答案】解:原式

【知识点】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根据立方根定义、分母有理化方法、负指数幂法则“”及绝对值代数意义分别化简,再合并同类项项即可.
20.(2024九上·洪雅期中)解方程:
(1);
(2).
【答案】(1)解:


(2)解:
,.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把x-7看成一个整体,将方程的右边整体移到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左边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根据两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从而将方程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
(2)将方程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发现此题缺一次项,故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合并同类项,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将方程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
(1)解:


(2)解:
,.
21.(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与是以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1)请画出点P的位置,并写出点P的坐标___________;
(2)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左侧画出的位似图形,使相似比为,若点为内一点,则点M在内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1)解:如图所示:连接,,并延长相交与点P,
点P即为所求,
(0,-2)
(2)解: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左侧画出的位似图形,使相似比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

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得点P(0,-2);
故答案为:P(0,-2);
(2)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纵坐标都分别互为相反数可得出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b).
故答案为:(-a,-b).
【分析】(1)根据过位似图形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直线一定经过位似中心可得连接A1A、B1B、C1C并延长相交与点P, 该点P就是所求的点,然后根据点P所在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即可;
(2)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纵坐标都分别互为相反数可得出点A2、B2、C2的坐标,然后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可得所求的△A2B2C2,进而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求出点M的对应点得坐标.
(1)解:如图所示:连接,,并延长相交与点P,
点P即为所求,
点;
(2)解: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左侧画出的位似图形,使相似比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

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点M对应点的坐标为:.
22.(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点在边上,点在对角线上,,.
(1)求证:;
(2)若,,,则的长________.
【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2)解:,

,,,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B=∠D,结合 ,由等量代换推出,从而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出;
(2)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即可求AF的长.
(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解:,

,,,


故答案为:.
23.(2024九上·洪雅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
(1)当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时,求的取值范围;
(2)当方程的两个根满足时,求的值.
【答案】(1)解:∵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
(2)解:∵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
∴,,
∵,
∴,
即,
整理得,
∴,
解得:,,
∵,
∴m的值为.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列出关于字母m的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
(2)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得x1+x2=,,据此得,;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所给等式变形为,从而整体代入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再结合(1)的结论即可确定m的值.
24.(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用长为22米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14米),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为了方便出入,在建造篱笆花圃时,在BC上用其他材料做了宽为1米的两扇小门.设花圃垂直于墙的边AB长为x米,花圃面积为S平方米.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S.
(2)如果花圃的面积刚好为,此时边AB的长是多少米?
(3)按题目的设计要求,能围成比更大的花圃吗?如果能,请求出最大面积,并说明围法;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2)解:由题意可得:
解得:;,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满足题意,
答:花圃的长为9米,宽为5米;
(3)解:能,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得:
∴当时,S取得最大值,
当x=4时,BC=24-3x=12<14,符合题意,
∴S的最大值为48,
答:能围成比45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当边AB长为4米时,花圃面积最大,为48平方米.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 设花圃垂直于墙的边AB长为x米,则BC=22-3x+2=(24-3x)米,进而由矩形面积S=长×宽,列出函数解析式;
(2)将s=45代入所求S关于x的式子,可得关于字母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判断即可;
(3)将(1)中所求的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得到最大值,验证BC边符合题意即可.
(1)解:;
(2)由题意可得:
解得:;,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满足题意,
答:花圃的长为9米,宽为5米;
(3)由题意可得:
∴当时,S取得最大值,
当x=4时,BC=24-3x=12<14,符合题意,
∴S的最大值为48,
答:能围成比45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当边AB长为4米时,花圃面积最大,为48平方米.
25.(2024九上·洪雅期中)阅读理解.
定义:我们把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称为一对“密友方程”,例如:方程的“密友方程”是.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密友方程”是________.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它的“密友方程”的两根为,,则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结论,猜想的两根、,与其“密友方程”的两根,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为________,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是,,可应用(2)中的结论,解关于x的方程.
【答案】(1)
(2),;,
证明:的两根为、,
设,则,整理的
,即方程两根为、
原方程的两根与“密友方程”的两根分别互为倒数.
即,;
(3)解: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根是,,
的两根为,
方程即为,两根设为、

,.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1)解:一元二次方程,
,,,
其“密友方程”是;
故答案为:;
(2)解:该一元一次方程的“密友方程”是;


解得:,;
关系为:,
或者叙述为:原方程的两根分别与“密友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
【分析】(1)先找出方程2x2-7x+3=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然后根据“密友方程”的定义写出对应的“密友方程”即可;
(2)先根据“密友方程”定义写出方程x2-6x+8=0的“密友方程”,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该方程的实数根,观察一对“密友方程”的根得出规律;设,根据方程根的定义将代入ax2+bx+c=0,整理可得,据此可得结论;
(3)根据题意可得的两根,进而得到,进而求解.
(1)解:一元二次方程,
,,,
其“密友方程”是;
(2)解:该一元一次方程的“密友方程”是;
解得:,;
关系为:,
或者叙述为:原方程的两根分别与“密友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
证明:的两根为、,
设,则,整理的
,即方程两根为、
原方程的两根与“密友方程”的两根分别互为倒数.
即,;
故答案为:,;,
(3)解: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根是,,
的两根为,
方程即为,两根设为、

,.
26.(2024九上·洪雅期中)如图,已知梯形中,,,,,为一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为另一动点,从出发,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当其中一动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秒.
(1)如图1,当运动秒时,恰好有,求的值;
(2)如图2,过点作于点.
①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秒时,使得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秒时,使得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直接写出答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
∴点由点到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运动时间为秒,
∴,,
∵,
∴,即,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的值为秒;
(2)解:①存在,过点作于点,
∴,
∵,,
∴,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运动时间为秒,运动速度为1cm/秒,
∴cm,
设,
∴,,
∵,
∴,
∵,
∴,
∴,即,
∴,,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当时,
∴,即,
解得:,
∴(秒);
当时,
∴,即,
解得:,
∴(秒);
综上所述,的值为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②存在,t的值为秒或秒或秒.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四边形-动点问题;无理方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2)②过点作于点,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在中,,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当时,得:,
∴,
解得:,,
∵,
∴(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得:,
∴,
解得:,
∴;
当时,得:,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的值为秒或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1)根据题意得:,,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解并检验即可;
(2)①过点D作DF⊥BC于点F,由有三个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ABFD是矩形,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BF=AD=1,及DF=AB=4,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算出CD=5,设,得,,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是哪些相似得,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分两种情况求解:当时与当时,分别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解得出x的值,进而可得t的值;
②过点作于点,由有三个内角为90°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BEQG是矩形,由矩形对边相等得,,则,在Rt△GPQ与Rt△ADP中,分别用勾股定理表示出PQ、PD,然后根据DQ=DC-QC表示出DQ,分三种情况:当时,当时,当PD=PQ时,分别建立出关于字母x的方程,求解并检验可得答案.
(1)解:∵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点沿方向以的速度向由点向点运动,
∴点由点到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点由点到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运动时间为秒,
∴,,
∵,
∴,即,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的值为秒;
(2)①过点作于点,
∴,
∵,,,,
∴,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运动时间为秒,
∴,
设,
∴,,
∵,
∴,
∵,
∴,
∴,即,
∴,,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当时,
∴,即,
解得:,
∴(秒);
当时,
∴,即,
解得:,
∴(秒);
综上所述,的值为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②过点作于点,
∴,
∴四边形是矩形,
∴,,
∴,
在中,,
在中,,

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当时,得:,
∴,
解得:,,
∵,
∴(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得:,
∴,
解得:,
∴;
当时,得:,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的值为秒或秒或秒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