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 1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5.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观星软件能够模拟出不受昼夜、天气等客观因素限制的真实星空景象,人们可以通过设定位置和时间参数观测地球上任一点地平面以上的恒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使用该软件模拟在山东省某地观测恒星时,观测到一颗遥远的恒星在某一时刻正好位于天顶。小明将时间参数调整为第二天的相同时刻,则观测到该恒星的位置相较于调整前()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不变
2.小明在该软件中将观测点分别设定在我国下列四地,并模拟一日观测,小明能观测到的恒星数量理论上最多的是()
A.曾母暗沙 B.钓鱼岛 C.乌鲁木齐 D.漠河
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常被古人用来测算时节。图示意使用星晷定时:通过晷盘中央孔看向北极星,旋转指针直到与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两星延长线重合,此时指针在晷盘上所指刻度即为当地时间。我国古代文献《鹖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则是通过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判定季节。完成下面小题。
3.使用星晷定时,3小时后再次测算,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
A.顺时针旋转45°B.顺时针旋转90° C.逆时针旋转45° D.逆时针旋转90°
4.每天夜晚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相关,主要是因为()
A.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 B.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
C.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 D.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
试卷第1页,共8页
右图为小明绘制的2022年11月2日和二分二至日中国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晨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表示2022年11月2日的晨线是 ( )
A. ① B.② C. ③ D. ④
6.晨线③出现当日,能表示杭州太阳视运动的是()
7. 晨线①→②期间, 杭州( )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日出时刻提前 C.正午日影渐短 D.日出方位北移
6月9日,厦门(24°26'N,118°04'E)某学校地理小组在校园操场上立杆测影,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观测时间 06: 19 07: 20 11: 44 11: 49 12: 08
影子朝向 西偏南20° 西偏南15° 西偏北15° 西偏北20° 正北
8.很多人存在“北半球(除极点外)每日地方时6时太阳方位均在正东”的误解。从实际测量结果看,地方时6时太阳方位与正东存在偏差。这是因为()
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不匀速 B.目视太阳轨迹与地平圈夹角小
C.地球绕日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目视太阳轨迹与地平圈不平行
9.下列日期中,厦门地方时6时的太阳方位最接近正东的是()
试卷第2页,共8页
A. 1月14日 B. 3月15日 C. 7月29日 D. 10月24日
10.6月9日,厦门太阳位于正东方位时,当地时间最接近()
A. 08: 20 B.09: 04 C. 09: 32 D. 10: 40
西汉时, 朝廷在长安城(34°16'N, 108°54' E)的灵台上设置了一座铜圭表,表高八尺,圭长一丈三尺,成为圭表的标准尺寸。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进圭表,将表的高度增加到四十尺,即标准表高的五倍。此外,郭守敬还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了景符(如图)。当太阳、高表顶端的横梁、景符正中的小孔处于同一直线时,圭面上就会出现横梁的清晰实像。完成下面小题。
11.西汉时,朝廷设置的铜圭表圭长大于表高应主要考虑()
A.夏至日表影长度大 B.冬至日表影长度小
C.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D.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
12.元代改进后的圭表,一年中景符距表的距离()
A.不断缩小 B.不断增大
C.随太阳高度增大而减小 D.随太阳高度减小而减小
某观测小组在当地以星空观测为主题,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准备的星空图上标识了不同季节太阳的位置 (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小组开展星空观测时,为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天气 ②纬度 ③经度 ④高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观测发现,某夜晚23:54天琴座位于天顶附近,则第2天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刻是()
A. 23: 50 B. 23: 54 C. 23: 56 D. 23: 58
15.图所示太阳视运动方向和周期是 ()
①自东向西 ②自西向东 ③1恒星年 ④1 回归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油气是在地质时期有机物长时间高温高压下形成,会在岩层间渗透运移。科学家考察东海油气成藏机制后绘制出东海盆地南部油气成藏模式图,其中储集层是指油气能够存在的岩层,油气藏是指油气富集的位置,盖层是指岩层致密阻碍油气运移的岩层(包括a、b、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3页,共8页
16.图中断层的存在能够()
A.错断岩层顺序,利于油气存储 B.增多岩层接触,利于油气聚集
C.形成迁移通道,导致油气逸散 D.增加岩层滑动,导致油气迁移
17.可能油气藏位置的判定是根据()
①油气迁移方向②上覆致密盖层③火山岩提供热力④背斜顶部位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扬州寨位于广东省丹霞山地质公园内,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互层为主,在砾岩层陡坡上发育较多的扁平状风化洞穴,长约5~7米,深约2~3米,下部同一层的洞穴多数已合并成一个大的洞穴,而稍偏上位置的洞穴虽然没有合并但内部也已贯通,并且通过石柱分隔(见下图)。研究发现,盐风化作用(是指含盐水分渗入岩石,盐分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表面脱落的现象)对风化洞穴早期发育起到关键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扬州寨风化洞穴呈扁平状的主要因素是()
A.层理、裂隙 B.层理、岩性 C.岩性、断层 D.断层、裂隙
19.有利于盐风化作用的气候条件是 ()
A.四季如春 B.干湿交替 C.终年湿热 D.终年干燥
20.推测扬州寨盐风化洞穴的生长趋势为()
A.向上、向外 B.向上、向内 C.向下、向外 D.向下、向内
河北省承德县北大山森林公园平均海拔1700m。公园内的部分沟谷底部簇拥堆叠大量磨圆度较差的砾石(下图)。研究发现,这些砾石源于沟谷上部断崖的基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4页,共8页
21.造成砾石磨圆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搬运距离短B.流水侵蚀时间长C.风力侵蚀时间短 D.冰川侵蚀强度大
22.大部分砾石上可见较为明显的断口,其成因主要是()
A.基岩断裂 B.砾石撞击 C.砾石风化 D.沟谷滑坡
板块构造的聚散经历了从板块离散—大洋形成—洋、陆俯冲到陆、陆汇聚和碰撞造山的过程。位于亚洲大陆内部的青藏高原经历了大洋地壳向北俯冲以及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过程,下图为其形成过程各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示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丁、丙C. 乙、丁、甲、丙D. 丁、乙、丙、甲
24.丁阶段地势起伏较为和缓主要是由于()
A.岩浆活动 B.地壳抬升 C.外力侵蚀 D.外力沉积
25.现已广泛认为蛇绿岩层是贴附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其岩层性质自下而上的顺序一般为()
A.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C.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D.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958年,福建省文物管理部门在武夷山市发现了西汉初年的古城遗址。经考古研究发现,该地先民曾在流经城中的河流上修筑水门以调控河流水文环境,后因战乱荒废。宋代时,先民于古城遗址北侧新建城村并延续至今。图(a)示意西汉初年古城遗址范围及周边水系,图(b)示意现今古城遗址和城村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5页,共8页
26.推测该古城水门开闭的时期及对应功能合理的是 ()
A.夏季开启、泄洪 B.夏季关闭、航运 C.冬季开启、灌溉 D.冬季关闭、御敌
27.宋代新建的城村未选择在古城遗址上复建而选址于遗址以北地区,主要为了 ()
A.减少洪涝威胁 B.适应地形演变 C.减轻遗址破坏 D.应对气候变化
石冰川是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形成的舌状或叶状堆积体。读石冰川移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塑性变形指物体受载超过弹性变形范围之后将发生永久的变形,即卸除载荷后将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
28.图中石冰川的形成()
A.会导致土壤湿度降低 B.可延缓内部冰的融化
C.会导致地表风蚀加强 D.有利于土壤肥力提高
29.图中石冰川上部塑性变形是由于 ()
A.冻融风化作用强烈 B.运动速率不断增大
C.岩屑崩落堆积超载 D.向下输送松散物质
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
30.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试卷第6页,共8页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 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 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图1 中 MON 表示晨昏线(O为其中点且一年中有一天出现极昼),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材料二:图2示意图1中O点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材料三:图3为某住宅小区(21°34'N)部分楼宇分布图。
(1)比较M、O两点的自转线速度 ;比较M、O两点的自转角速度 。
(2)图1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图2中O点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若此时O点地方时为14:00,则图2中观测者的影子朝向 方位。
(4)李先生准备在某地(21°34'N)买房。他在某楼盘看房时发现,正午时北楼部分楼层会被南楼的影子遮挡(如图3 所示)。南楼、北楼每层高度均为3米,共10层,楼间距为18米。为了保证全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李先生在北楼买房至少要买在 层及以上。为了避免全天无采光的情况出现,请你为建设新楼盘提出两点建议。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1示意甲、乙两河的部分流域。约7万年前,该区域发生了河流袭夺。图2示意乙河阶地研究区的
试卷第7页,共8页
阶地剖面模式。
(1)根据图2信息,指出在B阶地的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最深处的拔河高度,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图3为图1中 M 处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古土壤的物质组成继承了下层河流沉积物的成分。从外力作用变化的角度,说明图3中基岩以上各层的形成过程。(6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1)指出图中形成海沟的板块边界类型,并说出在该板块交界处还可能形成哪些地貌类型。(4分)
(2)说出A 处的构造地貌并描述其形成过程。(4分)
(3)该地质区富含石油资源,指出甲、乙谁更利于钻探石油,并说明理由。(6分)
试卷第8页,共8页2024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5.10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
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观星软件能够模拟出不受昼夜、天气等客观因素限制的真实星空景象,人们可以通过设定位置和时
间参数观测地球上任一点地平面以上的恒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使用该软件模拟在山东省某地观测恒星时,观测到一颗遥远的恒星在某一时刻正好位于天顶。小明
将时间参数调整为第二天的相同时刻,则观测到该恒星的位置相较于调整前()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不变
2,小明在该软件中将观测点分别设定在我国下列四地,并模拟一日观测,小明能观测到的恒星数量理论上
最多的是()
A.曾母暗沙
B.钓鱼岛
C.乌鲁木齐
D.漠河
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常被古人用来测算时节。图示意使
养北极星
用星晷定时:通过晷盘中央孔看向北极星,旋转指针直到与北斗
七星中的天枢、天璇两星延长线重合,此时指针在晷盘上所指刻
度即为当地时间。我国古代文献《鹘冠子》记载:“斗柄东指,
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
指,天下皆冬。”则是通过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指向
来判定季节。完成下面小题。
3.使用星晷定时,3小时后再次测算,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
A.顺时针旋转45°B.顺时针旋转90°C.逆时针旋转45°
D.逆时针旋转90°
4.每天夜晚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相关,主要是因为()
A.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B.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
C.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D.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
试卷第1页,共8页
右图为小明绘制的2022年11月2日和二分二至日中国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晨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5.表示2022年11月2日的晨线是()
A.①B.②C.③D.④
6.晨线③出现当日,能表示杭州太阳视运动的是()
W
B
W
N
N

地平面
地平面
E
E
D.
6634
S
538.
W
地平面
P
地平面
7.晨线①→②期间,杭州()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日出时刻提前
C.正午日影渐短D.日出方位北移
6月9日,厦门(24°26N,118°04'E)某学校地理小组在校园操场上立杆测影,结果如表所示。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观测时间
06:19
07:20
11:44
11:49
12:08
影子朝向
西偏南20°
西偏南15
西偏北15
西偏北20°
正北
8.很多人存在“北半球(除极点外)每日地方时6时太阳方位均在正东的误解。从实际测量结果看,地方
时6时太阳方位与正东存在偏差。这是因为()
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不匀速
B.目视太阳轨迹与地平圈夹角小
C.地球绕日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目视太阳轨迹与地平圈不平行
9.下列日期中,厦门地方时6时的太阳方位最接近正东的是()
试卷第2页,共8页2024级高二地理月考参考答案2025.10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D D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A C B D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C A A B B C A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6分)(1) M>O M=O
(2)(23°26′N,120°E)/(120°E,23°26′N)
(3) 46°52′ 东南
(4) 5 降低南楼的高度;加大楼间距。
32.(10分)(1)10米。依据:C阶地的沉积物和基岩的交界面处,河流作用由下切侵蚀为主转变为沉积作用为主,指示B阶地的下切侵蚀最深处。(4分)
(2)河流侵蚀形成河谷,后河流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流沉积物层;流水作用停止,风化作用开始;地表风化物在气候、生物等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古土壤层;外力作用转变为重力作用为主,陡坡上物质等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崩积物层,古土壤被崩积物覆盖。(6分)
33.(14分)(1)海沟形成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其他地貌:海岸山脉、岛弧(链)。(4分)
(2)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外力风化侵蚀成谷地。(4分)
(3)甲;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石油密度小聚集在背斜顶部。(6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