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地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地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南阳地区2025年秋季高一年级10月阶段考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1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1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理论的创立或对有关化学规律的揭示,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
关化学史的知识错误的是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拉瓦锡提出了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D.波义耳提出了分子学说,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调味品食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NaCI的摩尔质量为
A.58.5
B.58.5g
C.58.5g·mol-1
D.58.5kg·mol-
3.有关下列诗词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诗词
分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
描述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等闲
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既有状态变化又有气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味产生
c
蜡炬成灰泪始干
描述的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
描述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到金
4.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氯气不仅能够与金属铁和水反应,还能与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其中包括与氢气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研究氯气与氢气的反应以及氯气与金属铁反应的异
同点的过程中未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分类法
【高一化学第1页(共4页)】
5.将下列物质与小苏打溶液混合没有气体生成的是
A.金属钠
B.过氧化钠
C.KOH溶液
D.稀盐酸
6.下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10mL0.3mol·L-1Na2SO4溶液
B.10mL0.2mol·L-1Na2C03溶液
C.20mL0.2mol·L-1NaOH溶液
D.30mL0.1mol·L-1NaC1溶液
7.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和氯水均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B.工业生产中可用C12与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
C.“84”消毒液、漂白粉的消毒原理不同
D.含氯漂白剂和消毒剂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8.下列叙述对应的实验装置错误的是
非3
A.定容
B.碳酸氢钠分解
C.干燥氯气
D.钠的燃烧
9.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失火时,可用沙土盖灭
B.实验过程中取出但未使用的钠应丢弃
C.Na2O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D.碳酸钠可用作蒸馒头的单一膨松剂
10.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单质间的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CuCl,
B.NaCl
C.FeCl,
D.Na,O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氢原子总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24gCH4中分子总数为1.5NA
C.标准状况下,1 mol OH中含电子总数为NA
D.2.3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成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0.1N
1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生成的CO2的量少于后者
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可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
C.Na2CO3和NaHCO3经一步化学反应可相互转化
D.鉴别Na 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可以选用澄清石灰水
l3.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Na可与H2反应生成NaH;NaH在常温下可与水反
应,加热时可以燃烧。该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欲制取少量N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稀盐酸
碱石灰

有孔

塑料板



【高一化学第2页(共4页)】南阳地区2025年秋季高一年级10月阶段考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题序
1
2
3
4
8
9
10
11
12
3
14
答案D
C
B
D
C
A
D
D
C
B
D
C
B
【阅卷总则】
凡是与答案不符的均不给分。
1.D【解析】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D项错误。
2.C【解析】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1,C项符合题意。
3.B【解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的香味体现了物质的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项错误。
4.D【解析】分类法是总结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并根据物质所属类别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预
测的一种方法,D项符合题意。
5.C【解析】小苏打为碳酸氢钠,钠、过氧化钠、稀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均产生气体,C项符
合题意。
6.A【解析】钠离子物质的量大小关系为A>B=C>D,A项符合题意。
7.D【解析】液氯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A项错误;工业生产中用氯气与石灰乳制漂白
粉,B项错误;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C项错误。
8.D【解析】钠的燃烧实验中,坩埚不能盖盖子,D项错误。
9.A【解析】实验过程中取出但未使用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项错误;N2O2可用作潜水
艇的供氧剂,C项错误;碳酸钠受热不分解,不可用作蒸馒头的单一膨松剂,D项错误。
10.C【解析】铁和氯气发生化合反应得到的是氯化铁,C项符合题意。
11.B【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A项错误;1 mol OH中含电子总数为10NA,C项错
误;2.3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D项错误。
12.D【解析】NaHCO3、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都有沉淀生成,现象一致,D项错误。
13.C【解析】若用盛有浓硫酸的干燥瓶代替装置②,则装置③中可能有副产物NaCl产生,C
项错误。
14.B【解析】设46%的乙醇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则其中乙醇的质量为46g,水的质量为
54g,推出该溶液中n(乙醇)=1mol,n(水)=3mol,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摩尔分数为
(1÷4)×100%=25%,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阅卷总则】
1.答案为数值的,写了单位不给分。
2.学生写出的答案个数超过标准答案个数(设为N个)的,以前N个为准。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