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电子的数目为
C.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3.“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反应原理是:NaCl+H2O+NH3+CO2 = NaHCO3↓+NH4Cl 。下列有关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取氨气 制取NaHCO3 分离NaHCO3 制取Na2CO3
A.A B.B C.C D.D
4.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 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 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KCl、NaCl B.KCl、MgSO4
C.KCl、CaCO3 D.MgSO4、NaCl
5.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的电负性比Q的大
B.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
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强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强
6.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7.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的溶液中通入3.36L(标准状况):
B.和HI的反应:
C.向莫尔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
9.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B 取一定量样品,溶解后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浓,仍有沉淀 此样品中含有
C 将银和溶液与铜和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的金属性比强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A.A B.B C.C D.D
10.在两份相同的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 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11.据文献报道,我国学者提出O2氧化HBr生成Br2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O2氧化HBr生成Br2的总反应为:O2+4HBr=2Br2+2H2O
B.中间体HOOBr和HOBr中Br的化合价相同
C.发生步骤②时,断裂的化学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D.步骤③中,每生成1molBr2转移2mol电子
12.能满足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关系,且推理成立的是
单质X氧化物1氧化物2酸(或碱)盐
A.X可为铝,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B.X可为硫,氧化物1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C.X可为钠,氧化物2可与水反应生成
D.X可为碳,盐的热稳定性:
13.室温钠-硫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成本低、比能量高的能源存储系统。一种室温钠-硫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将钠箔置于聚苯并咪唑膜上作为一个电极,表面喷涂有硫黄粉末的炭化纤维素纸作为另一电极。工作时,在硫电极发生反应:S8+e-→S,S+e-→S,2Na++S+2(1-)e-→Na2S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充电时Na+从钠电极向硫电极迁移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a→b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Na++S8+2e-→Na2Sx
D.炭化纤维素纸的作用是增强硫电极导电性能
14.已知:常温下,。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Ⅱ代表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常温下,的
C.常温下,当时,饱和溶液中
D.加入固体可使溶液由点沿直线变为点
二、解答题
15.锂电池的研发、使用及废电池的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种基于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的回收方法可实现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主要成分为,同时含有少量单质)中的回收利用,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难溶于水,在溶液中常以(蓝色)和(紫红色)形式存在;②时,。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钴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C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低共熔溶剂是指由一定化学计量比的氢键受体(如季铵盐)和氢键供体(如羧酸和多元醇等化合物)组合而成的两组分或三组分低共熔混合物,其凝固点显著低于各个组分纯物质的熔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低共熔溶剂可以溶解而减少其他杂质的溶解
b.该低共熔溶剂的物理性质与离子液体非常相似
c.氯化胆碱与草酸混合可满足本题中低共熔溶剂的要求
(3)若低共熔溶剂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水浸”操作中得到较浓的滤液呈深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过程发生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4)时,沉钴反应完成后,溶液的,此时 。(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达,保留3位有效数字)
(5)“滤饼1”经过煅烧得到固体,“滤饼2”为固体,高温烧结过程中需通入冷空气,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通入空气过多过快,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16.高铁酸钠是一种多功能净水剂,主要用于处理废水。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I.干法制备:用与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和。
(1)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干法制备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
II.湿法制备:用NaClO在碱性条件下与发生如下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
已知:①实验室可用浓盐酸与KMnO4反应制取氯气。
②氯气与碱反应放热,且在较高温度下有氯酸盐生成。
③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碱中溶解度较小,且碱的浓度越大,溶解度越小。
(2)盛放的仪器名称是 。装置B中应盛装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
(3)实验过程中C装置应放在冰水浴中,其目的是 。
(4)提纯的实验方案为:向粗产品中加入冷的浓NaOH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所得产品用 (填标号)洗涤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5)用处理酸性废水时,可将转化为沉淀除去,写出该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某酸性废水中浓度为,经处理后,溶液中浓度降为,则的去除率为 (精确至;离子的去除率)。
17.Ⅰ.已知:①


试据此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Ⅱ.甲乙两池电极材料均为铁棒与铂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池中均为CuSO4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池中Pt棒上都有红色物质析出
B.甲池中Fe棒上发生氧化反应,乙池中Fe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甲池中Cu2+向Fe棒移动,乙池中Cu2+向Pt棒移动
D.一段时间后,甲池中Fe棒质量减少,乙池中Fe棒质量增加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池中Pt棒上的电极反应属于 反应(填“氧化”或是“还原”)。
②甲池中Pt棒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③室温下,若乙池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实验,该池中溶液体积为2000mL,则溶液混合均匀后pH= 。
18.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已知吡啶是一种有机碱,在反应⑤中的作用是 。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5)T(C7H7NO2)是E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T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的结构简式为 。
①-NH2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
(6)设计以 CH3CH2COCl和 OCH2CH3为原料,经三步合成某化工产品 CH3CH2ONHCOCH2CH3的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B
6.C
7.D
8.A
9.C
10.C
11.D
12.B
13.A
14.C
15.(1) 第四周期VIII族
(2)abc
(3)
(4)
(5) 1:4 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16.(1) +6 2:1
(2) 圆底烧瓶 饱和食盐水 除去中的HCl
(3)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防止温度过高时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氯酸盐
(4)C
(5)
17. 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 BD 2NaCl+2H2O2NaOH+H2↑+Cl2↑ 氧化 O2+2H2O+ 4e-=4OH- 12
18. 甲苯 氟原子 浓硫酸和浓硝酸 硝化反应(取代反应) 消耗反应中生成的HCl,促使平衡右移,提高产率 +HO-NO2 +H2O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