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秋天》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上第五单元《秋天》教学设计
【课文解读】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通过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2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群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3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课后第2题要求学生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自然段的概念。课后第3题要求学生读一读含有“一”的词语,旨在让学生关注“一”的变调现象,正确朗读课文。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的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的其他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秋天产生美好的遐想。
“一”不是多音字,为什么在课文中会有3种不同的读音?
“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读一声,在四声字前读二声,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读四声。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降低学习难度,教材在注音的时候直接注“一”变调后的读音,
如“一片片、一会儿”(二声)、“一群”(四声),这样可以避免讲授变调规则,让学生直接在大量的语言现象中体会“一”的不同读音。
在教学的时候,不需要讲变调规则,也不要过度拓展,学生了解有这个现象,并且能借助注音读准这几个词语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生字和偏旁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会写“了、子”等字和笔画横撇。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4.认识自然段,知道一篇文章是由几个自然段构成的。
【教学重点】
1.认识“秋、气”等生字和偏旁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会写“了、子”等字和笔画横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好“一”的不同读音,正确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知道片段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架构单元任务,单元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图片,学生观察。你知道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
交流,反馈:
——柳绿花红,这是春天。
——荷花开放,这是夏天。
——树叶飘落,这是秋天。
——下雪了,这是冬天。
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生活经验很丰富。春天柳绿,夏天莲开,秋天叶落,雪天雪飘。春夏秋天,一年四季,四季之景,美如画卷。
2.我们勇闯拼音王国,交到了很多拼音朋友。来到汉字王国,首先要欣赏的就是这“四季之美”。围绕四季,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分别是《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四季》(边说边指课文图片)。我们一起进入奇妙的汉字王国,先去领略四季之美。
◎活动二 图片欣赏,引入新课
1.出示关于秋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秋季。)
小结:蓝蓝的天空、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五颜六色的菊花,多么美丽!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2.板书课题(板书:秋天),教师教读,学生齐读课题。
3.学习生字“秋”。
这里藏着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朋友,出示“秋”。
(1)指名拼读,开小火车拼读,齐读。
(2)这么美丽的秋天,我们可要想办法记住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秋”?
指名交流,反馈:
加一加:禾+火=秋;编口诀:禾火秋;
认识新偏旁禾字旁,教师教读,学生练读。
出示图片,引导生活中识字。
(3)你能给“秋”组个词吗?
秋天、秋季、秋风、秋雨、秋叶、秋霜
4.再读课题。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欣赏秋天。
◎活动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小手指文字,一边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
2.明确自然段的含义
(1)出示儿歌。学生观察,说一说左边的儿歌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指名交流,反馈明确:儿歌是一个个短句,排列整齐。课文句子很长,有好几行。
小结:课文是由句子组成一个自然段,几个自然段组成一篇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会空两格,空两格就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开始。(出示自然段的标记)
(2)你来数一数,《秋天》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前空两格的位置写序号①,第二自然段前空两格的位置写上序号②,第三自然段前空两格的位置写上序号③,依次写序号④⑤⑥,把课文自然段标完序号为止。
学生动手,标本课自然段序号。
(3)指名交流,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出示3个自然段的序号标法,学生自行校对。
2.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小朋友们读得特别认真,我们先来好好读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活动三 品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自由拼读,同桌互相读。
2.音形结合,指导识字
(1)在第1自然段中,藏着今天我们要认识的8个生字朋友。出示带拼音的汉字。自由拼读,想想办法记住它们。
(2)指名交流,重点指导:
气:出示字理图片,猜猜这是什么字?(气体)后来为了与“三”区分,就把笔画变成了流动的曲线,慢慢就演变成了“气”。
你知道哪些“气”?指名组词:氧气、空气、氢气、打气、气球、气体、生气、天气
了:指名拼读,发现它的读音的特点了吗?(轻声,读得又轻又短)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子-一=了(减一减)。
组词:凉了、黄了、飞了、走了
树:指名拼读,读音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翘舌音)
你认识哪些树?(桃树、柳树、松树、桂树、银杏树……)
“树”里含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木字旁,告诉我们树就跟树木有关。
出示图片,这是一棵树,这棵树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认读词语:树冠、树叶、树干、树枝、树根。这是一棵(大树),很多棵树木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片(树林)。
叶:指名读,它的读音,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整体认读音节)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加一加:口+十=叶;编口诀:口十叶)
你看到过哪些叶子?(树叶、柳叶、桑叶;红叶、绿叶、黄叶)
黄:指名读。三拼音节后鼻音要读准。
“黄”表示什么?(颜色)组词:金黄、黄金、黄色、黄叶、黄河、黄山
片:出示片的字理图片,猜猜这是什么字?片字最初指劈成薄而扁的东西。把木头劈成很薄的,就叫(木片);把竹子劈成很薄的,就叫(竹片);把鱼切成很薄的,就叫(鱼片);把土豆切成很薄的就变成了大家喜欢的(薯片)。出示上面几个词语,认读。
你还能给“片”组词吗?(一片)“片”还可以作量词。
从:指名拼读,读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平舌音、后鼻音)
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加一加:人+人=从;编口诀:二人从
组词:从前、从来、跟从、随从
来:谁来说说自己的好办法?米+一=来
来的反义词是什么?(去、回)
组词:来回、来去、回来、过来、上来、下来
(3)出示9个带拼音的生字。
指名小老师带读,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认。
开小火车认读,指名读。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这几个生字朋友又藏到课文里了,你能快速地在第一自然段中把它们圈出来吗?老师念一个字,你圈一个字。
(2)认识了这8个生字朋友,再读第一自然段,肯定能读得更好。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指导:
①读音指导:
凉了、黄了、叶子:轻声读得又轻又短,真好听。
一片片:“一”在这里变作第二声,读得真准。
落下来:“来”字在这里读轻声更好听。
②停顿指导:
一个自然段不能一口气把它读出来,没那么长的气,也不好听。适当的停顿,不仅能把课文读得准确,还能读得好听。出示“,”,就是它,这是逗号(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告诉我们此处要停顿。出示“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指名学生读,明确以短语为单位,中间不停顿,只在逗号处停顿,引导学生不唱读不拖腔。
出示“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这半句该怎么读呢?指名读。看来不停顿也不行,哪里可以停顿呢?听老师读,说一说。出示停顿符号(/)。学生自由练读。一句话说完了就用句号(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句号停顿的时间比逗号长。)
(4)同桌互相练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评价:你觉得他哪里读得好?(引导学生从字音、停顿两方面进行评价)
——他的字音读得很准。轻声都读准了,翘舌音也读得很好。
——他没有唱读也没有拖音,“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读得很好。
——最后半句有停顿,读得很清楚。
齐读第1自然段。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了吗?秋天来了,大自然发生哪些变化?
(1)指名交流,明确:(随机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叶子落下来)
——天气凉了。(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了)
——树叶黄了。(出示图片,欣赏漫山黄叶)
——树叶落了。(出示图片,欣赏黄叶纷飞。
(2)“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这句话对吗?引导学生区分“一片”和“一片片”。(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小结明确:一片就是一片,只有一个。一片片指很多很多的树叶。
出示大树:只有一棵,叫(一棵树);很多的大树,就说(一棵棵树)
只有一个,叫(一朵花);很多花儿,就说(一朵朵花)
原来,把量词连在一起使用,就可以表示很多的意思。很多的松鼠,可以说();很多的云,可以说( );很多的小草,可以说( );很多的山,可以说( )。很多的树叶就可以说( )。
(3)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还知道秋天来了,哪些事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用句式“秋天来了,什么怎么样了”说话。
指名交流,图片出示,补充:
菊花开了,枫叶红了,小草黄了,稻子黄了,果子成熟了……
5.原来,秋天来了,大地妈妈也和小朋友一样,要换上新衣服迎接秋天,有这么多事物发生变化啦。指名填空式背诵。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
◎活动四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了、子”
1.学习新笔画:出示田字格中的“了、子”,学生观察“了、子”。这两个生字朋友很像,你发现了吗?它们还含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横撇),教师教读,学生跟读。
教师示范横撇,要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学生书空练写。
2.出示田字格里的“了、子”,数一数它们有几笔组成?笔顺是怎样的?学生书空观察笔顺,数笔画。
3.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呢?学生观察,交流。
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书空练写。
了:独体字。横撇的撇不宜长;弯钩沿竖中线写,稍弯。
子:独体字。对比“了”的写法。横撇短,弯钩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略长。
4.学生在田字格中的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挑选优秀作品投影,学生自评、练写。
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第1自然段,你还记得秋天有哪些变化吗?指名回答。出示第1自然段,齐读。
2.在第1自然段里,我们还认识了9个汉字朋友,它们都藏在树叶后面等着大家找呢。小游戏:树叶落了。指名认读生字。
3.秋天来了,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活动二 品读课文,学习2、3自然段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由拼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读正确。
(1)识字“飞”
指名读,“飞”这是这们要认的生字朋友,读得这么准。出示生字,开小火车拼读。
出示小视频,讲解“飞字的演变”。
来,我们像小鸟一样飞一飞。学生做做动作,“飞”是一个动词。
组词:飞来、飞走、飞鸟、飞机
(2)朗读指导
以下步骤在指名学生读的过程中,随机评价中明确朗读要点。比如,一个孩子字音读得很准,教师随机表扬并强调以下重点要指导的字音读得很准确;第二个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停顿读得不错,教师表扬并强调哪些地方的停顿特别好。
①字音:
轻声:那么;后鼻音:往、成;一会儿:儿化音。在“会”的后面自然稍卷舌,读成一个完整的儿化音。
一:一群、一会儿。(“一”会变调,后面跟着不同的字,它的读音也会发生变化。)
②停顿:
逗号处停顿;句号停顿的时间比逗号长;长句子的停顿用小棒“/”标出(教师可范读,学生认真听)。
(3)自己再练习读一读,注意字音读准,读好停顿。
(4)开小火车读,分小组读。
3.深入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内容。
(1)指名读,想一想,第2自然段写了秋天里的哪些景物?(板书:天、大雁。)
(2)出示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天空是怎样的?(天那么蓝,那么高。)板书:蓝、高
①对比,指名学生读,你觉得哪句话更能体现天蓝,天高?
小结:“那么”表示程度很,连用两个“那么”,表示特别特别,表示程度深。所以,在读的时候,可以把这两个“那么”稍微读得重一点,来强调天的蓝,天的高。
教师范读,学生听;学生练读。
②你会用“那么,那么”说话吗?出示西瓜,西瓜那么( ),那么( )。
出示小狗,小狗那么( ),那么( )。
想一想,你还会说什么?
③指名朗读这句,体现“天”的特点。
(3)出示大雁南飞时排成的“一”“人”字形队,指名读第2句话,秋天来了,大雁要干什么?(板书:往南飞)
①大雁在空中飞行,队形像什么字?(一、人。)
大雁飞行,队伍变化真快呀!哪个词语,让你觉得队伍变化快的?(一会儿,一会儿)。你来读一读。(提示学生此处语速可以稍快点)
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出示图片,小猴子一会儿( ),一会儿( )。仿照样子,自己再说一说。
②到了秋天,大雁就要往南飞,你知道为什么吗?补充说明
大雁是候鸟,随季节变化迁徙。天气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它们又从南方飞到北方生活。大雁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由健壮的头雁带领飞行;中间是小雁,最后是老雁。如果有雁生病了,一只强健的大雁会陪伴它,非常团结友爱。
(4)师生配合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天—— 生:那么蓝,那么高。
师:一群大雁—— 生:往南飞
师:一会儿排成个—— 生:“人”字
师:一会儿排成个—— 生:“一”字。
4.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同桌间互相检查,男女生比赛背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天空、大雁”,再结合天空的特点(蓝、高)以及大雁南飞时队形的特点(“一”字、“人”字)来背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秋天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标红感叹号,教读:感叹号,学生跟读。
2.这两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对秋天到来的喜悦。所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活动三 情境朗读,尝试背诵
1.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那么蓝,那么高,真是天高云淡,我们觉得舒服极了——啊!秋天来了!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看到这样美丽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高兴、快乐)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去读读课文,读出自己的高兴和快乐。
3.同桌互相背一背。填空式背课文,看板书背课文,指名背课文。
◎活动四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人、大”
1.出示田字格中的“人、大”,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和笔顺,说说笔画分别有几笔?笔顺分别是怎样的?
2.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写漂亮?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交流,反馈。
3.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人:独体字。撇从竖中线起笔;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捺脚与撇尖持平。
大:独体字。注意与“人”字写法的区别。撇要写成竖撇,捺在横中线下起笔,捺脚比撇尖稍低。
4.随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挑选优秀作品投影,学生自评,练写。
◎活动五 完成学习单,拓展延伸
1.完成学习单,校对订正。
2.秋天到了,外面的世界多迷人!小朋友们放学回家里,在路上、在小区里,都可以仔细看看身边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还可以回家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秋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